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業發展計劃

時間:2022-06-30 10:29:00

導語:農林漁業發展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林漁業發展計劃

一、發展指標

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農林漁業總產值,與上年基本持平,其中種植業增長3%,林業增長畜牧業、漁業基本持平。鮮活農產品出口額元,增長8%。農作物播種面積增長2%,其中蔬菜播種面積萬畝,增長%;水果產量萬噸,增長5%;花卉產值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生豬飼養量萬頭,出欄量萬頭,飼養量和出欄量均與上年持平;鴿子飼養量萬只,增長3%;活雞飼養量萬只,增長3%;產奶量0萬噸,增長9%;肉類總產量萬噸,與上年基本持平。水產養殖面積萬畝,減少2%;水產品產量萬噸,與上年基本持平。

二、重大政策

我局在年就制定了《都市農業發展方案》,作為未來一段時間農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方案提出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服務于國際化和城市化,堅持市場導向和政府扶持相結合,堅持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建設具有-特色的都市農業,包括建設安全型農業、園區型農業、生態型農業和科技型農業。方案已呈報市政府,市政府指示由市局對方案提出意見后提交市政府常務會議審定。我局積極溝通、聯系,爭取《市農業發展方案》盡早印發實施。

三、重要工作

年,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以及省委九屆六次全會、市委次全會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有關決策和部署,圍繞建設國際化城市,構建“和諧-”的要求,以全面提高發展水平為重點,以農業科技推廣應用為支撐,加速農業市場化、企業化、集約化、現代化步伐,加快實現農業的生態、社會等多種功能;積極拓展農業發展空間,優化農業產業布局和結構,提高農業經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加強海洋工作;做好動植物防疫檢疫工作;嚴格保護農業用地。

(一)積極推進我市與三角農業合作

利用我市農業在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方面的優勢,支持我市農業走出去,在區域建立高科技企業基地和專供場銷售的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開展農產品相互認證制度,重點推動兩地公司在市建立無公害蔬菜基地等項目實施,不斷帶動和輻射周邊地區農業產業發展。

(二)加強農產品質量檢測監督,保障農產品食用安全

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方案》,深入開展“工程”和“放心工程”,以建立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長效監督管理機制,提高農產品檢驗檢測能力和水平為基礎,以市場準入為手段,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抓好生產源頭管理,推進農產品標識管理,健全完善農產品質量公布制度,保障市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加快發展,建設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

服務于建設國際化城市的目標,抓住國家加快林業發展的機遇,按照加強生態建設、保障生態安全、創建生態文明的戰略要求,通過實施生態風景林工程、森林公園和保護區建設工程、綠色通道工程、沿海紅樹林建設工程等,為城市創造景色優美、生態宜人的景觀環境,加快建設森林城市。

(四)加強動植物防疫檢疫

動植物防疫檢疫工作關系到社會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要依法加強動植物防疫檢疫,使動植物疫病的疫情監測、預防免疫、檢疫、封鎖、隔離、撲殺和消毒等技術措施逐步走向制度化,提高動植物疫病預防、控制、撲殺的技術水平和應對外來重大疫病快速反應能力。

(五)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

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體制創新和技術創新為動力,以培育和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業骨干企業為途徑,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支持機制好、競爭力強、帶動面廣、出口創匯多、采用高新技術的農業龍頭企業,擴大經營規模,增強實力。

(六)繼續加強海洋與漁業工作

強化海洋管理職能,積極實施海洋功能區劃,優化海洋資源配置,促進海洋產業協調健康發展。嚴格依法用海管海,嚴厲查處非法圍、填海等行為。加快海洋漁業產業結構調整,鞏固陸地工廠化養殖,發展深海網箱養殖,發展遠洋漁業。抓緊人工魚礁整體立項、申報工作,加強對已建礁區的保護和管理。采取有力措施,推進捕撈漁民轉產轉業。

(七)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

繼續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和品種結構,形成以蔬菜、花卉、水果、水產、畜牧等鮮活產品和優質高檔品種為主的生產結構。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有進有退”原則,農業生產有序進退,保大清小,對集中連片的農業用地建設農業園區。鼓勵企業將企業總部、研發機構放在,生產基地向外延伸。

(八)嚴格保護農業用地

要按照已確定的全市農業用地保護面積,具體落實地塊并將其納入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確保相對穩定。對占用農業用地要有嚴格的審批制度和補償制度,占用農業用地必須依法及時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