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委管理處工作要點

時間:2022-07-22 09:01:46

導語:建委管理處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委管理處工作要點

2012年是市加快現代化濱湖大城市建設的關鍵年。建筑事務管理處將圍繞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在市建委的統一領導下,圍繞“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總體要求,增強服務意識、履行監管職責,全面推進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加強學習、完善管理,為完成全年各項工作做好保障

1、認真抓好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活動,使整個活動貫穿在具體工作之中,推進建筑事務管理處的組織、思想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

2、繼續完善各項制度,做到工作制度化、管理規范化。提高辦事效率、提升單位工作效能、增強執行力。

3、發揚“三牛”(“老黃牛、孺子牛、初生牛犢”)、“四情”(感情、熱情、激情、癡情)和“四新”(思想解放有新飛躍、解決問題有新成效、改革創新有新突破、發展能力有新提高)的精神,樹立一盤棋思想,確保政令暢通,各項工作健康有序開展。

二、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繼續推進和完善建設領域農民工維權工作機制

1、完善“一、二、三級”窗口“網格化”管理體制和會同勞動、工會、司法、公安等部門建立的“一站式”聯動服務體系,暢通農民工維權渠道,建立常態化和有序的農民工維權工作服務機制。

2、推行建設領域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支付網上申報、監控和預警體系,明確工作責任,將農民工工資與建設工程款的支付一體化管理,從源頭預警和遏制拖欠行為。

3、完善農民工工資保障金運行機制,探索在農民工工資“零投訴”企業建立內部保障金制度和建立企業農民工工資專戶,鼓勵和促進企業誠實守約。

4、繼續推進農民工業余學校的創建工作,匯編統一教材,完善教學機制,提升建設領域農民工的整體素質,探索適應建筑業農民工教育培訓的新路子。

5、關注民生,構建和諧社會,嚴要求、嚴標準,改善建筑工地農民工生活和居住環境,強化文明創建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強流動人口和計劃生育管理,督促落實“目標責任”要求。

三、認真履行建筑市場監管職責,完善監管方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1、會同建委建筑業管理處、公用事業建設監察大隊等部門,共同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場信用機制和施工隊伍監管新體系。充實建筑事務管理處監察中隊力量,使建筑市場執法監察巡查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引導企業內部規范管理。完善在企業建立維權“三級窗口”,健全“維權”機構,真正做到領導分管、機構設立和人員到位的“三落實”。

2、會同建委質量安全處,落實裝飾裝修市場及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對二次裝飾裝修、幕墻工程的質量安全實行程序化監督工作,嚴格督察各裝飾企業落實“安全生產工作目標管理責任狀”內容,加大安全隱患排查力度,規范家裝市場秩序和家裝隊伍的管理,將家裝隊伍納入建筑資質管理軌道,指導三縣建筑裝飾管理工作。

3、整頓建筑勞務分包市場,規范建設工程專業分包和勞務分包行為,在全市建筑工地推行勞務用工實名制管理制度。培育一批信譽好,實力強的本地建筑勞務集團公司,全面提高我市建筑勞務企業及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

4、整合全市建設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建立職業技能培訓、鑒定、管理新體系,指導三縣設立建設職工技能鑒定指導分支機構,并完善制度。繼續將2012年的建設職工職業技能大賽辦成高規格、上規模的大賽。

5、開展造價咨詢市場和咨詢機構的整頓,規范其行為。

6、做好信訪、投訴和群體性案件的調查、取證和依法處置工作,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增強應變處置能力。

7、規范行業統計,完善數據采集體系,提高統計覆蓋率和數據準確率,增強實效性。

四、嚴格建設工程造價監管,強化政府對建設工程造價宏觀調控主導作用

1、繼續完善“工程量清單計價”規定,制定地區相應的配套政策,強化對政府投資項目的價格指導。

2、定期“市建設工程市場價格信息”,規范其采集、編制、程序,增強權威性。

3、定期開展工程造價執業人員繼續教育工作,提高綜合素質,規范從業人員執業行為,增強執業崗位能力。

4、做好建設重點工程造價糾紛協調和政策指導,為市“大建設”做好服務。

5、繼續做好政府土地收儲評估備案工作。

五、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水平

1、辦好2012年“第九屆中國裝飾建材博覽會”,整合全市裝飾、建材行業資源,吸納更多國際品牌參展,全力打造高品位、高科技、高水平的全國性品牌盛會。

2、積極配合建委相關部門,為做大做強建筑業,提升企業競爭力開展幫扶工作。幫扶1~2家龍頭建筑裝飾企業競選“全國裝飾百強企業”。

3、繼續實施走出去戰略,帶動我市建筑業發展,利用建委駐外辦事機構,拓展區域性協作關系,積極推介我市建筑企業,提高我市建筑業企業在外埠市場占有率,擴大我市新的經濟增長點。

4、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建委領導的要求,完成交辦的重點工業項目建設服務及其他重點工作。

六、繼續發揮建筑裝飾企業協會的作用

加強協會自身建設,規范會員單位行為,建立會員單位自律約束機制,重點開展“擴市場、促就業”活動,提高行業從業人員素質,促進裝飾企業開拓交流,擴大行業的整體發展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