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脫貧攻堅工作計劃
時間:2022-07-20 04:23:52
導語:鎮脫貧攻堅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精神開局之年,也是深入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狠抓落實之年和作風建設之年。為切實做好2018年度脫貧攻堅工作,我鎮將以精神為引領,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縣委縣政府脫貧攻堅工作決策部署,如期完成各項脫貧目標任務,現結合全鎮脫貧攻堅工作實際,特制定本工作計劃。
一、目標任務
各村、各單位要奮力推動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向縱深發展,緊緊圍繞今年全鎮實現30人脫貧的目標,全面部署落實和提升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為2020年我鎮全面實現脫貧攻堅目標、脫貧成效和質量,與全省同步邁入全國“第一方陣”奠定堅實基礎。具體要完成以下三項行動目標任務:
(一)春季攻勢行動。堅持目標導向,圍繞年度工作部署和目標任務,大興調研之風,明確工作思路,保持思想不松懈、工作不松勁,確保年初脫貧攻堅開好局、起好步、造好勢。
(二)夏季整改行動。堅持問題導向,針對工作推進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列出清單,找準短板,較真碰硬,落實整改責任和時限,完成整改任務。
(三)秋冬沖刺行動。堅持效果導向,加強督查調度,加快工作進展,加大落實力度,全力沖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嚴格考核評估,確保交上年度脫貧攻堅工作優良答卷。
二、工作重點
(一)夯實建檔立卡基礎工作。主要做好建檔立卡“回頭看”、動態管理和信息采集錄入工作,為全面完成2018年脫貧攻堅任務打下堅實基礎。
1.深入開展建檔立卡“回頭看”。嚴格按照扶貧對象建檔立卡“回頭看”常態化機制,完善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和省精準脫貧大數據管理平臺信息數據,規范管理鎮、村、戶扶貧對象檔案資料,規范填寫貧困戶檔案資料及“一證兩冊”,確保人員精準、信息數據準確齊全。
2.認真做好人口動態管理工作。對照省市縣統一部署和要求,結合低保提標和年度審核,認真排查年度新增對象和返貧對象,嚴格執行精準識別程序,確保新增和返貧人員精準、貧困戶知曉認可。根據年度脫貧計劃,瞄準脫貧對象,精準施策,精準幫扶,確保脫貧成效顯著,程序規范、貧困戶認可;全面摸清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成員信息,及時做好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自然變更工作。
3.全面做好信息采集錄入工作。通過數據比對,逐戶摸排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健康扶貧、教育扶貧、安居扶貧、生態扶貧、社會保障扶貧等政策到戶到人落實情況,認真采集信息,準確錄入系統,建立好年度檔案資料,及時、規范填寫好“一證兩冊”。
(二)強勢推動各項扶貧工程。為確保貧困人口穩固脫貧,今年將繼續加大扶持力度,凝聚工作合力,精準施策,努力完成年度各項扶貧工程。
1.大力推進產業扶貧。一是充分發揮我鎮農業農村等資源優勢,通過重點推進高標準農田、農業結構調整九大工程、發展林下經濟六個重點等,大力引導“城歸”“雁歸”人才留鄉創業,為貧困戶發展脫貧產業和成功就業創造更多更廣更好的有利條件;二是進一步完善產業扶持獎補到戶措施,鼓勵引導貧困戶主動發展脫貧產業,提高收入水平;三是進一步鞏固發展產業扶貧示范基地,通過村干部與能人帶頭領辦和村黨員主動參與、村民自愿參與、貧困群眾統籌參與的“一領辦三參與”模式,全面提高發展產業的組織化程度,增強合作組織扶貧帶動功能,發展貧困村集體經濟,拓寬貧困戶尤其是深度貧困人口增收門路;四是認真實施光伏扶貧擴面工程,按要求在6月底建設完成里陰、官坪兩個貧困村光伏扶貧發電站,不斷壯大貧困村集體經濟。五是深入推進產業扶貧貼息貸款政策,確保有貸款需求的貧困戶“應貸盡貸”,切實解決貧困戶發展產業資金不足問題。
2.深入開展就業扶貧。圍繞方便貧困群眾“掙錢”、“顧家”兩不誤,繼續開展園區企業承接、龍頭企業帶動、合作組織鏈接、扶貧車間吸納、農村能人引領、公益崗位扶持等六類就近就地就業扶貧新平臺,以靈活豐富的就業形式,幫助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全方位拓展貧困群眾就業門路。著力拓展“雨露計劃”等職業技能培訓,促進就業扶貧“春風行動”。
3.著力提升健康扶貧。扎實推進健康扶貧再提升工程,全面筑牢農村貧困人口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大病補充保險、醫療救助、政府兜底互為補充的健康扶貧“五條保障線”,切實保障門診特殊慢性病待遇水平,加大貧困人口醫療救助力度,提升補充保險籌資標準和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貧困人口重大疾病醫療補充保險籌資水平,全面實現貧困人口鎮域內住院“先診療后付費”和“一站式”報銷結算,確保貧困患者醫療自付費用控制在10%以下,15種大病全部得到專項救治,全面落實健康扶貧政策,確保不讓一人因病導致吃不飽穿不暖。
4.強化落實教育扶貧。加強學籍管理系統數據與建檔立卡信息系統動態銜接,建立義務教育扶貧資助政策學校校長與村屬地雙負責制度,確保貧困家庭學生享受各種助學政策,不讓一人再因經濟困難失學輟學。強化控輟保學措施,對因病因殘無法隨班就學的,定期送教上門;對厭學的貧困學生,采取單獨編班和入讀職業學校的方式因學施教,確保教育扶貧政策全面落實。
5.扎實推進安居扶貧。加大貧困戶危房改造扶持力度,積極做好農房加固改造技術手冊的試行推廣,全面完成C級危房加固改造和D級危房改造建設,堅決防止貧困戶因建房舉債致貧或返貧,確保貧困農戶不住危房。
6.筑牢兜底保障扶貧。推進農村低保提標增效,堅持扶貧開發與社會保障有效銜接、扶持脫貧與防止返貧并舉并重。按照“應保盡保”要求,結合低保提標提補和年度審核工作,全年開展兩次農村貧困群眾排查摸底工作,及時把新增符合農村低保條件的貧困群眾全部納入農村低保,對失能弱能的貧困人口應保盡保,兜牢保障底線。
7.深化落實生態扶貧。建立生態扶貧工作考核機制,將生態扶貧工作納入年度考核內容,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大力開發生態公益崗位,優先安排貧困勞動力擔任清潔員、護林員、護路員等。
(三)扎實推進貧困村組建設。加大整合和投入力度,進一步鞏固提升貧困村退出成果。
1.扎實鞏固提升退出成果。對于已退出的貧困村,結合農村環境整治、“整潔美麗、和諧宜居”新農村建設、鄉村旅游,全面開展鞏固提升建設,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量力而行,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和鞏固提升退出成果。
2.有力促進貧困村產業發展。根據貧困村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實際情況,按照“一村一品”發展要求,立足實際,科學規劃貧困村產業發展,因村施策、突出特色;推進貧困村脫貧產業組織化,加大政策鼓勵力度,健全產業風險防控機制,確保貧困村脫貧產業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較大幅度增長。
(四)著力構建大扶貧格局。統籌政府、市場、社會資源,明確責任,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大扶貧格局。
1.進一步強化領導掛點扶貧責任。鎮領導要進一步加強調研,及時掌握鎮、村、戶脫貧攻堅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高位協調推動,大力推進各村、各相關單位脫貧攻堅工程深入開展。
2.進一步強化行業部門扶貧職責。各相關單位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將脫貧攻堅工作擺在單位工作重要位置,全面摸清幫扶村底數,精心制定好幫扶措施和年度幫扶計劃,履行好幫扶職責。
3.進一步加強企業結對幫扶力度。充分搜集整理企業幫扶意愿和資源,積極引導園區企業、農林龍頭企業參與幫扶,深入開展“百企幫百村”行動,擇優選擇符合條件的園區企業、農林龍頭企業幫扶行政村,實現全鎮11個行政村企業幫扶全覆蓋。加強企業與行政村、貧困戶之間信息溝通,促進幫扶資源和脫貧需求的精準對接。
4.進一步營造濃厚社會扶貧氛圍。加強宣傳發動,通過電視、網絡、微信平臺以及召開老鄉茶話會、張貼宣傳標語、組織好“扶貧日”活動等形式,宣傳扶貧政策,引導社會“愛心”人士和成功人數參與家鄉扶貧濟困,深入營造“脫貧路上、你我同行”的社會扶貧氛圍;深化推廣中國社會扶貧網,利用春節期間農村家庭團圓過年的時機,全面調查掌握貧困村、貧困戶脫貧實際需求,并在中國社會扶貧網上及時;利用好中國社會扶貧網統籌整合社會幫扶資源功能,引導社會各界及時對接幫扶,全面提高幫扶資源與脫貧需求的對接質量和成功率。
三、工作保障
(一)強化資金保障。加大鎮財政投入,落實財政扶貧資金穩定增長機制。按照省整合財政涉農扶貧資金統籌整合方案要求,強化措施,加強力度,切實為脫貧攻堅需求提供堅強的資金保障;加強指導,規范操作,確保計劃整合資金規模、實際整合資金規劃、整合資金實際撥付率等三項指標全部達到績效考核評價要求。加大金融扶貧力度,抓住省市縣融資契機,主動對接,確保貧困村退出、光伏扶貧擴面工程等建設需求;鼓勵和引導商業性、政策性、開發性、合作性等各類金融機構加大對扶貧開發的金融支持。執行脫貧工程項目“綠色通道”,加大項目建設和資金撥付調度力度,切實解決項目實施進度慢、資金撥付使用慢問題,確保及時發揮資金效率。
(二)強化扶貧基層基礎。深入推進“黨建+”扶貧,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選優配強行政村領導班子;加強村民自治建設,大力培養農村致富帶頭人;充分發揮鎮村扶貧工作站(室)專職管理職能,安排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鎮級保證1-2人、村級落實1名專職信息員負責精準扶貧信息工作,堅決克服廣大基層干部填報報數問題,讓廣大基層干部集中精力開展精準幫扶,提高脫貧攻堅工作效率;加強培訓力度,全面提升鎮村黨員干部和扶貧干部精準扶貧工作水平。
(三)強化工作作風專項治理。認真落實2018年開展扶貧領域作風建設年各項要求,嚴格按照《關于開展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的實施方案》,狠抓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力戒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問題,持續保持常態化督查態勢,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力度,以作風攻堅促進脫貧攻堅。
(四)強化宣傳正向引導。強化正向激勵機制,在幫扶資金安排上正向引導,采取生產獎補、勞務補助、以工代賑等方式,讓貧困群眾敢想敢干、能干會干,激發其脫貧信心和內生動力,促進自立自強和自主脫貧;實行反向約束措施,對“因懶致貧、因賭致貧、因婚致貧、因子女不贍養老人致貧”等精神貧困問題,強化村民自我教育、管理、監督等自治方式,在幫扶施策上建立反向約束機制,加強教育懲戒,促進精神脫貧,克服貧困戶“等靠要”思想。
(五)強化督察問責機制。充分發揮鎮脫貧攻堅專項督察工作組作用,以及時發現問題為重點,以督促整改問題為導向,加強明查暗訪和常態化督察,不實不力的進行約談;完善追責問責機制,嚴格執行“召回”制度,壓實壓緊脫貧攻堅“六大”主體責任;強化扶貧干部關懷,注重在脫貧攻堅一線培養鍛煉優秀干部,對工作優秀的基層扶貧干部和駐村幫扶干部,在干部任用、表彰獎勵、待遇補貼、人文關懷、撫恤救助等方面給予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