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改革發展的工作計劃

時間:2022-05-19 09:47:00

導語:農村改革發展的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改革發展的工作計劃

金秋時節,黨的*全會在*圓滿閉幕。

這次全會的重要議題,是研究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問題。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了在新的起點上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黨全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指導性文件。

科學判斷:準確把握農村改革發展的歷史方位

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全會突出強調,在國際形勢發生深刻變化、改革發展進入關鍵階段的新形勢下,必須毫不動搖地推進農村改革發展。

全會,繼續解放思想,必須結合農村改革發展這個偉大實踐,“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農村發展難題”;堅持改革開放,必須把握農村改革這個重點,“在統籌城鄉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推動科學發展,必須加強農業發展這個基礎,“為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促進社會和諧,必須抓住農村穩定這個大局,“為實現國家長治久安打下堅實基礎”。

“我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進入加快改造傳統農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時刻,進入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一個“發展階段”、一個“關鍵時刻”、一個“重要時期”,全會閉幕時發表的公報用簡潔的語言,科學概括了當前我國農村改革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

目標任務:全面描繪農村未來美好圖景

全面建設*的宏偉目標實現之時,我國農村的面貌將會怎樣?

“農村經濟體制更加健全,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基本建立”;“現代農業建設取得顯著進展”,“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得到有效保障”;“農民人均純收入比*年翻一番”,“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農民民主權利得到切實保障”;“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明顯推進”,“農村社會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生產體系基本形成,農村人居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從黨的*全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并明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20字要求,到*中全會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為促進社會和諧的一項重要措施,再到黨的*大對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全面部署……專家梳理這一脈絡后認為,黨的*全會提出的農村改革發展基本目標任務,涉及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各個方面,是我們黨對農村改革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想的進一步細化,為8億農民提出了具體而明確的奮斗目標。

全會還確立了進一步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并在總結30年來農村改革發展經驗的基礎上,首次提出了農村改革發展必須遵循的5項重大原則。專家表示,這一指導思想的確立和5項重大原則的提出,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村改革發展指明了正確的方向,確保了新一輪農村改革發展始終在正確的軌道上向前推進。

3大部署:勾勒新一輪農村改革發展“路徑圖”

“大力推進改革創新,加強農村制度建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事業,促進農村社會全面進步”——黨的*全會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進農村改革發展作出了具體部署。

“加強農村制度建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事業”,這3個具體而明確的要求和部署,既切中當前我國農村改革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又有力應對農村改革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為新一輪農村改革發展勾勒了一幅切實可行、富有可操作性的“路徑圖”。

制度創新:夯實農村改革發展的制度保障

全會緊緊圍繞當前農村改革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圍繞農村體制改革的關鍵環節,對農村制度建設作出了具體部署:

——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我國農村改革最重要的制度性成果,是黨的農村政策的基石。專家表示,全會提出要“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意味著不僅現有土地承包關系要保持穩定并長久不變,還將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為進一步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留下了更大的探索空間。

——土地制度是農村的基礎制度。全會立足地少人多的基本國情,突出強調要“健全嚴格規范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意味著在新的形勢下,必須堅守18億畝耕地這根紅線,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同時采取一系列措施,健全農村土地管理各項制度。

——全會明確提出要“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意味著我國將從農業投入、農業補貼、農產品價格等多個方面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不斷強化對農業這一國民經濟基礎和戰略產業的支持和保護。

——“建立現代農村金融制度”,著眼于為農村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建立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制度”,旨在從根本上破除導致城鄉二元結構的制度基礎。

“健全農村民主管理制度”,根本目的在于加強村民自治機制建設,不斷發展農村基層民主……

現代農業:“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放在首位

進一步明確發展現代農業的總思路,是黨的*全會另一重要成果——

全會強調:發展現代農業,必須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加強農業物質技術裝備,健全農業產業體系,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國際競爭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

就新形勢下如何發展現代農業,全會從7個方面進行了部署,引人關注的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被放在7項部署的首位。專家表示,這是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始終對糧食安全保持高度清醒的具體體現。

此外,全會還就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擴大農業對外開放等作出了具體部署。

8大舉措:徹底破解城鄉二元結構

基于對“三農”問題的準確把握,這次全會深刻提出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的根本措施:“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范圍,發展農村公共事業,使廣大農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

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黨的*全會根據這一指導方針,把發展農村公共事業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確提出了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目標。

就加快發展農村公共事業、促進農村社會全面進步,全會從8個方面作出了具體部署。

3個要求:為農村改革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堅持黨管農村工作,是我們黨的一個傳統和重大原則,也是建設現代農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根本保證。

全會強調,要完善黨領導農村工作體制機制,強化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農村工作綜合部門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財力投放、干部配備上切實體現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思想。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層組織建設,始終是做好黨管農村工作的基礎。全會提出,要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加強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建設,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推動科學發展、帶領農民致富、密切聯系群眾、維護農村穩定的堅強領導核心”。

全會還明確提出要“加強農村黨風廉政建設,推進農村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專家表示,農村黨風廉政建設是整個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形勢下,農村黨風廉政建設將以維護農民權益為重點,加強監督檢查黨的農村政策落實情況,切實糾正損害農民利益的突出問題,嚴肅查處涉農違紀違法案件。全會作出的這一系列具體部署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必將對建設文明、清廉、和諧的鄉村產生重大而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