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經濟全年計劃
時間:2022-07-18 04:13:00
導語:工業經濟全年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營造發展環境。要市委九屆二次全會和縣委九屆五次全會要求,強化服務。吃透政策的制定我縣與濱海新區搞好項目對接、產業對接、政策對接和技術銜接思路和措施,修訂和我縣的扶持政策;實施“誠信工程”打造更多“誠信企業”要中小企業信譽擔保體系和金融擔保機構平臺,中小企業發展;抓好“治亂減負”企業合法權益;四是藍證”培訓工作的基礎上,抓好一步“農民素質工程”組織實施;抓好教育和職稱評定工作,全年培訓和申報職稱150人;五是辦好工業網站,空虛內容,打造全縣工業信息平臺。抓好中小企業信息化工程,對企業信息化建設培訓,協助企業搞好網站建設。六抓好機關建設,轉變工作作風,強化工作職能,創新發展舉措,提升工作規范,機關工作和服務。七是強化經濟工作的對全縣工業經濟發展的要選派一批素質高、能力強,專業知識的人員空虛鄉鎮一級工業管理,盡快解決鄉鎮工業管理人員的后顧之憂(人員工資及辦公經費列入財政預算)要鄉鎮主要主要精力鄉鎮工業園區開發建設上、招商引資上、培育大企業上、發展工業經濟上。
一、年工業發展布置
1思想市九屆二次全會和縣九屆四次全會精神,年工業發展的思想是以十七大精神為。城鄉一體化發展戰略新農村建設和“工業強縣”戰略要求,抓住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歷史機遇,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工業發展道路,著力在經濟總量、轉變發展、自主創新能力、發展環境上下功夫,提升我縣工業總體實力和發展,努力產業結構、競爭優勢、技術管理先進、信譽和效益雙高、制度環境優化的工業發展新格局,全縣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2主要經濟指標布置
同比增長19.6%工業銷售收入658億元。
同比增長22.2%工業值88億元。
同比增長18.6利潤總額35億元。%
固定資產投入不低于40億元
二、年工作和措施
面對新的發展和艱巨工作任務,年是縣“十七大”精神和城鄉一體化戰略、新農村建設的關鍵一年。全縣工業搶抓機遇,乘勢而上,著力在總量、產業集聚、自主創新、優化結構、環境上下功夫,努力我縣工業濟濟又好又快發展。全年抓好七個工作:
經濟總量。強化增量投入。要把強化增量投入發展的首要任務,健全和“三個一批”工作機制。全年工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不少于40億元。強化項目建設。要全力抓好年年結轉項目和年新上項目的建設、投產,實力和增長點。抓好招商引資。緊密我縣,順應世界產業轉移趨勢,措施,瞄準國內外大財團、大企業、大項目,加大招商引資,招商引資,縣產業項目上增長,產業發展層次和發展上的大幅提升。加大技改投入。市縣兩級技改資金的作用,鼓勵企業引進先進適用技術、設備和工藝,加大技術改造,以優化產業結構,產品技術含量,延伸產業鏈,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企業可繼續發展能力。全年技改投入資金不低于15億元。四是抓好企業擴能。鼓勵發展態勢好的企業合資、合作、兼并、整合等,規模,做優做強;鼓勵生長型企業兼并、收購、聯合等,實力,發展主業、核心競爭力強的大公司、大集團。
產業集聚。國際產業轉移的趨勢和歷史經驗標明,2強化園區建設。產業集聚,才干從上集約、節約、生態同步發展。產業集聚,抓好:強化園區建設。要市《關于我市鄉鎮工業區發展的意見》精神,扶持政策,工業園開發建設。拓展發展空間。項目、產業集聚、用地集約”原則,抓好三個縣級園擴區工作,要整合存量土地,投資強度,開拓立體空間,園容積率。各鄉鎮閑置廠房和閑置非農建設用地招商;對分散、簡陋廠房整合改造,建設高標準廠房,使現有土地存量資產最大效益。對鄉鎮工業區開發建設的管理。出臺《縣鄉鎮工業區工作實施意見》每個鄉鎮都要整理出1平方公里的鄉鎮工業新區用以銜接項目,要鄉鎮工業新區規劃,成立開發建設公司,科學規劃,布局,投入密度和產出強度。四是產業集聚。工業布局,現有和新上規模企業向工業園區,產業,產業優勢,園區競爭力。
做大做強。工業布局結構不盡、主導產業競爭弱化的問題,
強化結構。年,要在現有基礎上,對我縣的產業定位狠抓“十一五”規劃的抓好布局結構,發展支柱產業和規模企業。支柱產業發展和基地建設。做大做強鋼鐵加工、再生資源綜合和深加工、裝備制造、輕工和現代醫藥等“五大支柱產業”全力打造鋼鐵深加工、裝備制造、現代制藥和再生資源綜合“四大產業基地”發展規模企業。要對現有年銷售收入億元60個企業扶持,促其做大做強;要引進世界500強、國內500強到縣投資;要扶持有條件的企業收購、兼并、聯合等措施低成本擴張;要鼓勵有實力的企業跨行業、跨地域、跨所有制的戰略重組;要有條件的企業與國內外大企業搞聯合,內外資本,企業的發展。上述措施,打造一批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企業集團,企業實力,市場競爭力。
提升發展。年,強化自主創新。要技術創新的政策,強化自主創新,技術進步。技術進步對工業經濟增長的率。強化自主創新。全年創建市級技術中心2個、累計7個,申報市級技術創新項目5個、累計22個。并加大對企業自主知識產權的維護。自主創新,技術進步對工業經濟增長的率。實施名牌戰略。年力爭創天名牌2個,累計21個,并品牌效應,打造區域品牌,創建集團品牌,開發一牌多品,品牌企業發展能力。企業認證。全年ISO9000國際質量認證企業20家。上述措施,企業軟實力,企業整體發展上。
轉變發展。要節能減排,5強化節能減排。轉變發展上下功夫。一要狠抓指標。能耗指標限額管理,把產品綜合能耗指標分解到園區和各鄉鎮。全縣規模工業企業萬元值綜合能耗下降4.2%控制在2.54噸標準煤,各要的監督管理體系,節能和環保的推廣節能技術。要企業在生產中使用《節能技術政策大綱》推薦的節能技術、設備和工藝。加大監管。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用能評估和審查管理暫行方法》政發[年]15號)文件精神,職責,并在行政審批中心開設窗口,對所有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用能評估和審核,一票否決杜絕高耗能高污染項目上馬。四要政策。政策調研和政策對
政策扶持,接。并盡快縣節能專項基金,用于獎勵企業節能減排項目,千方百計降低產品綜合能耗。要推廣清潔生產,抓好清潔生產審核工作,抓好試點的基礎上鋪開,并把清潔生產審核為全縣節能減排的手段來抓,節能減排的
運行質量。要全縣鋼鐵、有色金屬、再生資源綜合和輕工食品等主導產業,監控。抓住國內外經濟繼續增長,市場需求旺盛的有利時機,千方百計開拓國內外市場,企業產品產量,產品品種,市場份額,組織、扶持和服務職能,為企業搭建市場營銷平臺,產銷率,使全縣工業經濟高位運行,全年任務。抓好生產要素平衡。要素市場供求總體趨緊的情況下,加大要素平衡,能源和原材料的供需價格,克服土地、資金、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對企業發展的制約,對企業、產品傾斜。要對全縣工業經濟運行的統計、分析、預測和調控,地區、行業和企業的市場分析和預測,問題,措施解決,經濟指標的超額。
- 上一篇:審計失敗的原因透析
- 下一篇:物業公司工作詳細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