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重點工作計劃
時間:2022-03-13 11:39:00
導語:政府重點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市委*八次全會對*年全年工作的總體部署,以及市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對*年市政府重點工作作如下安排:
一、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深入推進“科教興市”主戰略
(一)根據國家配套政策,進一步梳理完善本市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科教興市”主戰略的相關政策。(二)強化企業主體地位、促進產學研結合,形成一批擁有核心、關鍵技術和自主品牌的強勢企業、戰略產品。(三)全面實施“部市合作”項目,積極承接國家中長期及“*”規劃的新布局項目。(四)從政府、行業、企業三個層面積極推進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綱要》,進一步推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促進科技型中介服務業發展,營造鼓勵創新的社會環境。
二、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城市建設
(一)編制完成《*市循環經濟白皮書》。(二)落實能源結構調整、能源基地建設等措施,健全能源儲備體系,確保能源安全。(三)落實本市建設節約型社會若干意見,全面推進節地、節能、節水、節材和資源綜合利用工作。
三、加大金融集聚和創新力度,扎實推進金融中心建設
(一)加大力度引進各類金融機構總部、地區總部或業務營運中心。(二)以*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為抓手,推動金融體制機制和產品創新,大力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三)加強金融監管,配合中央監管部門研究落實有效防范金融風險對策措施,創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
四、實施三年行動計劃,推進落實*綜合配套改革試點
(一)實施《十一五綜合配套改革試點三年行動計劃》,著力轉變政府職能,著力轉變經濟運行方式,著力改變城鄉二元結構。(二)積極爭取中央有關部門的支持,對已經開展的改革事項和具備條件啟動的改革事項加大推進力度。(三)加強政策聚焦,進一步推進機構、功能、市場向*集聚。
五、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加速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
(一)按照節點目標,有序推進實施現代服務業重點領域三年行動計劃。(二)基本完成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布局規劃,啟動第二批10個左右重點推進項目。(三)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吸引全國品牌和全球品牌,加大對老品牌重振雄風的扶持力度。(四)深化落實《*優先發展先進制造業行動方案》,抓好一批重大項目和重點項目,加快推動臨港裝備產業基地、長興造船基地建設。(五)培育壯大船舶、航天航空、核電等戰略產業,積極推進光電子、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的發展。
六、加快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推進世博會各項籌備工作
(一)加快世博會園區動遷,妥善搞好居民動遷,積極推進單位動遷,確保完成騰地任務。(二)加快園區建設前期工作,推進世博會園區建設項目的前期立項,啟動一批配套基礎設施和部分主要(永久性)場館的設計和建設。(三)深化世博會主題演繹,明確中國館、主題館等重點場館的展示方案。(四)全面啟動世博會招展招商,積極吸引重點國家、組織和企業參展辦展。同時,盡快完善世博會園區后續利用規劃。
七、積極推進股權分置改革,深化國資國企改革
(一)基本完成本地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切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二)深化完善國資國企管理體制,加強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建設,進一步明確產權代表授權的方法和內容;建立和完善國資收益管理制度,初步形成國資監管制度全覆蓋的體系框架。(三)基本完成控股公司多元化改革,加快國有中小企業改革。
八、繼續推進“三個集中”,加快發展現代化新郊區
(一)深化細化“*”城鎮體系規劃,并推動規劃落地;進一步落實并深化試點城鎮建設的相關政策,加強分類指導。(二)突出重點,疏堵結合,做好依法拆除郊區農田違法違章建筑工作,研究建立長效管理機制。(三)創新機制推進農業規模化經營,進一步抓好100萬畝設施糧田建設和30萬畝設施蔬菜基地建設,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四)加強郊區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與都市型現代農業相匹配的灌溉、防洪、除澇保障體系。(五)探索和扶持薄弱村經濟發展的新途徑。
九、進一步抓好擴大試點,加強社區建設和管理
(一)落實社區人口綜合管理措施,推進實施居住證制度和房屋租賃管理制度。(二)加強居委會規范化建設,推進街道辦事處職能轉變。(三)完善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機制,提升“一門式”服務功能,新建、改建一批社區“一門式”服務機構。(四)整合利用社區資源,擴大社區協同和公眾參與的力量。
十、繼續加快樞紐型、功能性、網絡化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深入推進第三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和舊區改造
(一)加大軌道交通基本網絡建設推進力度,按計劃完成節點目標。(二)建成洋山深水港區二期工程,做好后期工程的各項準備工作。(三)加快推進*國際機場二期工程和虹橋國際機場改造,啟動虹橋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四)積極推進第三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加快崇明生態島建設;推進水源地規劃論證和啟動工作。(五)啟動“*”規劃明確的中心城區成片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工作。(六)建立和完善分層次住房保障體系,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十一、繼續推進信息化、網格化管理,提升城市現代化管理
水平
(一)繼續實施信息化領先發展戰略,抓好信息資源整合共享和開發利用,促進信息化在人口綜合管理、交通排堵保暢等方面的應用,建成居住證信息系統。(二)完成市電子認證系統改建,建成政務外網協同辦事平臺,建設電子政務容災備份中心。(三)在中心城區全面推開城市管理網格化試點,建立城市綜合管理數據庫。(四)推進市容環境綜合管理,建立和完善常態長效管理機制。(五)全面落實公交優先戰略,規范完善公交市場秩序。(六)進一步健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預案體系和體制機制,建成800兆數字集群政務共網。
十二、以鼓勵創業為重點促進就業,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一)研究制定貫徹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的通知》實施細則,進一步完善本市鼓勵創業帶動就業的有關政策措施;抓好就業培訓,為就業有困難人員建立個人職業培訓補貼帳戶,促進郊區農民非農就業。(二)完善城鎮養老保險制度,解決好未納入養老保障的老年群體保障問題;繼續推進鎮保,完善農保,擴大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覆蓋面。(三)逐步解決職工老年遺屬的醫療和生活保障問題,逐步推出70歲以上老人、農村“五保戶”、殘疾人等未進醫保人群的納保辦法。(四)深化“三醫聯動”改革綜合調研,進一步明確總體目標、方向和任務,制定并實施有關改革方案。
十三、完善公共衛生體系,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
(一)研究確定基本醫療服務體系框架,進一步做好試點工作引導基本醫療服務重心下移,推進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和醫療資源縱向整合。(二)落實《關于提高本市農村合作醫療保障水平的意見》,進一步加大財政對合作醫療基金的支持力度,提高籌資水平和保障水平。(三)啟動新一輪《建設健康城市三年行動計劃》和《公共衛生三年行動計劃》,加快落實《*市全民健身發展綱要》。
十四、以內涵發展為重點,深入推進教育綜合改革
(一)完善有關政策措施,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施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收學雜費的政策;穩步推進招生考試制度改革,逐步建立推行素質教育的導向機制;積極實施二期課改試驗推廣工作。(二)突出重點學科和優勢學科建設,促進高校內涵發展。(三)制定*職業教育新的發展規劃,進一步發展職業教育。
十五、健全與*和長江流域地區合作機制,加大對口幫扶力度,進一步做實服務全國工作
(一)完善幫扶協作的長效機制,做好做實對口支援工作。
(二)推動*區域聯動發展,做好蘇浙滬地區海陸空交通聯動發展和科技服務共享平臺建設推進工作。(三)積極參與西部大開發、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和中部地區崛起。
十六、加強配合協調,精心做好*合作組織峰會協辦工作
(一)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搞好*合作組織成立5周年系列慶典活動。(二)全力做好*合作組織峰會的協辦工作,努力把本次峰會辦成富有成果、體現中國特色的盛會。
十七、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深入推進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建設
(一)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行政務公開的意見》,明確*年深化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重點并抓好組織實施。(二)繼續落實《行政許可法》和國務院下發的《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全面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加強執法監督。(三)推進“稅收屬地征管,地方稅收分享”第三步財稅體制改革,規范稅收屬地化征管,加強戶管流動管理。(四)加強收入分配調節,研究制訂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有關措施。(五)制定并實施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新一輪三年行動計劃。(六)以食品、藥品等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為重點,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做好與社會治安相關行業的市場整頓和規范工作。
- 上一篇:市政府重點工作安排計劃
- 下一篇:文學理論新格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