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民政局工作安排
時間:2022-08-23 09:10:30
導語:區民政局工作安排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3年全區民政工作總體思路是:深入貫徹落實區委三屆二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立足區經濟社會發展新時期、新階段、新機遇,緊緊圍繞區委提出的“提升精氣神,把握新機遇,奮力求突破”的總體要求,凝心聚力、恪盡職守、開拓創新,努力推動全區民政事業再上新水平??傮w而言,明年的工作思路可以用“12345”來概括:
1:推進一項工程。大力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事工程,努力改善老年人生活質量和養老環境。
2:把握二個重點。全面實施“幸福社區”創建行動計劃,努力提升全區城鄉社區建設整體水平;以城鄉社區建設為載體,以“四民主一公開”為重點,著力深化村(居)務公開和民主管理,不斷提升全區基層民主建設水平。
3:建好三支隊伍。加強社區人才隊伍建設;加強村(社區)民政協管員隊伍建設;加強養老為老服務隊伍建設。
4:開展四個創建。全力爭創全國村民自治模范區、全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區、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區,努力爭創省雙擁模范區。
5:強化五個規范。進一步規范社會救助審批管理;進一步規范慈善募捐和救助管理;進一步規范各類民政資金使用和管理;進一步規范專項社會事務管理;進一步規范城鄉社區功能布局和標牌設置。
為此,明年的主要工作任務是:
一、堅持民生優先,在扶貧幫困上求實效。一是瞄準問題,逐步健全相關配套政策。針對部分人員鉆社會救助政策空子的情況,建立與現有政策相配套的操作辦法、對策措施,進一步加強規范化管理,杜絕“鉆空子求救助”現象,確保救助資金社會效益最大化,促進社會救助公正公平。二是著眼所求,充分發揮專項救助功能。積極推進城鄉醫療保險并軌,適度擴大醫療救助病種范圍和定點救助醫院范圍,適時啟動年度專項醫療救助制度,不斷擴大醫療救助政策的惠及面。認真調查分析教育支出占據家庭收入的比例,適度放寬教育救助的條件,確保低收入家庭不因子女讀書而影響正常生活。完善就業援助、住房救助、司法援助等專項救助政策。三是規范運作,繼續推進慈善公開透明。以區慈善會第二屆理事會換屆為契機,擬訂《區慈善救助規程》、《區慈善募捐救助公示監督辦法》等規范性文件,實時公示募捐收入、救助支出和審計結果等資料,不斷提高透明度、增強公信力。繼續加大向中標企業勸募力度,扎實開展企業行業協會結對助學等慈善救助活動,不斷增強慈善工作效益。
二、堅持城鄉統籌,在社區建設上求突破。一是在城鄉社區管理體制機制上尋突破。強化社區管理體制改革,推進社區“一委一居一站一辦”新型服務管理機制建設。逐步推行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社區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共同參與的社區“1+3”管理模式試點工作,構建多方參與社區建設和管理的新局面。在社區人口相對集中的區域,積極探索大型社區管理的新思路、新辦法、新模式。在充分調研和學習借鑒的基礎上,出臺《關于加強城鄉社區網格化管理的意見》,確保城鄉社區管理真正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加強社區人才隊伍建設,加快社區工作者職業化步伐。創新社區工作者培訓方式,在全區社區工作者中開展“一月一練”活動,并于5-6月組織開展“區首屆社區工作者才智大比拼”活動。二是在社區規范化建設上尋突破。以市城鄉社區規范化建設推進會為契機,加大社區規范化建設力度,進一步統一社區標牌設置、優化功能布局。推進社區減負工作,適時召開區級機關部門座談會,對社區的檢查評比和臺帳進行統一規范。三是在示范單位創建上尋突破。啟動“幸福社區”創建工作,按照試點先行、穩步推進的原則,選擇3—5個條件較好的社區進行“幸福社區”創建試點,適時召開創建推進會。啟動“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區”、“全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區”、“全國村民自治模范區”、“省和諧社區建設示范鎮(街道)”及國家、省、市“和諧示范社區”創建工作,以創建為契機、為抓手,全面提升我區基層民主和城鄉社區建設水平。此外,還將以“968895”便民服務熱線為平臺和紐帶,大力推動“同是人,鄰里一家親”主題活動,著力打造并優化我區社區服務品牌。
三、堅持適度普惠,在社會福利上求提升。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實事工程建設,新建黃埭鎮福利院、元和街道湖沁護理院,改擴建鎮養老護理院,完善街道老年公寓,增加養老床位550張;新建8個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0個老年人助餐點,繼續抓好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建設,不斷完善居家養老服務內容和服務質量,滿足多層次、多元化的老年服務需求;建立全區80周歲以上老年人居家呼叫系統。適時召開全區推進會,示范引路、以點帶面,推動全區養老服務事業整體發展。同時以新獅養老服務社為平臺,著力加強養老服務專業隊伍人員培訓,逐步提高養老服務隊伍的專業化和職業化水平,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在2013年實現全部持證上崗。切實保障各項敬老惠老政策得到落實,及時足額發放各類尊老金、長壽補貼,組織開展好“敬老月”系列活動,關心廣大老年人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
四、堅持結對共建,在軍民關系上求深化。一是重點抓好烈士散葬墓搬遷工作。召開全區散葬烈士墓搬遷工作會議,制定《散葬烈士墓遷移工作實施方案》,進一步分解任務、明確職責,由區民政局負責指導,各鎮(街道、區)組織實施。在具體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維護“慰烈工程”的嚴肅性,適當照顧到烈士家屬的一般需求,確保省“慰烈工程”會議精神得到有效落實。二是著力落實各項優撫政策。規范各項優待撫恤政策的審批程序,嚴格把握優撫政策,確保符合政策的人員都能得到相應待遇,保障全區1萬多名優撫對象的合法權益;密切關注涉軍群體信訪事件,做到早發現、早匯報、早處理,積極維護社會穩定。三是扎實開展“第十屆雙擁模范縣(區)”創建工作。按照省、市有關工作要求,牽頭協調相關部門、基層單位和駐區部隊,開展形式多樣、扎實有效的雙擁共建活動,相互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營造良好的雙擁氛圍,推動軍地雙方共同發展。
五、堅持服務發展,在事務管理上求規范。一是規范公共地名命名管理。切實抓好審批關。積極協調發改、規劃、國土等部門,將審批關口前移,提高工作效能;積極做好地名“預登記”。按照局部區域統一規劃的原則,做好“高鐵新城”及各地的路地名申報“預登記”和審核報批工作。二是規范婚姻收養登記管理。嚴格按照《婚姻法》和《收養法》開展各類登記工作,并加強規范化建設,堅持做到“四個一”:即一張笑臉、一杯熱茶、一聲問候、一定答復,力爭實現一流服務、一流效率、一流形象。三是規范殯葬服務管理。在新殯儀館投入使用的同時,著力完善各項內部規章制度和業務操作流程,豐富現代殯葬內涵和形式,倡導文明殯葬,為喪戶群眾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殯儀服務。加強安息堂管理,保障清明節祭掃安全有序。四是規范社會組織管理。建立社會組織孵化基地,積極培育發展公益慈善類、行業性、社區社會組織和農村專業協會等社會組織,深入開展社會組織規范化建設評估,逐步提高社會組織對政府職能轉變進程中的承載和服務能力。扎實做好社區群眾活動團隊備案管理,探索社區群眾活動團隊的長效管理體制和機制。
- 上一篇:全區效廉建設實施意見
- 下一篇:企業升級創新轉型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