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總結

時間:2022-11-05 08:48:00

導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總結

近年來,××*團市委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總書記對少年兒童提出的“勤奮學習、快樂生活、全面發展”的要求,全面落實《少先隊輔導員工作綱要(試行)》和省市《關于建立中小學少先隊工作“三納入”體系的意見》,注重對未成年人的“榮辱觀”教育,完善工作機制,優化工作環境,努力提升全市團隊組織教育、引導、服務少年兒童的能力,使共青團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為構建和諧××*作出了新的貢獻。主要做法如下:

一、抓實重點,不斷構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有效載體

團市委始終把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作為團的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不斷延伸觸角,豐富內涵,在全力構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網絡中作出了積極貢獻。

1.不斷加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志愿服務隊伍建設。我們廣泛動員全市各界熱心人士,聘請他們擔任學校志愿輔導員,實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務隊伍網絡化。并以此為契機,以社區陣地為載體、以社區活動為依托,廣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宣傳、講座等文體活動。

2.不斷加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務陣地建設。我們將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內容融入學校星級團校、星級少先隊創建工作中。截至目前,全市星級學校創建率達到95%,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基本覆蓋全市各中小學。通過加強學校團隊組織建設,進一步提升了學校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

3.不斷加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社會資源整合。我們充分發掘利用社會資源,積極創建校外德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勞動實踐基地、科技活動基地等。充分發揮團隊組織聯系未成年人與學校、家庭、社會的橋梁作用,加強團隊組織與外部其它組織的聯系,如關工委、紅十字會等,吸引越來越多的社會有關組織參與到未成年人成長成才的事業中來。

二、拓展思路,不斷創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教育實踐活動

團市委以體驗教育為基本途徑,區分不同層次的未成年人特點,精心設計內容鮮活、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的道德教育實踐活動。

1.創新開展少年兒童維權自護教育。通過積極參創“優秀青少年維權崗(站)”、設立“青少年法制學校”、成立“青少年法律援助工作站”等形式,有針對性地開展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大講堂,以切實維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開展“少年兒童平安回家”主題活動,建立“少年消防(警)校”、“少年模擬法庭”等陣地,對少年兒童進行自護教育,促進少年兒童健康成長。連續七年舉辦××*市“磨礪——我能行”自護法制夏令營;切實關心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深入開展了“關注農村留守兒童”調研活動;大力開展“中國少年兒童平安行動”活動,引導團、隊組織不斷完善校園安全防范體系。各個學校圍繞學生安全問題,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努力提高學生守法、護法、用法的意識和自覺性,不斷優化少年兒童成長的社會環境,2006年2月23-25日,全省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暨保護流浪未成年工作會議在我市成功召開。同年,團市委被團中央和全國少工委聯合授予全國少年兒童平安行動“優秀組織獎”。這標志著我市的少年兒童維權自護教育工作已走在全省前列。

2.創新開展“八榮八恥”道德實踐活動。近年來,全市各級團隊組織認真學習、深入領會總書記關于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論述,把在未成年人中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作為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抓緊抓好。廣泛組織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學習實踐活動,通過在全市團隊組織中開展推廣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童謠、倡議書、書信比賽等實踐活動,引導未成年人堅定理想信念,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

3.創新開展“新世紀我能行”體驗教育活動。我們充分整合資源、創新形式,舉辦了“中國移動”杯全市第二屆青少年書信文化活動,全市八萬多名學生用書信的形式向父母、老師、親友、同學、朋友表述心里話,加強了學生與親友的溝通,使少年兒童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我們還舉辦了七屆××*市少先隊員“磨礪-我能行”夏令營,幾年來,來自全市51所小學的近2000余名少先隊員參營,營員們在活動中嘗試“獨立”、學會“團結”、接受“磨礪”、體驗“快樂”。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引導了少年兒童在學校、家庭、社會中體驗學習和生活的樂趣,促成他們形成了良好的養成教育,提升了他們自信、自強、自立的心理素質。

4.創新開展少年兒童“手拉手”活動。近年來,我們組織全市各所學校以“同在藍天下,攜手共成長”為主題廣泛開展“手拉手”、“結對幫扶”活動,鼓勵、引導少年兒童關心、幫助身邊和遠方的困難小伙伴,堅持“互助互學、共受教益”的原則,啟發少年兒童將積極向上的親身體驗內化為良好的道德情操,轉化為健康的實踐行動。擴大“手拉手”活動的覆蓋面,有計劃、有側重地開展本市城鄉少年兒童之間、本市與外省市特別是西部地區特困少年兒童之間的“手拉手”活動,讓少年兒童在活動中增進友誼、在交往中增長知識。我們先后聯合南京大學計算機研究生院開展資助幫扶九圩港船運希望小學活動,資助學校資金及物資共計八千余元,組織^^小學大隊部與四川羌族通口小學開展“結對互助、手拉手共同進步”活動,自1996年以來,兩校隊員們書信往來兩千三百多封,向通口小學捐書一千六百多本,捐錢捐物計人民幣一萬二千七百多元。

三、加強引導,不斷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隊伍的整體水平

按照專兼結合、注重素質的要求,團市委始終把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隊伍建設作為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整體水平的基礎工程來抓。

1.加強學校團隊干部隊伍建設。我們不斷抓好學校團隊干部隊伍建設,加強團隊干部的光榮感和責任感教育,引導他們當好“青少年人生追求的引領者”、“青少年實踐體驗的組織者”、“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服務者”、“青少年合法權益的維護者”和“青少年良好發展氛圍的營造者”。不斷提高他們的工作水平、工作能力,努力創造工作特色。完善團隊干部工作例會制度,加大對學校團隊干部的培訓力度,提高他們整體工作能力,團市委、市少工委多次舉辦了全市團隊活動創新案例現場推進會及團干部、輔導員培訓班,有計劃地選送部分優秀團隊干部參加全國、省、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培訓班。

2.加強校外志愿工作者的聘任力度。我們十分重視校外志愿輔導員、法制副校長、心理咨詢師的聘任與培訓。制訂下發《××*市中小學法制副校長(輔導員)管理辦法(修訂版)》,聘任政法部門的優秀工作人員任兼職法制副校長(輔導員),全市各學校法制副校長(輔導員)的配備率達到了100%,各校每年開展法制報告均不少于3場(次);我們還積極開展校園心理健康咨詢中心創建工作,設立心理咨詢室,聘請心理咨詢老師,開展心理教育課,我們定期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行督察,對未達到創建要求的提出限期整改意見。目前,××*市中、電大、中學、初中等學校被團市委、市教育局、市衛生局授予心理健康教育星級學校稱號,其中××*市中獲目前最高級別的四星稱號,全市現有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1名,各級心理咨詢員80余名。

3.加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基石創建工作。我們在全市范圍內加大了對青少年維權崗、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青少年法制學校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基石的創建工作。目前全市已建成全國級青少年維權崗2家,省級青少年維權崗1家,南通市青少年維權崗級7家,建成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20余家,青少年法制學校5家。各項創建工作的推進為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鋪墊了基石、營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