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化工作思路
時間:2022-12-24 10:28:17
導語:農機化工作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3年,全市農機化工作總的思路是:深入學習和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用科學發展觀統攬農機化工作,優化農機裝備結構,提高農機化發展質量,創新農機經營服務機制,提高農機監管和服務能力,加快新技術、新機具的引進、開發、推廣力度,努力推進全市農機化又好又快發展,為基本實現現代化做出新貢獻。主要思路舉措是:圍繞“一個總體目標”、實施“兩大工程”、狠抓“三個重點”、力促“四個提高”。
“一個總體目標”:以提高農業機械化綜合水平為總體目標,以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為抓手,加大農機化科學技術推廣培訓力度,大力培育壯大農機專業合作社為重點的農機服務組織,積極推進農機規模化作業、大力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全面加強農機規范化管理為著力點,扎實開展提升農機“三率”專項整治活動,鞏固農機安全生產的良好局面,推動全市農機工作又好又快發展。
“兩大工程”:一是經濟作物生產機械化提升工程。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加快經濟作物新機具的引進推廣,重點經濟作物機械化(花生、大姜、馬鈴薯、黃煙、茶葉)萬畝機械年增量達到20臺以上,基本實現從種植到收獲的主要環節機械化。二是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機械化推進工程。通過農作物秸稈機械化處理,實現秸稈由就地還田向飼料化、材料化、肥料化和燃料化多方向發展利用,有效禁止秸稈焚燒,凈化農村環境。
“三個重點”:一是玉米機收、保護性耕作機械化。強化普及力度,搞好農機農藝結合,大力實施“一條龍”作業,精心組織玉米機收跨區作業,玉米機收率達到75%以上。堅持小麥機收與玉米貼茬直播和玉米機收與小麥免耕播種結合起來一起抓,推動保護性耕作機械化的快速發展,保護性耕作水平達到35%以上。二是設施農業機械化。圍繞加快設施農業的發展,大力推廣以電動卷簾機、二氧化碳氣體增肥機、自動化微滴灌機械和大棚保溫棉被等為重點的設施農業機械,提高設施農業防災減災的能力,促進我市設施農業水平再上新臺階。三是深松整地機械化。按照省局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加強與保護性耕作的統籌協調,確定農機深松整地作業的主要技術模式和質量標準,科學制定農機深松整地作業的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確保機械化深松工作落到實處,深松整地面積突破45萬畝。
“四個提高”:一是進一步提高農機社會化服務水平。農機服務組織要堅持在扶持發展中促規范管理,在規范引導中謀良性發展,達到“五有”標準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占農機專業合作社總數的25%以上。二是進一步提高農機“三率”水平。深化和鞏固“全國平安示范縣”創建成果,減少農機事故的發生。對農業機械的掛牌、年檢年審和辦證的“三率”水平均提高3.5個百分點。三是進一步提高維修行業建設水平。認真貫徹實施《農機維修管理規定》,全面加強對農機維修網點的管理。深化“星級文明農機維修網點”創建活動,提升農機維修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大力推進農機職業技能開發工作,提高農機維修人員素質和技能水平。四是進一步提高農機培訓社會化辦學水平。立足“服務農業、農村、農民”,以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為重點,不斷拓展培訓范圍,擴大教學規模,提高辦學水平。
主要工作措施:
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結合我市農機化發展實際,積極適應我市現代農業建設和農村各業轉型升級的需要,研究制定實施農機化轉型升級規劃,努力促進全市農機化轉型升級。充分發揮農業機械集成技術、節本增效、推動規模經營的重要作用,使我市農機化發展在機械方面由傳統常規機械向高科技機械轉變;在發展主體方面由農機戶向農機專業合作社、現代農場、現代農業生產基地轉變;在農機科技服務方面,由原來的政府包辦向政府支持下的特邀農機技術推廣員模式轉變;在農業勞動方式方面,由傳統繁重的人、畜力勞動,向高效體面的現代農業勞動轉變,為其它產業發展替代出更多勞動力;在管理目標和管理方式方面,由機械數量增長型向效益增長型轉變,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在農機經營模式方面,由一家一戶分散經營初步的機械化作業方式向適度規模經營高級階段的機械化作業方式轉變;在發展領域方面,由主要糧食作物生產機械化向經濟作物、設施農業、養殖業等高效農業全面機械化進行戰略轉移。
一是大力提升玉米收獲及保護性耕作機械化水平。玉米機械化生產逐步被廣大群眾所認識和接受,已經進入了推廣應用的關鍵時期。充分利用上級扶持政策,加大資金補貼、示范引導和技術服務力度,優先發展大型玉米聯合收獲機,大力推進玉米收獲機械化。同時積極推行玉米機收、小麥免耕播種和保護性耕作“一條龍”作業模式,減少農業生產環節,降低農民勞動強度,縮短三秋作業時間,實現玉米機械化生產的新跨越。
二是繼續抓好購機補貼政策的落實。要把好政策關,嚴格工作程序,做好補貼政策落實后續工作,確保把補貼機械及時兌現到農民手中。繼續把購機補貼項目作為推進農機化發展的著力點,扎實做好補貼項目的爭取工作,實施的重點向大型、新式農業機械方向發展,扶持對象有針對性地向農機大戶、農機服務組織傾斜,保證補貼資金的重點拉動和引導作用。通過補貼項目實施,引進和推廣一批大型、高效、適用的新型農機設備,在農機化投入、機械總量和發展結構上實現新突破。
三是積極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在對原有農機合作組織進行發展完善的基礎上,依托龍頭型農機大戶和農機中介組織,重點培育發展一批組織健全、管理規范、經營效益高、示范帶動效果好的農機專業合作社,不斷總結經驗,逐步在面上推開。依托各類農機服務組織,積極穩妥地推進秋季農機跨區作業,將范圍擴大到三秋玉米機械化生產、免耕播種、秸稈還田和農業基本建設等領域,進一步擴大三秋農機跨區作業領域,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四是鞏固和深化“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創建成果。通過鞏固和深化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創建,圍繞“和諧農機、平安農機”建設,積極創建全國農機安全監理“為民服務創先爭優”示范窗口單位,通過“為民服務創先爭優”示范窗口和崗位標兵創建活動,進一步增強農機監理服務意識,進一步提高隊伍素質,進一步規范監理業務,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和質量,進一步提升監管能力。以保障農機安全、優質、高效運行為目標,深入開展好提升農機“三率”
專項整治活動,廣泛開展農機安全宣傳教育,落實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減少農機事故的發生。
五是扎實開展農機教育培訓工作。充分發揮農機化學校在培訓新型農民、提高農民就業技能、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農民增收方面的作用。根據縣級農機化學校規范化建設的要求,加強學校的基礎設施、師資隊伍、規范化管理建設力度,進一步擴大培訓輻射面,提升辦學規模和培訓質量。
六是全面加強自身建設。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提高干部職工政治思想和服務素質,不斷加強系統隊伍建設。全面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建立健全監督機制,積極推進黨務、政務公開,落實各項農機便民舉措,樹立農機部門良好社會形象,開創農機工作新局面。
- 上一篇:畜牧局生豬生產工作意見
- 下一篇:試議幼師專業學生教學改革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