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全年民政管理工作計劃
時間:2022-12-30 08:55:00
導語:全縣全年民政管理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縣委、縣政府總體部署與全市民政工作會議精神,年我縣民政工作總體思路是: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按照“五項要求”(抓項目、強基礎、推三創、促和諧、保增長),堅持“三個理念”(以人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突出“三項職能”(解決民生,落實民權,維護民利),服務“三個群體”(困難群體、特殊群體、優撫群體),發揮“兩大作用”(維護穩定,促進和諧),把改善民生作為最大的責任,把提高居民幸福指數作為最大的追求,努力爭當民政事業先行先試先鋒和科學跨越排頭兵。今年主要做好“四大和美工程”,提升“四大民生基數”:
(一)構筑城鄉社會救助工程,提升黨和政府溫暖度數
一是完善城鄉低保制度。適時穩步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在城市,要進一步鞏固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扎實推進“分類施?!?,縣民政、財政集中組織開展低保年檢審核;民政、物價聯合開展一次水電、醫療、住房、教育等配套救助政策的落實督查,使所有困難群眾得到及時有效的救助;在農村,要大力抓好低保、五保制度的分離,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保障范圍,實現應保盡保。二是加大城鄉居民臨時救助。對暫時不符合低保條件但生活又確實困難的貧困人口實施臨時生活救助。三是繼續實行城鄉大病醫療救助。加強與新農合、城鎮居民基木醫療保險的銜接,進一步抓好大病醫療救助試點工作,全面建立“五位一體”的新型城鄉醫療救助制度,擴大城鄉困難群眾醫療救助范圍。四是全面加強抗災救災工作。堅持“政府主導,分級管理,社會互助,生產自救”的方針,完善救災應急工作機制和預案體系,加強災害信息管理,爭取年內實現與市民政局救災指揮中心數據、視頻、音頻聯通。強化減災備災能力,保證受災群眾24小時內得到及時、妥善安置。五是努力加強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完成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項目建設,切實解決流浪精神病人,智障人員、危重病人的救助、返鄉問題。
(二)推進福利和慈善工程,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1.超常規建設鄉鎮敬老院。按三年實現鄉鄉有敬老院的目標,年完成麻田、一六、巖泉、黃沙4所敬老院建設任務,明后兩年各完成6所建設任務。按照“政府領導、民政主管、部門協作、鄉村實施”的工作機制,強力推進敬老院和村級五保之家建設,新增集中供養五保戶200人,逐步提高五保集中供養率。結合星級敬老院創建活動,加強敬老院后續管理,提高服務水平,切實解決村級五保之家集中供養對象的生活來源。今年內已建、在建和將要新改擴建的敬老院和五保之家都要加掛“老年福利服務中心”和“老年人文化活動和服務站(室)”牌子。
2.著力發展社會福利事業。一是搞好福利設施建設。完成縣社會福利中心和社會服務中心建設任務,新增入住五保戶50人(總量達100人),做好殯葬設施建設的前期工作。二是引導社會力量興辦老年福利機構。采取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多元投入、市場運作等模式,鼓勵社會力量舉辦老年福利機構。三是加強孤兒養育工作。福利院建成后,建立孤兒、遺棄兒童的養育工作機制,解決其生活、教育、醫療、住房等方面的問題。四是推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在中心城區試點建立以社區服務為載體的社區養老服務模式,逐步構建“政府引導、社區主辦、社會參與、老人受益”的運行機制。五是做好福利彩票發行工作。進一步加強設站擴點工作,力爭實現鄉鄉有銷售站,完成690萬元福利彩票發行任務。
3.大力發展慈善事業。一是建立慈善基金。采取財政下撥一點、企業社會捐一點等方式多渠道籌措資金,建立宜章慈善基金,建立慈善激勵工作機制,鼓勵愛心企業和個人的捐贈積極性。二是規范慈善組織。完善慈善管理機構,引導慈善超市加強自身建設,提高慈善勸募能力,擴大慈善組織的社會影響。三是做實慈善項目。繼續加大慈善募捐力度,積極開展慈善救助工作,幫助特困群眾解決生活難、治病難、子女上學難等問題。繼續開展“慈善一日捐”、“慈善醫療金葉卡”、“微笑列車”、“送溫暖、獻愛心”等系列慈善項目,提高慈善項目實施能力,擴大慈善項目的社會影響,增強慈善項目的社會效益。
(三)深化公共服務工程,提升穩定和諧系數
一是真情關愛優撫對象。繼續開展“兩個一千、三個一百”活動,進一步落實扶優奔康、醫療解困工作。重點做好部分軍隊退役人員生活補助提標工作,積極推進城鎮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在全面落實各項優撫政策的同時,耐心細致地做好退役軍人接訪答復工作,及時排查化解不穩定因素,確保軍隊退役人員群體穩定。二是創建和美社區。以第七次居委會選舉為契機,開展建設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和美社區創建活動,把和諧社區建設引向深入。三是加大老區扶貧開發推進力度。認真抓好老區項目建設,積極爭取上級對宜章老區的扶持力度,加大對革命中心地帶鄉村的扶持服務力度。四是規范發展社會組織。加強社會組織登記審批,重點培育社區服務類、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和農村專業經濟協會。鼓勵公益性社會組織對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生活困難群體提供幫助。五是開展專項事務管理活動。繼續開展婚姻登記規范化建設,全面完成行政區劃界線聯合檢查,依法正常開展收養登記管理。
(四)夯實基層基礎工程,提升民政發展大數
一是進一步爭取黨政重視和部門協作。民政部門要當好縣委、政府關愛民生參謀助手,積極爭取將于來山常務副省長和畢華常務副市長的重要指示落到實處,進一步加大財政對民政民生的投入力度。同時要加強與財政、發改、勞動、組織、人事、編制等部門的聯系和溝通,形成民政工作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加強干部隊伍建設。要以深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為契機,繼續解放思想,提高發展能力;激發工作熱情,鼓勵干事創業;轉變工作作風,強化執行落實,竭盡全力把民政隊伍建設成為敢于負責、全力服務、堅守法治、清廉高效的尖兵。三是創建優質服務鄉鎮。今年完成鄉鎮民政辦規范化建設任務,實現“六有”(即有辦公室、有公示欄、有辦公桌椅、有檔案柜、有電話機、有電腦)。四是進一步加強民政救災款物管理。建立民政下撥款物集體研究制,分配使用“三級備案制”,救災救濟專項監察制。確保各類民政資金和物資按規定的用途使用。五是積極開展黨風廉政建設活動。推進績效考核和廉政文化進機關、進社區工作,深入開展作風建設主題活動,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為民政事業發展提供堅強保障。六是盡職盡責,完成為民辦實事任務。民政實事任務主要有城市低保、敬老院建設、農村安居工程(待定)。要以創一流業績的決心做好今年為民辦實事的工作。
- 上一篇:領導在國土管理暨廉政建設大會講話
- 下一篇:縣體育部門全年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