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衛生局工作計劃(共3篇)
時間:2022-03-12 09:17:57
導語:市衛生局工作計劃(共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一)積極推進項目建設。認真落實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任務,積極開展調度、指導、協調和督查力度,強力推進,確保按照時序進度完成建設任務。繼續推進市立醫院新區醫院、靈璧縣人民醫院、蕭縣人民醫院、市第一人民醫院等新建、改擴建醫療衛生機構項目。
(二)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充分發揮好食品安全綜合協調、監督指導作用,落實食品安全監管體制調整時期各項職責任務,確保機構改革期間食品安全工作不受影響,確保完成食品安全工作目標任務。
(三)積極推進民生工作建設。積極實施新農合、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水平、縣級公立醫院藥品零差率補助、重大傳染病病人醫療救治、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服務等衛生類民生工程。加強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監管,控制次均費用,提高補償比,推進大病醫療保險。完成免費婚檢、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預防接種、艾滋病病人和貧困結核病病人醫療救治以及十一類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服務年度任務。
(四)繼續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進一步完善管理體制、藥品采購機制和運行補償機制,落實院長經營自主權,實施量化績效考核,完善分配激勵機制,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
(五)繼續鞏固基層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認真貫徹落實基層醫改政策并加強督查檢查。不斷完善編制管理、財政補償、績效考核等機制,保證經常性收支差額、績效工資補助到位。加大對村醫扶持力度,落實好村醫各項政策,不斷完善村醫執業環境,提高村醫待遇。
(六)加強疾病防控。做好艾滋病、結核病、瘧疾等重大疾病和人禽流感、手足口病、腸道傳染病等重點傳染病防控,全面落實防控措施。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積極推進健康教育、改水改廁、衛生創建等工作。
(七)加強衛生監督執法。強化衛生監督執法,開展環境衛生、飲用水衛生、放射防護、學校衛生、傳染病防治監管,嚴厲打擊非法行醫、非法醫療廣告。
(八)加強醫療服務監管。進一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積極開展“三好一滿意”、“醫療質量萬里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等活動,繼續推進優質護理服務、臨床路徑管理、預約診療服務等便民措施。
(九)加強衛生應急和信息化建設等工作。推進衛生應急體系建設,加強應急裝備配備,開展市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系統建設,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建立市及相關縣120緊急救援指揮平臺,完善各縣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
第二篇
(一)鞏固完善新農合制度。繼續穩定參合率,保持在95%以上,同時比上年有所提高。進一步提高人均籌資水平,各級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280元,個人籌資標準每人60元,總籌資標準達到340元。進一步提高住院報銷比例,減輕參合農民就醫負擔。提高新農合運行質量,繼續推進住院按病種付費等支付方式改革,加強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監管,嚴格控制醫療費用,確保資金安全。
(二)積極實施衛生類民生工程。完成免費婚檢、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預防接種、重大傳染病人醫療救治、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服務等年度任務,確保進入全省前八位次。
(三)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加快市立醫院西區分院(市兒童醫院)和靈璧縣、蕭縣、市第一人民醫院建設進度,力爭市中醫院、市二院、碭山縣人民醫院建成使用,鼓勵社會力量辦醫,確保皖北衛生職業學院掛牌。實施衛生監督和婦幼保健機構能力建設,加快縣級以下衛生服務機構規范化建設。
(四)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按照“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開”的要求,以破除“以藥補醫”機制為關鍵環節,以改革補償機制和落實醫院自主經營管理權為切入點,統籌推進管理體制、補償機制、人事分配、價格機制、醫保支付制度、采購機制、監管機制等綜合改革。
(五)繼續鞏固完善基層綜合醫改成果。完善多渠道補償機制,落實政府投入,嚴格執行一般診療費制度,發揮醫療保障制度的補償作用。推進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和落實績效考核與工資制度,努力化解歷史遺留債務,繼續探索完善和落實村衛生室及村醫補償政策,加快建立村醫準入、退出和養老保障機制,確保鄉村醫生隊伍穩定。
(六)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加強艾滋病、結核病、瘧疾等重大疾病防控,繼續實施國家重大公共衛生項目,促進人民群眾健康水平持續提高。加強手足口病、腸道傳染病等重點傳染病防控,進一步提高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和水平。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進一步落實預防為主的方針。
(七)認真做好食品安全綜合協調。完善食品安全綜合協調機制,繼續深入開展食品安全治理整頓,進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加強食品安全應急處置,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
(八)做好衛生監督工作。大力開展環境衛生、職業衛生、放射衛生、飲用水衛生、學校衛生和傳染病防治執法監督,積極探索衛生監督進社區、進鄉鎮工作,嚴厲打擊非法行醫、非法醫療廣告。
(九)積極推進衛生信息化建設。建立市及相關縣120緊急救援指揮平臺,完善縣級綜合衛生信息平臺,建立居民健康檔案數據庫、電子病歷數據庫,構建縣醫院與省級醫院遠程會診信息系統、縣級醫院醫學影像存儲傳輸系統。
在做好以上重點工作的同時,繼續抓好醫療監管、婦幼保健、衛生應急等職能工作,認真完成省、市下達的其他考核目標,在各項考核中爭先進位。
第三篇
1、鞏固基層醫療衛生體制綜合改革成果,推行村衛生室一體化管理,加大鄉鎮衛生院績效考核。
2、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綜合協調,督查相關部門落實食品安全監管職責,組織查處食品安全事故。
3、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優化調整公立醫院區域布局結構,提供惠民便民服務,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
4、鞏固完善新農合制度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面,力爭參合率達到95%以上。提高新農合保障水平,全面實行門診統籌,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達60%以上。
5、市立醫院、皖北總醫院醫療綜合樓竣工并投入使用,加快市中醫院、市精神病院和開發區醫院建設,加強縣以下醫療衛生服務機構規范化建設。
6、免費提供9項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服務,實行孕產婦住院分娩醫療服務等重大公共衛生服務。
7、支持衛校早日升格。
8、加強新發傳染病和重大傳染病防控工作,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突發事件衛生應急處置工作。免疫規劃疫苗原“五苗”接種率90%以上,新增疫苗接種率80%以上,傳染病發病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9、完成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建立方便群眾就醫機制。
10、加強醫療服務監管,整頓規范醫療服務市場秩序。
11、加強職業衛生、放射防護、環境衛生、傳染病防治、飲用水衛生監管,開展食品安全整頓。
- 上一篇:護理專業教師的知識儲備探析
- 下一篇:護理專業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