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區委教育工作委計劃
時間:2022-04-09 03:56:00
導語:城區委教育工作委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大戰略思想,認真貫徹落實區第十次黨代會提出的戰略目標,深化中小學“三個意見”的落實,全面完成“*”教育發展規劃,大力加強教育系統領導班子、基層黨組織和干部、黨員、教師隊伍建設,推進教育創新,創建和諧校園,進一步發揮黨支部(黨委、總支)的政治核心作用。鞏固和擴大西城教育的整體優勢,實現西城教育“較高層次優質均衡發展”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一、堅持科學發展觀,提高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的綜合素質和領導能力
認真貫徹落實區委十次黨代會提出的奮斗目標,結合教育發展的需要,制定20*年“加強西城區教育系統領導班子建設”的措施,確定“規范領導班子管理,提高班子的整體素質”為本年度領導班子建設的主題。切實加強教育系統干部隊伍建設,全面提升的綜合素質和領導能力。
(一)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強化作風建設,提高領導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工作水平
1、加強學習針對性,提高學習效果。領導班子學習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領導干部能力素質的理論及教育、法律和當代最新知識為重點。建立、完善集體學習制度、學習交流制度、讀書自學、講黨課等制度。適應形勢發展和領導干部提高自身素質的需要,在組織專題講座、報告會、研討會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網上學習交流、互動式學習、多媒體教學等學習方式。針對工作中的一些重點、難點問題,組織專題研討,增強學習的針對性,切實解決實際問題。落實中央提出的大規模培訓干部每年40學時的要求。領導干部每年要結合本職工作,完成一篇理論學習文章或一篇調研文章,提高學習的實效性。
2、加強調查研究,提高工作水平。兩委領導班子要將深入學校作為一項制度,每月安排時間深入基層一線,確定研究主題,解決一至兩個實際問題。學校領導要深入教育、教學一線,對關系教育發展的重點、難點和關鍵性問題進行研討,總結經驗,創出亮點,探索新規律,形成和完善教育發展的思路和對策,找準發展的定位。
3、加強民主集中制建設,提高決策意識。堅持重大決策、干部任免、重大項目、重點工作安排、重要工作方案制定和大額度資金的使用都要經過領導班子集體討論決定的制度,提高班子決策的質量和水平。工委會或工委擴大會、校級班子要充分發揚民主,聽取班子成員的意見,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做出決議,充分發揮學校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保證“校長負責制”的有效實施。領導班子每半年要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聽取黨內外群眾對工作的意見和建議,針對干部群眾的意見和反映出的問題,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兩委班子成員要定期參加基層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針對班子存在的問題以及干部群眾提出的意見,認真負責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提高民主生活會的質量。
(二)完善制度、創新形式,實現干部的模塊化和細節化管理
20*年干部隊伍建設的重點是完善干部管理細節,實現干部的模塊化管理,加大“一把手”后備的培養力度,進一步規范干部選拔、培養和任用的環節體系。
1、加強后備干部的培養力度。按照干部“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原則,培養選拔使用干部,優化干部隊伍結構,完善資格認證,建好“后備干部人才庫”。加強干部培訓工作,整合培訓資源,拓寬培訓渠道,提高培訓的實效性,充分發揮區干訓基地作用,建立青年干部崗前培訓實踐機制,完善和落實干訓工作各項制度。
2、完善干部管理的運行機制。完善校長職級制,提升“校長職級制”的激勵機能和干部目標管理的水平。規范干部工作考評體系,建立健全干部職責績效管理制度,根據崗位職責規范,探索以建立業績為重點,包括德、能、勤、績、廉等方面內容的評價標準。建立書記、校長例會制度,難題“會診”制度,領導班子談話等制度,探索新時期學校管理和黨務工作的新思路。開展以課題為載體的“促進書記、校長專業化發展”的研究,編發《校長工作指南》、《書記工作手冊》,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實現干部隊伍建設規范化、模塊化管理。
3、發揮西城教育資源優勢。建立“西城教育系統教育專家顧問團”,發揮專家顧問在教育發展問題上的指導和咨詢作用,為西城教育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成立“西城區校長工作室”,發揮資深書記、校長的輻射、引領、指導作用。繼續組織“校長辦學思想研討會”,推廣優秀校長管理經驗。加強名校長培養、培訓工作,加大人才建設力度,通過實行“導師制”,開展“菜單式”培養、分層研訓和境內外培訓為一體的培訓模式,促進優秀校長的成長,努力造就一批引領首都基礎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發展、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和聲譽的名校長。
二、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創新黨建模式,推動基層黨建工作邁上新臺階
(一)完善先進性教育長效機制,加強黨員管理教育
1、堅持黨的先進性時代要求,鞏固黨的先進性教育成果,在已經建立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長效機制的基礎上,結合新的形勢、任務和特點,進一步完善和落實黨員學習、交流、考核機制,黨員教育、管理機制,黨員聯系群眾和黨內民主參與機制。建立和規范黨內情況通報制度和重大決策征求意見制度、黨員與群眾的雙向溝通制度。積極推行黨務公開,切實保證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增強黨務工作的透明度。
2、加強黨員管理教育力度。規范黨內民主生活會制度和黨員民主評議與群眾滿意度測評工作,完善對基層黨員的談話制度,切實加強對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管理和監督。在嚴格教育管理黨員的同時,尊重幫助服務黨員,寓教育管理于服務之中,使黨組織真正成為黨員之家。廣泛開展評優創先活動,營造共產黨員“長期受教育,永葆先進性”的黨建新局面。
(二)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探索黨建工作的新模式
1、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圍繞服務教學、服務師生,服務社會,創新黨組織活動內容和形式,激發基層黨組織的活力和吸引力,加強黨員教育,規范黨組織生活,繼續在黨員中開展“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黨員風采”和群眾滿意工程等活動,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
2、創新黨建工作新模式。堅持系統劃分、分類指導的原則,建立以系統為單位的黨建工作委員會,完善教育系統黨建工作管理新格局。加強對學校黨委工作指導,進行“基層黨委”職能工作研討,進一步明確基層黨委、黨總支、黨支部工作職責,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作用,擴大基層黨組織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創建基層黨組織先進性建設示范點,在群眾基礎好、組織威信高、模范作用強的黨組織中確立先進性典型,通過召開研討會、交流會等形式總結推廣。充分發揮理論中心組、“”的主渠道和組織生活的主陣地作用,創新黨組織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激發基層黨組織活力和吸引力。
堅持標準、嚴格程序,做好黨員發展工作。進一步規范黨員發展程序,加大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力度,在教育系統及所屬民辦高校中繼續試行黨員發展票決制。
探索創建以“和諧教育區”為目標的黨建工作新模式,與各街道黨工委緊密合作,建立“黨建協調共建委員會”,充分發揮學校和社區的合作優勢作用,推動學校黨建和社區黨建的共同發展,形成互相合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學校教育與社區教育和諧相融的黨建新模式。
探索教育系統區黨代表在區黨代會閉幕期間參與發揮黨員代表作用的途徑、形式和機制,建立教育系統區黨代會代表資格常任制。充分發揮區黨代表閉會期間黨建研究、信息反饋、情況溝通等作用,推進教育系統黨的工作創新和區域教育的優質均衡發展。
繼續發揮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的作用,進行新時期黨務工作交流,組織召開黨建工作研討會,抓好研究成果轉化和應用,推動教育系統黨的建設和黨建工作創新。
三、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增強廉潔自律意識,抓好領導班子的思想作風建設
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方針,繼續抓好《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的落實。以抓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為龍頭,制定下發《20*年教育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主要任務和職責分工》,并組織簽訂年度責任書,強化責任意識,切實落實“一崗雙責”的要求。
認真落實廉政談話制度、述職述廉制度、誡勉談話和函詢制度、專題民主生活會制度,通過試行黨政領導干部經濟工作審計聯席會議制度、黨風廉政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和教育督導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對領導班子及領導干部的考察與了解,提高制約和監督的透明度。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和黨紀國法教育。20*年組織領導干部重點學習《會計法》等有關財經規定,組織開展自查自糾,進一步規范執行財經紀律的行為,嚴肅查處違規違紀案件和問題,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
繼續開展創建規范教育收費示范區、示范校活動,做好治理教育亂收費等專項工作,進一步規范收費行為。嚴格執行校務公開的有關規定,認真做好行政效能督察,建立完善群眾、社會和輿論監督工作機制,做好向新聞媒體公開的試點,規范公開內容,完善公開程序,增強公開效果。繼續抓好源頭治理,推進體制、機制和制度創新。
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工作實效性,全面提升精神文明建設水平
(一)加強師德建設,弘揚新時代教師新風尚
認真貫徹《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倡導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風尚。發揮學科帶頭人教育教學引領作用,舉辦特級教師教學思想研討會,啟動“名師工程”。增強創新意識和為學生服務意識,樹立嶄新的教育理念,提升實施素質教育和模范履行師德規范的自覺性和能力。全面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深入開展以熱愛黨的教育事業、愛崗敬業為主題的教育活動和征文活動。通過評選“西城區十佳女教師”、“我心中的好教師”和“支教優秀教師”及“愛生周”等活動,宣傳優秀教師事跡,弘揚愛崗敬業精神,樹立校園社會主義道德新風尚。引導全體教職員工和廣大學生自覺投身關注、建設、服務西城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偉大實踐之中。全面提升校園和教育系統精神文明建設水平。
(二)以奧運為契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全面貫徹落實《西城區中小學奧林匹克教育行動計劃》,圍繞奧林匹克運動開展學校的德育工作,開展公民素質、文明禮儀教育和以國家意識、文化認同、公民人格教育為重點的民族精神教育,開展奧林匹克學校教育中滲透人文教育,通過多項途徑,讓教師和學生親身參與并獲得深刻體會,爭當文明使者,做奧運主人,增強青少年的奧運意識、首都意識、民族意識,進一步培養青少年的國際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團隊合作精神,提升青少年學生文明素養。
利用香港回歸10周年、建軍80周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70周年等時機,開展以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充分利用區九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資源優勢,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教育輻射作用。有針對性地開展國防、民族團結、美育、科技等教育活動,把愛國主義教育與迎奧運活動、各種紀念活動、德育常規活動結合起來,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自強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三)以創建和諧校園為載體,推動精神文明建設
進一步加強學校文化建設,把學校文化建設與育人有機結合起來,把建設優美的校園環境、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作為促進學校發展、創建學校文化、樹立良好公眾形象的有效途徑和方法。開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和諧校園創建”的研討。組織好“文化名人進校園”、“西城故事”巡講活動。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創建和諧校園為載體,把創建文明單位、文明行業與區文明創建活動結合起來,進一步推動和諧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大力表彰精神文明先進單位,樹立一批示范典型,及時加以推廣。
五、開展和諧創建活動,提高文明和諧水平,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認真學習貫徹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廣泛深入開展和諧創建活動,大力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和濃厚的和諧工作氛圍,促進教育事業協調持續、公平均衡、全面健康發展。
(一)抓好統戰工作,以團結促和諧。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和全國統戰工作會議精神。堅持與派交朋友、通報等制度,積極支持、幫助派搞好自身建設,總結推廣基層統戰工作經驗。進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和僑務工作,組織學習黨和國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及相關法律法規,積極鼓勵我區民族團結試點學校與非試點學校建立姐妹校關系,廣泛團結和聯系我系統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
(二)開展好工會工作,以創新謀和諧。緊緊圍繞黨政中心工作,服務廣大教職工,創新思路,狠抓落實,全力推進“黨政工共建一個家”的學校教工之家建設工作。建設星級“好會”,表彰教工“好家”,建設和諧群體,以加強提案工作為重點,繼續搞好基層教代會建設,堅持訪勞模,探親人等傳統教育活動,溫暖教職工,組織好“登上快樂大篷車”、“工友之星”等評選活動,發揮品牌優勢,創新工作形式。
(三)做好老干部工作,以服務增和諧。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市區第二十次老干部座談會精神,組織召開區教育系統第二十次老干部座談會、離退休干部座談會和團拜會。組織好老干部代表、離休黨支部書記、黨小組組長政治學習,定時安排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進一步完善離休老干部離休費、醫藥費統籌和財政支持“三個機制”,關心照顧好離退休老同志的生活。落實上級規定的各項政治、生活待遇,關心支持老干部工作,確保老同志共享改革開放成果,幸福和諧安度晚年。
(四)加強共青團和少先隊工作,以行動促和諧
抓好共青團和少先隊工作,開展*市中小學“陽光心語行動”、首都少年兒童慶“六。一”和“微笑*”青少年奧運教育及奧運志愿者活動,召開第五節西城區青年教師技能技巧大賽和第十六屆西城區中學生業余黨校,開展加強共青團少先隊骨干的培養,以團的先進性建設和團員推優入黨工作帶動學生和青年教師的政治思想工作,引導并組織全區青少年開展志愿服務。
(五)強化安全工作,以穩定保和諧。主動做好人民內部矛盾糾紛的化解和調處工作,加強對防范和打擊邪教工作的領導,組織開展校園拒絕邪教的宣傳教育活動,高度重視保密、信訪與排查調處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各項規章制度,預防各種事故發生,維護全系統的安全穩定,保證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
- 上一篇:政府國民經濟發展報告
- 下一篇:論風險投資退出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