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北物流園區工作安排
時間:2022-07-28 08:55:45
導語:市城北物流園區工作安排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3年是園區實現三年翻番目標的關鍵之年。為確保圓滿完成三年建成“省一流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的奮斗目標,努力為“三年再造一個新”作貢獻,園區將對照區下“三個文明”建設考核指標,力爭沖刺更高的目標,力爭實現銷售80億元,物流營業收入2.5萬元,物流利稅3800萬元,貨物周轉量2.2萬噸公里,財政收入800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8億元。
一是抓重點項目,促進投產達效。按照在談項目促簽約,在建項目促竣工,竣工項目促投產的基本思路,加大項目跟蹤服務力度,從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兌現獎勵扶持政策等關鍵環節入手,縮短項目建設運營周期,壯大物流產業規模。園區將繼續抓好以下五個重點項目。一是6號碼頭鐵水聯運項目,在項目達成三方協議的基礎上,加快方案評審和基建組織施工,同時,圍繞建設“內河國際港”的總體要求,加快保稅倉庫、內河集裝箱運輸、大宗物資轉運等主營業務的調研工作步伐,為早日形成省特色明顯的多式聯運物流節點,提供切實可行的一手資料。二是長宏鋼材物流中心項目。對照建設竣工的序時進度要求,督促長宏鋼材物流中心二期工程掃尾工作加快進度,同時,落實扶持政策,積極支持、協助一期招商引資工作,鼓勵企業充分發揮信息靈、體量大、周轉快的優勢,擴大成品鋼和廢鋼回收經營規模,確保完成發展目標。三是瀝青倉儲項目。充分發揮祥和瀝青儲運公司鐵路、公路、水路運輸的有利條件,抓住瀝青市場銷售的黃金期,努力為企業排除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實際困難,鼓勵企業擴大生產和經營規模,確保瀝青銷售突破10萬噸。四是多式聯運中心信息平臺。按照立足園區,面向蘇中,融入長三角的信息化發展思路,加快多式聯運中心信息平臺的開發和調試,著力構建物流信息和交易平臺,做大網上物流業務規模。同時,充分發揮多式聯運中心載體功能,招引各類運輸企業集中經營,積極探索以公路、鐵路、水路轉運為主的多式聯運經營模式。年內出臺多式聯運中心和信息平臺運營實施方案。
二是抓重點指標,促進績效提升。深入挖掘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內涵,進一步解放思想,釋放能量,提升標桿,通過搶時間、抓進度、實施“兩鞏固、兩調整”,爭創全年目標任務新高。首先是鞏固優勢產品市場,調整經營思路。鋼材、煤炭、瀝青是園區主營優勢產品,為確保園區經濟指標穩步上升,園區將加大扶持力度,努力為企業解決信息、資金、人才方面的困難,幫助企業逆境中擴大業務總量,鞏固銷售市場。同時,鼓勵企業圍繞主營產品,調整經營策略,引進新工藝、新技術不斷開發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產品,通過實施錯位競爭,提高市場競爭力。其次是鞏固稅源基礎,調整主攻方向。進一步完善園區重點企業稅收征管措施,認真抓好園區建筑工程、園企合作項目、駐外經營企業的稅源管理,積極爭取園區建設用地土地出讓金、契稅返還;抓住國家鼓勵發展循環經濟,扶持物回企業發展壯大的有利時機,加快引進大中型物回企業入園經營,力爭引進物回企業2家;進一步發揮園區載體功能,抓住工貿分離的大好機遇,加快實施園區貿運分離,貿儲分離,加快引進運輸企業掛靠經營。
三是抓招商引資,促進產業鏈延伸。第一是對鋼材交易中心、瀝青潤滑油倉儲中心、多式聯運中心等即將建成的項目加大招商力度,逐步擴大產業集聚規模。第二是做好6號碼頭鐵水聯運中心、倉儲配送中心、物流加工中心三個項目的包裝工作,力爭明年上半年招商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第三是以多式聯運中心為載體,逐步引進信息咨詢、工業設計、軟件開發、服務外包等高端現代服務業項目。通過招商引資,不斷延伸產業鏈,全面提升園區發展層次。
四是抓基礎建設,促進環境優化。第一是完善6號碼頭港豐物流鐵水聯運項目實施方案,加快項目征地、規劃等相關前期準備工作進程,力爭提前啟動港池、作業區及延伸陵光石化支線工程。第二是繼續做好通泰路、濱河路綠化及路燈工程,確保在道路暢通的基礎上,實現美化、綠化、亮化、凈化“四到位”。第四是加快多式聯運中心內外裝修、弱電系統、配套用房建設,滿足信息平臺建設的硬件要求。
五是抓機關作風,促進形象轉變。園區認真貫徹落實市、區“三服務”工作會議精神,充分發揮管委會引導服務、監督管理職能,加大調控力度,積極與相關部門協調,逐步完善各項服務功能,通過完善服務窗口,推行集中辦公、登門服務,不斷優化服務流程,努力為入園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同時,發揮多式聯運中心信息平臺作用,大力推行電子政務,簡化工作程序,提高辦事效率,爭創功能完善,高效廉潔,銳意創新的一流機關。
六是抓社會事業,促進小康上水平。按照區委“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的各項指標要求,結合園區規劃實施進度,全面推進“和諧園區”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和村委會班子建設,認真落實村務公開民主理財制度,積極構建民議暢通渠道,不斷處理各方矛盾,努力為失地農民提供就業機會,全面提高農民收入。突出重點,實施園區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與村莊環境整治同步推進。對河道整治、垃圾處理、環境污染等影響群眾生活質量、關系群眾身體健康的民心工程、實事工程實施重點推進。強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引領農村文化建設的導向作用,逐步提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水平。加強園區民主法治、民調綜治、信訪維穩、計劃生育等社會事業管理,按照創建“平安”、“法治”的各要求,提高標準,積極創爭。通過努力年內園區力爭實現更高水平小康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