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強市工作計劃
時間:2022-10-24 09:33:00
導語:衛生強市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后五年,全市衛生工作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市第五次黨代會確定的“以港興市、全面跨越”總要求,緊扣“發展、平安、和諧”工作主線,實施“六大工程”,打造“衛生強市”,為建設富強、文明、秀美、和諧的新**提供衛生保障。
一、實施漁農民健康工程,切實推進漁農村衛生工作
??構建新型漁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積極推進漁農村社區衛生服務規范化建設,切實提升漁農村衛技人員素質,著力改善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和設備條件,基本形成以縣級醫療衛生機構為業務指導、中心有效輻射和站點布局合理的新型漁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絡。
??完善新型漁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一要擴大覆蓋面,提高籌資水平,2010年人均籌資額度達到上年度漁農民年人均收入的1.5?2%,參保率達到90%以上。二要完善報銷方案,提高受益水平。三要加強經辦機構建設,實現各縣(區)經辦機構與市內定點醫療機構聯網,方便漁農民。
??落實漁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要完善以縣級醫療衛生機構為指導、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樞紐、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為網底的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網絡,指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漁農村公共衛生三大類十二項工作。按照公共財政績效管理要求,改革漁農村衛生工作運行機制,健全評價考核體系。力爭以縣(區)為單位的漁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達標率達到90%以上。
??建立惠民醫療長效工作機制。從海島實際出發,建立和完善市、縣(區)、鄉鎮聯動的**群島漁農民流動醫院長效工作機制。同時進一步簡化惠民就醫手續,擴大減免項目,增設惠民醫療站點,方便惠民對象就醫,使惠民醫療制度惠及更多貧困群體,切實解決漁農民群眾的“就醫難”、“看病貴”問題。
二、實施城鄉社區健康促進工程,深入開展社區衛生服務
??規范城鄉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標準。合理布局社區衛生服務站點,居民20分鐘可達醫療衛生機構比例達到90%。按照“五個轉變”和“四化”要求,深化社區衛生服務內涵。建立健全社區責任醫生制度,每千城鄉居民擁有0.75名以上的責任醫生,落實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等“六位一體”的社區衛生服務職能。
??推進城鄉社區衛生服務機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城市醫院的雙向轉診制度,促進城鄉醫療資源互補,進而形成“小病在社區、大病到醫院、健康進家庭”的醫療衛生服務新格局。
??完善城鄉社區衛生服務發展政策。進一步明確社區衛生服務的公益性質,落實縣(區)政府全面承擔社區衛生工作的責任。探索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建立穩定的社區衛生服務籌資和投入機制,加大對社區衛生服務的投入力度。
三、實施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工程,全面提高公共衛生服務能力
??加強疾病預防和衛生監督執法工作。落實全市免疫規劃,確保危害人群健康的重大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加強衛生監督執法,加大對食品安全監管和群體性公共衛生事件預防控制力度,建立“五小行業”長效管理機制。深入實施母嬰健康工程和婦女健康促進工程,加強流動人口孕產婦和兒童保健管理,孕產婦死亡率和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控制在12/10萬和15‰以下。
??加強公共衛生服務內涵和業務能力建設。加大城鄉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力度,完善公共衛生信息網絡體系,建立聯接省,覆蓋市、縣(區)、鄉鎮的公共衛生信息網絡。強化技術指導和業務管理職能。切實提高重大疫情以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快速反應和處置能力。
??加強愛國衛生工作,創建國家衛生城市。要根據市創衛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切實抓好各項創衛工作的落實,確保2009年順利通過國家衛生城市考核評估。要進一步改善漁農村衛生條件,漁農村飲用安全自來水率和衛生廁所普及率分別達到85%和75%。居民健康意識明顯增強,健康知識知曉率達到80%,國民體質監測合格率達到85%以上。
四、實施科教興衛工程,努力增強衛生發展后勁
??大力推進衛生科技創新。堅持科技創新,著力加強醫學重點學科建設。到2010年,爭取建設國家和省級醫學重點學科、專科、實驗室各2個,市級醫學重點學科和專科35個以上。實施醫療衛生重點科技項目計劃,結合**疾病譜,集中力量研究解決危害人群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的關鍵問題,進一步加強與外地醫療單位的技術交流與合作,提高對急危重癥和疑難疾病的診斷治療水平。
??全面加強衛生人才培養。加強衛生人才梯隊建設,優化人才結構,提高整體素質。認真實施衛生技術人員素質提升工程。到2010年,全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率、中高級衛技人員接受繼續教育培訓率、全科醫師崗位培訓率、社區護士崗位培訓率均達到100%。全市執業醫師達到2700人左右,注冊護士1900人左右。
??高度重視衛生信息化建設。按照衛生信息化“十一五”發展規劃,整合信息資源,完善信息網絡,全面推進醫療服務、衛生管理、公共衛生、電子政務等全方位的衛生信息化建設。
五、實施“強院”工程,著力加快醫院現代化建設
??提升醫療機構整體實力。通過資源整合,組建**醫療集團(或中心醫院),做強代表區域醫療水平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做精中醫骨傷、精神、婦幼等特色專科醫院,積極培育民營醫院。
??強化醫院內涵建設與管理。以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為重點,加強醫院內涵建設,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改進服務流程,改善就診環境,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加強財務管理,規范經濟行為,控制醫療成本,杜絕不合理收費,降低群眾醫療費用負擔。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堅決糾正行業不正之風。
六、實施中醫藥攀登工程,積極促進中西醫和諧發展
??增強中醫藥服務能力。全市建設2所以上中醫藥特色顯著、服務質量好、管理水平高的現代化中醫院,綜合醫院中醫師比例達到6%。建設3個以上國家級和省級中醫重點專科,2個以上省級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區)。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公共衛生和城鄉社區衛生服務中的作用,提高中醫藥資源利用率和服務參與率,中醫藥服務可及率達到90%。
??注重中醫人才培養。堅持以新一代名中醫、學科帶頭人、專科青年技術骨干和中西醫結合人才為重點,提高中醫藥隊伍整體素質。完善新型中醫學術師承制度,保護我市祖傳中醫特色,加強名老中醫的學術繼承工作,評選一批市級名老中醫。
??促進中西醫結合。保持和發揚中醫藥特色和優勢,推動中醫和西醫兩種醫學體系的有機結合,加快構建中西醫結合學科體系,推動中西醫和諧發展。
- 上一篇: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建設現場會講話
- 下一篇:現代漁業基地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