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水產局工作總結與打算
時間:2022-07-19 06:55:35
導語:畜牧水產局工作總結與打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2011年工作回顧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養殖業系統積極應對自然災害嚴重、生豬產品持續高價位運行等不利因素,以轉變養殖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加快推進現代養殖業建設為主攻方向,保安全、轉方式,調結構、促發展,增收入、奠基礎,保持了養殖業經濟良好發展態勢。具體體現在以下八個方面:
一是養殖生產穩步發展。行政區劃調整后,養殖業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預計,全年肉蛋奶水產品總產量達96.7萬噸,其中肉類產量46萬噸、禽蛋產量18萬噸、牛奶產量12萬噸、水產品產量20.7萬噸;出欄生豬280萬頭、出欄家禽1.5億只、存欄奶牛4.3萬頭。家禽出欄量和奶牛存欄量位居全省第一、水產品產量位居全省第四、生豬出欄量位居全省第七。養殖業一產產值預計達到160億元。
二是扶持力度節節升級。準確把握政策要求,不斷增強項目申報的針對性和競爭力,最大限度爭取國家和省的支持,預計全年共向國家和省爭取標準化養殖、良種奶牛引進、技術推廣等各類項目資金逾6500萬元。認真落實《市承接產業轉移促進現代農業發展若干政策》,預計市財政扶持資金達到2000萬元,不斷增強產業發展后勁。
三是漁業抗旱措施得力。今年上半年,漁業因旱造成的災情較為嚴重。面對災情,全市養殖業系統努力拼搏,狠抓救災復產工作,加強技術指導和疫病防控,迅速落實610萬元中央財政漁業救災專項資金,漁業生產在8月底前全面恢復。
四是疫病防控扎實有效。緊扣“零疫情”的防控目標,召開了全市春防、秋防會議,扎實開展春季集中免疫和夏季豬病防控行動,有效防止了重大動物疫情的發生。全市累計領發各類強制免疫疫苗6100萬毫升,免疫家禽1億多萬只、家畜350萬頭。免費接種動物狂犬病疫苗1.5萬支,發放免疫證8000本,有效降低了狂犬病發生和染人的風險。
五是安全監管年年給力。繼續強化畜水產品從生產到消費的一體化監督和系統化管理,先后開展了“瘦肉精專項整治”、“綠箭護農”、“夏季監管行動”、“超市專項執法”、“逃驗打擊專項整治”、“重大節日市場專項檢查”等系列執法活動,持續保持畜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高壓態勢。全年出動執法人員9200人次,立案查處各類違法案件18起,沒收銷毀“注水”等各類問題肉5萬公斤。
六是漁政管理不斷加強。深入開展了漁業安全生產大檢查、漁業船舶檢驗工作質量大檢查等活動,認真排查漁業安全生產隱患,漁業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好轉。首次在大房郢水庫、永豐水庫等飲用水源地開展了大規模的增殖放流活動,積極探索“以漁養水,以漁凈水”的長效機制。巢湖禁漁期制度得到進一步鞏固和完善,巢湖漁業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
七是交流平臺實現拓展。分別承辦了第二屆中國奶業大會暨第九屆中國國際奶業展覽會、第二屆中國獸醫大會,搭建了業內交流、合作的平臺。成功舉辦了第十屆中國龍蝦節和第五屆龍蝦經濟暨經濟圈休閑漁業論壇,與淮南市、六安市、桐城市共同簽署了《經濟圈城市現代漁業框架合作協議》,向社會了《經濟圈休閑漁業度假指南》,不斷加強經濟圈城市的漁業交流與合作。
八是隊伍建設成效明顯。以評選表彰、專題組織生活會、重溫入黨誓詞、黨員奉獻日、慰問走訪、唱紅歌、法律知識競賽等十項活動為載體,扎實推進創先爭優活動深入開展,為市養殖業“十二五”改革與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思想基礎和政治保證,取得了明顯實效。
回顧今年,雖然取得一定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引起我們高度重視的問題,主要有:土地資源要素供給矛盾日漸突出;養殖業污染防治壓力加大;重大動物疫病防控任務艱巨;豬價持續高價位運行;旱災對漁業后續影響凸顯等。對此,我們將采取更加切實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決。
二、2012年工作打算
(一)工作目標
2012年,力爭全市肉蛋奶水產品總產量突破100萬噸,養殖業一產產值達到170億元。全市不發生重大動物疫情和重大畜水產品質量安全事故。
(二)工作思路
緊抓行政區劃調整重大契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更多大項目落戶,實現區域內養殖業協調發展。按照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要求,加快養殖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以產業增產增效、農民增收致富為核心,深入實施畜牧業升級計劃和水產跨越工程,大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養殖業,著力提高養殖業在農業中的比重。大力發展休閑觀光養殖業,拓展養殖業功能,不斷提高養殖業綜合效益。大力建設全國重要的畜水產品加工產業基地,全面提升養殖業產業化、標準化和集約化水平,壯大一批龍頭企業,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形成一批產業集群。
(三)工作措施
一是認真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積極爭取國家生豬調出大縣獎補政策,嚴格落實國家機動漁船燃油費補貼政策;積極爭取省財政支持的生態養殖、良種繁育、科技推廣、資源保護、產品加工、合作組織建設等方面的項目;結合行政區劃調整后養殖業實際,做好市政府現代農業扶持政策的修訂工作,力爭獎補條款設置更加合理,充分發揮扶持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吸引更多資金投資現代養殖業。
二是著力推進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緊抓行政區劃調整后的發展機遇和空間,突出重大項目引進,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采取政策招商、產業招商、以商招商、服務招商和小分隊招商等手段,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招商活動,積極引進資金投入大、技術含量高、市場競爭力強、提升帶動作用明顯的大項目,推動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加強項目建設協調調度,及時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確保項目按時完成投資和建成投產。
三是大力發展生態健康養殖業。繼續推進畜禽水產標準制定工作,加大標準實施力度,全面推廣生態健康養殖模式。充分利用水資源豐富的自然優勢,打造環巢湖百公里水產生態養殖帶。繼續開展大規模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不斷完善巢湖流域禁漁期制度,進一步養護水生生物資源。突出畜禽養殖排泄物治理,實施規模養殖場沼氣工程,積極發展生物有機肥加工,推廣糞污無害化處理、發酵床零排放養豬、林間養雞、豬沼漁等生態養殖模式和技術。加快池塘修復改造,推廣養殖用水循環使用、廢水處理技術,實現養殖污染物資源化、能源化、無害化和減量化。
四是鼓勵發展都市休閑漁業。繼續秉持“政府支持、社會參與、市場運作、企業唱戲”的思路,做好第十一屆中國龍蝦節各項籌備工作,打造龍蝦節的金字招牌,把龍蝦節變為致富節。進一步擴大觀賞魚產業規模,加大休閑漁業中公益性設施的投入扶持力度,強化對休閑漁業合作組織和行業協。
- 上一篇:全市人力保障工作總結
- 下一篇:招管局半年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