街道文明創建工作總結

時間:2022-07-13 09:40:57

導語:街道文明創建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街道文明創建工作總結

2019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街道認真扎實推進文明創建工作,重點開展了環境提升專項行動,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建設等工作,年度綜合排名全區第二。結合街道實際,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2019年工作完成情況

1.轄區環境得到明顯提升。街道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了“一個中心,三大項目,五條邊線,十個網格”的重點提升思路,堅持每周召開專題討論會、組織上路推進重點任務,積極響應“雙吹哨”工作制度,對照責任清單、任務清單自查347條問題,區督辦90條,全部整改完成,街道轄區內整體環境得到明顯提升,文明創建氛圍更加濃厚。環境提升常態化的主要成果有:

在做好高標準提升國際會展中心為主要任務的同時,高質量推進三大項目,完成了“花辦”征收項目這一難啃的骨頭,圍繞公園建設項目,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相關工作任務,特別是、、修防所等25戶征收工作如期完成。同時加大遺留矛盾問題協調處理,6處土地廟在1個月之內全部完成遷移拆除。鏟除私自開荒種菜、場地清表500余畝。矛盾處理30余起,有力保障了公園重點工程建設順利推進。新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共8個單位工程,全部如期完成。改造過程中黨員先鋒、物業、社區、執法中隊等部門形成合力,有效保障施工進度,同時結合小區環境整治,清理小區積存垃圾近千噸,拆除各類違建百余處,新區臟亂差現象得到明顯改善,面貌煥然一新。共拆除17家非法修造船點,各類亂搭亂建170余處,清理垃圾約1800噸并完成近1萬平米清表工作,主動對接區農業農村水務局進行綠化種植。拆除廢舊建筑物,拆除私搭亂建豬圈,組織多次現場聯合執法,關閉二窯養殖點、十里預制場等散亂污企業35家。

2.社區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以黨建為引領,發揮黨員志愿者的先鋒帶頭作用,參與社區治理。小區停車老大難由來已久,商業廣場外來車輛擠占小區資源,社區通過“五位一體”會議研究,社區黨組織發動黨員業主,與物業共同出資增設停車位,由黨員組成志愿巡邏崗,從而根本上解決小區停車規范管理問題。新鎮東西區車輛識別設施均已安裝到位,東區已啟動收費管理,借助疫情之勢,三家物業企業將在近期同步啟動收費管理。大力推進“五位一體”小區管理機制,提高業委會成員履職能力,形成“共商共管”的良好社區管理環境。名郡小區通過五位一體會議研究解決了下水道重修、西商業廣場停車管理等難點問題。調動物業企業參與文明創建積極性。街道重新修定了內的《物業企業考核辦法》,積極引導居民遵守《居民共約》,促進物業服務質量與小區環境提升工作有序協調、良性發展。

街道下大氣力培育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中央城社區體量大,亂象多,在社區的積極引導下,業主組織成立中央城啄木鳥巡邏隊,把黨員志愿者活動與黨組織微創投項目結合起來,定期巡查小區沿街門面商戶相關證照齊全與否、安全消防設施齊全合規與否、寵物犬小區內散養與否,有力地促進商戶合法經營意識,增強了安全衛生意識,增強了居民注重安全保護環境意識為,美好社區建設做貢獻。

3.營造氛圍推進先進典型。大力提升文明創建宣傳氛圍,沿線拆除破損老舊店招25處,新增一批標語宣傳牌,在、、等路段設置鋼結構標準化插排210個,在與交叉口新增大型精神堡壘,為城市創建新增亮點。積極挖掘身邊好人、道德模范,共3人當選好人,1人當選好人。4篇獲評省級“月評十佳”,1人當選優秀個人。

4.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立足街道實際,與街道文化活動和居民需求有機結合,著力打造體現時代風貌,具有特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實行“12355”工作模式,即以實現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為目標,把握傳播先進文化和踐行文明行為這2大關鍵,實現3個轉變,打造5大平臺和開展5個項目,初步形成具有以“十指連心”黨建品牌引領、專業社會組織兩大特色的工作模式。通過“講、評、幫、樂、慶”多種形式,積極開展掃黑除惡、移風易俗、四大文明、節儉養德、網絡文明傳播、“我的節日”、垃圾分類、清潔城鄉美化家園、義診等主題活動,全年,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活動200多場,受眾達6000人。

二、2020年文明創建工作重點

1.努力打造區級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所

通過“十指連心”黨建品牌引領、專業化社會組織與志愿服務隊伍相結合,著力打造體現時代風貌、具有特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圍繞理想信念、道德精神、文明禮儀、環保生態、法律法規、移風易俗等主題設計活動內容,定期開展活動。一是開展“十指連心”黨建品牌創建活動,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貼近社區居民、服務社區居民,通過實打實的舉措讓社區居民得實惠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二是志愿服務專業化、社會化、服務化是以后的發展方向,以“三社聯動”的模式廣泛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將志愿服務活動與社會組織良性發展相結合,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三是全力實踐12355工作模式,在此基礎上爭取有所突破,尋求亮點,與共建單位嘗試開展可延續性的系列性大型活動,打造屬于的專屬活動品牌。如柏莊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與食尚公益社會組織開展的“公益十號”項目,深受周邊居民的好評。

2.著力推進環境提升行動常態化

2020年,街道將持續推進環境提升常態化。在去年整治了外圍大環境的前提下,將環境提升行動深入到小區內部,進一步激活物業企業的內生動力,提升小區內部環境。發揮物業企業在文明創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對小區內外的公益宣傳,及時清理樓道牛皮癬等亂象。充分借疫情封閉管理之勢,對小區亂停亂放、違法搭建等亂象進行治理,對小區內部衛生死角進行清理。繼續加強中央城財富街、高校園區店外經營、油煙污染以及流動攤販的持續整治,進一步優化管理,制定長效管理機制。

3.深度挖掘身邊好人典型。疫情發生以來,街道轄區涌現出一大批無私奉獻的志愿者,他們主動挑起社會責任,發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街道將深入挖掘各類典型事跡。

4.持續開展移風易俗。我街道屬于涉農街道,持續開展移風易俗宣傳與活動,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居民的生活觀念與生活習慣,對小區居住環境有長遠影響,街道將移風易俗作為社會組織的重點課題之一,將移風易俗的內容融入到社區活動的各個方面之中。

今年是文明創建的驗收年,街道將全力做好今年“央檢”的各項準備工作。提前謀劃,超前準備,分析往年檢查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加大信息報送力度,增強文明創建氛圍。進一步完善軟件資料,特別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開展的活動材料,力爭從硬件到軟件同步達到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