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財政局優化管理工作計劃
時間:2022-04-01 08:52:00
導語:縣財政局優化管理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存在問題及不足
從去年財政工作的情況來看,還存在一些不足。就總體來說,財政滿足經濟社會建設需求方面的保障功能還有待增強。財政監管的觸角、范圍、力度還有待延伸、擴展和加強。就具體業務工作而言,辦文的時效還有待加速。對此,我們將在以后工作中,注意這些方面的不足,加以采取相應措施,切實的改進完善。
二、指導思想
20**年財政工作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財政工作,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以促進經濟持續穩健發展和加快生態*區建設為重點的新農村建設為總目標,以完善和健全制度、機制建設為主抓手,著力健全公共財政籌資機制,全面履行財政服務職責;著力增強財政保障和調控功能,不斷優化財政支出結構;著力深化和實施各項財政改革,切實提高依法理財和管理水平,努力推動本縣經濟、社會及事業建設又好又快發展。
三、工作思路
緊緊圍繞縣委十屆五次、六次全會確定的工作基調,積極貫徹執行縣委、縣政府重大決策和總體工作思路,把財政工作的重心和工作重點切實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充分發揮財政的發展職能,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積極組織財政收入,繼續爭取市政府對××差別政策和財力補助的扶持,為加快××生態*建設提供必要的財力支持;完善和實施好新一輪縣鄉(鎮)財政管理體制,穩妥推進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公共財政支出體系,提高財政對公共服務領域的保障能力,推動社會事業的加快發展;積極穩妥推進管理制度改革,切實加強預算管理和財政監督,堅持依法行政,實施科學管理,提供最佳服務,創建高效運作機制,提高管理效應,促進地區經濟持續、健康、協調的發展。
四、工作目標
1、財政收入和支出。20**年實現地方財政收入37.6億元,同口徑比上年增長10。預算縣本級財政支出46.90億元。
2、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生態*區工作任務,堅決貫徹縣委、縣政府各項重大決策和對財政工作提出的要求,積極主動履行好財政職能,全力以赴做好各項服務,組織財政收入,統籌安排和執行好年度預算,實現年度預算平衡。
3、堅持依法行政,加強財政監管力度。財政監管緊密聯系新形勢下變化了的新的任務和要求,要以變應變,努力探索監管辦法,創新監管思路,拓展監管領域。
五、工作措施
1、強化科學管理,進一步提高財政管理水平。一是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組織、統籌、安排好各項資金,為本縣生態*區和新農村建設作好財力保障,促進經濟社會的良性循環發展。二是把握經濟發展主旋律,始終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密切關注本縣區域內經濟運行質量和年度財政收入進度,關注影響財政收支的不確定因素,定期分析預算執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分析財政收入增減變化原因,做好財政收支狀況的趨勢分析。三是繼續完善財政體制,深化“兩級政府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兩級管理”的體制改革,組織實施好鄉鎮基本財力實施托底保障方案,理順兩級政府財權與事權,促使鄉鎮政府轉變工作思路,引導鄉鎮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四是繼續深化財政綜合改革,推進“鄉財縣管”工作,按照建立公共財政體制和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的要求,在20**年“鄉財縣管”10個鄉鎮的基礎上,20**年普及至全縣所有鄉鎮。五是建立財政支農資金項目績效評價機制,完善財政支農資金項目管理,如實評價財政支農資金使用效果,提高財政性支農資金規范、安全、高效的運作,發揮財政支農資金在推進生態*區和新農村建設中應有的作用。另外,建議對政府性公司及各開發園區實行收支預算管理。
2、優化支出結構,進一步提高資金保障能力。一是重點保障公共財政支出,加大財政在教育、衛生、文化、科教、就業、社會保障、生態環境以及公共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投入,確保資金和政策落實到位。二是重點保障新農村建設,不斷鞏固、堅決貫徹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科學安排和整合財政支農資金,切實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業增產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社會事業的發展。三是切實保障政府重點實事工程建設,在努力統籌盤活用好各類建設資金的基礎上,按照《××縣統籌建設財力的實施辦法》,遵循統分結合、以統為主,適度集中、確保重點,嚴格管理、規范操作的原則,運作好投融資工作,提高政府投資綜合效益。
3、加大監管力度,進一步提高依法理財水平。圍繞依法管理、規范管理的目標,建立和完善預算監督機制,健全規范、科學、安全的資金運作機制,堅決查處各種財政違法違規行為,重點加強對財政改革中出現的新課題、新事物進行監督檢查,加強對與人民群眾利益直接相關的財政資金的監督檢查,加強對基建、教育、衛生等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和重點財政資金的監督檢查,真正把財政監督檢查融入財政改革中去。在監督方法上,采用財政監督科與業務科室密切配合,財政部門與縣級相關部門配合,事前、事中和事后相互結合的全過程監督,將預算支出的重點放在事前審核把關和事中跟蹤監控,輔之以事后的專項檢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4、規范扶持政策,進一步促進企業經濟健康發展。根據市局對財政扶持政策進行梳理的要求,對原享受政策扶持的項目進行梳理。對高能耗、高污染、資源消耗性企業、小型商貿企業以及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目錄中限制類和淘汰類項目等,一律嚴禁享受任何扶持政策;對符合本區域內產業功能定位的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和高新技術企業以及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目錄中鼓勵類項目予以財政扶持。在扶持方式上,將建立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對企業在研發、自主創新、節能減排、促進就業、公共服務平臺等方面的投入,通過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形式以貼息貼費、補貼投入、降低租金等方式予以扶持。財政將按照市局要求,結合本縣實際,制定扶持政策的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細化工作流程,規范扶持政策,以促進本縣區域內企業經濟健康發展。
5、建立國庫單一賬戶,進一步提高資金運行、使用效率。根據《**市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及《**市深化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方案》要求,為徹底解決在途資金多,閑置資金量大,撥款環節多,部分財政資金使用缺乏全面有效監督,存在著截留、擠占和挪用隱患等問題,以增強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財政信息的公開透明,促進財政資金支付行為統一規范。下半年起,我們將研究制定《××縣國庫集中支付管理暫行辦法》等規章制度,規范財政部門、預算單位和銀行在財政國庫集中支付工作中的職責,選擇幾家行政機關先行試點國庫單一賬戶體系改革。在取得先行試點的基礎上,逐步推開。通過國庫集中支付改革,逐步實現統一管理模式、統一管理要求,從制度上解決財政資金層層轉撥、流經環節多、資金分散沉淀的問題,促使預算單位嚴格按照部門預算和用款計劃用款,抑制不合規資金流出國庫,便于政府對財政性資金統籌安排和調度使用,對財政資金支付(包括小額支付通過公務卡)在國庫集中支付網絡系統上實施有效的動態監控,使資金運行過程更趨公開和透明。
- 上一篇:新醫生崗前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 下一篇:學校清明節陵園掃墓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