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社會救助工作思路

時間:2022-04-30 08:58:49

導語:民政局社會救助工作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政局社會救助工作思路

(1)扎實做好城鄉低保、困難家庭醫療救助工作,提高救濟水平、降低救助門檻、提升服務質量。同時,扎實做好防災減災和災后救濟工作,做好突發性因病因災導致貧困家庭的臨時救助工作,切實保障好困難群眾和災民的基本生活。(1)2014年城市低保標準提高到430元,月人均補差達到260元;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230元,月人均補差達到145元。繼續開展整治城鄉低保“人情保、關系保”活動,落實長期公示制度,進一步完善低保申請、入戶調查、民主評議聽證、審核審批程序。進一步完善低保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落實加大對州社會救助資金支持力度政策,實施低保擴面提標,不斷提高保障水平;加快成立縣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中心,建立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對申請家庭的房產、車輛、存款、股票等方面進行跨部門、多層次的信息比對。積極探索貧困地區有效實施民生保障的新機制。

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提高救助標準、救助封頂線和個人承擔部分的救助比例;做好與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的銜接,發揮各項保障制度的綜合合力;搭建醫療救助一站式即時結算平臺,簡化程序,方便受救助的困難群眾就醫。

健全臨時救助制度。加大救助力度,提高救助水平,創新救助方式,以現金支付方式,提高救助額度,縮短救助時間,實現救助更加快捷有效。

(2)提高五保供養水平。2014年提高農村五保供養標準,其中集中供養標準達到3600元/年,分散供養3360元/年。為進一步規范敬老院管理和服務,全面提升五保供養水平。加強鄉鎮敬老院管理,提升敬老院管理服務水平。2014年繼續公開招聘鄉鎮敬老院管理人員,在全縣開展“敬老院管理服務年”活動,實現敬老院管理規范化、制度化。

(3)加強流浪乞討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建立完善三級救助網絡和聯動救助機制,對流浪乞討和流浪未成年人實施有效救助保護。加快縣級救助管理機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救助管理站等級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