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州行政效能建設計劃

時間:2022-02-17 04:40:00

導語:自治州行政效能建設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治州行政效能建設計劃

各縣人民政府,州府各部門:

按照省政府《關于進一步開展行政效能監察工作的通知》(川府函〔〕269號),為建立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提高行政效能,營造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政務環境,結合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就全州開展行政效能建設工作,提出以下幾點。

一、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增強工作自覺性

州委、州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機關效能建設工作,把加強行政效能建設,作為依法行政、廉潔從政、轉變職能、勤政高效的重要工作,實施了政務公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開展民主評議機關作風工作,促使機關服務意識進一步增強,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但是,一些部門和干部思想觀念陳舊,執行力不強,工作作風疲塌,工作效率不高;有的部門辦事環節多,審批程序煩瑣,辦事難度大,“中梗阻”問題突出;有的單位衙門作風嚴重,對待群眾態度粗暴,作風惡劣,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現象時有發生;有的部門受利益驅動,不廉潔的現象依然存在。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了我州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也有意見,務必引起高度重視,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從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高度,統一思想,認清形勢,明確目的,深刻領會機關效能建設工作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加強領導,采取有效措施,深化機關效能建設工作。

二、以改善政務環境為重點,深化機關效能建設

總體要求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大、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圍繞發展第一要務,以改善政務環境為重點,嚴格依法行政,增強服務意識,轉變工作作風,努力提高辦事效率和優化發展軟環境,為創建小康、生態、和諧提供重要保證。

(一)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軟環境。認真落實州政府關于軟環境建設的重大決策,積極探索從源頭上轉變政府職能的有效途徑,建立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

1、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要認真貫徹落實《行政許可法》,進一步規范審批行為,營造高效、公開、廉潔、便民的政務環境。

一是要繼續清理各類行政審批項目,對國務院、省、州政府已經取消的項目必須堅決執行,對取消審批后需加強監管的事項要建立后續監管制度,對改變審批方式的審批項目要研究依托中介組織和社會中介機構規范管理的原則及操作規程;要搞好行政審批項目調整后的上下銜接,清理部門之間的審批職能;要按照“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建立行政審批責任追究制度。

二是要建立高效的審批運行機制。各行政審批單位要對審批事項的辦理程序、辦理時限等內容依法進行公示,并做出承諾。要將招商引資、經濟發展及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審批事項按規定納入政務服務中心或政務服務窗口辦理;要嚴格規范行政審批項目的運行規則和程序,壓縮審批事項的時限,對重大項目實行聯辦制度,作到審批前置、關口前移。

三是建立嚴密完善的審批制約監督機制,要加強對取消項目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對違反規定擅自保留已取消的審批項目或違法增設審批項目等行為,要給予嚴肅處理。

2、廣泛推行政務公開。要認真貫徹落實州委、州政府《關于進一步推行政務公開的意見》(甘委辦發〔〕9號)文件精神,進一步規范政務公開的內容,完善政務公開的形式,健全政務公開的制度,完善政務公開的機制,加強政務公開的監督,突出政務公開的重點,確保政務公開的實效。提高政府各部門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人民群眾對政府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3、嚴格依法行政。結合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和省政府《全面推進依法行政五年規劃(—)》,按照州政府《全面推進依法行政五年規劃(—)》的要求,要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決定、命令,確保政令暢通;嚴格執行行政執法主體資格制度、行政執法人員資格認證和亮證執法制度、聽證制度、罰款決定與罰款收繳分離制度、調查取證與處罰決定分開制度,切實做到主體合格、程序到位,確保各項執法合法、有效;及時糾正和處理違法與不當的行政執法行為,對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問題要堅決予以查處;積極推行相對集中行政處罰和綜合行政執法試點工作,探索適應新形勢需要的綜合行政執法運行機制。

4、認真辦理效能投訴。一各縣及各部門要設立投訴電話,及時受理和處理投訴,提高辦理時效、質量、辦結率,嚴肅查處該辦不辦、故意拖延刁難服務對象、消極不作為、推諉扯皮等行為,重點查處向服務對象亂收費、亂罰款、亂集資、亂攤派行為,嚴禁吃、拿、卡、要或借行政監管之便謀取私利行為,違規收費和處罰行為,查處作風粗暴、效率低下、嚴重行政不作為。二是建立州行政效能投訴中心,公布投訴電話,并采取明查暗訪等形式,切實解決影響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投資環境建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二)完善機關效能制度建設。一是各縣和州級各部門要根據部門特點,突出抓好崗位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否定報備制、公示制、首問責任制、效能考評制、失職追究制等制度建立,做到以崗位責任制來明確工作職責,以承諾制來明確管理和服務要求,以限時辦結制、首問責任制、否定報備制來規范行政行為,以公示制來推行政務公開,以績效考評制來強化民主監督,以失職追究制來嚴肅工作紀律。二是州行政效能建設辦公室要抓緊起草《州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制》、《州行政效能投訴制度》、《州行政效能建設評價制度》等效能建設制度。

三、加強督促檢查

(一)加強重點督查工作。重點檢查行政執法機關和重要經濟管理部門在執行公務活動中突出的不良行為,以及管理上、制度上和監督制約機制上存在的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檢查有關單位制度建設、服務意識、工作作風、辦事效率、服務水平以及為優化經濟軟環境所做的工作及成效,以促進效能建設;要將經常性檢查和專題抽查相結合,加大明查暗訪力度,加大對重點招商引資項目服務的督察力度;要深入到企業,了解影響我州經濟發展軟環境建設帶普遍性的問題,對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要督促有關部門采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確保督查工作的實效。

(二)健全監督機制。要溝通信息,充分發揮民主監督、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的作用,廣泛收集社會各界對機關效能建設的意見和建議,各單位、各部門要自覺接受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監督,接受新聞輿論監督,切實做好群眾的來信來訪處理和接待工作,并聘請效能監督員,做到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相結合。

(三)狠抓查處工作。要制定和建立科學的效能建設評估體系,對違反效能建設有關規定的單位和人員,要按照有關規定給予嚴肅處理。要嚴肅查處一些社會影響大的典型案件,要運用辦案成果,強化對案件的剖析,加強警示教育,并針對案件本身暴露出的問題,完善機制和制度,取得查處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線的效果。

(四)建立考評制度。建立行政機關行政效能建設考評機制,今年將貫徹落實情況納入年終目標考核。各縣、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務于12月10日將本縣、本部門制定的實施意見報州監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