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聯雙促聯系服務基層工作計劃

時間:2022-10-08 09:11:57

導語:雙聯雙促聯系服務基層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雙聯雙促聯系服務基層工作計劃

一、總體要求

開展“雙聯雙促”聯系服務基層工作,要堅持上級黨組織為下級黨組織服務,黨組織為黨員服務,黨組織和黨員為群眾服務的工作導向,轉作風辦實事解難題,不斷提高機關黨組織服務發展、服務群眾、服務黨員、服務基層的水平。

深入聯系群眾。通過聯系服務基層,緊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體要求,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問題;通過深入聯系群眾,進一步提高審計在群眾基礎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推動“五位一體”幸福縣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

切實轉變作風。通過聯系服務基層,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雙聯雙促”工作緊密結合,圍繞“扶貧解困明顯推進、鄉村面貌明顯變化、干部作風明顯轉變、基層組織明顯加強”的目標任務,親民為民、務實作為,在群眾工作的實踐中進一步改進機關工作作風。

解決實際問題。通過聯系服務基層,傾聽基層意見,反映群眾愿望,實事求是、量體裁衣,幫助解決村級組織最薄弱的工作、老百姓最期盼的事情,構建互促共進的生動局面,進一步增強各級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

二、主要內容

開展“雙聯雙促”聯系服務基層工作,要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務實有效推動聯系服務工作。

抓好三項建設,提高村級干部能力。一是抓班子建設,增強凝聚力和戰斗力。開展局與村支部結對幫扶活動,提高村干部的思想素質和工作能力,開展下派干部、支部成員、兩委班子之間的交心談心活動,著力打造團結協作、勤政廉潔、創新實干的村級班子,提高群眾滿意度;二是抓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增強宗旨先鋒意識。加強黨員黨性和先進性培訓教育,提高思想素質和進步意識;實行黨員分類定責管理制,全面提高該村組織管理能力;加強在農村致富能人、回鄉大中專畢業生、復員轉業軍人中發展黨員工作和后備干部培養,形成促成后進村全面發展的中流砥柱、中堅力量;三是抓基層民主建設,增強工作透明度。協助做好黨務、政務、財務三務公開工作,完善和落實公開制度、程序、內容,建好三務公開欄;充分發揮審計職能,建立健全村級財務管理制度,培訓提高相關人員的業務技能,加強村級民主理財和村級財務公開,給群眾交出一個明白帳、放心帳。

落實工作措施,辦好四件民生實事。一是改善水利、交通基礎設施。著力整修溝渠,修繕塘堰,爭取提灌站建設項目,完善村組道路網絡,實現組道硬化互通,進一步提高基礎設施硬件水平;二是加快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積極引進適合聯系村本地增收致富的農業產業項目,協助推進以種養殖產業為主的農業產業的發展及壯大,努力幫助當地農民增收致富;三是為聯系村集中打造一處文化陣地,建立兩個中心“文化活動中心和婦女兒童中心”,切實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四是協助引導聯系村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開展理論宣講、法律政策宣傳、致富技能培訓等。

改進干部作風,開展兩結對三走訪一服務活動。在局機關黨員、村黨員中開展與困難黨員、困難群眾結對幫扶活動,在聯系村領導、聯絡員、村干部中開展對黨員、干部、上訪人員進行走訪活動,在局機關干部中開展志愿服務困難群眾活動。讓機關干部和村干部深入農村、深入實際、深入到黨員干部群眾中去,體察民情,加強溝通、增進了解,在智力、技術、生活方面給予幫扶和關懷,樹立良好的黨員干部形象,緩解干群矛盾。

開展志愿服務,真心幫扶弱勢群體。大力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扶貧幫困”活動,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利用春節、春耕時節、七一前夕,到聯系村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幫助留守兒童、空巢老人、殘疾人、困難群眾志愿服務,真心幫扶,鼓勵他們面對困難要樹立起信心和勇氣,共同為創造幸福家園而努力。

三、工作要求

縣審計局成立“雙聯雙促”聯系服務基層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具體落實有關幫扶工作。

健全制度,落實責任。聯系領導要適時組織召開聯系村黨建工作座談會廣泛聽取意見,每個季度到聯系村調研、指導工作至少1次,指導聯系村開展面上活動至少1次,作好聯系服務基層民情日記。

加強檢查,督查考核。將此項工作納入股室和個人年度目標考核,加強工作日常檢查,實現全局各股室通力合作,各盡其職,把“雙聯雙促”聯系服務基層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確保此項工作做實、做好。

跟蹤服務,強化保障。要加強與聯系村的日常工作對接,動態掌握聯系村日常黨建工作和問題、困難解決情況。針對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會同聯系村進行“會診”、“把脈”,研究解決問題的措施,并及時總結聯系村的工作經驗和創新做法。

嚴肅紀律,樹立形象。牢記黨的“三大作風”、“兩個務必”、“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等要求,尊重基層的首創精神,虛心向基層學習,向群眾學習。重服務、多支持、多辦事、勤指導,求真務實開展工作。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省委十項規定、市委七項規定和縣委相關規定,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