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局災害監測預報工作計劃
時間:2022-06-18 09:48:41
導語:氣象局災害監測預報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3年我局要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幟,圍繞我市經濟建設中心和社會進步積極開展工作,樹立公共氣象、安全氣象、資源氣象的發展理念,依靠科技進步,加強氣象業務、服務能力建設,努力提高氣象預報準確率,積極穩妥地向氣候領域拓展;做好我市經濟建設、社會進步和公眾安全的氣象服務工作,當好黨政領導決策服務參謀。
建設完善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可實現對全市災害性、關鍵性、轉折性天氣過程的監測預報預警和突發災害性天氣的短時預警,重點加強對耒水、舂陵水流域的防洪區、山洪地質災害易發區的氣象監測預報預警服務。加強極端氣候事件以及旱澇、冷暖氣候趨勢預測。加強災情收集和上報。增強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氣象保障服務能力。
二、實現氣象為農服務
建設完善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可加強農業氣象災害、農業病蟲害和關鍵農時預報服務,進一步提高糧食及經濟作物產量預報準確率。深入開展氣象災害風險區劃、精細化農業氣候區劃。推進人影標準化作業站點建設,提高人工影響天氣支撐和保障農業生產的能力。重點加強氣象為農服務,“健全農業綜合服務體系”和“加強公共安全應急體系建設”,努力建立氣象為農服務長效機制。
三、做好決策、公眾和重大活動氣象保障工作
建設完善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可強化面向黨政領導的防災減災決策氣象服務,進一步優化決策服務流程,加強決策氣象服務的上下聯動,提升服務質量。加強公眾生活健康和安全出行的服務,豐富公眾氣象服務產品,改進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全力做好重大活動氣象保障服務。
四、夯實現代氣象業務基礎
建設完善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可加強數值天氣預報產品的解釋應用和檢驗評估。重點開展短時臨近預報、定量降水預報、中短期精細化客觀要素預報和重大災害性天氣預報業務。結合山洪地質災害防治氣象保障工程,在全市開展山洪地質災害防治精細化預報預警業務建設。加快全國統一的氣候業務基礎數據環境、業務平臺和客觀預測技術的本地化應用,建立完善氣候預測會商流程,進一步規范氣候業務發展。
五、推進全市防災減災體系建設
建設完善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可深化與國土、農業、民政、交通、旅游、電力等部門的合作,落實氣象災害防御部門聯絡員聯席會議制度,完善部門應急聯動機制。
六、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和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工作
建設完善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可加強氣候變化科學研究和評估工作,積極嘗試開展氣候變化對農業、水資源、能源、生態系統的影響評估,提出應對措施。重點推進重大工程建設和區域經濟開發等項目的氣候可行性論證。開展風能、太陽能資源詳查和評估。科學開發利用空中云水資源,加強水庫增蓄、生態環境治理等領域的人工影響天氣服務。
七、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結合部門實際,繼續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進一步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全面完成好懲防體系建設各項年度任務。加快推進廉政風險防控體系建設,加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力度,補充和完善考核辦法,推動責任制考核向手段多元化、結果立體化的方向發展。堅持不懈地抓好宣傳教育工作,全面推進廉政文化建設。加強對反腐倡廉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重點抓好“三重一大”事項民主決策、“三人決策”等制度的落實。
八、繼續推進文明創建工作
大力開展文明行業創建活動,為貫徹落實上級部門有關開展創建文明窗口活動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積極申報創建省級文明窗口,以實現服務質量和水平上新的臺階,并提升和豐富文明單位內涵。
九、切實做好安全生產、應急及綜合治理
一是要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強化車輛安全管理,確保不出責任性事故。二是加強綜合治理,確保單位的安定局面。三是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不斷提高應急管理水平。
2013年重點項目建設:
1、山洪地質災害氣象保障工程
2、氣象業務綜合服務平臺
3、預報預警體系
4、為農服務“兩個體系”
5、人工影響天氣標準化作業炮點
- 上一篇:人工增雨總結及技術總結
- 下一篇:城市管理安全生產整治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