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學校十一五發展規劃

時間:2022-02-26 02:52:00

導語:外語學校十一五發展規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適應民辦教育發展的需要,更好地提升外國語中學的辦學水平。服務于洪澤的經濟建設,本著立足當前,考慮長遠。促進學校持續穩步健康發展的原則,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十一五發展規劃

一“十五”期間發展回顧

“十五”期間,我校重點任務是逐步完成學校硬件建設,實現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保證學校健康穩定的發展。通過幾年的努力,我校校園面積達到158畝,建筑面積4.8萬平方米。實現了校園環境的美化、亮化、綠化要求。實現了多媒體進教室,初步完成了教師筆記本電腦配備。教師的電腦應用技術培訓率100%。95%以上教師會多媒體課件制作。教育改革和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學校的辦學理念、管理方式、教育教學已形成一定的體系和特色,師資隊伍結構合理、實力雄厚,教科研引領教育教學,中考成績名列全縣前茅,高考成績逐年提高。已成為一所辦學條件和辦學水平現代化程度較高,具有初中42個教學班、高中22個教學班辦學能力的完全中學。“十一五”期間,是我校搶抓機遇,提升辦學水平,樹立辦學品牌,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關鍵時期。在此期間,要通過工作創新,科研創新,制度創新來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主動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為實現“兩個率先”提供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撐。

二、“十一五”期間學校發展的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充分利用《民辦教育促進法》頒布和我省實施教育發展優先的機遇,堅持“充實內涵、提高質量、辦出特色、快速發展”,以推進素質教育為核心,以促進教師發展為途徑,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為主題,以優化教育資源和辦學條件為手段,進一步完善學生教育、教師發展、質量管理的辦學體系,全力營造“以人為本,人盡其才,德才并舉,和諧發展”的辦學環境,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與特長,探索創新機制的教育教學模式。推行名師、名校、名牌戰略,打造常規管理、特色興校的品牌,實現教育現代化

三、“十一五”期間學校發展的總體目標

確立強烈的服務意識,樹立現代辦學理念,以發展為主旋律,以質量為生命線,以創新為推動力,努力實現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多渠道籌資,快進度發展的目標,堅持以強化管理為龍頭,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關鍵,堅持優化辦學條件和內涵提升相結合的發展戰略,形成卓有成效的管理體系、德育工作體系和學校特色,實現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教育條件和教育手段的現代化,使辦學理念、素質教育的成果、教育教學質量、師資隊伍水平和辦學水平進入名牌學校的行列,根據學校現有條件和幾年來的發展趨勢,實現初中14軌制,高中10軌,達到72個教學班,在校生數3600人左右。確保2006年完成三星級高中的創建,2009年創建四星級高中。把我校建設成江蘇省名校。

四、十一五”期間學校發展的重點任務

1、進一步優化辦學條件,完善硬、軟件建設,進一步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十五”期間,學校的占地面積,教室、實驗室等輔助配套用房已具規模,基本滿足目前教育的需求。在“十一五”期間,有計劃地逐步完善教學設施,立足現實升級提高。五年內爭取建成室內體育館一座,校科技大樓一棟,添置多媒體教學和電子備課等系列裝置。添置運動器材。增添音樂、美術教學設備。完善滿足學生選修課程的輔助教室。全面實施信息化工程,提升學生微機房的檔次,完善學校教育網絡平臺及軟件建設,進一步完善教學圖書館的建設。加強計算機及網絡知識運用于教育教學和管理的人才的培養和培訓,建設一支適應教育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的師資隊伍,大力推進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改變教育管理方式,提高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

2、全面提升實施新課程的水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全面實施新課程改革,創新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加強綜合實踐課課程的研究和實施,加強對新課程的校本研究,積極開發具有鮮明特色的校本課程,積極構建符合新課程要求、有學校特色的教育管理機制和教學質量評價監控體系。更新教育觀念,著眼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建立促進學校自主發展和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激勵機制和評價機制。

以提高教育質量為目標,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核心,強化教學過程管理,優化課堂教學策略,規范課堂教學行為,加強學科教研,使中考和高考成績位于同類校前茅。加強和改進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完善學校、家庭、社會緊密聯系的德育工作體系。大力推進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學校個性發展并形成特色,讓每一個孩子充分發展,全面推進高質量的素質教育。

3、加強教育科研和教學研究,全面提升師資水平

堅持科研興校的思想,加強先進教育理論的學習,加強先進教學模式、教學方式的成果的推廣和實踐,堅持教育科研為教育教學服務、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方向,以全面實施新課程方案和推進高質量的素質教育為主題,緊緊圍繞學校發展和教育發展的目標,關注課堂教學和教育改革,在已有一批省、市級立項課題的基礎上,扎實研究,著力形成一批前瞻性、針對性、實效性較強的研究課題成果。通過課題研究,促教師骨干群體的快速成長,使他們成為即擅長教育教學實踐,又有較高理論水平的學科帶頭人。

建立一支效益適當、結構合理、師德高尚、業務精良,市、縣學科帶頭人、市、縣青年優秀教師人數在同類校領先的,適應學校發展需要的教師隊伍。

四、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的具體措施。

1、明確方向,科學定位,逐步形成獨特的辦學風格。

要實現學校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客觀地認識校情,理清發展思路,明確學校定位,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十一五”期間學校要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明確辦學理念,提升辦學品位。堅持面向洪澤教育,面向社會需求,面向教育現代化的方針。以拓寬生源范圍為突破口,提高教學質量為重點,搶抓機遇,向著“積淀文化底蘊、注重精細管理、打造洪外品牌、創辦特色學校、培育一流人才”的目標闊步邁進,實現洪外跨越式發展。

2.積極推進學校管理機制、激勵機制的創新,提高辦學效益。

管理機制的創新是學校快速發展的關鍵舉措,也是學校管理文化的寶貴財富,為實現“十一五”的發展目標,必須對現有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繼續完善年級主任負責制,加大年級組管理力度,搞好“金牌教研組”的評比工作。力爭把我校的“金牌教研組”推出縣、市,走向全省。激勵機制的創新重點在于能調動全體老師的積極性,把教師的潛能能充分挖掘出來。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建設是決定學校教學質量和整體辦學水平、事關學校生存和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和源頭性的工程。“十一五”期間,我校教師隊伍建設知道思想是:以全面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為中心,以培養年輕優秀骨干教師為重點。完成教師的合理配備,72個班級要按年齡結構、知識結構、職稱結構合理配備,進一步提高教師待遇,要達到名校水平。

4、加強學校教科研工作,增強科研創新能力。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加強學校教科研工作,增強科研創新能力是提高教學質量,提升辦學水平,增強辦學實力的需要,是學校實現健康、快速發展的必然要求。努力構建“以學校為基地,以課題為載體,以教師為主體,以質量為中心”的工作模式。進一步強化科研意識,全面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培養一批科研骨干力量和科研型教師。把科研和新課程改革結合起來,與教職工成績測評結合起來,促進我校教科研水平全面提高,做到以研促教,以教科研來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5、加大校園文化建設,注重人文化管理,構建和諧校園。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學校的氣質,是一個學校的內涵,“十一五”期間,在校園文學方面,以精神文明建設和特色德育建設為主導,辦好《洪外月報》,辦好學校網站,辦好學校廣播臺。在學校管理上體現人性的光輝,實現管理者與職工的和諧,教師與教師的和諧,教師與學生的和諧,讓整個洪外校園成為洋溢人文氛圍,充滿智慧靈光的和諧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