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資助與教育股安全工作計劃3篇
時間:2022-06-12 08:44:15
導語:學生資助與教育股安全工作計劃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學生資助管理工作,認真學習上級文件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有關學生資助工作的各項政策,以縣教育局2014年工作總體思路和工作要點為指導,圍繞中心任務和重點工作,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積極宣傳國家資助政策,努力構建優良資助機制,拓展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改進工作作風,強化服務意識,整合各類資助資源,切實加強資助資金管理。繼續完善家庭困難學生資助體系,將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中職)教育、高等學校教育資助政策全面落實到位,進一步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保障每個孩子不因家庭困難而失學。
二、工作措施。
1、加強國家資助政策的宣傳,把這項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宣傳到位,使其深入民心。本年度繼續采用家長會、校園宣傳欄、專題講座、主題班會、致家長一封信等形式宣傳國家資助政策。
2、完善制度,規范程序,確保學生資助工作制度化、規范化開展。為了保證國家各項資助政策和措施的貫徹執行,確保我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開展,嚴格按照“學生申請”、“評選”、“審核”、“公示”、“審核認定”、“發放”工作程序開展工作。
3、建立資助工資督查、督辦機制。資助中心不定期對各學校資助工作進行檢查,在資金落實后資助中心進行專門檢查。設立專門舉報投訴電話,接受家長和學生的監督。
4、規范檔案管理,學生資助檔案是學生資助工作的直接反映。對相關規范檔案管理要從嚴、從細,科學的進行歸類、匯總,每個環節可追溯性要強,確保各項工作有案可查、有據可依。縣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統一制定檔案整理目錄,各學校在按照縣規定的檔案目錄基礎上,結合學校資助工作的特色增加檔案內容。
5、加強與上級主管部門的聯系、溝通,正確領會相關政策精神和操作規程,為我縣的學生資助管理提供政策依據和業務指導。
三、具體工作安排。
1、進一步做好資助政策的宣傳工作,重點宣傳學前教育資助政策,做到學前教育資助政策家喻戶曉。
2、修改完善《學前教育資助工作實施方案》,規范學前教育資助工作程序。
3、落實好2014年義務教育補助貧困寄宿生生活補助、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中職國家助學金、免學費資金、學前教育資助的認定和發放。
4、積極籌措資金,擴大資助面,落實好對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學生及貧困幼兒的資助工作。
5、繼續做好生源地貸款工作,加強畢業學生的貸款資金的催還任務,爭取連續7年逾期率為零。
6、組織縣一中、縣職教中心全體學生參加“助學政策助我成才”為主題的征文活動。
7、進一步做好資助工作常規性工作,加強指導和監督各校資助資金的落實。
第二篇
一、工作目標
1、教育質量穩步提升。學前教育三年入園率95%;義務教育入學率、鞏固率100%,初中三年鞏固率100%,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98%;殘疾少兒入學率85%;初升高比例96%,高中階段鞏固率98%。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合格率95%以上。
2、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堅持能力為重,全面發展,在校學生體質健康檢測合格率逐年提高,初步實現體藝教育“2+1”目標;幼兒保教質量明顯提升;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高效課堂、魅力課堂建設有新提高。義務教育學生優秀率、合格率穩步提升,綜合評估居全市山區縣前列;高中階段教學質量有新突破;特殊教育課程體系更加完善。
二、主要工作
(一)推進德育工作務實開展
把“我的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貫穿到學校教育的全過程,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深入開展“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堅持德育為首,充分發揮思想品德課的主渠道作用,注重學生行為養成教育,深入開展生命教育、綠色教育、公民教育,探索學校德育新方法、新途徑,形成學校德育特色和德育品牌。
1、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普法教育、國防教育、禁毒教育、環境教育等專題教育課程專項檢查。
2、強化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心理咨詢室”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建設;高度關注“五生”成長歷程,引導學生健康成長。進行“心理咨詢室”建設和心理健康教育檢查。
3、完善以學校、家庭、社區和校外德育基地為主要陣地的德育網絡。
4、上好中小學“新春第一課”,開展“天地杯”中小學生“漢語知識”大賽活動。
5、積極開展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大力推進學生社團(或興趣小組)建設,召開全縣學校德育工作會。
6、指導學校科學規范進行學生綜合素質考評工作,落實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提升學生文明素養。
(二)保障各類教育協調發展
1、推進普通高中教育內涵發展。加強對學生社團活動的指導,認真組織開展好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推動高中課程設置、培養模式、評價方式等方面的教育綜合改革,逐步形成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化發展的格局。有效開展高中教師網絡研修,增強高考備考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進一步深化高中招生改革,擴大分配生比例,提高生源質量。
2、提升職業教育辦學水平。加強各專業課程管理,提高學生培養質量;加強學生技能培訓和對口高考工作力度,力爭2014年中職技能大賽和對口高考有新突破。
3、提高學前教育科學保教質量。全面完成一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項目建設任務,啟動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提高公辦園“廣覆蓋、保基本”的能力。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市幼兒園一日活動保教規范(試行)》,提升保教水平,推動我縣學前教育跨越發展。推動縣直幼兒園創建省級示范幼兒園。加強保教質量監管,定期開展保教行為專項檢查。
4、進一步完善鄉鎮、特校聯合招生制度,使殘障少兒享受平等九年制義務教育。開展培智研究,提高育人質量。探索學前段特殊教育的實施方式。
5、扶持和規范民辦教育發展。加強民辦幼兒園、各培訓機構的教育教學指導,堅持年檢工作機制。鼓勵民辦幼兒園和培訓機構優質、特色辦學,提升核心競爭力,滿足多樣化的教育需求,提升我縣民辦教育整體水平。
(三)落實教育質量全面提升
1、全面落實“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的工作要求,建立長效機制。繼續舉行全縣教師“比教學”競賽活動。
2、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積極推進我縣《學校體育三年行動計劃》,確保每天一小時陽光體育運動,每年十月至次年四月開展冬季長跑活動;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保證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逐年提高;強化體育課程管理,加強學校體育社團建設;落實學生比賽制度,提升學生運動技能,舉行全縣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和初中籃球比賽。
3、加強學校藝術教育工作。深入開展“大家唱、大家跳”活動,提升學生藝術素養,加強學校藝術社團建設。開展體育藝術特色學校創建工作,舉行全縣中小學生藝術節活動。
4、進一步優化教學質量評估機制。
5、進一步做好教學實驗裝備的配置、使用與管理工作。召開全縣中小學教學裝備應用工作會。
(四)規范學校辦學行為
1、鞏固“普九”成果。進行學生學籍全面清理和完善,為全國學生學籍聯網做好準備;進行學前教育幼兒基本情況清理,建立幼兒學籍。
2、保證課程計劃的落實。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嚴格規范中小學作息時間,加強教學用書和教輔資料管理,從嚴查處學校利用節假日違規組織學生有償補課的行為。
3、深入開展中小學“陽光減負”活動。嚴格執行規范辦學行為的有關規定,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建立課業負擔登記、監測、舉報、問責等制度,落實教育部“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互動,指導學生開展好校外活動。
4、規范招生行為。充分利用中小學學籍管理網絡信息和招生平臺,完善招生管理。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嚴格執行“劃片招生就近入學”的原則,普通高中招生嚴格執行三限政策,職業教育招生嚴格執行錄取程序。
(五)規范招生考試工作
1、加強學習,研究招生考試制度改革的新政策、新變化,積極做好工作重心調整和應對。
2、認真貫徹落實上級主管部門關于招生考試的方針、政策,明確工作任務。順利完成普通高考、對口高考、技能高考、英語口語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中考等考試工作。
3、嚴格考務程序,規范組織考試,狠抓考風考紀,努力為考生創造公開、公正、公平的競爭環境,樹立教育考試的良好形象。
4、及時公布招生考試信息,開展咨詢服務,堅持為考生服務、為家長服務、為社會服務。
5、完善一中標準化考點建設。
第三篇
為切實加強學校(幼兒園)安全工作,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促進教育事業穩定、健康、持續發展,特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以“平安校園創建”為抓手,以安全管理為中心,以安全防范為重點,細化責任,夯實常規,加強監管,確保教育系統安全穩定。
二、目標任務
1、全縣所有學校(幼兒園)達到縣級平安校園標準。
2、落實安全教育進課堂、進家園,安全知識知曉率達100%。
3、無安全責任事故,無師生犯罪行為。
三、工作措施
1、健全制度,落實安全責任
明確教育局包片掛點工作人員安全管理責任,落實“一崗雙責”。督促學校(幼兒園)加強校園安全網絡管理,分塊負責,完善校園安全責任制度,健全校園安全責任追究制度。指導中小學(幼兒園),以《市中小學生安全責任書》為藍本,結合實際修訂安全責任書內容,與各處室、教職工、家長層層簽訂安全責任書,與學生、家長簽訂《學生防溺水保證書》和《防溺水教育告家長書》切實做到安全工作人人負責。
2、抓實常規,強化安全管理
依據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校崗位安全工作指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工作的通知》、《縣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工作的通知》、《縣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和《縣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制度目錄》,制定日、周、月、期、年安全工作流程,明確工作內容和方法,進一步落實“日、周、月、期、年”安全工作機制。如實記錄安全工作情況,全面反映學校安全工作軌跡,杜絕安全工作的盲目性、隨意性,實現安全管理無縫對接。堅持校(園)長出縣、師生集體外出活動審批制度和安全日報告制度,對學校安全實施全天候監控。
3、創新方式,務實安全教育
在內容上結合季節、地域等特點,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在方式上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對學生進行故事啟迪、案例分析、演練等多樣性的安全教育;在目標達成上,結合學生實踐,對學生進行有效性的安全教育,讓學生在安全防范上明道理、曉方法,提高學生安全防護能力。
4、加大投入,消除安全隱患
完善安全隱患定期排查、整改、銷號制度。落實學校(幼兒園)安全隱患周自查制度,把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對發現的問題,建臺賬,明要求,限時整改、銷號。學校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在崗、誰負責”的要求,將安全隱患定期排查、整改、銷號制度化。學校(幼兒園)要依據《省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防范標準》和《縣中小學幼兒園安防達標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3-2015年)》制定安防達標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按照“先易后難,穩步推進”的原則,加強校園“三防”建設,加大安全經費投入,確保實現2014年校園“三防”建設目標,全面提升校園安防水平。
5、深化創建,打造平安校園
在學校安全教育管理、隱患消除和設施建設上提高標準,學校的平安校園創建工作實行三個一票否決制(即學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不全,教育管理不規范一票否決制、校園安全隱患不消除一票否決制、“三防”建設不達標一票否決制)。
在全縣選擇一兩所安全教育和管理做得好的學校(幼兒園),作為平安校園創建的標桿,通過現場會等形式,進行典型推介,促進全縣整個平安校園創建工作,提高學校和幼兒園安全管理水平。
6、聯合部門,加強周邊整治
依托縣校園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暨安全文明校園創建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和鄉鎮綜治委,聯合公安、交通、衛生、工商、文化等部門,定期組織校園周邊環境集中整治和專項治理,營造良好的校園周邊環境。確定一個試點,積極探索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管理新途徑,新方法,確保學生上下學乘車安全。
- 上一篇:教育督導實施要點3篇
- 下一篇:科技局黨風廉政和反腐敗工作要點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