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抗震救災個人總結
時間:2022-06-24 08:31:00
導語:大學生抗震救災個人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x年志愿服務個人總結(公文版)
我叫郭xx,200x年6月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經貿學院金融學專業,是廣東對口汶川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抗震救災專項行動的一名志愿者,現服務于草坡鄉人民政府,任鄉團委副書記,兼草坡鄉青年志愿者服務站站長。
我來自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坎坷的成長經歷教會了我男兒當自強,“恩師們”的關心與幫助教誨著我做人當感恩。“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后,我積極響應團中央6月4日關于志愿服務西部計劃抗震救災的號召,辭去廣州一家大型金融公司的工作,于7月16日抵達汶川并隨后進入現服務地汶川縣草坡鄉。
半年來,在草坡鄉黨委、政府和汶川團縣委的領導、關懷下,我始終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勤勤懇懇服務政府,踏踏實實奉獻群眾。現把半年來的工作匯報如下:
一、迅速進入角色,做好草坡災區志愿服務排頭兵。
1、宣傳、招募志愿者,建立草坡鄉青年志愿者服務站。7月20日一到草坡,我便主動聯系汶川團縣委劉揚副書記和林舜謙副書記,并找任劍鄉長、胡志鳳主任請示建立草坡鄉青年志愿者服務站,在領導們的支持下服務站迅速建立。接著,通過服務同時做宣傳、入戶調查做宣傳以及向團縣委申請協調志愿者三種形式,服務站先后招募了來自全國各地及草坡鄉本地的志愿者共56人。服務站從成立至今相繼開展了“帳篷學校抗災支教活動”、“幫特困戶搭建安置過渡房”、“幫困難戶清理廢墟”、“搬運救災物資”、“長期證件復印”、“慰問困難孤寡老人”、“維護路橋”、“下村入戶調查孤兒及單親孩子等困難家庭情況”、“下村辦理《四川地震災區就業援助優惠證》”、“下村入戶為低保戶照證件照”等一系列助困、惠民活動,受到了草坡鄉廣大群眾的好評,得到了草坡鄉黨委、政府和汶川團縣委的充分肯定。
2、組織搭建帳篷小學,開展抗災支教活動。7月20日至8月10日,在鄉團委的指導下,我組織從全國各地自發來到災區并加入草坡青年志愿者服務站的志愿者,在兩河、碼頭、金波、龍潭、足灣5個村搭建了帳篷小學,近300名因震失學的學生兒童失而復學。
3、組織志愿者,為受災困難群眾搭建過渡安置房。7月24日至8月7日,我與同事孫文強一起,聯系七盤溝社區的白小晉、楊玉軒等8名志愿者,并組織服務站里來自草坡鄉金波村的志愿者,自帶干糧,徒步進村,爬山到戶,先后為金波、碼頭、兩河、龍潭四個村共6戶村民搭建安置過渡房,幫兩河、金波兩個村兩戶村民清理因震倒塌的房屋和牛圈等廢墟。
二、積極協助政府部門開展災后恢復重建工作
1、災情調查方面,嚴謹負責地協助收集災情資料。初到草坡鄉,鄉政府工作正處于緊急搶險救災與災后恢復重建的過渡期,災情調查成為當務之急。了解到這一情況,我主動協助政府工作人員聯系各村三職干部,幫助獲取房屋倒塌損毀情況、各村三無人員統計等詳細資料。后來,鄉政府讓各駐村干部拍攝農民房屋受損圖片存檔,我利用從團縣委借來的相機,主動聯系鄉人大張知平副主席所駐的樟排村,兩次各爬山1個多小時到海拔2200米的村組為各戶村民房損毀屋拍照。如今,樟排村已經建立了完整的戶主與房屋照片對應的房屋受損圖片存檔。
2、勞動就業方面,深入各村組辦理就業優惠證。10月底11月初,《四川地震災區就業援助優惠證》辦理工作接近尾聲,在整理申報資料的過程中,我發現足灣、龍潭、沙排三個村申請辦理人數的極少,又想到足灣村農戶大多在高半山住交通不便,龍潭村、沙排村至今不通手機電話、通訊斷絕,且沙排距離鄉政府約18公里,震后路況非常危險,交通極其困難,就主動向主管的周波副鄉長申請到偏遠村辦理優惠證。11月7日在去縣城拿優惠證返鄉途中路過兩河口時,由于路況很差摩托不慎摔倒,左膝蓋嚴重摔傷,十多天不能走路。最終,這三個村實現了辦理比例與其他各村基本持平的目標。
3、民政惠民方面,入村到戶為各村低保戶照證件照。08年12月底至09年元月初,了解到鄉政府正組織農民辦理最低生活保障,考慮到各位鄉親照相路途遙遠、路況危險,我抽出一個星期的時間,開摩托車到全鄉八個村為低保戶照證件照。其中元月4日晚去沙排村時,在穿越長達約4.5公里的漆黑、漏水的隧洞的過程中,鞋子、衣服被漏水淋濕,冰冷刺骨。這項惠民行動,為700多名鄉親節約往返汶川的路費等總計近3萬元,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4、日常辦公方面,認真做好黨政辦助理。黨政辦是鄉黨委、政府上傳下達的中樞部門,溝通協調、文件收發、文件起草、數據整理、會務組織、打印復印等日常工作十分繁重。半年來,在胡志鳳主任的指導下,我先后協助災后重建信息報送、州縣駐鄉工作組工作旬報、住房重建進度信息報送以及部分請示、通知的起草。黨政辦工作瑣碎繁多,但我通過仔細觀察、思考總結、認真學習,鍛煉了公文寫作能力,提高了溝通協調能力,收獲頗多。
三、主動整合資源,有力地幫助困難青少年
1、挨組摸查,全面掌握困難青少年等情況。從8月至11月,通過向州縣下派工作組干部、鄉政府干部、村三職干部和部分群眾了解,我基本掌握了草坡鄉困難青少年的情況。12月中上旬,我專門抽出半個月的時間,開摩托到各村組調查有關情況,每兩天完成一個村。調查內容包括孤兒、單親家庭的情況,以及孤老、孤殘等困難家庭的情況。通過這次挨組抹查,共補充遺漏孩童26人,完善資料43人,目前已掌握了全鄉最全面的有關資料,完成了《汶川縣草坡鄉因震特困孤兒、單親孩子情況統計》、《汶川縣草坡鄉孤老、孤殘人員情況統計》、《汶川縣草坡鄉特困家庭情況統計》,其中《汶川縣草坡鄉因震特困孤兒、單親孩子情況統計》填補了草坡鄉關于此類資料的空白。
2、爭取資金,資助特困中小學生。半年來,我通過遞交《汶川縣草坡鄉因震特困孤兒、單親孩子情況統計》,多次主動請示團縣委支持草坡鄉團委的助困工作,截止2008年12月31日,共從團縣委口徑獲得社會各界助困捐助資金25.3萬元,其中通過額外申請獲得的助困資金為8.86萬元。爭取的全部資金共幫助草坡鄉59名困難青少年,其中在讀的特困中小學生約占96.6%。
一是加強地方黨委、政府和各工作組的溝通、聯系。災后恢復重建涉及到草坡鄉黨委政府、汕頭市援建工作組、九寨溝管理局等州縣各下派工作組,任務異常繁重、事項錯綜復雜,這勢必要求重視加強溝通與協調,以便整合各方資源,實現有機整體功能大于無機局部的效果。
二是強化基層干部尤其是黨員干部的群眾感情和服務意識。基層干部尤其是黨員干部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人民群眾的直接紐帶,他們日常工作的一言一行,他們分發物資的一舉一動都代表著黨和政府的形象,影響著廣大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感情。
三是災后恢復重建規劃宜著眼長遠,與產業可持續發展相結合。災后恢復重建不應是簡單的蓋房修路運動,災后恢復重建的最終目的是為今后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生產條件,因此住房規劃、道路修建等宜緊密結合草坡鄉今后的社會經濟尤其是產業發展,建出風格、修出特色。著遠長遠施規劃,方能科學持續謀發展。
- 上一篇:青年志愿者抗震救災工作總結
- 下一篇:郵航抗震救災的個人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