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中心下半年工作計劃

時間:2022-10-23 09:59:47

導語:畜牧中心下半年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畜牧中心下半年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堅持“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和“規模養殖、集中屠宰、冷鏈運輸、冰鮮上市”的發展方向,以建設現代畜牧強縣為目標,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提高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為重點,加強畜牧業產能建設和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加快推進以養殖規?;?、生產標準化、經營產業化、服務社會化為基本特征的現代養殖業生產體系建設。

(二)工作重點

以“1346”工作體系為引領,全面實施畜牧養殖“66135”和水產養殖“55135”工程,強力推進養殖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

“1”即堅持“一條主線”:以標準化規?;G色發展為主線。

“3”即打造“三條產業鏈”:畜禽養殖加工產業鏈、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產業鏈和水產健康養殖產業鏈。

“4”即推進“四大重點工作”:動物疫病防控“防火墻”工作、動物食品安全檢疫檢測規范化監管工作、特色品牌創建工作、標準化示范引領工作。

“6”即實施“六化同步”:一是以規?;七M一體化。在規?;A上抓聯合體建設,促進現代養殖產業聯合。建立完善肉鴨、肉雞、蛋雞、生豬和肉牛養殖五個全產業鏈,打造草食動物產業聯合體;二是以標準化推進信息化。推動我縣畜牧業轉型發展,開展畜禽標準化養殖示范場創建活動,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快實驗室和快檢室標準化建設,建立健全與規模場之間的聯結機制,完善信息上報,實現信息共享。開展動物衛生監督信息化建設,打造“智慧動監”平臺,實現動物及動物產品產地檢疫100%電子出證,做到產地檢疫信息化、可追溯。積極推廣“互聯網+養殖業”,鼓勵養殖業主建設網站5家,推廣新聯禽業物聯網模式,加快規模場動物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建設;三是以園區化推進產業化。依托牧原生豬養殖產業園、益新肉雞養殖產業園、新聯蛋雞養殖產業園、萬畝水產養殖產業園、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園,完善產業鏈條,推進產業發展。

1、全面實施畜牧養殖“66135”工程,促進“兩個轉變”,推進畜牧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

“66135”工程:以生豬、蛋雞、肉雞、肉鴨、白山羊、黃牛為六大畜禽支柱產業,以牧原牧業、強英肉鴨、新聯蛋雞、益新肉雞、“三合一”肉羊、共福園肉牛聯合體六大品牌企業為引領,以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園為依托推進畜禽養殖快速發展,規范提升300家規模養殖場發展能力,培育50家特色養殖基地。

“兩個轉變”:養殖業由散養戶小規模向規模場龍頭企業轉變、由傳統粗放的養殖方式向現代化集約化經營轉變。

落實“規模養殖、集中屠宰、冷鏈運輸、冰鮮上市”16字方針,重點促進生豬、家禽轉型升級健康發展。穩定生豬生產能力,抓好牛羊肉、禽肉、禽蛋生產,保障市場有效供給。加強地方畜禽遺傳資源開發與利用,加快畜禽良種推廣,引導發展特色畜牧業。

(1)加快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按照“六統一”(統一規劃布局、統一產品品牌、統一技術服務、統一動物防疫、統一物業管理、統一污染治理)的標準,指導全縣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到2020年底,力爭建成蛋雞、肉雞、肉鴨、生豬等各類養殖場(小區)8個。

(2)開展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按照畜禽標準化養殖示范場“六化”(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無害化、監管常態化)建設要求,突出養殖環境控制和生物安全水平,創建標準化養殖示范場。到2020年底,再創建省級畜禽標準化養殖示范場1個、市級畜禽標準化養殖示范場1個。

(3)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一是加快金農新能源有限公司和中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家大型沼氣發電和有機肥廠建設,推進畜禽糞污能源化肥料化終端利用行動;二是建立健全8家依托新型經營主體組建的第三方收集處理服務中心運行機制,實施畜禽糞污常態化收集全覆蓋處理行動;三是打造以“省向陽牧業有限責任公司、共福園畜牧養殖有限公司、慧佳農業有限公司、省綠業生態養殖有限公司”4家種養結合為模式的示范點,推廣農牧循環發展行動;四是推進畜禽規模養殖場全面整改提升和集中統一安裝遠程視頻監控,開展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資源化利用實時監管行動。

(4)積極推進糧改飼項目。繼續實施中央糧改飼項目,促進青貯玉米、苜蓿等飼料作物種植,推進種植結構向糧經飼統籌方向轉變,完成糧改飼項目任務。培育發展社會化專業收貯服務組織,加強糧改飼項目管理培訓,實施項目績效評價。

(5)開展養殖業污染整治。開展“四巡查一限改”行動,進行不定期巡查,查找污染源,全面推進養殖污染整治工作。

2、堅持“防檢監”三位一體,構建動物防疫長效機制,保障畜牧業健康發展

(1)堅決打好非洲豬瘟防控攻堅戰。一是全面落實現行有效的各項防控措施。壓實屬地管理、部門監管和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按照《省規?;i場和種豬場生物安全管理規范(試行)》指導養殖場戶科學防控。加強屠宰環節標準化建設,完善各項防控規定。積極推進運輸車輛備案制度,切實加強調運監管。關注和支持養殖場戶做好補欄,穩定生產。全面做好禁止使用餐廚剩余物喂豬、動物源性飼料管控等各項防控工作。二是著力提升防控能力。對規?;i場和種豬場開展培訓,引導支持其按規范要求改善防疫條件,嚴格落實清洗消毒措施,主動加強管理。組織基層防疫、檢疫、屠宰等技術管理人員培訓,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提升自身能力,履行好監管職責。加強實驗室技能培訓,增加非洲豬瘟檢測實驗室授權點。三是嚴格疫情處置。嚴格落實非洲豬瘟排查制度,加強監測和評估,認真貫徹農業農村部《非洲豬瘟疫情應急實施方案(2020年第二版)》。強化疫情溯源調查,及時發現和消除隱患。協調有關部門管控餐廚剩余物,對用餐廚剩余物喂豬、不主動報告疫情、不配合疫情處置、私自處置偷賣病死豬造成疫情傳播的,一律追究法律責任。

(2)全面強化其他動物疫病防控。一是加強強制免疫工作管理。落實國家強制免疫政策,確保常年強制免疫密度達到100%。制定動物疫病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計劃,全面抓好春秋季重點動物疫病集中監測、定點監測和流調工作。二是推進動物疫病凈化和人畜共患病防控。加大宣傳、培訓、指導工作力度,開展種畜禽場動物疫病凈化創建。做好布病、狂犬病等綜合防控工作。

(3)努力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一是嚴格屠宰環節質量管理。積極推進畜禽產業轉型升級,逐步構建“規模養殖、集中屠宰、冷鏈運輸、冰鮮上市”的新模式。加強屠宰環節的質量管理工作,嚴格落實有關規定,認真開展進入屠宰場生豬的檢疫和屠宰后的檢疫檢驗工作。建立定期消毒制度和聯防聯控機制,做好生豬及其產品調運監管、市場供應。嚴厲打擊屠宰環節的非法添加和私屠濫宰。二是開展蛋禽養殖環節的質量管控。開展蛋禽養殖環節的專項整治工作,對規模蛋禽養殖場戶開展“拉網式”排查,嚴厲打擊非法濫用抗生素行為,全面整治蛋禽養殖環節存在的問題,構建家禽產品監管長效機制,努力提升質量安全水平。三是嚴格獸藥風險管控。加強全鏈條獸藥質量安全監管,有計劃的實施監管抽查和風險監測,全面推進經營企業二維碼追溯制度,強化不合格獸藥產品違法違規案件查處。加強獸用生物制品監督管理,嚴厲打擊非法制售使用獸用生物制劑等犯罪行為。探索開展動物及動物產品獸藥殘留監控和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

(4)切實加強獸醫衛生監督管理。一是規范檢疫。嚴格執行農業農村部新修訂的《生豬產地檢疫規程》和《生豬屠宰檢疫規程》,推進生豬等畜禽及其產品檢疫和追溯體系建設,規范動物衛生證章標志規范使用。強化生豬調運監管,繼續推動生豬運輸車輛備案工作,進一步完善生豬“點對點”運輸管理制度,全面提升活畜禽運輸環節生物安全管理水平。二是做好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認真貫徹農業農村部有關畜禽無害化處理相關政策,探索建設病死畜禽無害化集中處理中心,建立運行長效機制。鼓勵和支持畜禽養殖企業增加病死畜禽無害化設施設備,自行開展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三是加強執法辦案力度。圍繞畜禽養殖環節、運輸環節、屠宰環節加強監督執法,重點加強對隱瞞疫情不報、有意出售病死豬、調運證件不全、屠宰和出售帶有病毒的肉類產品等違法違規案件查處,每年辦案不少于10件。同時,做好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加重懲處力度,對縱容包庇、玩忽職守的行政執法人員,嚴肅問責,絕不姑息。

3、全面實施水產養殖“55135”工程,推進水產業健康發展

以“全新、多樣、特色、美化”為指導思想,按照“五主體五基地一園區三條線五十個水產養殖示范點”發展框架,因勢利導,提升老點、拓展新點、打造亮點;推行循環流水養殖、稻漁(蝦、蟹、鰍)綜合種養、水生植物+凈水養魚、休閑漁業模式,做強做大水產養殖業。

“55135”工程:以無公害養殖青草鰱鳙四大家魚、生態化養殖螃蟹、稻田綜合種養模式養殖龍蝦(螃蟹)、綠色健康養殖烏鱧(黑魚)、工廠化養殖鰍鱔鱉蛙5種養殖模式為主體;以“草廟鎮、丁湖鎮、墩集鎮、草溝鎮、大路口鄉”5大水產養殖示范基地為依托;打造1個“萬畝水產養殖園區”;發展新汴河沿線、唐沱河沿岸、兩高一鐵沿邊3條水產養殖產業帶;創建50個水產養殖示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