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察執法工作計劃
時間:2022-07-16 04:19:53
導語:環境監察執法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2018年市環境監察執法工作要點》精神,結合環境監察大隊工作實際,縣環保局制定2018年縣環境監察執法工作計劃如下:
一、總體思路
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和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積極適應環境執法機構改革和新時期環境執法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認真落實國家、省、市環境保護工作會議部署,以執法大練兵為抓手,持續提升隊伍戰斗力,嚴懲重罰環境違法行為,確保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我縣環境執法工作邁上新臺階。
二、以專項行動為依托,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1.重點區域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專項行動。積極派員參加省市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工作。以改善空氣質量為核心,在全縣范圍內繼續開展重點區域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專項行動。
2.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2018-2019年,不斷加大桃溪水庫飲用水水源地巡查工作。重點對“劃”(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立”(地理界標和警示標志設立)、“治”(保護區內環境違法問題整治)任務完成情況的專項檢查。
3.限制進口類固體廢物加工利用企業環境違法問題專項行動。對申請進口許可證的企業持續強化執法檢查,全面查處企業各項環境違法行為,形成高壓震懾。
4.打擊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和傾倒行為專項行動。對重點行業危險廢物、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單位和經營單位現場檢查,堅決遏制危險廢物、固體廢物非法轉移和傾倒案件多發態勢。
5.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對照透明度、溶解氧、氧化還原電位、氨氮等4項水質指標,結合黑臭水體整治實質性措施落實情況,檢查黑臭水體消除情況。
三、以執法大練兵為平臺,不斷提升執法規范化水平
繼續深入開展環境執法大練兵活動,通過“三全大練兵”,即全員、全年、全過程練兵,進一步強化法治意識、規范執法行為、提升執法能力。
1.增強練兵奪優意識。認真落實原環境保護部《2018年度環境執法大練兵方案》,以“戰練結合,以練促戰、錘煉隊伍,爭先創優”為目標,將環境執法大練兵與日常和專項執法融合,全員參與、全崗備戰,通過大練兵曬拼勁、曬作風、曬方法、曬成績,營造“比、學、趕、幫、超”的練兵氛圍。
2.狠抓練兵卷宗質量。進一步依托移動執法平臺,以嚴謹采集證據和規范制作案卷為重點,推動案源管理、調查取證、內部審批、處理處置和辦結歸檔的統一監管,建立網上隨機抽查與系統智能稽查結合的案卷評查模式。嚴格規范執法檢查流程、法條適用和案卷制作要求,確保案件查辦數量與質量并重并舉。
四、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保持監管執法高壓態勢
1.繼續開展以“清水藍天”環保專項執法為主的各類環保專項執法檢查。配合省環保廳、市環保局于4月20日起在全縣范圍內聯合開展為期7個月的“清水藍天”環保專項交叉執法檢查行動。結合中央環保督察信訪件回頭看和群眾信訪線索,開展交叉執法、錯時檢查,并綜合運用按日連續處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移送行政拘留、移送環境污染犯罪等手段,重點排查涉及飲用水源安全、臭氧污染、畜禽養殖污染、農業面源污染、流域排污口、影響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以及群眾重復投訴容易引發群體糾紛的突出環境問題,建立清單,明確責任,限期整改,掛賬銷號。
2.深入推進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在2017年8個行業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工作基礎上,按照省廳部署,對火電、造紙、鋼鐵、水泥、石化、焦化、電鍍、平板玻璃、原料藥、制革、制糖、紡織印染、農藥、有色金屬、氮肥等15個行業開展全面排查。同時,加強與排污許可制度改革的銜接,實現排污許可證“核發一個行業、清理一個行業、達標一個行業、規范一個行業”,推動各類工業污染源持續保持達標排放,排污企業環境守法成為常態。
3.配合開展淘汰落后產能和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重點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和化解過剩產能工作,依法查處無證排污、超標超總量排污等環境違法行為,定期公布超標排放污染嚴重企業名單,用環保手段倒逼落后產能退出。
五、以環保執法垂改為契機,健全完善監管執法機制
1.扎實推進改革試點。按照垂改工作方案要求,積極配合做好執法機構升格、編制調整對接、完善鄉鎮(街道)環保人員配備等工作,優化環境監管執法管理體制機制,加強行政區域環境監管執法力量的統籌運用。
2.健全環保監管網格化。繼續加強城鄉社區網格監管能力建設,完善“五定”監管機制,保障鄉鎮環保網格員工作裝備、經費、待遇,持續開展環保網格員培訓,確保網格員切實履行職責。
六、以加強能力建設為抓手,夯實環境監察執法基礎
1.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深入學習黨的精神,自覺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進一步打造環境監察執法鐵軍,內強執法人員素質,外樹執法隊伍形象,穩步提升執法裝備水平,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堅強保障。
2.全面使用移動執法系統。進一步加強人員培訓和執法設備管理,確保一線執法人員在日常執法中全面使用移動執法平臺開展執法工作,做到依法履職、規范履職。根據省廳要求,移動執法系統內每月人均執法天次數需達到3天次,人均執法任務數需達到2個。
3.完善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建設。繼續推進重點排污單位安裝污染源自動監控設備并與環保部門聯網,具備安裝條件的排放口均應在2018年年底前安裝自動監測設備并聯網。加強監控日常管理,督促已裝設備正常運行,保障數據傳輸有效率達到90%以上。對未安裝、未聯網或不正常運行自動監測設備的重點排污單位,要依法進行處罰。
4.強化隊伍建設和能力保障。按照原環境保護部新修訂環境監察執法標準化建設標準,及時配備便攜式調查取證、執法全過程記錄、個人防護等執法裝備。
七、以推動責任落實為目標,強化環境監察執法考核
1.提升行政執法規范化水平。建立權力清單制度和規范自由裁量權行使制度。省環保廳將根據原環境保護部新修訂的《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規定的環保部門行政處罰權目錄》和進一步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指導意見,在2018年年底前對全省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規范工作和處罰權力清單及時進行調整,促進陽光執法、規范執法和嚴懲重罰,對權力清單和已有自由裁量權制度進行自查自糾,及時改正存在的問題。
2.積極開展環境執法日常稽查、專項稽查和專案稽查。適時組織開展案卷交叉評審,通過案件交叉評審點評、通報等方式,提高環境執法案件水平。
3.建立健全環境執法工作考核機制。環境執法工作考核與黨政領導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考核相同的項目,年度考核成績直接作為黨政領導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考核依據。環保網格化監管工作及環境違法案件查處情況兩項年度總評結果,直接運用于《2018年設區市綜治平安建設生態環保安全監管工作考核》。
4.嚴格落實信息公開。全面落實“雙隨機一公開”制度,于每月5日前報送“雙隨機一公開”情況月報表,并在部門網站及時將每月隨機抽查情況和查處結果向社會公開。以生態環境部全國重點排污單位環境信息公開平臺為依托,推進重點排污單位環境信息公開工作。
- 上一篇:國土局安全生產工作要點
- 下一篇:統計局普法依法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