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委上半年工作總結和下半年打算

時間:2022-11-07 08:43:53

導語:工信委上半年工作總結和下半年打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信委上半年工作總結和下半年打算

我縣緊緊圍繞“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全市宜居宜業和全省工業經濟強縣”發展戰略,落實“主攻工業、決戰園區”的有效措施,奏響“實施二次創業,加快進位趕超,建設幸福家園”的主旋律,堅定不移地走推進新型工業化道路,把加快工業項目建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扶持優勢產業發展和支持骨干企業做大做強作為工作重點,全縣工業經濟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現將情況分析匯報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工業經濟質量有了新提升。1-6月份全縣工業總產值預計完成235億元,同比增長23.9%;全縣工業增加值預計完成55億元;同比增長16.3%,總量位居全市第一;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預計完成229億元,同比增長31.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預計完成53.8億元,同比增長15%,總量位居全市第一;

2、工業經濟效益有了新提高。1-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預計完成232億元,同比增長35.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19.8億元,同比增長48.7%;全縣工業稅金預計完成4.5億元,同比增長16.2%,工業稅收占財政總收入的47%以上。

3、擬新增規模以上企業有了新突破。我縣今年擬新增“入統”企業5家,分別是實業有限公司年產3萬噸銅桿項目,預計今年主營業務收入8000萬元,在8月份申報“入統”;市裕鑫銅業有限公司有色金屬資源綜合利用項目,預計今年主營業務收入1億元,在10月份申報“入統”;瑜饒實業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銅桿項目,預計今年主營業務收入5000萬元,在10月份申報“入統”;東江機電有限公司年產60萬臺高效節能電機建設項目,預計今年主營業務收入3000萬元,在11月份申報“入統”;縣中一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年產4000套線纜設備和5000噸裸銅線項目,預計今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在12月份申報“入統”。

4、戰略性新興產業有了新發展。今年上半年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預計完成167.6億元,同比增長41.3%;工業增加值預計完成42億元,同比增長19.56%;利稅總額預計完成15億元,同比增長10%。總量排名全市第一。

二、抓工業經濟工作的主要措施

1、不斷優化工業經濟發展環境。

一是繼續采取各種形式,突出抓工業經濟的氛圍。

二是積極爭取政策,特別是爭取結構調整資金、挖潛技術改造財政貼息資金、中小企業發展資金和關閉小企業補助資金和財園信貸通等,進一步加大對工業企業的扶持力度。

2、不斷提高工業經濟發展效益。

一是突出重點企業。集中人力和財力對重點企業進行扶持,特別是扶持產值在5000萬元以上企業做大做強,使這些企業逐步成為全縣工業企業的“頂梁柱”。

二是突出重點產業。圍繞四大主導產業,實行分類指導,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工業產業集群。緊緊圍繞有色金屬“銅”這一特色產業,著力做大做強做精貴金屬產業鏈,全力打造從上游原料(再生資源循環經濟產業園)—20萬噸粗銅—20萬噸電解銅—10萬噸銅桿銅棒—10萬噸銅鋁漆包線及銅線應用企業布局,目前,已初步形成400億產能、上下游配套的完整有色金屬產業集群。正在打造以天能集團為龍頭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以大業東方為龍頭的小企業孵化產業集群,以錦裕集團為龍頭的機械制造產業集群。

三是突出重點項目。今年我縣共有孺子牛實業PVC助劑項目、中一機械線纜設備和裸銅線項目、和韋新能源雙效熱泵機組項目、遠翔年處理10萬噸有色金屬固體廢物技改項目、錦輝1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項目、裕鑫銅業有色金屬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瑜饒實業年產5萬噸銅桿項目、實業年產3萬噸銅桿項目、東江急電年產60萬臺高效節能電機項目等9個投資億元以上項目列入市“百項工業重大項目”調度范圍,項目計劃投資5.5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3.82億元。這些項目均已進入廠房建設階段,有望今年進行投產或試投產。

3、不斷提升工業經濟服務水平。

一是及時解決運行中的問題。組織工業經濟調研小組以實地調研的方式主動到企業了解情況、解決問題,加強企業生產要素的調度,力爭現有工業企業滿負荷投入生產,保質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務。

二是積極搭建工業發展平臺。堅持以園區總體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為重點,編制完成了工業園控制性詳細規劃、整體規劃環評、水土保持方案、供電專項規劃、管網專項規劃等一系列規劃。累計投入資金7億元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完成10個平方公里園區內8條18公里的主次干道建設,“五縱三橫”路網已經形成;完成了日供水1萬噸的自來水廠建設,累計鋪設自來水管網16公里;完成道路綠化總面積達3萬平方米,安裝路燈1000多盞,實現園區路燈全覆蓋。同時,積極推進110KV變電站、1萬噸污水處理廠等配套項目建設,并在園區主要路口、路段制作了標示牌、廣告牌,為入園企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設施保障,確保企業運營過程的安全通暢,解決了企業入駐的后顧之憂。

目前,工業園110kv輸變電工程正在實施線路電桿架設工作。園內自來水廠已完成改造升級,可確保園內企業正常供水。再生資源循環經濟產業園內的通惠路、華興路已確定道路規劃,待專家評審會定稿,預計今年12月份竣工驗收。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爭先進位壓力巨大。從統計數據來看,我縣規上企業主營業務、工業增加值等主要經濟指標排名總量全市第一,但增幅不大,周邊縣(區)也在競相加速發展,爭先進位的壓力較大。

2.企業保本增利壓力較大。企業經營成本提高,與去年同期相比,原材料、運輸成本、用工成本都有較大幅度上漲,但產品價格上升較少,企業利潤空間進一步壓縮。如新金葉實業由于外部宏觀經濟環境的不穩定和有色金屬市場的不可預見性,公司目前面臨的困難較多,經營成本上升過快,原料市場采購競爭激烈,流動資金缺口較大,今年需融資4億元左右,相關專業技術人才缺乏,特別熟悉現場管理和專業操作人員短缺。德源欣茂集團存在市場萎縮競爭加劇導致加工費下降,產品加工成本提高,工廠設備利用率低等不利因素,資金的短缺抑制了公司的發展,目前公司流動資金缺口約3億。

3.工業轉型升級壓力較大。一是節能降耗仍面臨較大壓力。由于我縣能耗水平相對較低,節能空間十分有限。如水泥行業作為國民經濟建設的基礎性行業,受固定資產投資、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環保措施的影響明顯。在新一輪的宏觀政策作用下,水泥行業的上游產業(能源,影響水泥的供給)、下游產業(基礎設施及房地產投資,影響水泥的需求),以及對水泥行業發展起關鍵作用的金融業、交通運輸業,都受到了顯著的影響。特別年初多雨、原材料燃煤價格居高不下和產能過剩水泥低價競爭等種種不利因素的影響,水泥行業面臨著嚴峻形勢。二是企業創新意識仍有待提高。在當前經濟形勢錯綜復雜的背景下,廣大中小企業對投資創新頗多顧慮,吃不準投資方向和市場前景,更多的仍然是看單生產,只顧眼前,產品低端化、低附加值現象難以一時改變,企業抗市場風險能力不足。三是產業配套水平不高。行業內部組織關系松散,龍頭企業與為其產品配套的中小企業多數只有供貨往來關系,很難從技術、產品開發等方面為中小企業提供有益的幫助,以致配套企業的產品質量、技術無法滿足大企業的要求,產品配套本土化率不高,也易導致產業整體外遷。

四、下半年工業經濟運行打算

今后,我縣工業既面臨許多難得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存在不少挑戰,總體上機遇大于挑戰,信心多于憂患。從有利因素看,經濟開發區是國家級、工業園也正在申報省級開發區。市大業東方(有色金屬新材料戰略性新興產業配套基地)、再生資源循環經濟產業園也正在投入資金開工建設,縣工業迎來新機遇;一批重大項目將開工建設,三清山機場、高速鐵路的建設,能夠在更廣的領域、更深的層次擴大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從而拉動縣工業經濟步入發展快車道。金融危機后我縣工業加快了轉型升級步伐,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戰略性新興產業超常規發展,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增長要素不斷集聚,為實現新跨越奠定了良好基礎。

下半年主要做好以下幾點:

(1)加大宣傳力度。以“二次創業”和“主攻工業,決戰園區”為抓手,加大對扶持中小企業的各項優惠政策和成功創業典型的宣傳力度。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從財稅扶持、企業貸款、防范金融風險、科技創新等多方面給予支持。

(3)加快科技創新步伐。搭建科技創新平臺,鼓勵企業與省內高校、科研院所、研發機構建立合作關系。

(4)加快推進產業聚集。逐步在有條件的鎮(鄉、街道)建立中小企業孵化園。例如,楓嶺頭鎮發揮產業優勢,搞好小五金基地建設。

(5)破解制約因素。根據最近國務院提出的實施放開銀行貸款利率的政策和5月份市政府在婺源縣召開的全市改善小微企業擔保難、融資難。座談會上提出的“各地要高度重視引導不同性質的企業,使用不同成本的資金,不同類型的項目,運用不同種類的融資工具。”加強縣級小額貸款公司和融資性擔保公司等組織建設;積極協助縣人民銀行、銀監辦,引導民間借貸陽光化、規范化,拓寬融資渠道;鼓勵金融部門降低貸款門檻。8月份,舉辦縣政銀企項目融資對接會,預計簽約金額可達11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