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室學習宣傳計劃

時間:2022-03-16 09:09:00

導語:研究室學習宣傳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研究室學習宣傳計劃

九屆二次會議以來,我們繼續本著貼近委員、貼近新聞媒體、貼近政協工作大局的精神,進一步加強了自身建設,克服了人手少的困難,團結協作,較好地完成了預定的各項任務。

一、重點工作又有新的探索

“政協論壇”作了新的探索。今年的“論壇”以社會熱點為話題,緊密結合*實際,分《科教興*人才為本》、《聚焦農民增收》、《解讀光彩事業》和《話說黃梅戲》4個專題制作。4月啟動,經過起草方案,邀請嘉賓,開協調會,座談討論內容,到起草提綱,腳本形成,外景拍攝,安排媒體刊播,直至通知委員、市縣政協、有關部門、有關人員收聽收看,前后用了7個月時間。特別是腳本的形成,我們加班加點,查閱了大量資料,趕寫初稿,反復征求意見和修改。為提高“論壇”質量,有的專題僅座談、修改就進行了五、六次,甚至更多。6月,“論壇”攝制組赴湖北進行了考察學習。9月,處室人事變動,辦公室僅剩1人,當時正處于外拍、專訪和錄制前的對接等工作繁重時期。綜合處在工作同樣緊張的情況下,抽調任吉梅同志幫助工作。10月底,“論壇”進行了電視現場錄制。11月初,為報社、網站準備稿件。

今年的“政協論壇”,我們在嘉賓參與方式方面作了改革。減少了電視現場嘉賓人數,增加了場外嘉賓采訪,使現場談論更為集中、流暢,交流感更強,同時場外采訪擴大了委員的參與面、增強了說服力和畫面效果。報紙一改過去論文形式,首次采取記者采訪形式,并以整版刊登,配以多幅照片,活躍和豐富了版面,強化了宣傳效果。省電臺今年提前全程介入,一改過去單純念稿做法,同期聲的大量運用,突出了電臺的特點。11月中旬,“政協論壇”在省電視臺、省電臺、《*日報》、《江淮時報》、“*政協網站”上同時連續推出,反響好于往年。

政協工作江淮行在形式和內容上作了改進。一是中心更加突出,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行采訪。如蚌埠市政協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參與光彩事業;淮北市政協參與招商引資,推動城市轉型;亳州市政協關注可持續發展和古文物保護等。二是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切入政協工作主題。如淮北市從中外合資企業雷森電子和獨資企業城市廣場等入手;亳州市從花戲樓和老子遺址保護等重點提案切入等。三是增加了室外和隨機采訪,強化了采訪氛圍,活躍了電視畫面。四是擴大了宣傳報道的時空。網站記者的加入,使“江淮行”在時空上得到了延伸。該項工作3月啟動,5月進行,新華社*分社、省電視臺等10家新聞單位的記者參加了采訪,歷時9天,先后對蚌埠、淮北、亳州和阜陽以及渦陽、界首政協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采訪。第三次“江淮行”系列報道在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人民政協報》、《中國政協》、《*日報》、省廣播電臺、省電視臺、中安網和《江淮時報》等媒體先后推出,共發稿108篇(幅)。

二、全會宣傳工作更加務實

全國政協十屆二次會議期間,省政協組織新聞采訪組第五次赴京采訪。為使采訪工作有條不紊,會前我們提前與委員聯系、約訪,同時為新聞記者采訪提供良好的服務,做了充分的準備;會中,我們每天組織記者赴委員住地、會場和討論現場進行采訪。會議期間,4家新聞媒體刊播稿件(節目)116篇(條)、照片31幅同時,我們積極與全國政協有關部門和首都媒體聯系,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臺、《人民日報》、《經濟日報》、《科技日報》、《農民日報》、《人民政協報》、《中國改革報》和《北京青年報》等媒體,先后多次采訪報道我省委員出席會議的情況。

省政協九屆二次會議宣傳報道工作更加充分,策劃、組織、協調、服務更趨合理。一是宣傳報道更加活躍。會前我們為新增加的“基層委員風采”、“重點工作綜述”等參與策劃、積極組稿、聯系委員;會中我們為新的節(欄)目“關注民生”、“提案追蹤”等積極聯絡、協調。二是新聞敏感性更加突出。如上午省領導對大會發言作出批示,中午我們就組織新聞單位及時采訪有關委員,作了深度報道。

三、日常學習宣傳再上臺階

一是宣傳工作面擴大,無論是省政協日常宣傳報道,還是

委員會的宣傳報道,均多于往年;二是《*政協》增加了信息量,在原有欄目基礎上,大大增加了“學習園地”、“委員風采”“市縣政協”、“主席筆談”和“工作研討”的信息量。三是宣傳櫥窗提高了質量,內容更加多樣,涉及到全國政協和省政協“兩會”、共鑄誠信、計劃生育、黨內監督條例和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成立83周年、鄧小平誕辰100周年、國慶和人民政協成立55周年等;版式有了新的變化,更加美觀、醒目。

四、全年工作量超過往年

一年來,編輯、校對各類文稿100多萬字,其中《*政

協》近90萬字,起草“論壇”電視腳本、工作匯報、領導講話、活動方案、送閱材料、交流材料和新聞稿件共40多篇;組織、安排日常宣傳活動80多次,還組織了座談會、協調會、“政協論壇”腳本討論會,“論壇”外拍、對接、錄制、審片,政協工作“江淮行”,全省學習貫徹政協章程和十六屆四中全會情況調研,宣傳櫥窗和工作調研等多項活動。

一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重視下,在有關部門支持下,我們取得了較好成績。但由于主客觀原因,我們還存在一些不足,如宣傳工作不夠規范,“政協論壇”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等等。這些都有待我們在今后工作中研究解決。

20*年,我們計劃做好以下工作:

1、進一步加強與新聞媒體聯系。充分依托媒體,做好省政協九屆三次、全國政協十屆三次會議和日常重要活動的新聞宣傳工作。

2、繼續開展“政協工作江淮行”新聞采訪活動?!敖葱小?/p>

今年是第4年。該項工作自20*年開展以來,省主要新聞媒體已對全省14個市及部分縣的政協工作,連續幾年進行了階段性的集中報道。今年將完成宣城、黃山、池州政協工作的新聞宣傳任務,并根據工作需要,再次對銅陵市政協工作進行宣傳。今年的“江淮行”將根據*南特點,緊緊圍繞“861行動計劃”,突出政協工作主題。同時,我們將進一步擴大宣傳報道的時空,“江淮行”新聞采訪將于第一時間在*政協網站上。今年的“江淮行”2月下旬啟動,5月中旬實施。

3、精心做好“政協論壇”工作。整體思路是圍繞社會經濟發展,圍繞群眾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制作4集電視專題片。具體題目是《話說生態*》、《重振徽商雄風》、《網絡發展與青少年保護》和《關注合肥科學城》(備選題目:《做大做強文化產業》)。同時,我們仍將在《*日報》、省電臺、《*政協》、《江淮時報》和*政協網站上開辟專欄。該項工作于4月啟動,10月在省主要媒體同時推出。

今年的“政協論壇”繼續本著“委員說,說委員”的精神,在電視腳本,嘉賓語言上再下功夫,努力達到政治性、生動性、活潑性的統一。

4、盡力辦好《*政協》和政協宣傳櫥窗,力求做到嚴肅和活潑的統一。

4、7月,組織省主要新聞單位記者赴*、*學習考察。

5、加強與市縣政協和全國政協有關部門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