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加強改革服務發展計劃
時間:2022-12-22 05:50:00
導語:衛生局加強改革服務發展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9年全縣衛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縣衛生事業,以保障公眾健康為宗旨,以民生工程為突破,以衛生強縣建設為載體,大力加強公共衛生、農村衛生和社區衛生,突出重大疾病防治,推進中醫事業發展和科技興醫戰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強化醫德醫風建設,著力推進全縣衛生事業更好更快發展,為建設和諧*提供堅實的健康保障。2009年全縣衛生工作思路是:圍繞一個中心(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中心),突出兩個服務(為城鄉居民健康服務、為構建和諧*服務),抓好三大衛生(農村衛生、公共衛生、社區衛生),推進四個建設(行風建設、項目建設、人才建設、素質建設)。具體工作主要抓好“三促三強”:
(一)抓衛生改革促強縣建設。
要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針,牢固樹立服務經濟關注民生的正確理念,把黨的衛生工作方針落到實處。要根據國家即將出臺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結合實際,深入推進全縣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扎實推進醫療資源整合,妥善實施,確保平穩。爭取出臺衛生強鎮考核推進機制,制訂創建規劃和年度計劃,加強指導服務和督查,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衛生強鎮創建活動,擴大創建覆蓋面,以創建衛生強鎮工作為載體推動我縣衛生事業走上新的發展平臺,為我縣創建“衛生強縣”夯實基礎。
(二)抓公共衛生促公眾健康。
一是加強衛生應急工作。注重統一指揮和組織協調,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開展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實戰應急演練,加強院前急救機構建設和現場急救能力培訓,強化監測技術裝備和應急物資儲備,規范疫情網絡直報工作,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快速反應和有效處置能力。
二是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繼續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方針,鞏固以血吸蟲病為重點的地方病防治成果。落實重點傳染病防控責任,加強以霍亂為主的急性腸道傳染病綜合防治工作,強化艾滋病傳播途徑綜合干預工作。繼續抓好兒童計劃免疫工作,重點加強對流動人口的免疫規劃管理。深化以面向社區居民及外來務工人員為主的健康教育工作,鞏固精神病防治工作成果,積極開展慢性病防治工作。
三是加強婦幼保健工作。要強化母嬰保健法律意識,進一步規范和提高日常婦幼保健工作。加強全縣產科建設,嚴格掌握催產素的使用指征,力爭進一步降低全縣剖宮產率。加強婚檢知識宣傳,引導欲婚青年自覺參加婚檢。推進兒童保健規范化門診建設,繼續拓展產前篩查、新生兒疾病篩查和新生兒聽力篩查工作。繼續抓好婦女健康促進工程,進一步加強流動人口婦幼保健工作。
四是加強衛生監督執法工作。重點加強衛生監督能力建設,探索建立鎮村兩級衛生監督網絡,完善執法設施裝備,全面實現衛生監督綜合執法。繼續推進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和“五常法”管理工作,進一步提升我縣食品衛生監管水平;繼續加強《職業病防治法》的宣傳工作,認真研究分析全縣職業病危害因素分布情況,對重點職業病危害人群,重點職業病危害企業,分層次、分步驟、抓重點開展職業衛生專項整治活動;加強對醫療機構的監督管理,深入開展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凈化全縣就醫環境,保障群眾就醫安全。
五是加強愛國衛生運動。以創建活動為載體,加強基礎衛生設施建設和環境綜合整治,推進環境衛生長效機制的建立完善。鞏固省級衛生縣城創建成果,認真落實系統創衛工作,做好國家衛生縣城創建相關準備工作。深化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抓農村衛生促保障能力。
1、進一步鞏固城鄉居民合作醫療制度。努力實現“一穩一提高”(參合率穩步提高,參合農民受益率進一步提高)的目標。一是進一步加強合作醫療經辦機構指導服務工作,加強和規范合作醫療資金管理,合理控制資金結余水平,繼續實施合作醫療資金使用情況定期審計和公布制度;二是繼續完善我縣城鄉居民合作醫療實施辦法,以適當提高籌資額度和受益水平為主要內容,科學擬訂新一輪合作醫療實施方案。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多層面宣傳,在堅持農民自愿的原則下,努力提高我縣合作醫療參保率;三是加強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督力度,要求各定點醫療機構從內部管理入手,規范診治行為,切實做到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努力減輕群眾的就診負擔,使參合居民得到更多的優惠,促進城鄉居民合作醫療工作健康地向縱深發展。四是進一步加強信息化建設。在全縣全面實行“刷卡報銷”的基礎上,及時總結經驗改進工作,更好在為參保居民提供便民服務。
2、組織實施好農民健康體檢。全面完成第二輪兩年一次的農民健康體檢工作,全縣農民健康體檢率要達到70%以上,切實規范做好健康檔案內容的更新。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落實好設備、場地和人員,確保第二輪農民健康體檢工作任務的全面完成。
3、落實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各項任務。鞏固完善三級公共衛生管理體系,健全有效的評價考核體系,落實村公共衛生聯絡員和社區責任醫生工作職責,全縣三大類12項農村公共衛生項目達標率達到90%以上。
(四)抓社區衛生強服務功能。
一是進一步落實我縣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和發展規劃,加強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推進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規范化建設,統籌發展城鄉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確保社區衛生服務“六位一體”功能得以拓展。
二是要大力開展縣級醫院對口支援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工作,積極推進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縣級醫院分級醫療、雙向轉診和對口支援機制的建立,進一步提升城鄉社區衛生服務能力。
三是進一步落實社區責任醫生制度,切實為轄區內居民提供集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指導“六位一體”的社區衛生服務,重點要加強對慢性病患者的跟蹤隨訪工作,努力實現“戶戶擁有家庭醫生,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工作目標。
(五)抓醫療衛生強綜合實力。
一是加強醫院管理。在“醫院管理年”活動基礎上,開展“醫院質量持續改進計劃”,推進醫院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提高醫醫院管理水平。實行新上崗醫務人員崗前培訓,以技能大比武為平臺,強化“三基三嚴”訓練,進一步規范醫療文書書寫,充分依托各質量控制組織加強督導,切實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深入推進“綠色醫院”、“平安醫院”創建,努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維護醫療機構的正常工作秩序。進一步加大醫療糾紛、事故責任追究力度,努力降低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的發生率。
二是加強隊伍建設。要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努力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衛生干部隊伍,為衛生事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要推進人才隊伍建設,實施人才強衛戰略,在全系統內形成重才、愛才、用才、助才的濃厚氛圍。要積極爭取政府支持出臺政策,在引進和補充基層衛生人員方面邁出新步伐。要著力推進科教創新,加強各級各類醫學重點學科建設,做好醫學科研計劃項目立項、科研成果獎申報和適用技術推廣應用工作。
三是加強中醫藥工作。鞏固省級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創建成果,加強中醫藥繼續教育和中醫藥人才培養,強化中醫重點學科建設,提升中醫治療率。進一步發揮縣中醫院在全縣中醫藥工作中的龍頭作用,力爭通過幾年努力在每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一個中醫特色科室。引導更多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參與省中醫藥參與社區服務示范單位創建活動,進一步提高中醫藥服務能力,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公共衛生和社區衛生服務中的作用,提高中醫藥資源利用率和服務參與率。
四是加強基礎建設。切實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加快縣人民醫院遷建工程建設步伐,力爭年底主體揭頂;積極爭取縣政府的支持,縣疾控中心和縣衛生監督所遷建工程爭取早日開工;啟動橫港衛生院遷建工程。進一步加大衛生院醫療設備更新力度,大力提升我縣醫療、預防、保健的保障水平和能力,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
(六)抓滿意工程強行業形象。
1、分解目標,落實責任。進一步健全行風建設領導小組及工作責任體系,著重建立長效機制,堅持“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各負其責”的原則,將行風建設的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到各基層單位及其各科室,并納入對各單位目標責任制年終考核的重要內容。
2、采取措施,改進服務。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衛生事業。進一步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不斷推出新的便民措施,深入開展窗口創優活動,重點改善醫療服務態度,提高醫療服務水平,改善醫療服務環境。
3、規范收費,公開監督。加大對各醫療衛生單位執行物價政策的監管力度,規范醫療服務收費行為。切實加強院務公開工作,進一步提高醫療收費的透明度。完善全縣醫療機構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工作機制,努力控制醫藥費用的不合理增長。
4、抓住“熱點”,強化整治。狠剎醫務人員收受“紅包”、回扣現象,繼續深入開展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專項工作。建立互動監督機制,采取內部監督、群眾監督、上級監督、社會監督、媒體監督等多種措施,大力營造輿論氛圍,對發現有勃于職業道德的各類問題,及時按章查處,并給予通報曝光。
5、抓好典型,示范引路。樹立衛生行業先進模范典型,加強正面宣傳,引導醫務人員對照榜樣找差距,明確目標見行動,比學趕超爭先進,促進共同進步。正確引導社會輿論,積極營造健康和諧的醫患關系,營造良好社會輿論氛圍。
- 上一篇:農村公共產品供給體制改革論文
- 下一篇:教育局宣傳教育發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