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辦民企參與新農村建設意見

時間:2022-06-05 11:30:00

導語:市政辦民企參與新農村建設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政辦民企參與新農村建設意見

根據中共市委統戰部、市工商業聯合會《印發<關于實施“民企幫村科技興農工程”組織引導全市民營企業參與新農村建設的實施意見>的通知》精神,經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研究,決定在全市民營企業中實施“民企幫村科技興農工程”,組織引導民營企業參與新農村建設。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中央和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實施科技興農戰略,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組織引導我市民營企業調整產業結構,積極投身高端農業、種苗農業、裝備農業、生態農業和數字農業建設,努力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附加值,為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推動我市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再作新貢獻。

二、工作內容

(一)實施“產業集群發展項目”。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科研為依托,圍繞產業鏈布局引資金、上項目,發展區域性產業集群。進一步整合政府部門、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各類商會和民營企業等各方力量,對基礎較好、發展潛力較大的農業科技園基地和農村旅游觀光園基地給予重點培育,幫助其提升檔次、擴大規模、樹立品牌。加強對以產業鏈發展模式打造的園區的指導協調,推動在科研、種(養)殖、加工、銷售一體化基礎上與現代合作社融合發展的新模式的形成。重視種業在農產品產業集群的核心要素作用,從“良種培育、成果轉化、技術交易、良種產業化”四大環節探索新型工農一體化發展路徑,并以此為依托,開發建設產業集群的項目園區。

(二)實施“校企合作精品項目”。充分發揮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力量強、科技成果多的優勢,搞好民營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對接,進一步推動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提高農業科技貢獻率,切實轉變農業的增長方式。組織專家對涉農企業進行“會診”,重點幫助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旅游觀光園、生態園有限公司、風景區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等4家涉農龍頭企業、雙十佳精品農業科技園基地和觀光園基地全面提升科技含量,逐步發展高附加值的現代農業,提高項目的綜合輻射帶動作用,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強綜合競爭力。引導民營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依托特色產業基地,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提高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能力,創立特色品牌;加強農產品保鮮、儲運等設施建設與技術創新,解決農產品保存儲運質量問題,建立起農產品生產加工體系,切實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占有率。

(三)實施“培育現代合作社項目”。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培育產業鏈合作的現代合作社模式,形成帶動農村繁榮、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可持續發展經濟。開展民營企業領辦農業專業合作社示范工程,形成和推廣典型模式,影響帶動更多的民營企業參與農業合作經濟的發展。加強與有關單位和部門的合作,幫助合作社規范內部管理,走生產基地化、人才專業化、管理規范化、經營品牌化、產品標準化、銷售網絡化、分配股份化的道路。創新農業專業合作社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形式,在增加農民工資性、經營性、財產性收入的同時,實現企業發展方式的轉型升級。探索成立涉及農林牧副漁行業的民營企業的行業組織,發揮行業組織的優勢和特點,提高涉農民營企業的組織化程度,通過抱團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四)實施“典型示范帶動項目”。學習借鑒、總結推廣高科技涉農企業的成功模式和典型經驗,發揮示范作用,引導推動更多的民營企業依靠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參與新農村建設。認真研究國際上農村農業發展的成功模式,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組織引導投資基地建設的民營企業,學習國內外農業產業化的先進經驗,開闊視野,拓展思路,高起點高標準打造精品項目。選樹近年來我市民營企業在參與新農村建設中打造農業科技園基地、領辦高水平的專業合作社、投資現代化農業和產業化農業建設、建立大學生農業實習基地等方面的成功典型,通過編印交流材料、召開現場會、廣泛進行宣傳等形式,推動更多的民營企業結合自身實際,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引導更多的人員到農村創辦企業,做創業小老板;鼓勵成功的民營企業家聯手農村或回農村擔任經濟顧問和農村組織帶頭人。

(五)實施“感恩回報幫扶項目”。教育引導民營企業增強感恩黨、感恩國家、感恩人民的自覺意識,積極參與多種形式的幫困濟貧活動,爭做合格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要積極參與“回報社會感恩行動”,繼續結對幫扶老革命、老黨員、老模范,尤其是生活在農村的“三老”人員,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并逐步將受助群體擴大到其它貧困群體。要積極參與慈善事業、溫暖工程和公益事業,捐資幫助貧困村莊或企業所在地,改善教育、住房、養老、醫療等方面的條件,幫助貧困家庭解決就業、上學等實際困難。要積極參與統一戰線“同心•社會服務基地”建設,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為當地的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和民生改善做出積極貢獻。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中共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民企幫村科技興農工程”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對活動實施的組織和領導,切實抓好整個工作的協調和落實。

(二)強化服務。各鎮、街道辦事處商會要通過建立工作臺賬等形式,對民營企業的經濟實力和參與意向進行摸底,全面了解民營企業的切實需求。要整合各方力量,切實做好投資引導、信息服務、產業指導、技術咨詢、融資支持等方面的具體服務工作,使民營企業投入的項目正常發展,并早日取得成效。要注重吸收涉農民營企業特別是現代農業企業、農產品加工貿易龍頭企業加入工商聯,擴大縣域經濟骨干民營企業在工商聯會員中的比重。“民企幫村科技興農工程”工作領導小組將組織高校、科研院所的農業合作社、農業科技園、農村旅游觀光園、農林牧副漁等方面的專家,深入到各基層商會進行技術支持、新產品開發、管理規劃等方面的指導和對接。協調農業、旅游、規劃等政府部門,對民營企業在參與“民企幫村科技興農工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給予及時協調并幫助解決。

(三)宣傳典型。各鎮、街道辦事處商會要積極爭取新聞媒體的支持,為民營企業參與“民企幫村科技興農工程”營造良好的活動氛圍。要立足區域實際和民營企業特點,選樹民營企業參與新農村建設的典型,總結他們的成功經驗和模式,進行宣傳推廣,以點帶面,全面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