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局工作計劃

時間:2022-02-21 05:27:00

導語:規劃局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規劃局工作計劃

2009年是建國60周年,也是落實國家擴內需促增長戰略部署,推動全市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全面建設的關鍵一年。2009年規劃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黨的十七大和市委三屆三次、四次全委會精神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314”總體部署,加快統籌城鄉規劃改革步伐,全力服務保障“五個*”建設和擴內需促增長戰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大力提升規劃行政效率,全面加強部門自身建設,振奮精神、凝心聚力,努力開創規劃工作新氣象。

按照這一總體思路,重點抓好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按照中央和市委的部署,深入推進學習實踐活動,深刻把握科學發展觀的豐富內涵和根本要求,力爭把規劃引導科學發展的能力提高到新水平

1、認真做好整改落實。針對局班子分析檢查報告提出的問題,制定行之有效的整改方案,著力解決規劃領域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突出問題以及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各種問題。加快建立健全制度規范,著力完善有利于促進科學發展的規劃管理體制機制,逐步形成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長效機制。

2、精心組織開展總結測評工作。加強與社會各方的溝通,積極爭取社會各方對規劃工作的了解和理解,提高學習實踐活動群眾測評的滿意度。適時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的分析評估,及時總結經驗與問題。

3、指導開展第二批學習實踐活動。指導部分局屬事業單位和國家測繪局*測繪院參加全市第二批學習實踐活動,幫助參學單位結合自身實際,科學確定活動主題,明確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掌握活動步驟和環節。定期對參學單位開展督促檢查,確保各項要求落到實處、取得實效,推動局屬事業單位發展邁出新步伐。

二、遵循國務院為我市制定的統籌城鄉改革“路線圖”,全面加快統籌城鄉規劃改革步伐,努力為“試驗區”建設提供有力的規劃支撐

4、實施好《統籌城鄉規劃綜合改革試驗方案(綱要)》。充分用足《試驗方案》給予我市統籌城鄉規劃方面的優惠政策,為用地指標調劑平衡和重大建設項目實施落地提供保障。加快完成都市區城市空間發展戰略規劃和年度城市建設實施規劃。推廣區縣城鄉總體規劃編制試點經驗。

5、開展城鄉規劃實施情況年度總結評估。建立健全規劃綜合統計分析工作制度,探索將建設用地使用、空間利用、重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環境保護與建設等進行空間整合,反饋到城鄉總體規劃中,實行“一張圖”控制。選擇部分區縣開展總體規劃實施評估試點工作,建立符合我市實際的城鄉總體規劃實施動態維護機制。

6、大力指導全市鎮、鄉、村規劃編制。指導完成105個市級重點鎮總體規劃,切實提高鎮總體規劃的科學性和適應性。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民主管理”的總體要求,加大鄉、村規劃編制工作力度。在“兩翼”選擇區縣開展鄉、村規劃編制試點,并進行推廣。年底前,指導完成100個示范村規劃編制工作。

7、推進遠郊區縣重點規劃編制。完成遠郊區縣重點地區城市設計項目,以重點地區城市設計提升遠郊區縣城市形象改善。做好“兩翼”地區區縣對口特色工業園區和加工貿易梯度轉移承接地的規劃落地,完成特色工業園區和加工貿易梯度轉移承接地控規編制工作。

8、探索農村地區建設項目規劃管理新模式。開展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與鄉村建設用地減少掛鉤等土地流轉政策下的實施對策研究,認真研究并指導做好“一圈”和“兩翼”對口移民工業基地建設的指標平移問題。積極探索土地流轉后農村地區建設項目的規劃管理,對流轉后的鄉村建設用地實行統籌布局,適當集中使用。

9、加大農村地區規劃管理指導力度。推動鎮鄉一級成立建設管理辦公室,幫助切實履行好管理職能。組織市級重點鎮的專職規劃管理人員進行規劃業務培訓,逐步提高重點鎮的規劃管理水平。

三、落實市委、市政府重大戰略部署,加快內陸開放高地和“五個*”規劃工作,全面提升城市宜居宜業水平

10、全力保障擴內需促增長重大項目快速上馬。繼續強化與區縣、市級有關部門的溝通聯系。抓緊制定和完善專門針對拉內需促增長重大項目的規劃管理辦法,優化重大項目的協調督導機制,促進重大項目推進機制常態化。按照“重大項目要加快、帶動性項目要優先、服務保障要到位”的要求,切實抓好第一批37個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重大建設項目規劃工作。適時加推新的重大項目名單,實施跟蹤管理服務,定期通報工作進度,保障重大項目加快有序推進。

11、高起點做好內陸開放高地規劃。高質量完成《*兩路寸灘保稅港區總體規劃》以及一期修建性詳細規劃。進一步優化調整北部新區規劃,完善設施配套,強化開放功能。深化中央商務區規劃。大力開展*空港地區總體規劃。做好*臺商工業園、長壽化工園、西永微電園和其他特色園區的規劃,為全市招商引資提供新的空間載體。

12、加快推出一批打造“宜居*”的規劃成果。抓緊完成主城兩江四岸國際方案深化和國際方案咨詢,并形成城市設計方案整合成果。完成都市區密度分區規劃,優化已批控規,新啟動約80平方公里控規編制,完成第二批約80平方公里四山管制區控規。完成2009、2010年主城危舊房改造規劃編制報批,做好年內400萬平方米危舊房拆遷改造規劃工作。繼續推進“城中村”改造規劃,做好70萬平方米工礦棚戶區和主城1000萬平方米居住小區環境綜合整治有關規劃工作。完成優秀近現代建筑、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規劃。啟動新一批市級歷史文化名鎮(歷史街區)的保護與利用規劃編制。

13、構建“暢通*”規劃支撐體系。啟動主城區暢通評價工作和一批交通專項規劃研究。開展主城區綜合交通專項規劃、快速路網調整規劃、軌道線網布局調整規劃、果園港黃謙港用地及外部交通規劃、成渝城際鐵路線路規劃等規劃編制。完成*空港樞紐綜合交通規劃、鐵路新客站選址規劃、主城區年度交通發展報告及交通設施建設計劃編制工作。建立覆蓋全市的城鄉綜合交通基礎數據庫,積極開發綜合交通預測模型和綜合交通規劃管理輔助決策系統。做好成渝城際、渝萬城際等鐵路項目和東水門、千廝門大橋、涪陵至豐都等4條高速公路以及一批大型換乘樞紐和停車樓場開工建設的規劃保障。推動江北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開展蘭渝、渝利、渝遂二線等鐵路項目規劃前期研究。做好軌道交通70億元建設投資規劃引導。

14、著力打造“森林*”。完成都市區綠線規劃報批工作。嚴格落實“四山”地區、組團隔離帶、郊野公園、公園綠地、居住區級綠地等管制要求,加大對組團隔離帶、公園綠地的保護力度,確保規劃綠地的實施,做好10個城市公園、40個社區公園的規劃,為鴻恩寺森林公園、龍頭寺公園年內建成開放提供規劃服務保障。在主城區危舊房改造地塊的控規編制和調整工作中,切實確保50%綠地率的基本目標。

15、做好“健康*”、“平安*”規劃保障工作。做好兒童醫療衛生中心等十大公共醫療衛生設施項目實施的規劃服務工作,全力支持各級醫療基礎設施改擴建。指導做好大田灣全民健身中心、奧體中心綜合館、市競訓中心等重點公共體育場館規劃設計,做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和一批全民健身場地、登山步道的規劃服務工作。開展主城分區防災避難場所專項規劃。

四、著眼夯實基礎、規范管理,加快信息化體系建設,扎實推進城鄉測繪工作,努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資源保障和技術服務

16、強化基礎測繪工作。加快現代測繪基準建設,開展國家2000坐標系的培訓工作。加快1:2000比例尺地形圖的覆蓋工作。完善主城核心區1:500地形圖的更新機制。啟動經濟發達地區中小比例尺地圖的更新工作。深入推進主城區新開發組團地下管線普查項目。繼續推進1:20003D數據的生產及建庫工作,推進“一鎮(鄉)一圖”的覆蓋。繼續推出一批受老百姓喜愛的便民測繪產品。完成《測巴渝山水、繪*宏圖》編輯出版工作。

17、嚴格測繪行政管理。加大測繪工作的統一監管,將尚未納入測繪管理體系的地理信息產業納入測繪資質管理的范圍。加強對區縣測繪管理的業務指導,繼續健全完善區縣測繪管理機構,開展區縣測繪行政管理人員業務培訓。建立合理的測繪市場進入、退出機制。繼續加強測繪行業宣傳和管理。完善測繪檔案管理制度。

18、推進地理空間信息應用。認真抓好三峽庫區綜合地理信息平臺的建設,嚴把質量關,力爭把該項目建設成國內一流工程,以此為契機,高質量完成全市應急平臺、全市地理空間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全市交通管理平臺等系統建設,推動我市地理信息應用步入全國先進行列。啟動建設區縣城鄉規劃建設用地遙感監測預警系統。繼續推進*市地理信息行業標準建設。

五、按照“科學化、規范化、法制化”的目標,創新規劃內部運行機制,不斷提高規劃行政效能和依法行政水平

19、深入推進規劃法制體系建設。全力推動報請市人大審議出臺新的《*市城鄉規劃條例》。加大《*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修訂工作力度。加強《城鄉規劃法》實施配套制度建設,啟動完成農村地區房屋建設規劃管理、臨時建筑規劃管理、鄉鎮政府規劃管理職責權限等問題的立法前期研究工作。積極推進兩江四岸城市設計等重要規劃成果的立法工作。

20、完善規劃民主科學決策機制。規范高效地做好市規委會及專家咨詢會的各項工作,完善專家自動抽取系統。做好重點規劃項目的國際交流與合作,進一步開放規劃設計市場,探索建立責任規劃師機制。大力倡導規劃公眾參與,注重吸納人大、政協以及社會各方意見建議。緊扣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開展規劃測繪工作專項調查研究。完善科技項目管理系統,大力做好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

21、深化規劃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認真執行《*市人民政府關于深化以建設領域為重點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決定》。抓緊修訂并聯審批規劃環節實施辦法。建立與各協辦部門之間的定期和不定期的聯席會議制度和建議反饋機制。定期通過網絡公布已許可建設項目,接受社會監督。切實加強對規劃要素調整的監督。

22、加大規劃監督檢查力度。推進典型案例分析制度化、規范性文件清理常態化。會同監察部門探索建立規劃要素調整的備察機制。繼續完善規劃效能監察和規劃督察員制度。探索完善規劃批后跟蹤管理機制,切實遏制違法建設行為,繼續推進違法建設專項整治工作。做好行政復議和司法應訴工作。

23、大力優化內部運行機制。以市級機構改革為契機,強化小城鎮規劃管理。深化市局處室職能調整研究,進一步強化市局“抓宏觀、抓指導”的職能。繼續向分局下放一批規劃行政審批權限,激發分局工作的主動性。探索提高規劃行政許可時限內外審批效率的新機制。切實強化分局的責任主體意識。

六、振奮精神,凝心聚力,著力抓好廉政建設、內部建設和隊伍建設,全力重塑規劃部門勤政務實、自律自強的新形象

24、花大力抓好黨風廉政建設。深入貫徹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加強執行《廉政責任書》的督促檢查。加快行政審批和行政執法環節制度建設,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繼續開展政風行風、城鄉規劃效能監察、房地產領域腐敗、主城區危舊房改造的監督檢查等專項工作。認真處理群眾舉報,嚴肅查處違紀違規行為。繼續對“7·26”、“3·23”案件進行深入剖析,提高干部職工反腐倡廉意識。深入推進廉政文化建設。

25、進一步夯實黨建工作基礎。切實把黨建工作作為黨組的“主業”來抓,做到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檢查。配強機關黨委工作力量。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市委第三次、第四次全委會精神。積極創新基層黨建工作,改進黨建工作目標考核機制,加大對局系統黨建工作的督促和指導。

26、繼續抓好文明創建和宣傳思想工作。組織召開全局系統第一次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建立健全宣傳思想工作領導體系和長效機制。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積極推進“文明處室”、“文明單位”、“青年文明號”、“巾幗文明崗”、“文明家庭”等評選創建工作。理順對內對外宣傳機制,規范內外宣傳管理,嚴把新聞采訪關,開展新聞管理培訓,組建網絡評論員隊伍。

27、促進行政運轉的規范化。梳理各項行政規范制度,切實做到有章可循。嚴格貫徹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改進文風會風的有關要求,減少發文數量,嚴格把好公文質量關。減少會議數量,精簡會議形式,控制會議規模,開精會、短會。研究制定督查督辦制度,改進督查督辦方式,把局班子交辦的事項落到實處。堅持每周統計通報督查督辦制度,做好督促督辦和信息反饋工作。繼續做好信訪、建議提案、檔案管理、保密管理以及外聯接待等工作。科學編制經費預算、積極組織收入,加強支出管理,完善專項資金管理,搞好會計,加強內部監督。進一步加強節約型機關建設,重點抓好車輛安全和節油工作。

28、抓好干部隊伍建設。嚴格執行黨政機關領導干部競爭上崗、輪崗交流等制度規定,注重政工干部的培養和使用。繼續依法做好公務員隊伍管理,深入推進專業人才伍建設,切實做好外事管理,規范出國培訓、市外考察報批工作。完善局離退休人員工作管理暫行辦法,有計劃地組織離退休人員各類文體活動,不斷提高老干部工作的水平。

29、加強局屬事業單位管理。加強對局屬事業單位的監督管理,積極引導局屬事業單位完善內部管理。繼續開展對局屬獨立核算事業單位的審計,促進局屬事業單位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健康發展,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針對金融危機帶來的嚴峻形勢,緊緊抓住全市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的機遇,幫助局屬事業單位調整經營思路,積極參與市場競爭,加大市場經營力度,共同克服難關。依托局屬事業單位,繼續做好對口支援災區重建工作。理順規劃展覽館和規劃研究中心機制,切實發揮宣傳展示和決策輔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