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經信局年度工作意見
時間:2022-06-07 02:52:00
導語:市經信局年度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各有關企業:
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推動企業發展振興、兩化深度融合的關鍵一年,為搶抓新一輪發展機遇,掀起新一輪發展熱潮,現提出如下工作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落實發號文件為主線,以構建“企業之家”和諧機關為保障,以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為切入點,重點抓好運行監測、信息化、技改創新、品牌建設、定向招商、協會發展、平臺建設、能源管理八個方面的工作,加快轉方式、調結構步伐,加快新型工業化建設步伐,全面開創企業發展工作新局面(概括起來就是“1+8”工作思路)。
二、總體目標
到年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增5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達到900家以上;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營業收入、利稅增長15%。力爭年營業收入過億元的企業達到440家,過10億元的企業達到13家,過30億元的企業達到2家,營業收入過億元的民營企業達200家以上。民營經濟計劃完成增加值350億元,同比增長15%;稅收收入27億元,同比增長15%;新增個體工商戶4000戶;新增民營企業600戶。
三、主要措施
(一)圍繞一條主線:緊緊圍繞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促進企業做大做強科學發展的意見》精神布局謀篇、開展工作。定期召開市促進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明確18號文件責任分解,定期對18號文件落實情況進行督查。開展“送政策進千企”活動,編印《企業服務指南》,通過走訪調研、政務網站、短信群發等引導企業用好、用足政策,確保惠企政策落到實處。召開全市企業發展振興大會,發起“激情創業、做大做強”的倡議行動,營造關心、支持企業發展的社會氛圍,掀起全市企業發展振興的新高潮。
(二)抓好八項工作:
1、抓好經濟運行監測分析。把加強經濟運行監測分析作為政府掌握經濟發展變化、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方式。加強對全市工業和民營經濟運行情況的監測分析,推進重點企業統計直報,建立企業基礎信息數據庫。定期編發《直通企業》和《工業信息化簡報》,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實施“百強企業培育工程”、“30家高成長型企業培育工程”,在直通車服務、爭取上級資金扶持等方面進行重點傾斜,派駐“企業聯絡員”,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2、抓好信息化推進計劃。把信息化建設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關鍵環節。研究制定年信息化推進方案,以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開展“信息化興企”活動,引導信息技術在企業研發、生產、營銷、管理等方面的廣泛應用,推行電子商務,樹立和推廣5-10家信息化示范企業,為企業爭取信息化專項資金。加快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業、信息服務業和物聯網等產業發展,加快培育我市成為市“兩化融合示范區(市)”,提升全國縣域經濟信息化試點市建設水平。
3、抓好企業技改創新。把企業技術改造與創新作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發展振興的中心環節。實施“技術改造重點項目培育計劃”,建立投資500萬元以上企業技術改造項目庫,重點推進30個投資過千萬的技改項目。實施“技術創新重點項目培育計劃”,宣傳落實稅收優惠政策,爭取全年80個項目列入《市企業技術創新重點項目計劃》。實施“技術中心培育計劃”,引導企業加強技術中心建設,重點培育東方鐵塔、海眾鍋爐等10余家企業參加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培育發展工業新興產業,幫助企業爭取上級財稅、金融等政策支持。推進自愿性清潔生產審核,挖掘節能降耗、減排增效潛力。
4、抓好企業品牌建設。把培育具有競爭力的企業品牌作為企業拓展市場份額,提升知名度的有效途徑。實施企業名牌培育計劃,開展“五個一”活動:出臺一個《關于加快企業品牌建設的實施意見》;召開一次品牌企業座談會;舉辦一次品牌培訓班;印制一本《市品牌經濟發展宣傳冊》;開展一次全市品牌建設集中宣傳活動。建立30家企業品牌培育梯隊,年內爭創、省、國家著名(馳名)商標和名牌產品13個以上。加強區域品牌培育力度,積極爭創省、國家特色產業榮譽稱號,提升我市產業知名度和影響力。
5、抓好工業定向招商。把實施定向招商作為轉方式調結構、實現產業調整振興的戰略舉措。開展“百家企業定向招商行動”,篩選100家符合產業政策特別是新興產業的定向招商項目,引導企業實施上下游和產業鏈招商;局內重點跟蹤北京國智恒、開世密封件等項目,爭取定向招商實現新突破。開展“邀請知名企業看活動”,加大對我市宣介。加強工業園區管理,協調推進工業項目向園區集中,做好產業集聚區發展評價。支持建設小企業創業基地,加快鎮中小企業創業園和洋河鎮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建設。加快首批城區內企業搬遷改造收尾工作,積極推動第二批企業搬遷改造,鼓勵企業增資擴產和轉型升級。
6、抓好行業協會規范發展。把行業協會發展作為市場經濟條件下轉變政府職能、加強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一手抓運作,一手抓組建。對已組建的行業協會,要實現辦公場所、工作人員等“六個到位”;開展外出考察、統一采購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協會活動,發揮協會的應有作用;在條件成熟的行業協會組建黨組織。爭取再發展鋼結構、包裝等5家以上行業協會,使協會總數達到15家以上。成立市企業聯合會,完成市企業家協會換屆,強化“兩會”和各行業協會的互動合作。
7、抓好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把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作為轉變政府職能,加強與企業聯系溝通的紐帶。構建“1+X”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一個市級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和若干個以行業協會、特色園區、重點企業為主導的專業性、區域性公共服務平臺,形成一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覆蓋全市的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在融資、培訓、市場開拓、政策信息等方面為企業提供服務。加快推進企業上市,積極推動企業直接融資,幫助企業辦理過橋資金,引進風險投資,力爭全年為企業融資1億元以上,為企業爭取上級扶持資金1000萬元以上。積極開展校企合作,舉辦培訓班3-5期,培訓各類企業人員500名,選樹5-10家管理樣板企業。
8、抓好有關能源管理。把加強能源管理作為提高經濟運行質量,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保障。做好依法行政工作,加強電力、成品油、煤炭等方面的監督管理。做好電網安全運行管理,完善有序用電方案。定期調度成品油市場動態,確保企業生產經營和市場正常供應。做好散裝水泥推廣工作,力爭全年推廣使用散裝水泥35萬噸,散裝率達到40%以上。
四、推進和諧機關建設
以科室標準化管理為總抓手,以“二制創新、三以理念、四字方針”為總要求,從理順體制、完善機制入手,堅持“以誠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工作理念,對內突出一個“和”字,講團結、促和諧,對外突出一個“實”字,說實話、辦實事、見實效;對上突出一個“爭”字,爭取上級領導支持,爭取上級資金扶持;對下突出一個“聯”字,加強與基層、與企業的聯系。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治庸治懶,做好信訪穩定、黨工群團、企轉干部、老干部等各方面工作。通過推行科室標準化管理,在全局實現“五化”目標,即:管理標準化、辦公信息化、流程規范化、隊伍專業化、服務優質化,在全市叫響“企業之家”政務品牌,打造“人人心情舒暢、個個創先爭優”的新型和諧機關。
- 上一篇:供銷社委員述職述廉匯報
- 下一篇:城市道路與地下管網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