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教育及人才培訓計劃

時間:2022-10-20 06:06:00

導語:干部教育及人才培訓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干部教育及人才培訓計劃

各鄉鎮黨委,縣委和縣級國家機關各部委辦局、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黨委(黨組、總支、支部):

為認真貫徹落實《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屆**、**全會、省八次黨代會、市三次黨代會和縣十一次黨代會精神,按照中央、省、市、縣委大規模培訓干部的部署和要求,科學合理地配置和使用全縣的教育培訓資源,堅持分級分類培訓,保證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提高培訓效果,現就我縣**年干部教育和人才培訓工作提出如下計劃。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要求

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認真貫徹黨的**屆**、**全會、省委八次黨代會、市三次黨代會和縣十一次黨代會精神,把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為培訓的重要內容,緊緊圍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需要,突出培訓重點,創新培訓形式,抓好“三支隊伍”的教育培訓工作。通過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地培訓,進一步提高各級各類領導干部的理論素質、領導水平、業務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實施“十一五”規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思想政治保證、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二、培訓的對象、內容和時間

(一)黨政領導干部培訓班

1、領導干部異地培訓班

培訓對象:鄉鎮黨委書記、鎮長,部分縣直正科級領導干部。培訓人數:120人,每期40人。培訓時間:7—10月份,培訓三期,每期培訓12天左右。培訓地點:沿海發達地區。培訓方式:異地培訓,課堂教學與參觀考察相結合。主辦單位:縣委組織部。

2、鄉科級領導干部理論培訓班

培訓對象:除參加異地培訓以外的鄉科級干部。第一期為黨群、政法系列的副科以上領導干部(含鄉鎮紀委副書記、組織委員、宣傳委員或干事、黨校教員);第二期為行政系列的副科以上領導干部(含鄉鎮人大主席、武裝部長)。培訓人數:580人。培訓時間:11月份,每期培訓5天。培訓地點:縣委黨校。培訓方式:課堂教學、研討與參觀考察相結合。主辦單位:縣委宣傳部、縣委組織部、縣紀委、縣委黨校。

3、村委會(社區)黨總支書記、主任培訓班

培訓對象:第一期為村委會(社區)黨總支書記;第二期為村委會(社區)主任。培訓人數:318人。培訓時間:7月上旬至8月上旬,每期培訓5天。培訓地點:縣委黨校。培訓方式:課堂教學與參觀考察相結合。主辦單位:縣委宣傳部、縣委組織部、縣紀委、縣委黨校。

4、老干部讀書班

培訓對象:離休老同志、擔任過實職副科級以上的退休老干部。培訓人數:190人。培訓時間:12月中旬。培訓3天。培訓地點:縣委黨校、縣“小康村、文明村、和諧村”示范點、重點建設項目等。培訓方式:課堂教學與參觀考察相結合。主辦單位:縣委宣傳部、縣委組織部、縣委老干部局、縣委黨校。

5、新任鄉科級領導干部廉政培訓班

培訓對象:2005年10月以來全縣新提拔的鄉科級領導干部。培訓人數:80人。培訓時間:10月份,培訓2天。培訓地點:縣委黨校、廉政教育基地。培訓方式:理論培訓與實地參觀相結合。主辦單位:縣紀委。

6、組工干部培訓班

培訓對象:各鄉(鎮)、縣直有關部門的組工干部和分管領導。培訓人數:110人。培訓時間:7月份,培訓3天。培訓地點:縣委黨校。培訓方式:課堂教學。主辦單位:縣委組織部。

7、理論骨干培訓班

培訓對象:各鄉(鎮)、縣直有關部門的宣傳理論干部、黨校教員。培訓人數:122人。培訓時間:10月份,培訓3天。培訓方式:課堂教學。培訓地點:縣委黨校。主辦單位:縣委宣傳部。

8、縣直機關黨務干部培訓班

培訓對象:各黨總支(支部)書記、副書記、組織委員。培訓人數:120人。培訓時間:10月中旬,培訓4天。培訓地點:縣委黨校。培訓方式:課堂教學、研討。主辦單位:縣直機關黨委。

9、民族、宗教干部培訓班

培訓對象:少數民族干部,民族、宗教工作者。培訓人數:120人。培訓時間:9月上旬,培訓3天。培訓方式:課堂教學、研討;培訓地點:縣委黨校。主辦單位:縣委統戰部、縣民宗局。

10、共青團干部、少先隊輔導員培訓班

培訓對象:各鄉鎮團委書記、縣直各團委(總支、支部)書記,各鄉鎮中心學校、縣直各中小學少先隊輔導員。培訓人數:70人。培訓時間:6月下旬,培訓7-10天。培訓方式:課堂教學、研討和外出參觀考察。培訓地點:縣教育局。主辦單位:團縣委、縣教育局。

11、婦女培訓班

(1)培訓對象:鄉鎮婦聯主席、村委會(社區)婦女主任、縣直各單位婦委會主任。培訓人數:230人。培訓時間:11月,培訓3天。培訓方式:課堂教學、研討。培訓地點:縣委黨校。主辦單位:縣婦聯。

(2)培訓對象:農村婦女能人、女科技示范戶、失業婦女、外來女工、維權工作者。培訓時間:全年培訓,培訓165期,其中每個村委會培訓1期,每期1天,培訓60人以上;各鄉鎮培訓1期,每期2天,培訓160人以上。培訓方式:課堂培訓、田間培訓、科技示范培訓相結合。培訓地點:各鄉鎮、各村委會的婦女學校。主辦單位:各鄉鎮婦聯。

12、信訪干部培訓班

培訓對象:全縣從事信訪工作的專(兼)職干部。培訓人數:110人。培訓時間:3月份,培訓1天。培訓方式:課堂教學。培訓地點:縣委黨校。主辦單位:縣信訪局。

13、政法干警培訓班

培訓對象:政法部門全體政法干部。培訓人數:659人。培訓時間:10月份,培訓兩期,每期3-5天。培訓方式:課堂教學、研討。培訓地點:五機關報告廳。主辦單位:縣政法委。

(二)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班

14、檔案基礎技能培訓班

培訓對象:和鄉鎮、縣直各單位檔案專(兼)工作者。培訓人數:101人。培訓時間:4月份,培訓6天。培訓方式:課堂教學與實際操作相結合。培訓地點:**縣圖書館、縣直部分單位檔案室。主辦單位:縣檔案局。

15、中小學校長培訓班

培訓對象:中小學校校長、副校長、幼兒園園長。培訓人數:220人。培訓時間:7—8月份,培訓三期,每期3—7天。培訓方式:專題講座與縣內外參觀學習相結合。培訓地點:縣教育局和教育、教學方法先進的學校。主辦單位:縣教育局。

16、衛生系統干部培訓班

培訓對象:全縣衛生系統干部。培訓人數:180人。培訓時間:3、4、8月份,培訓3期,每期培訓3天。培訓方式:課堂教學。培訓地點:縣委黨校。主辦單位:縣衛生局。

17、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培訓班

(1)培訓對象:縣鄉農業專技人員,農村在種植、養殖等方面具有示范帶頭作用的人員。培訓人數:750人。培訓時間:下半年,培訓四期,每期10天。培訓方式:課堂教學、本地培訓和省內外經濟發達地區參觀考察相結合。培訓地點:相關業務主管部門培訓點。牽頭單位:縣農業局。主辦單位:縣農業局、縣林業局、縣水務局、縣畜牧局、縣農機局。

(2)培訓對象:16—40歲的農村青壯年農民。培訓人數:3200人。培訓時間:全年培訓,培訓20期,每期5-8天。培訓方式:課堂培訓、田間培訓、科技示范培訓相結合。培訓地點:各鄉鎮村黨校和農民實用技術學校。牽頭單位:縣農業局。主辦單位:各鄉鎮黨委。

18、職業技能人才培訓班

培訓對象:農村勞動力、下崗失業人員、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人。培訓人數:1650人。培訓時間:全年培訓,每期培訓20-30天。培訓方式:課堂教學、實際操作。同時,完成上級部門下達的培訓任務。主辦單位: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三)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培訓班

19、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培訓班

培訓對象:民營、股份、個體等各類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培訓人數:以市委通知為準。培訓時間:9月份。培訓1期,培訓1個月。培訓方式:課堂教學。培訓地點:清華大學。主辦單位:縣委組織部、縣經濟局、縣煤炭工業局、縣工商聯。

20、非公經濟代表人士培訓班

培訓對象:工商聯職工和非公經濟代表人士。培訓人數:35人。培訓時間;9月份,培訓10天。培訓方式:本地培訓、異地培訓、參觀考察。培訓地點:縣委黨校。主辦單位:縣委統戰部、縣工商聯。

21、煤礦安全管理人員及特種作業人員培訓班

培訓對象:煤礦安全管理人員及特種作業人員。培訓人數:1680人。培訓時間:全年培訓,培訓17期,每期2—3天。培訓方式:課堂教學。培訓地點:富煤大廈四樓階梯教室。主辦單位:縣煤炭工業局。

三、培訓要求

1、各鄉鎮黨委,縣直各有關單位要統籌安排、高度重視干部培訓工作,切實安排好參訓人員,增強培訓對象的針對性。同時,各黨委要結合部門行業特點,創新培訓方式,拓寬培訓渠道,根據培訓對象的不同需求,進行“菜單式選學”培訓,切實抓好本級本部門的培訓工作,提高培訓質量。鄉(鎮)黨委要以鄉鎮、村級黨校和農民實用技術學校為陣地,加強對黨員、干部、入黨積極分子、婦女干部、農村實用技術人才、新農村建設帶頭人的培訓,村“兩委”換屆結束后集中力量抓好“兩委”班子成員和村委會黨總支下及下設支部的黨員干部的培訓。要繼續貫徹落實好副科級以上黨員領導干部為基層上黨課制度,堅持和完善“”制度,加強黨員電化教育工作,使農村黨員培訓面達90%以上,干部培訓面達100%。

2、各主辦單位要把學習貫徹**屆**、**全會、省八次黨代會、市三次黨代會和縣十一次黨代會精神作為培訓的重要內容,特別是要重點加強對即將召開的十七大精神的學習培訓。縣農業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要按照以人為本,按需施教,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原則,在培訓計劃的基礎上創新培訓機制、培訓方式,擴大培訓范圍,多渠道抓好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訓工作。

3、全縣各級黨組織要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各部門要通力協作,各負其責,在充分發揮縣內已建立的黨政人才、新型農民、農村實用人才、職業教育、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企業管理人才、愛國主義教育、廉政建設等培訓基地作用的同時,采取請進來,送出去的培訓方式把我縣各級各類人才的培訓工作抓實、抓好、抓出成效。各主辦單位在**年11月30日前要把培訓情況報送縣委組織部干部教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