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鄉十四五重點工作謀劃
時間:2022-10-30 10:41:54
導語:某鄉十四五重點工作謀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十三五”期間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一是經濟發展質量不高,企業創新內生動力不阻,文化和旅游資源有待進一步開發;二是生態環境治理壓力較大,人居環境和鄉村品位有待提升,交通瓶頸還有一定的制約,基礎設施不完善,集聚力不強;三是優質公共服務供給仍然不足,鄉村建設存在短板,影響平安穩定的隱患還不少;四是一些黨員干部能力水平和作風狀況還不完全適應新時展要求,制度建設還不夠完善,干部執行力有待持續提高。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實加以解決。
“十四五”工作思路是: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及中央省市縣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縣委六屆六次全會部署,結合鄉黨委“工業強鄉、農業富鄉、旅游旺鄉、宜居新鄉”的工作思路,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根本出發點,以礦業整合技改升級為重點,以板栗和食用菌等農業特色產業為抓手,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著力推進“寬唐走廊、黃金小鎮、休閑旅游、美麗鄉村”建設,奮力開創新時代“經濟強鄉、魅力”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十四五”主要目標是:力爭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5%左右;全部財政收入年增長12%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長10%以上。
為把美好藍圖變為發展現實,我們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精準用力:
(一)全力做好脫貧攻堅“后半篇”文章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決勝全面小康的重要一役。“十四五”期間,我們將全力做好脫貧“后半篇”文章,突出鞏固好提升好好“兩不愁三保障一達標”脫貧成果,精準落實教育、健康、住房、社保兜底等保障性政策,不斷夯實穩定脫貧基礎,著力完善后續幫扶和鞏固提升政策體系,防止邊脫貧、邊返貧現象發生,做好扶志扶智相結合,改進幫扶方式,進一步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堅決反對各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整治各種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二)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1.推進公共事業發展。堅持以人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利益協調機制,訴求表達機制、權益保障機制。完成90%以上村所有照明、綠化、硬化等基礎設施建設,落實各項社會保障制度,加快扶貧路、合作醫療、網絡通信等農村公共事業發展,抓好意識形態建設,推進鄉村文明建設。
2、推進美麗鄉村項目建設。打造-環鄉政府美麗鄉村示范帶,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特色。高標準打造鄉政府所在地村、村美麗鄉村建設。逐步建設成環境整潔、設施配套、產業興旺、風光秀美、宜業宜居的升級版現代新農村。整合各項涉農政策,建立社會資本與農村資源資產有效銜接的利益共享機制,打造農業觀光型、民俗風情型美麗鄉村,實現“農村美”與“百姓富”的有機統一。
3、推進土地合法管理使用。結合自身產業發展規劃,以“美麗鄉村”建設為統領,以“中心村”“居民點”布局為抓手,積極推進土地復墾項目,整村推進,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經濟和物質基礎;積極推進特色鄉鎮、特色村莊等規劃,對違法用地將重拳出擊,發現一起,立案一起、查處一起、拆除一起,絕不姑息,嚴守耕地保護“紅線”。
4.全力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通過積極爭取上級配套發展資金、盤活用好集體資產資源等方式,加快村級產業發展布局和項目建設,確保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逐年增加,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常態化、長久化。
(三)突出厚植生態環境新優勢。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嚴守環境保護底線、生態保護紅線,對破壞環境行為“零容忍”,不斷提升綠色雙浮綠色生態優勢;持續開展森林撫育工程、森林長廊建設,積極創建森林村莊,增強綠色底蘊;實施好牛心河流域綜合治理,降低農業面源污染,打好碧水攻堅戰;加強大氣污染防治,狠抓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打贏藍天保衛戰;同時點、線、面結合,大力開展補綠、建綠、透綠工作,在農村廣泛開展村莊綠化,道路綠化,讓空氣常新、綠水常流、藍天常在。
(四)堅持維護全鄉大局穩定。堅持“平安單位”、“平安鄉村”、“平安家庭”評比創建活動,創新平安創建宣傳,繼續推進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雙提升雙進位。繼續加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力度,組建由綜治、信訪、派出所、自然資源、司法所等部門組成的調處小組,集中力量,解決各種土地、經濟等糾紛以及歷史遺留問題。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矛盾和問題,妥善解決群眾的合法利益訴求;嚴厲打擊非法纏訪、鬧訪行為,千方百計確保重大敏感時期和社會大局穩定和諧,重點做好重大慶典活動期間的信訪維穩工作,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上交,不斷提高群眾的幸福指數。同時,扎實做好掃黑除惡專項行動成果鞏固提升工作。持續做好禁種鏟毒工作以及加大對土地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嚴格落實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重點做好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完善監管體系,健全應急管理機制和預范機制,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確保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營造鄉村文明氛圍,推進文明村鎮創建,提升廣大群眾的精神文明素質和社會責任意識,堅持以文明新風指引社會治理,進一步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尋求本土、多元、有效、文明的治理模式。
(五)持續全力繁榮社會事業。突出教育優先的戰略地位,進一步調整優化教育布局和結構,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改善教育教學硬件設施,發展現代遠程教育,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教育氛圍,關愛留守兒童,抓好學前教育,健全完善學生資助體系,全面提升全鄉小考成績達標水平。加強農村公益性文化體育工作,加強體育設施建管工作,搞好送文化下鄉活動,抓實“雙基”文化廣場常態化運行工作,全面提升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穩妥實施全面兩孩政策,著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促進衛生事業健康發展,不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積極創建全國級衛生鎮和實現衛生村全覆蓋,支持醫療機構實施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救助保障制度,落實城鄉低保、五保供養標準,進一步擴大救助覆蓋面,做好困難群眾救助。大力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發揮自身優勢圍繞黨政中心工作更好地履職盡責,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
(六)不斷提升政府執政能力。面對適應工作新常態、搶抓發展新機遇、民生改善新要求,核心與關鍵是要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敢擔當、勇負責,建立政府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制度,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依法行使政府權力、履行政府職責努力讓人民群眾更加滿意。自覺接受鎮人大和社會各界的監督,大力整治“庸、懶、散、浮、拖”等問題,不斷改進“四風”。努力打造法治政府、高效政府、責任政府、廉潔政府。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認真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扎扎實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
- 上一篇:城市道路揚塵整治工作方案
- 下一篇:物探技術在隧洞工程勘察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