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黨的群眾路線個人學習體會3篇
時間:2022-04-29 10:35:58
導語:醫院黨的群眾路線個人學習體會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要實現十八大確立的宏偉目標,就必須有過硬的作風,以優良黨風促政風帶民風,使全國人民的力量集中起來,最大效率地為目標奮斗。
在學習教育階段,自學并集體學習了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系列重要講話,省市縣衛生廳局有關活動的指導意見、實施方案,學習了同志的“三大調查”、《反對本本主義》、《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蘇區精神及蘇區振興的文件,學習了楊中榮醫生先進事跡和醫療衛生行風建設“九不準”。
群眾路線的意義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講“我遇到疑惑的時候,我就去調查”,在當時艱苦的年代,的調查非常系統詳細,每份均有7萬字以上,連打鐵師傅的來歷、水平、經濟收入、思想動向都反映出來,是指導工作的方向性材料。對比如今的一些所謂調查報告,哪怕引用一下都讓人提心吊膽,因為他的資料不是自己調查出來的而是在辦公室“研究”出來的。
我們黨的歷史、蘇區的歷史中,干部對群眾非常關心,對他們的所思所想非常了解,工作上很有針對性、前瞻性,飽含了黨對群眾的深厚的感情,而不是為了自己的一點私利,是真正的為民務實清廉,是無往不勝的法寶。
現實中,不少人是真心為民,但不務實,無實際成效,群眾不喜歡;有的人起初為民又務實,可不清廉,變最終了味、是害民,也因貪腐害了干部自己或一輩子庸碌無為。
怎樣做到至始至終為民、務實、清廉,首先得修正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權力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深刻變革的轉折時期,誘惑的東西太多,有的黨員干部不愿再做艱苦細致的工作,不愿再做無私的奉獻,在利益面前,開始還想做多重選擇題——既為民、又務實、又少貪點,到了后來演變成了最佳選擇題——金錢利益。
對人民群眾要有感情很重要,“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鄧小平動情的一句話打動了全世界。我出身清貧,小時候吃不飽、穿不暖,但鄰里、親戚都很和睦、孝敬師長、積極上進,決心長大后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去為群眾服務。當了醫師后我對病人如親人,當耳聾眼花的老人來看病,我從不會嫌棄他、煩他、嫌他嗅,而是親前去大聲跟他說話——就像對自己的爺爺、奶奶。
正是有了這種樸素的感情,經常思考怎樣更好地為他們多做些事、帶領大家一起做好事、做實事,在奮斗中成就自己的價值和理想,病人康復了,職工滿意了,自己就開心。
也有的黨員干部總是抱怨自己工作對象不講理、冇覺悟,待遇太低,同事勾心斗角,工作無動力,心不甘情不愿的,怎么能很好地為群眾服務?
、鄧小平等中央領導很注意處處體現群眾路線、群眾觀念,并且上升到黨的優良傳統、哲學、黨的路線。
例如有關厲行節約,不對浪費的論述,“要提高勞動生產率,嚴格節約,降低成本,實行經濟核算,反對鋪張浪費。”——。“任何一項小的浪費,如果不加以糾正,推算到全國,一年,五年,十年,二十年,那就沒有一項不是巨大的浪費。”——陳云。“物質生活方面,我們領導干部應該知足常樂,要覺得自己的物質待遇夠了,其至于過了,覺得少一點好,人家分給我們的多了就應該拒之為要。”——。“我們的財力是不斷增加了,但決不能大手大腳糟蹋浪費,要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堅決反對講排場比闊氣,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和奢望之風。”——。
例如有關群眾路線的論述,“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雅可笑的”、“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群眾生產,群眾利益,群眾經驗,群眾情緒,這些都是領導干部們應時刻注意的。”——。“作為一個共產黨員,要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不應當計較享受。要弄清楚我們的生活不能脫離社會的生活水準。”、“我們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必須符合人民的利益,對于損害人民利益的事情就應該加以反對,加以糾正,對于人民的困難就必須毫不猶豫地采取辦法,有步驟、有方法地加以解決”——鄧小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不提倡艱苦奮斗,勤儉建國,人們只想在前人創造的物質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貪圖享受,不圖進取,那么,這樣的國家,這樣的民族是毫無希望的,沒有不走向衰落的”——。“密切聯系群眾,善于做群眾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也是我們黨的政治優勢”、“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從文山會海中解脫出來,從迎來送往中擺脫出來,集中時間和精力,多做一些深入實際的調查研究,多解決一些影響改革發展穩定的突出問題,多辦一些為廣大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的實事”。——
到群眾中去學習、實踐、調查、體察,找出工作目標、方法、動力。有的人辦公室呆久了,來匯報的東西都是精挑細選,聽到好話,就沾沾自喜了,以為沒問題了,匯報的人報憂了怕領導不高興,因而積累的問題越來越多,群眾的意見越來越大。
現在認真調查研究的風氣不濃,喜歡在辦公室里聽匯報、發指示、抄抄寫寫,遙控指揮,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等不良作風在現實屢見不鮮、甚至流行開來。中央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和禁止公款印送掛歷、送中秋月餅、春節鞭炮節禮等規定就很好,這些東西浪費財力、物質、時間精力,耽誤了正事,搞壞了身體,損害了黨風,帶壞了社會風氣,是脫離群眾的具體表現,廣大人民群眾不滿意。
一個人的精力有限,要好好地利用目前的工作平臺多做點實事,不辜負群眾的信任和組織的重托。
重溫歷任黨的中央領導的諄諄教誨和中央的文件,讓我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更深刻地領會到他們的良苦用心,我們要把群眾路線這個好傳統傳承發揚下去,帶領群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個希望的道路上昂首邁步,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第二篇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展開,為民務實清廉,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密切聯系群眾,是全面小康社會和中國特色社會建設的保證。
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必須與加強群眾觀點結合起來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我們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我黨才能始終立于不敗之地。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必須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始終堅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關系,要通過實踐活動,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強化宗旨意識,從思想上樹立正確的群眾觀,黨的一切奮斗和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于人民,在任何時候都要堅持正確的群眾路線,以人為本,人民至上,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服務理念。把滿足群眾需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根本宗旨,要積極深入基層,深入服務對策,深入實際,增進對勞動人民的感情。
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必須與反對“四風”結合起來
結合對改革發展實際,聚集作風建設,反對形式主義,著重解決工作不實的問題,要深入基層和群眾,察實情,出實招、辦實事,進一步精簡會議文件,明確具體指標,反對官僚主義,加強監督管理職能,研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新情況新問題,創新體制機制,調動醫務人員積極工作。反對享樂主義,著重克服享樂思想和情緒。反對奢靡之風,鋪張浪費的不良風氣,控制“三公”經費支出,禁止用公款大吃大喝,堅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持之以恒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三、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必須與“八項規定”結合起來
中央“八項規定”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舉措,對于我們黨始終保持先進性,純潔性,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深刻認識在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中黨員干部承擔的主要職責。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精神上來,切實增強抓好“八項規定”貫徹落實和推進黨的作風建設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四、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必須與衛生系統工作結合起來
結合機構改革,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各項工作實際,突出衛生窗口和服務行業的特點,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突出問題和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堅持從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做起,從群眾不滿意的地方改起,繼續深化職能轉變,堅持依法行政,文明執法,鞏固擴大新農合覆蓋面,提高基本,醫療保障水平和服務管理水平,研究基層醫政新情況新問題,著力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建立健全醫療糾紛調解機制,加強醫德醫風建設,促進醫療關系,針對個別黨員干部不愿做,不敢做,不會做群眾工作的問題。在窗口服務單位,深入持久地開展“三好一滿意”活動,樹立一批窗口服務單位和基層先進人物予以大力宣傳推廣。
第三篇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黨才能始終立于不敗之地”。2014年3月10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啟動會要我院召開,周芳春委員等縣局領導參加,他強調指出,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的必然要求。全體同志要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以實際行動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取得群眾滿意的成效。
在組織領導下學習后,我深刻地認識到要想做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一個合格的醫護人員,就必須堅決加強學習、樹立群眾觀點、踐行群眾路線、維護群眾利益、扎實開展群眾工作。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一、加強學習,終身學習。
1、加強思想理論學習,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樹立群眾觀點,就是要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認真鉆研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時俱進,使之融入思想,并在醫療活動中轉化為實際行動,認真恪守醫德規范,始終堅持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堅決依靠人民群眾、相信人民群眾,永遠為人民群眾謀福祉。
2、加強業務能力學習,切實提高自身醫療水平。對于一個黨員而言,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切為人民服務;對于一個醫務人員來說,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為患者提供優秀的醫療服務。我們要通過不斷的業務能力學習,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恪守各項醫療規章制度,在病人面前、在病情面前,都能夠盡快做出正確診斷,給予合理的治療方案,盡快解除病人的痛苦。所以,只有奮發進取,鉆研醫術,精益求精,終身學習,虛心向學,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技術水平,才能更好地為群眾解除疾苦,這是身為醫務人員踐行群眾路線的根本所在。
二、理論指導實踐,踐行群眾路線。
當前正是我國社會主義社會高速發展、改革進入深水區之時,各種社會矛盾日益彰顯,如醫療、教育、住房等問題。在此新形勢下,我們醫務工作能不能很好開展,很大因素取決于能不能始終堅持切身踐行群眾路線。
1、踐行群眾路線,首先要處理好與患者的關系。以病人為中心,堅持以人為本,要由過去在治療上只注重“疾病”轉向患有疾病的“病人”。患者帶著身體上的疾痛而來,心理常常變得焦慮,有時脾氣會暴躁,身為醫務工作者的我們要時刻體諒他們,關心他們,用親人般的溫暖讓他們在精神上得到安慰。特別是婦產科事關母親、嬰兒的安危,一定要加強親情化服務。只有堅持一切為了群眾,從群眾中來,關心患者,愛護患者,廣泛聽取群眾意見,與患者充分溝通,才能真正了解患者所憂所慮,進而指導我們開展醫療工作,深入到患者中去,取得患者的配合,一起戰勝病魔,才能建立起醫患間信任友好的橋梁,才能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
2、踐行群眾路線,還要處理好與領導、同事的關系。對于我們來講,群眾不僅包括患者,也包括我們身邊的每一個同事,在現代社會中,醫療活動是一項團隊活動,這個團隊成員包括各個職能部門、臨床科室、輔助科室的所有人員,隊員之間要密切溝通,相互配合,醫療過程中發現問題均要及時適當提醒對方。醫療工作是一項半點馬虎不得的工作,我們常常承受著較大的工作壓力,有時脾氣變得差,對同事也會出現不耐煩的情緒,進而出現不配合的工作態度,這個時候我們更要提醒自己,調節自己的情緒,注意通過其他方法讓自己的壓力得到合理的釋放,不讓自己的言行舉止影響團隊的正常工作。而其他同事也要給予相應的關心幫助,有時是提醒,有時是傾聽,有時是安慰,總之,就是要包容忍耐。只要醫院上下都能切身踐行群眾路線,所有成員都互學互尊,相互謙讓體諒,相互密切配合,我們才能扭成一股線,提高醫院整體的業務水平及業務量,為醫院的發展做出最大的努力,更好地為群眾服務。
- 上一篇:結核病防治工作要點
- 下一篇:衛生局長在群眾路線部署會講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