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現代化建設工作計劃

時間:2022-01-13 10:46:21

導語:農業現代化建設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現代化建設工作計劃

一、今后一個時期的想法

(一)創新農業經營主體,積極發展“農業總部”經濟

必須加快培育新型農民、新型農戶、新型龍頭,打造農業經營新主體。通過招商引資,培育新型農戶就是要鼓勵工商企業家帶著資金,帶著人才,帶著信息,帶著技術,到農村進行二次創業,讓“農民進城,老板下鄉”,做到“總部在,基地在農村”。

(二)圍繞社會化,創新農業服務模式

一方面,要完善公益性服務。強化基層農業公共服務機構建設,重點解決窯灣鄉畜牧獸醫中心人員全部退休,無人員搞防疫的問題。另一方面,要擴展經營性服務。探索適合特點的農業經營性服務組織培育,采取政府訂購、定向委托、獎勵補助等方式,鼓勵和支持經營性組織參與動植物病蟲防治等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發揮經營性服務組織的生力軍作用。

(三)圍繞多元化,創新農業新型業態

一是拓展功能業態。充分發掘和利用農業的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功能,推動農業產業與文化產業、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二是創新流通業態。積極推動農產品電子商務,扶持“愚夫農業”、“格林農業”等網店擴大規模。三是探索金融業態。健全轄區農村信貸抵押擔保體系。積極推進有條件和意向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天津股權交易所等機構的掛牌交易步伐。

二、2015年總體目標和工作思路

(一)總體目標

2015年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24億元,同比增長15%;企業收入達到19.8億元,同比增長10%;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320萬元,同比增長1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4590元,同比增長16%。

(二)工作思路

圍繞“一個目標”,突出“兩個重點”,實現“三個增長”,力爭“四個突破”。即圍繞全域城市化這一奮斗目標,突出窯灣蜜桔原產地保護和以黑虎山、大樹灣飲水改造為重點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村集體經濟分別增長12%、16%、13%以上。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農村土地確權和農業產業化發展上取得新的突破。

三、2015農工作重點

(一)加快窯灣柑橘原產地保護工作,積極推進生態休閑農業發展

以“生態保護為基礎,農產品保障為抓手,農民增收為目的”實施“窯灣蜜橘原產地”保護工作。完善區域內的1006畝柑橘原產地保護建設,形成集種植、休閑、觀光于一體的特色農業。

(二)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穩步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

積極穩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積極引導土地合理流轉,規范土地承包管理。積極探索金融支持現代農業發展有效途徑,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

(三)推進林業生態文明建設,抓好林業資源管護

抓好第三輪綠化美化工作,新栽喬木2000棵、新植草坪綠化面積1.5萬平米、新建改進綠地面積2萬平米。加強林業執法,嚴厲查處亂砍亂伐森林等林業違法行為。落實好森林防火責任,確保不發生大的森林火災和有害生物成災。

(四)加強移民后期扶持管理,促進移民村經濟社會發展

一是積極爭取新一輪葛洲壩移民危房改造政策扶持;二是充分利用移民后扶基金大力發展村級生產安置基地建設;三是嚴格3849名移民230萬直補資金的發放;四是力爭2015年爭取各類移民扶持資金600萬元以上。

(五)優化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城市要素

一是做好以“水”為重點的農業生產設施建設。鞏固山洪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設成果;大力發展噴灌、滴灌、微潤灌等節水措施,改造柑桔園1000畝,安裝管道2.2萬米,興建一批抗旱水池,通過科技手段,提高蜜橘種植效率和品質。

二是繼續做好以“飲水”為重點的農村水管管網改造,探索全域農村管網與城市自來水管網對接。

三是做好以“安保”為重點的農村路網設施建設。加強農村道路安保設施后期的維修和管護,確保道路交通安全。

四是做好以“燈”為重點的農村亮化工程。繼續進行農村亮化設施改造,高標準建設農村路燈網絡,安裝集景觀、照明、殺蟲三種功能于一體的農村照明系統。

(六)加強農民負擔監管,落實農業農村政策

鞏固減輕農民負擔成果,強化農村亂收費治理,嚴肅查處加重農民負擔案件。同時,做好鄉農技推廣體系項目建設,完成生物能源建設300臺套,爭取上級農機、能源補貼30萬元。

(七)完善農業生產管理體系,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加大農業標準化推進力度,加強科技體系建設和技術培訓,全面推行以柑橘為主的農產品標識制度和質量可追溯制度,繼續推廣測土配方施肥、農藥減量控害增效技術,強化農作物無害治理工作,做好大實蠅病蟲統防統治服務,進一步加大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力度,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確保我區農產品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