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年終工作總結

時間:2022-04-21 03:27:00

導語:鎮年終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我鎮在海滄投資區黨工委、管委會和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區委一屆五次全體(擴大)會議和區九屆人大三次會議精神,以“兩抓、兩保、一服務”為工作重點,以推進文明城市創建活動為主線,以構建和諧、穩定、繁榮的社會環境為目標,緊緊圍繞發展這個第一要務,服從服務海滄“三新”建設大局的工作思路,扎實工作,使全鎮黨的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農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穩步發展,“三個文明”建設協調推進。

一、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年,全鎮經濟持續健康發展。1-10月份,全鎮完成社會總產值130003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9260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120743萬元。完成財稅總收入9852萬元,其中國稅完成2422萬元,地稅完成7430萬元。預計全年可完成社會總產值163000萬元,財稅總收入將首次突破億元,鎮級財政收入也將超過6000萬元。

二、主要工作

(一)服從服務海滄“三新”建設大局,努力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隨著廈門作為海峽西岸經濟區重要中心城市和海灣型城市建設的加快推進,海滄的“三新”建設愈顯重要。鎮黨委、政府進一步樹立大局意識、全局意識,按照“抓協調、保穩定、促發展”的工作思路,繼續把服從服務海滄區的開發建設作為工作重心,主動融入海滄的“三新”建設。

1、集中力量,全力推進征地拆遷工作。

全市實行新的征地拆遷政策后,部分村民的個人利益受到較大的撞擊和調整,不配合甚至阻擾征地拆遷工作。我鎮充分認識到“征地拆遷難”是制約海滄開發建設的瓶頸,認真貫徹市委何書記在海滄調研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努力調動和凝聚全鎮上下、各方的智慧與合力,組織鎮、村干部進行新征地拆遷政策培訓,加大對新征地拆遷政策的宣傳力度。集中力量,全力做好征地拆遷工作。廈門鎢業新能源材料基地是我鎮地域范圍內的重點建設項目,也是海滄區實行征地拆遷新政策后的第一個項目,能否順利地完成征地工作,關系到投資區新一輪開發建設能否實現新的良好開端,對鎮村干部的工作責任心和工作能力是一次嚴格的考驗。我鎮及時成立了廈門鎢業新能源材料基地項目征地拆遷領導小組及工作組,鎮黨委書記、鎮長多次召集協調會,并帶工作組下到相關的海滄村、困瑤村,進村入戶宣傳新征地拆遷政策。鎮、村干部反復耐心做群眾的思想工作,與群眾交知心朋友,使廣大群眾讓增強了服從大局的意識,保證了該項目征地工作的順利進行。

2、做好群眾思想工作,努力優化投資環境。

①積極配合黨工委、管委會和區委、區政府做好海滄臺商投資區十五周年慶典工作,宣傳投資區十五周年來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我鎮發生的重大變化,讓海滄人民真正感受到開發建設所帶來的實惠,從而增強主人翁責任感和維護大局的觀念,激發自強不息的求發展熱情,為我區各類建設項目的順利推進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礎。

②主動介入幾個重點工程遺留的糾紛問題的協調工作。確保了物流園區、正新海燕橡膠、綠苑小區、杏海嵩公路海新路延伸段等工程建設項目的順利進行。東嶼村村民上訪鬧事事件發生后,鎮領導多次帶頭“下訪”,做群眾的思想工作。選派干部下村掛職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并派工作組駐村開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村民的上訪情緒。此外,我鎮對企業拖欠工資的情況進行排查處理,避免因此而發生上訪事件。今年以來,群眾的上訪量明顯減少,社會環境趨于平穩。

(二)依托優勢條件,做好服務,提升民營企業的經濟運行質量。

1、積極處理企業用地問題,增強企業發展后勁。隨著海滄新規劃的出臺,用地問題已成為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一大瓶勁。我鎮對此高度重視,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努力解決企業用地問題,取得了興港路西側原1號工業園的鄉鎮企業用地項目立項,并辦理了建設主體規范變更手續;完成了鎮屬老企業海滄機械廠、針織廠、織布廠債權債務的初步核算,為清產核資與盤活土地作好了準備。同時,高度關注2號工業園區的開發建設,在“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多元化投資”的原則下,按照“政府搭臺、企業參與、市場化運作”的模式,將已征部分的用地轉給企業用于倉儲等營運開發,目前已有藝輝倉儲、福帆公司、通達加油站批準入園,并取得相應的用地手續。根據錦里村的經濟發展要求,協助該村辦理了通用廠房改為農貿市場和公益事業等項目的用地手續,指導做好規劃和基建等工作。這些項目啟動后,對于推動周邊地帶的經濟繁榮有積極的意義,有望成為我鎮又一個經濟增長點。

2、大力培育支柱產業,促進企業上規模上等級。我鎮依托開發區產業布局的優勢,合理調整原有的產業結構,積極引導民營企業向倉儲、貿易物流、運輸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延伸發展。以培育規模企業為工作重點,明確方向,積極服務,不斷爭取民營支柱企業的跨越式發展。今年以來,我鎮民營企業規模繼續做大做強,規模以上企業(年產值超500萬)有20家,在上述規模企業中,營業額上億元企業4家、上五千萬企業3家、上千萬企業6家、上五百萬企業7家,這些規模企業已實現產值約8億元,占全鎮鄉鎮企業經濟總量的66%。海澳石油、環海華組建集團公司,演好了規模企業在鄉鎮企業中唱主角、挑大梁的角色。目前,我鎮的產業結構已呈現為石油貿易、制造建材業、建安房地產業和商貿物流業四大支柱產業,其營業收入占全鎮企業營業總收入的87.5%。

3、提升企業整體素質,推進企業發展的規范化、技術化。我鎮加強對環海華、金中盛、海澳石油、藝輝物流等30家重點民營企業的跟蹤管理服務。開展企業專業技術職稱評定報批工作,加強技術隊伍建設,提高企業的整體素質。積極宣傳推廣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建設,促進規范化管理(目前,龍達公司已通過ISO9000質量管理認證體系)。做好企業科技項目的儲備工作,協助黎明機械企業向市有關部門爭取了6萬元的科技專項資金。幫助企業完善人事管理體制,對經營管理、財會、統計等企業基礎工作進行幫助指導。組織30名民營企業主參加全市的經營管理有關知識的培訓,完成本鎮的全國首次經濟普查任務。今年,我鎮被評為省級全國經濟普查先進單位,還有3個村被評為市級先進單位。

(三)重視“三農”問題,努力構建和諧社會,推動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1、推進村集體經濟項目建設,增加村財收入。

我鎮積極探索和實施農村經濟發展新的工作機制,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被征地拆遷農民的根本利益,用好征地補償款。認真貫徹實施市委提出的“同發展,共富裕”工程和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國有資本進入退出”的富民工程,不斷探索提高農民收入和村財收入的新途徑,因勢利導,根據各村的情況,指導村集體經濟項目建設,主要有:

①霞陽村建設外口公寓和商品一條街。資金以村自籌為主。該項目一期占地面積9061㎡,建筑面積23600㎡,投資1800萬元,目前已進入裝修階段,年底可投入使用并出租。該村擬將一層店面3350㎡出租50年,獲租金2345萬元,用于外口公寓二期投資(占地10000㎡,建筑面積37000㎡);其余部分租金每年約200萬元,擬用于村民分紅(約人均600元)。該項目可解決勞動力100多人。

②溫厝村購買出口加工區的通用廠房。資金來源主要是土地補償款。該村在去年購置首幢通用廠房的基礎上,今年再投資1980萬元購買一幢7660㎡的通用廠房。兩幢廠房每年可獲租金358萬元。該村村民人均每年可獲800多元的租金收益。

③石塘村建設一幢農貿市場。該市場面積4200㎡,投資280多萬元,目前每年可收益50多萬元,解決勞動力100多人。

④在錦里村投建一個農貿市場,面積3600㎡,投資300萬元,目前已封頂,投入使用后可解決勞動力80多人。

2、認真做好“三農”工作。一是抓好蔬菜基地生產工作。今年我鎮共播種蔬菜4200畝,其中設施栽培3000畝,已初具產業化生產規模。加強農藥殘留檢測工作,抓好無公害蔬菜生產,穩定海滄蔬菜在市場的占有率。二是做好防汛抗災工作。完成總投資36.8萬元的錦里、后井、海滄、鐘山、困瑤等村排洪清淤和涵閘、水庫維修的水利項目建設,完成全鎮652畝水葫蘆清理工作,完善農業水利排灌體系。組織防汛預案演練,狠抓防汛抗災自救工作。認真防御臺風與熱帶風暴。認真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治工作。三是抓好林業工作。完成林分改造與林權制度改革。改造林分720畝,完成8個村的林權制度改革,完成61%。四是依托鎮村勞動保障機構,做好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工作。積極創造條件,鼓勵更多農民自主創業。引導更多農民向村鎮企業、外資企業、城區服務等非農產業轉移。聯系企業、職教學校,開展用工訂單培訓就業。今年以來,共組織388人參加物業管理、家政服務、電腦、烹飪等培訓;共實現就業1051人,其中推薦到企業就業761人,靈活就業290人。

3、努力提高計生工作水平。認真貫徹《計生法》,開展宣傳服務系列活動。大力推廣霞陽村經驗,加強私房出租戶的計生管理。狠抓流動人口清理、“雙查”補缺補漏工作以及落實相應的強制措施。完成計生協會理事會的換屆工作,開展計生協會“雙創”活動,提高服務水平。開展幫扶,并對獨生子女戶及放棄生育指標戶進行獎勵。完善計生基礎設施,投入50萬元資金修繕計生辦公服務場所,投入24萬元購置B超機等器械。針對第一季度政策外生育現象抬頭的情況,及時采取措施,控制了政策外生育。今年以來,全鎮常住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達98.62%,流動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達96.58%。征收社會撫養費283737.8萬元,征收面達94.7%,完成應征額97.3%。

4、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社會穩定。我鎮圍繞建設“平安海滄”工作,認真落實綜治目標責任制。一是建立完善治安防范體系。健全完善鎮綜治工作領導機構。加強護村隊建設,充分發揮護村隊的作用。二是重視矛盾排查調處工作。認真落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制度,把糾紛消滅在萌芽狀態。今年以來共調解民間糾紛28件,調解率100%,調解成功率為95%。三是開展專項整治活動。組織開展夏季治安“百日會戰”行動。今年,我鎮轄內共立刑案895起,破案387起,破案率42.8%。四是重視安全生產工作。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組織22名安全生產監督員參加全市的崗位培訓。重大節假日到來之際,我鎮都組織進行安全生產大檢查,排查安全隱患,加大整治力度,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5、扎實推進社會事業工作。加強農科教相結合,完善鎮文化站、科協及各村圖書室的設施建設。投入222萬元專項經費,用于推進“雙高普九”工作。深化教育改革,增加教育投入,落實獎勵措施,改善辦學條件。繼續加強公共衛生建設工作,醫療衛生條件有明顯改善。建立村、鎮兩級村容環衛保潔管理體系,建立垃圾運轉處理網絡。海滄衛生院、石塘衛生院已成為全市首批農村醫療衛生IC卡定點單位。在市、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區、鎮及個人共投入268萬元,為全鎮常住村民辦理了基本醫療保險和抗大病醫療保險。民政優撫對象補助資金足額到位,鎮“愛心超市”經積極籌備如期開業。認真做好鎮改街的各項前期工作。工、青、婦、民宗、武裝工作進展順利。

(四)加強黨的建設,進一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

1、深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全鎮各級黨組織按照先進性教育活動的目標要求、基本原則和方法步驟,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有序推進,順利完成了學習動員、分析評議和整改提高階段的各項任務和工作。全鎮黨員集中學習參學率99.75%,共上交心得體會1852篇,撰寫黨性分析材料1434份,制作個人整改措施1434份。各級黨組織制作領導班子整改方案30份。在教育活動中,我鎮圍繞推進開發建設,認真解決存在的問題。經民主測評,群眾滿意率為98.6%,先進性教育活動取得了初步成效。

2、進一步完善了鎮黨委、政府議事規則,強化鎮黨委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組織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深入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理論,學習領會市委何立峰書記視察海滄的講話精神,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凝聚合力,增強了領導班子駕馭全局、處理重大復雜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加強民主集中制建設。按照“三個代表”要求,堅持“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建立健全集體領導與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制度,根據工作需要,對黨委成員分工進行調整,提高班子整體合力。堅決走群眾路線,進一步推進領導班子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

3、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按照“五個好”的要求,切實抓好基層黨組織的思想、作風、制度建設,有重點地抓好幾個聯系點、示范點,以點帶面推動基層組織建設上新水平;落實黨支部“”和黨員電化教育等制度,充分發揮鎮黨校的陣地作用,抓好黨員輪訓、入黨積極分子培訓、村干部培訓工作,提升黨員干部的思想和業務水平。按照“十六字”的方針嚴格抓好發展新黨員工作,今年共發展新黨員30人,培養入黨積極分子50人。建立健全黨員教育管理的長效機制,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創新工作思路,加強機關、社區、非公黨建工作,全面提升機關黨建工作水平。不斷健全“雙聯雙評”和“雙帶三培”工作機制,建立黨員聯系戶、黨員責任區等制度,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逐步拓展、豐富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的內容和形式,開展村務民主決策聽證工作,規范村兩委干部管理村務、決策村務行為,建立健全激勵保障和監督制約機制,加強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加強村干部管理、考核工作,建立和完善與村干部誤干補貼、年終考核發放相配套的村干部日常管理制度和年終考核制度。

4、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一是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把管人、管事與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結合起來,把黨風廉政建設與其他業務工作結合起來。二是加強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領導,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紀委組織協調、各部門互相配合,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三是加強對黨員干部的監督,加強對公務車的管理監督。四是經常性開展黨風廉政教育,防微杜漸,慎微慎獨,做到警鐘長鳴。五是堅持村財鎮審、村務公開、鎮務公開制度;六是進一步轉變機關工作作風,領導干部帶頭,發動機關干部進村入戶,密切干群關系;七是全面推行機關工作人員績效考核制度,推動行政機關的廉政建設。

三、存在問題

今年以來,我鎮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

1、民營企業的產業結構和布局不盡合理,融資難度大,管理水平還不高,高新科技企業較少。企業用地問題日益突出,使有的企業喪失二次創業的機會。

2、各村可支配村財已為數不多,將對農村社會事務的開展帶來較大的難度。

3、基層計生管理水平不平衡。社會撫養費征收難度較大。

4、村級管理的科學化、法制化、規范化程度仍有待于提高,農村不穩定因素依然存在。治安形勢仍然嚴峻,刑事案件呈上升趨勢。

5、鎮機關為基層、為群眾服務的觀念有待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有待進一步加強;部分農村黨支部凝聚力和戰斗堡壘作用不強,示范和帶動作用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