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教育局工作計劃

時間:2022-02-22 04:28:25

導語:縣教育局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教育局工作計劃

2019年是貫徹落實精神的重要之年,是教育新三年行動計劃的關鍵之年。全縣教育工作將遵循教育發展內在規律,把握教育發展時代脈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力推動教育工作在新的征程上實現更大突破。

1.堅持優化布局。加快推進8大項、總投資6.06億元的教育重點工程建設,進一步優化學校布局,改善辦學條件。一是實施學前教育增量工程。加大公辦園供給和省優質園創建力度。爭創省優質園4所以上。二是實施城鄉學校建設工程。加快學校、第四中學、實驗學校等工程建設進度,加快學校、學校、學校單體校舍建設進度,加快高中及輔助工程建設。將小學建設提上日程。繼續實施“改薄工程”,推進鄉鎮學校工程建設,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三是實施教育裝備提升工程,以實施智能校園創建為契機,啟動實施教育技術裝備提檔升級工程,城區新建學校按照省一類標準進行裝備,不斷提高“三通兩平臺”建設水平。

2.堅持質量提升。9月份召開全縣教育工作大會,確定新一年的高考目標責任任務。2019年高考總體目標:二本及以上達線率提升3個百分點,力爭達到89.02%以上;一本達線人數爭破1000人,一本達線率爭破20%,文化一本人數力爭增加100人,文化二本人數力爭增加200人;清華、北大保3爭4,“雙一流”高校錄取率要持續攀升。努力提高高中教科研水平,加強對自主招生、奧賽等研究與指導,2019年和國內名校自主招生專業機構合作、整合縣內最優質教師資源,組建全縣高考研究中心,專攻清華北大等C9大學,為學生搭建最好的學習平臺,全面提高雙一流大學錄取人數,持續增長文化一本錄取人數;提升中考優生總量,尤其是700分以上的優生人數,為打造高中教育高峰林立的發展局面厚實根基。加強全縣義務教育招生管理,提高業務人員工作水平,嚴肅考風考紀。完善2018-2019學年度義務教育目標考核辦法,繼續推進“分檔競賽”,激發干事創業內生動力。狠抓職業教育,著力推進校企聯手、訂單培養,做好“四全工程”培訓,爭創省級社區教育中心2個。

3.堅持師資建設。一是加強教師資源配置。今年計劃招聘420人,其中150名用于招聘東北地區高校2019年師范畢業生。在全縣教育系統范圍內選拔30名青年教師作為教干培養對象,并建立教干及后備干部信息庫。二是提升教師工作能力。大力實施“雙百教師培養計劃”、“科研強師”、“暑期百校萬師培訓”、“青藍結對”四大工程;完善教師隊伍的合理流動機制,實現縣際間、城鄉間、校際間優秀教師的交流。三是保障教師合法權益。繼續嚴格執行中小學校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方案。依法保障和落實民辦學校教師與公辦學校教師享有同等權利。進一步規范做好教職工人事檔案管理工作。

4.堅持精致管理。一是強化習慣養成。持續開展文明就餐、文明行走等六大文明教育活動,開設《禮儀教育》校本課程,編排禮儀操,開展“養成教育在身邊”主題演講賽等,同時引導教師和家長作好表率,自覺踐行習慣養成,讓習慣養成進學校、進課堂、進頭腦,致力培養新時代儒雅少年。二強化安全管理。以推進平安校園建設為總攬,加強“三防”建設,推進人臉識別系統和監控全覆蓋。深入開展學校衛生防疫與食品衛生安全檢查工作,積極做好各種傳染病的防控工作。確保學校每月定期開展防火、防震、防踩踏等應急演練。三是強化文體建設。加強全系統體衛藝教師的日常學習和指導,搭建體育節、科技節、藝術節、讀書節等載體平臺,繼續推進體育藝術“2+1”項目工程。承辦好兩項國際半程馬拉松賽。四是塑造特色品牌。推進一校一品,爭創省級社區教育中心1個、市社區教育中心23個,創建市合格心理輔導室和優秀心理輔導室等5個以上。

5.堅持統籌協調。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作風建設,全面配合縣委派駐第四紀檢組工作,充分調動教育系統六個監察審計工作室工作積極性,在效能建設、作風建設、業務建設、安全保障、后勤服務等方面,加強全過程管控。建立健全信訪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陽光信訪平臺,認真做好信訪登記、呈報、調處、回復、信息上報、統計等工作,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立健全資助工作網絡系統,實現全覆蓋資助體系。

6.堅持專項整治。新的一年要加大校外培訓機構整治力度,以全面整改、毫不動搖的決心,堅決整治違背教育規律和青少年成長規律的行為,確保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一是要加強宣傳,積極引導。引導廣大家長形成正確的教育觀,理性看待校外培訓的作用,不盲目攀比,同時中小學校要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緩解廣大學生和家長對校外培訓的依賴。二是形成合力、分類整治。教育、民政、人社、市監等部門聯合發力,做到人員到位、職責到位、措施到位、結果認定到位,確保取得實效,同時要健全部門聯動、形勢研判和應急反應機制,妥善處置突發事件。三是加強監管,狠抓落實。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探索成立教育行政執法專門隊伍。嚴格落實對校外培訓機構的年檢等監管制度,促進校外培訓機構依法、規范經營。

7.堅持集團化辦學。深入持續推進集團化辦學縱深發展,組建覆蓋全縣48所公辦中小學的教育集團,實施“城區+鄉鎮”“優質+薄弱”結對聯動,打破教師“一校所有”的格局,激發隊伍內生動力;創新實施捆綁考核機制,以一所優質學校為集團牽頭校,采取牽頭校加成員校的管理模式,各校原行政隸屬關系不變,原則上保持人、財、物獨立。集團內學校之間實行管理互通、研訓聯動、質量同進、文化共建、項目合作、捆綁考核,達成全縣基礎教育由基本均衡向優質均衡轉型,基本滿足人民群眾“學有優教”的需求。

8.堅持內培外引。圍繞教育質量持續提升,繼續實施名師規劃培訓、校長視維培訓、業務校長骨干課改培訓、班主任能力提升培訓、后備教干儲備培訓,讓“請進來走出去”成為常態。強化名特優教師示范引領作用,加大名師引領步伐,積極探索七個名師工作坊成功經驗,拓寬學科范圍,再次醞釀建設四個名師工作坊,著眼培養學科領軍人物、高級教師等高層次人才,力爭2019年培養名特優教師后備人才(雙百工程)100人,市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200人。進一步推進與區教育的深度合作,整合優質教育資源,加大雙方教師交流力度,激發內生動力,不斷推動雙方教研活動,著力打造合作辦學新品牌,帶動縣內教師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同時,持續引進縣外的優質教育資源,不斷發揮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引領作用,推動優質均衡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