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牧民富余勞動力轉移和培訓規劃

時間:2022-12-16 03:31:00

導語:農牧民富余勞動力轉移和培訓規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牧民富余勞動力轉移和培訓規劃

##縣農牧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規劃

今年來,縣委、政府把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作為解決“三農”問題,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不斷完善政策、強化服務,五原縣轉移就業和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今后的五年,我們將加大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工作力度,按照縣委、政府提出的“種植創新、養殖突進、工業強興、三化推進”的整體發展戰略,按照對外輸出和就地轉移的原則,使我縣農村富余勞動力得到充分就業,現將“十一五”期間我縣農牧民轉移和培訓規劃制定如下:

一、指導思想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和《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精神,加快推進我縣城鄉勞動力統籌就業的市場就業機構,按照“公平對待、合理引導、完善管理、搞好服務”和“政府扶持、齊抓共管、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創新機制、按需培訓、注重實效”的原則,開展我縣的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和培訓工作,為農牧民就業創造寬松環境。

二、主要目標和任務

“十一五”期間,全縣農牧區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人數占農牧區富余勞動力的50%以上;農牧區勞動力培訓占轉移就業人數的60%以上。進一步加快城鎮化步伐,實現人口進城、工業入圍、產業集中和要素聚集,積極引導農牧區富余勞動力向城鎮有序轉移,通過職業技術培訓實現就業,逐步形成以城帶鄉,以鄉促農,城鄉協調發展的新格局,預計到2010年,全縣城鎮率達到53%以上,為有效吸納農牧區富余勞動力統籌城鄉就業,構建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走好第一步。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

對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和培訓工作要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摸清情況、統籌安排,把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和培訓列入當地發展計劃目標,層層分解,作為考核各級政府工作的主要內容。同時要及時總結推廣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和培訓工作的經驗,分析解決存在的問題,積極推進城鄉勞動力統籌就業工作。

(二)加快發展經濟,努力擴大就業渠道

發展經濟是解決城鄉勞動者的根本出路。要把經濟發展與培育新的就業增長點結合起來。在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的同時,鼓勵發展家政服務業;鼓勵發展個體、私營、民營、股份合作等多種所有制經濟擴大就業,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依托我縣新興的重化工等龍頭企業和特色市場以及工業園區、商業區和生活區的建設,促進農牧區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最大限度地實現農牧區勞動力就業的規模效益。

(三)逐步完善城鄉勞動力市場體系

要改革城鄉分割的就業管理體制,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為所有求職的城鄉勞動力提供就業服務,完善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提升農牧民工的職業素質,嚴格實行就業準入,執行“先培訓、后上崗、先培訓、后就業”的規定,規范企業招工行為,消除一切制約農民工就業的障礙,維護農牧民工的合法權益,建立一體化的勞動力市場。

各級公共職業介紹機構全方位地為農牧民開放,實行免費職業指導、政策咨詢、職業介紹、就業訓練等一系列就業服務。全縣利用五年的時間完成鎮(街道)勞動保障平臺的勞動力市場職業供求信息網絡建設,使全縣的鎮(街道)辦事處的勞動保障平臺真正達到符合“六到位”的標準。

(四)建立城鄉一體化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

建立以職業技術學校、技工學校等各類職業院校和就業訓練中心為主體社會力量和民辦培訓機構為補充的城鄉職業技能培訓體系。要積極采取措施,引導和鼓勵農牧民參加職業技術培訓。鼓勵用人單位、各類職業教育機構和民辦培訓機構開展農牧民工職業技能培訓,充分發揮各級就業訓練中心的作用,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職業培訓。大力推進先進適用技術和農牧區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的培訓。對農牧區外出務工的勞動力開展以就業政策、法律法規知識、怎樣找工作、勞動合同、福利待遇、社會保險、勞動安全、維護權益和城市生活常識為主的引導性培訓。還要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訂單式定向培訓,使更多的農牧區勞動力掌握專項職業技能,對職業培訓結業的農牧區勞動者要進行職業技能鑒定,考試合格者發給相應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實行“市場引導培訓,培訓帶動鑒定,鑒定促進就業”的機制。

(五)加快農牧民的社會保障制度

根據農牧民工的特點,實行相關的社會保險措施,用人單位和農牧民工要依法繳納社會保險。城鎮企事業單位要按照《失業保險條例》為其招用的農牧民合同制工人辦理參加失業保險手續,由單位履行繳費義務,終止解除勞動合同后,應當為符合條件的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金。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全縣所有用人單位都要按《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為農牧民工參加工傷保險。

逐步要為不穩定就業的農牧民工建立大病醫療保險,探索和建立適合不穩定就業農牧民工特點的過渡性養老保險制度。

(六)建立和完善進城就業農牧民權益保障制度

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要進一步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切實解決企業在安全生產設施、勞動保護條件、職業病防治、使用童工等方面的問題。特別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對用人單位在履行勞動合同、參加社會保險、支付工資和兌現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執法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違反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要依法嚴肅查處。

(七)取消限制農牧民進城務工的一切不合理規定

各有關部門應對現行有關政策進行清理,對不利于農牧民進城務工的限制性政策應堅決取消。要進一步疏通農牧民進城務工的渠道,改善農牧民進城務工的環境。單位用工、子女入學、管理監督都要一視同仁。

(八)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宣傳效果

要充分利用各新聞媒體和信息網絡,加大宣傳教育力度,不斷提高對農牧民進城就業的認識。定期開展以“改善農牧民進城就業環境,維護農牧民工權益”為主題的普法宣傳活動,增強用人單位依法用工和農牧民工依法維權的意識,以便做好城鄉勞動力統籌就業工作,使我縣的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