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年終工作總結

時間:2022-03-12 11:57:00

導語:社區年終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年終工作總結

20*年,我社區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體居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社區各項工作都有了顯著的提高,社區先后獲得*省和諧示范社區、*市敬老先進集體、南長區科協先進集體。社區黨總支第四次獲得南長區基層黨建工作示范點。

主要工作為:

一、黨建工作圍繞爭創市級示范點,創新特色。

社區今年確立圍繞創建市基層黨建示范點這個新目標,對照標準找差距,創新特色。在硬件上,擴大用房,增加功能,改善環境。社區用房擴大了160平方米,三樓裝潢一新,警務站獨立設置,十三只宣傳欄面目一新,進一步改善了社區辦公環境。軟件上,形成“黨建助推社區民主”為特色的“一四三”居民民主自治架構和工作機制以及構筑立體黨建網絡打造多維服務體系,“雙聯雙帶雙服務”工作機制。著重在深化特色與品牌上下功夫:

1.著力打造今年我社區“黨內民主建設帶動社區民主”、“建立黨內關懷機制”、“特色支部打造與深化”等三個黨建創新項目,尤其是支部創特色活動確立新主題,開始了新三年創建活動。我們與每個支部逐一對特色創建作了重新定位,第一支部特色定位于助老助殘關愛的“愛心直通車”,第二支部特色定位于民主管理及監督的“居民巡訪團”,第三黨支部定位于黨內結對互助互幫的“同志情”,第四黨支部定位于連心室的活動,第五黨支部定位于護綠護潔,第六黨支部定位于鄰里結對互助,打造“鄰里情”的品牌,第七黨支部定位于文明宣傳與特色樓創建,打造“一報一扳”特色品牌,第八黨支部定位于下崗再就業黨員的教育與管理,打造“晚上黨日”的特色品牌,第九黨支部定位于青年黨員的培養,形成“雙帶雙促”工作法,第十黨支部定位于退管與黨建結合,打造“一家親”的特色。新的特色定位使特色活動,特色更鮮明,成效更凸現,與實際結合更緊密,組織更有力,通過創特色活動不斷深化,基本形成以“組織建設”帶動“居民自治,以“黨內服務”帶動“社區服務”,以“黨建文化”帶動“社區文化”,以“黨內和諧”帶動“社區和諧”黨建工作新局面。

2.黨員組織生活方式實行新嘗試,即實行訂單式、自助式、互動式的新方式。目前社區黨員隊伍中老年黨員占多數,怎樣圍繞黨的中心工作,開展豐富多彩的組織生活?組織生活又怎樣適合老年黨員的特點,又如何同社區老齡工作相結合?這是我社區黨總支長期探索的工作課題。今年,社區黨總支在聽取黨員意見的基礎上,對組織生活形式與內容作了新的探索,改變以往"讀報讀材料聽報告"的方式,采取"菜單式"新方式,每月確定"學習、參觀展覽、文體活動、看電影或錄像、大課輔導、服務活動、座談討論等內容,供各黨支部選擇,總支為各支部活動提供條件,并進行指導。一改以前各支部組織生活統一模式,調動了各支部工作主動性、自主性、積極性,受到黨員們的歡迎。如組織200多名黨員集體觀看了20*年賀歲大片《集結號》,各支部還組織200多黨員去*博物館過組織生活,組織40名黨員去惠山公園觀景,有的支部組織黨員觀看錄像片。豐富多彩的組織生活也使黨員參加組織生活的積極性也大為提高。

3.圍繞黨的中心工作,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我社區于3月-4月份結合實際在黨員以及居民骨干中開展思想解放大討論活動。大討論緊密結合我社區實際,與黨總支開展的“金點子”活動相結合開展,并融入“*還少什么?”思想解放大討論,圍繞社區黨建、民主自治、環境整治、隊伍建設等四個方面,采取專題討論與建議征求,有獎征集與座談討論、文件學習與論壇發表、黨員帶頭與群眾參與相結合方法。黨員顧育銘、周宗來、趙桂霖精心準備,圍繞“*少什么”寫了頗有見地的文章。第三黨支部精心組織,深入發動,黨員參與率高,建議征集多,被獲得組織獎,一支部、七支部獲得鼓勵獎。本次活動共收到“金點子”46條,郭惠芬獲得一等獎,朱蔚回、周宗來獲得二等獎,陳定先、馬太、顧育銘獲得三等獎,黃紫亞等11人獲得紀念獎。為檢驗十七大精神學習效果,進一步推進十七大精神的學習貫徹向縱深發展,舉辦“七一”黨建活動周,活動主要有黨十七大文件精神黨員學習測試、黨十七大文件精神知識競賽,支部臺帳展評、特色支部成果發表(推進)會,黨員“三送三訪”(送關懷送溫暖送健康、訪困難病重高齡黨員)活動,“三卡”及“三式”活動推進會(學習考勤卡、入黨生日賀卡、崗位認領卡,黨員先鋒崗、黨員示范戶、黨員特色樓)等。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知識競賽中,第五黨支部獲得了一等獎,第一、第三黨支部獲得二等獎,第六、第七黨支部獲得三等獎,第二、四、八九支部聯合隊獲得參與獎。通過系列活動,進一步興起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的新熱潮。在今年9-11月又組織了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我家這三十年”十大系列活動。通過組織居民用“擺一擺”、“評一評”、“說一說”、“唱一唱”、“看一看”方式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具體形式有:報告會、展示會、圖片展、看新貌議改革活動,征文賽、歌詠、銀發旅游、京劇票友等。尤其是九月份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征文活動,收到征文35篇,其中:笫-黨支部3篇,笫二黨支部2篇,第三黨支部5篇,第4黨支部3篇,第六黨支部4篇,第七黨支部6篇,第八黨支部5篇,第九黨支部1篇,第十黨支部1篇。各黨支部認真組織,基本上達到推薦征文3篇的要求,有的黨支部還認真組織討論,深化認識;有的黨支部組織專人撰寫征文;不少黨員非常認真,結合改革給國家、社會、家庭、個人帶來的變化,來反映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圍繞主題,寫得意真情切,充滿激情。經評審,評出一等獎:超平《香飄田野的包子饅頭》,二等獎:陳定先《觀景有感》,陸滿生《改革開放給我帶來的變化》,任鳳琴《中橋的變化》。三等獎:沈隆暢《從享受公交車特殊卡看改革開放三十年》,郭惠芬《三十年的工資變化,見改革開放成效》,徐燕濱《家庭今昔對比》,張雅英《改革開放我家的新變化》。許賽珍等23人獲紀念獎。第七黨支部獲征文組織獎,第八、第二、第三黨支部獲組織紀念獎。

二、社區工作圍繞和諧創建,求實求新。

今年,我社區各項工作圍繞和諧創建,從實際出發,講究實效。主要反映在:

1.和諧創建活動上提質追效。為進一步推進我社區和諧家庭及和諧使者創建活動,力求活動有實效而不流于形式,促使社區和諧創建掀起一個新高潮。我社區于3月24日至4月上旬開展了創建推進周活動。包括七項主要內容,具體有:20*年度樓組工作會議、和諧樓組創建現場會、居民巡訪團活動啟動會、和諧家庭、使者創建推進會、*年度星級組長表彰會、樓組長喜觀新貌活動、樓組、片區自治推進會等。尤其是有十三位樓組長獲得了四星級樓組長的光榮稱號,其中有被稱為“鄰里熱心人”的*新村15號樓組長華熾慧,有年過八旬仍熱心公益的中橋三村60號樓組長倪流,還有熱心于社區各項活動的三村48號樓組長高劍英等,樹立了榜樣,促進了和諧創建。全年對樓組長進行民主自治和文明創建輪訓,使樓組長們對社區民主自治的意義、方向以及做法有了正確的了解,掌握及能夠運用樓組自治的方法,進一步提高居民自我管理能力,實行居民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促進和諧樓組建設。成立由10位居民代表組成的社區居民巡訪團衛生監督小組,按區域實行日常衛生監督。開展了五好文明家庭以及平安家庭評選工作。通過嚴格對照標準,逐戶評定,上墻掛牌,全社區五好文明家庭以及平安家庭戶達98%以上,促進了和諧創建。

2.我社區“五項舉措”,加大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力度。今年7.8月份,我社區結合實際制定五項舉措,加大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力度,一是認真查找差距。對照平時自查以及以往明查暗訪的情況,認真查擺問題,尋找差距,制定措施,抓好整改。二是明確整治重點。重點對環境衛生保潔、“三亂”、垃圾不入房等進行集中整治,確保新村面貌有一個大變樣。三是強化重點時段、重點路段管理。在做好每天全天候保潔工作的同時,重點加強對午后、傍晚、等薄弱時段的衛生以及三村道口、二村主干道兩側岔口、新聯路西側實行定點定人定責包干。四是強化人員職責。社區成立三個專業組,宣傳信息組:具體負責文明城市宣傳創建宣傳及每天信息上報;現場巡查組:一天四次對*、三村兩片區進行衛生巡查,督導衛生保潔、清運裝潢垃圾、清理衛生死角等;群眾動員組:組織低保、黨員志愿者、居民衛生督查員參與環境治理行動,宣傳動員全體居民積極參與文明城市創建各項活動。五是開展“七個一”宣傳活動即發放一封《*社區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告社區居民書》,組織一場《文明城市創建100問》宣講會,舉辦一個青少年進樓入戶宣傳《*市民文明公約》《*市民行為準則》活動,在三村小公園設置一個文明城市創建宣傳墻,在*社區網站上設置一個文明城市創建平臺,編發一期文明城市創建專刊,在黨員及居民骨干中開展一個“我為文明城市創建做點啥”系列活動,積極動員社區廣大居民關心創建、支持創建、參與創建。全年清理建筑垃圾530噸,通化糞池下水道86次,更換窨井蓋23只,聯系路燈修理23次,投放鼠藥5批次40公斤,堵鼠洞50個,發放鼠藥8公斤,蟑螂藥80盒,消滅蚊蠅滋生地11處,登記領犬證25只以及違章搭建37次,出宣傳黑板報4期,拉橫幅5條,撐牌8塊,舉辦健康講座24期,500多名居民參加聽課。愛國衛生工作不僅為居民環境衛生辦了實事,而且為文明城市創建打好基礎。

3.愛心捐款出現新高潮。汶川地震后,我社區黨員積極響應中央號召,繳納特殊黨費,有的從外地趕來交納,有的因事外出囑托親屬交來,有的交了一次不夠,又交納第二筆黨費。為方便黨員交納,支部書記上門收取。交50元以上的黨員不少,交100元的黨員也很多,共有305個黨員交納特殊黨費近15000元。居民也踴躍自發愛心捐款,以往社區每年要舉辦1-2次捐款活動,但從來沒有這一次居民主動參與多,不少群眾來到社區,要求各樓組長上門收取捐款。186個居民小組無一空白,共收到捐款4萬多元以及人道萬人捐3500元。

4.關注民生助推和諧。今年年初的大雪,持續而兇猛,紿居民群眾生活帶來不便。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放棄休息,主動工作,發動群眾以及黨員組長上街掃雪,清除樹上積雪以及壓垮的樹枝,把新村主干道上積雪清除干凈,以方便居民出行,深入社區弧寡老人家中,問寒問暖,采購大白菜、排骨、面筋等,連夜送到弧老家中。佳節有情,社會有愛。每逢佳節來臨,依托愛心超市,給社區弱勢群體送溫暖,對12戶困難居民送食油,對3戶困難家庭每月發放慈善補貼100元,每月對10名重度殘疾發放200元補貼。特別是今年春節前后,社區民政、退管、紅十字會等十條線共走訪各類人員585人次,慰問以及幫困資金達10.6萬元,大大超過了以往幾年。同時,送去了棉被、米、油、水果、年貨等。通過深入細致的走訪慰問活動,解決了困難家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把黨和政府的關懷、溫暖送到居民家中。社區還注重日常做好關心民生工作,全年辦理蓋章服務89人次,低保重審59戶,其中有12戶調整金額,新增4戶,取消7戶;辦理廉租房登記213戶,審核21戶;發放低保物價補貼30960元,殘疾人康復服務調查80人。登記齡工作更上一層樓。年初對123名高齡老人舉辦祝壽活動,夏季對23名困難老人開展“夏送涼”活動,對老人發放優惠購油券458張,辦理17名90歲以上老人辦理發放100元、1戶百歲老人每季600元尊老金。還對社區1000多名老人換發*省老年人優待證。今年敬老節,社區開展了“助老進千家、愛心促和諧”系列活動,有廣場服務、敬老宣傳、敬老座談會、銀發旅游、慰問走訪等,社區對1名困難老人送去300元補助金,組織137名老人赴南通一日游。尤其是籌備半年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于11月3日正式對外服務,對社區2000多名老年居民來說,是個好消息。這是金星地區成立的首個居家養老服務組織。由街道籌資5萬元興建,使用面積近300平方米,內設居家養老服務辦公室、理療休息室、老年棋牌室、老年活動室、老年健身房、圖書閱覽室、老年網吧、老年學校、老年餐廳等。該中心奉行便民利民宗旨,以餐炊服務、日托照料為主要內容,結合開展各類老年文體娛樂活動,通過低償、有償、無償等形式,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護理、家政服務、精神慰藉、文化娛樂等專業化養老服務,以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建成運營,標志著*社區社區服務工作又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按照*市政府出臺《關于對持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退休的企業人員實行一次性獎勵的實施意見》規定,對1996年1月1日至20*年12月31日期間,在本市按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且未享受加發5%養老金待遇的持證退休人員進行一次性獎勵每人3600元,為全社區750名持證退休人員辦理了登記手續。

5.我社區青少年活動突出“多彩奧運、綠色環保”主題,打造安全、健康、文明、快樂的青少年活動,為青少年搭建一個五彩斑斕的暑期活動舞臺,我社區今年推出“多彩假期,你我同行”四大暑假系列活動。主題活動之一、多彩奧運、你我同行。充分利用社區文化資源,在廣大青少年中間廣泛開展迎奧運活動,弘揚和培育奧運精神。樹新風、興文明、促和諧。增強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凝聚力?;顒有问剑河瓓W運盛會,當好文明小主人-“迎奧運禮儀小品即興表演,看奧運圖片展,比奧運知識知多少—奧運知識競賽;看奧運比賽、談奧運精神-紅領巾奧運簡報制作。主題活動之二、抗震救災、你我同行。通過抗震救災感人事跡教育以及開展防震知識的科普教育,了解溫總理“多難興邦”的深刻涵義,使青少年進一步樹立“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的思想,養成揚榮行善、樂于助人的良好習慣,為汶川加油,為中國加油?;顒有问剑嚎?聽)一場抗震救災事跡報告會,寫一封“災區小朋友,我想對您說”的信,辦一個“我為四川重建畫藍圖”演講比賽,參加一場“地震的預測與自救”科普講座,開展一次“捐出你的閑置不用的學習工具”活動,贈送給災(轄)區的困難學生。主題活動之三、綠色環保,你我同行。通過一系列綠色環保教育活動,引導中小學生學習環保知識,增強環保意識,建設美好家園。活動形式:開展“爭做環保小衛士”活動,“我愛綠色、我行動”實踐活動,“綠色理念進樓入戶”宣傳活動。主題活動之四、文明創建,你我同行:通過文明創建活動,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積極參加和諧文化建設,為提高全社會的文明程度發揮應有的作用?;顒有问剑荷鐓^建立了紅領巾樓道,紅領巾庭院,在試點樓道設置宣傳欄,并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和服務機制,成立了社區少工委組織,形成了有效的組織機制和創建機制。并邀請轄區派出所民警為青少年及家長傳授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識,并用未成年人犯罪等實際案例,對未成年人進行教育,還開展了“模似小法庭”等活動。對*市市民文明公約以及市民行為準則開展入戶宣講(傳)活動,開展小棋手俱樂部等文體活動。認真做好報到工作以及統計工作,加強對學生參加暑假社會實踐活動的考核認真做好做好學生參加社區暑假活動的記錄和評價,并在暑假結束時及時反饋給學校。精心策劃活動,在保持活動的傳統特色基礎上,注重創新,注重加強新聞媒體溝通與聯系。依托社區共建單位-*市電大退教協,建立社區輔導員隊伍,加強領導。

6.做好社區治安綜合治理及平安社區創建工作。今年社區始終把穩定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做到思想重視,任務落實。特別是奧運會期間,更是注重做好社會穩定工作,實現“平安奧運”目標。特別是防止*新村47號201室王祖榮的去京上訪工作認真細致,對濱湖法院托管人員不推責任,保持同法院保持每天聯系。對其他重點人員安排專門力量、落實責任人,逐一落實穩控措施,做到情況明、控得住;社區經常開展排查矛盾糾紛和不穩定因素,全面收集掌握社情民意,將發現的各種影響社會穩定的苗頭和隱患及時調處化解在萌芽;尤其在中橋三村機床家舍與電信公司用民房改作機房矛盾的調處中,我們及時介入,及時匯報,及時調處,通過三番五次地工作,于7月25日晚上召開機房調解會,讓電信公司充分了解居民意見,并同意另選地方,避免了一起群防性事件發生。在大家共同努力和居民群眾的積極參與下,防止了影響社會治安和穩定的事件發生,實現了“平安奧運”創建工作目標。積極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及時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今年我社區社會矛盾和民間糾紛不斷增多,去年是35起,今年民間糾紛62起,糾紛調處率100%、調處成功率為96.8%。面對糾紛增多情況,我社區注重發揮信息網絡作用,及時收集信息,定期排查社區糾紛與矛盾,對社區影響穩定的苗頭及時介入處置,及時化解矛盾,發現問題,社區干部要在第一時間內趕到現場。平時積極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在調解中宣傳,在宣傳中調解,沒有發生民轉刑案件。社區加大平安社區創建工作力度,一方面不斷完善硬件設施,強化群防群治。改建了社區警務站,按照星級標準配備電腦、文件柜、警燈、警示標牌等,保安配備到位。二是加強群防群治隊伍建設。進一步精干隊伍,發揮作用,改變“多(老雜病弱)、散(作風散)、小(反響小)”等存在問題,切實注重實效、突出重點、重視發揮群防群治優勢作用,如在敏感時期對地區重點上訪戶及相關設施監控到位,堅持實行奧運期間的值班制度和“零報告”制度,加強與上級部門的協調聯系和信息反饋;充分發揮群防群治隊伍作用,在社區分別組建了義務治安巡邏隊和防插播守護隊伍以及重點對象幫控等三支隊伍,各司其責,組建了一張高效的“群防、群冶”網絡。

7.作為全市試點社區,試行扁平化管理。所謂扁平化管理是指.通過減少中間層次、縮短經營管理通道和路徑、增大管理寬度和幅度、促進信息傳遞與溝通的組織管理模式。把扁平化管理模式嫁接到社區,就是要將這種先進、有效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引入到社區事務工作站及整個社區綜合平臺,基本形成了“三個重點、四項機制、四個結合、六個轉變”的雛形。三個重點:一人多崗、分片包干、信息共享;四項機制:一人多崗機制(建立輪崗培訓制度、服務承諾制度、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預約服務制、錯時工作制、業務工作手冊等),分片包干機制(建立分片包干網絡圖、分片包干責任制、分片包干手冊即“五個一”:一卡、一薄、一表、一本、一欄等),信息共享機制(建立信息采集制度、信息處理制度、信息安全維護制度等),績效考核機制(獎罰考核制度、監督檢查制度);四個結合:上下結合、內外結合、前后結合、條塊結合;六個轉變:從人員業務單一轉變為一人多崗、一崗多責,從條塊分割轉變為相互兼容,從大廳服務轉變為室外包干到戶,從等客上門轉變為站好柜臺與上門服務結合,從業務信息獨享轉變為信息共享,從信息采集單一轉變為信息集體采集處理。我社區制訂的實施方案以及工作機制受到市民政局的肯定,在我社區召開了現場會予以推廣實施。

三、社區文化圍繞三大主題,創有新亮點。

1.今年,我社區文化活動不斷,不斷涌現新亮點,重點圍繞“新春文化”與“迎奧運健身”“僑務”三大主題,開展了九大系列活動。一是舉辦首屆“親僑節”暨“元宵僑眷大聯歡”活動?;顒蛹扔袃S法宣傳有獎知識問答,還發放了《為僑服務優惠卡》,市僑界和諧家庭代表介紹了創建經驗,成立了“*社區為僑服務站”,社區對僑眷作出了為僑服務十項承諾。從今年開始,社區在每年元宵節舉辦社區“親僑節”,集中開展學習宣傳、聯誼交友、走訪慰問活動。二是舉辦了新春系列文化活動如高齡老人祝壽會以及新春聯歡會,尤其“我家的年夜飯”創意活動,通過“看-烹調大師制作我家的年夜飯”,“聽-年夜飯創意輔導”、“憶-請老居民談談以往的年夜飯”、“展-通過推薦家庭制作的年夜飯特色菜肴進行展示”、“評-評出創意年夜飯特色菜”、“品-請社區孤寡老人及僑眷、臺胞等各界人士前來品嘗”、“推-推薦小康、保健、老年年夜飯菜單“等活動環節。體味普通人家年夜飯團聚之樂,透視改革開放三十年家庭生活的巨大變化,感受親情般的年味。三是為了迎接北京奧運會的到來,在“三.八”婦女節到來之時,社區舉辦了“迎奧運百名婦女健身行”活動。社區的120多位婦女姐妹們參加了“跳繩、踢毽子、呼拉圈、拍球、原地踏步”等五項趣味比賽,個個精神抖擻,躍躍欲試,不甘落后,其中年齡最大的已80多歲。充分體現了*社區婦女的參與熱情和奧運強身健體的決心,展示了社區婦女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四是社區舉辦奧運月活動。我社區為迎接北京奧運盛會,于4月至5月初舉辦了“為奧運添彩”活動月,具體內容有第三屆社區運動會、“奧運知識知多少”教育競賽系列活動、圖片展、書畫展等。特別是第三屆社區運動會,比賽項目有:籃球投籃、羽毛球、趣味保齡球、滾鐵圈、擲沙袋、打螺陀、拔河、健身舞操展示等8個室外項目,及乒乓球、撲克80分賽等2個室內項目,報名人數達300多人,為歷屆參與人數最多;不僅有社區居民,又有新市民代表,企業職工,個體從業者參與,也為歷屆參與范圍之廣;年齡最大的76歲,最小的17歲,參與的年齡跨度也為歷屆之大;不僅有本社區居民,而且有轄區單位、個體商店、共建單位參與,名符其實成為社區運動會。五是與*市文明辦、*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舉辦“生活奧運也瘋狂”大型互動競技活動,以家庭為切入點,趣味競技賽為載體,為廣大居民“共享奧運、參與奧運”搭建平臺。六是與*電視臺體育頻道舉辦了20*年蓋多幫健康媽媽評選*站活動,九對選手表演了朗誦、十字繡、獨唱、剪紙、呼拉圈表演、舞蹈等,有二對選手表演出色被選去南京參加決賽。七是舉行“鄰里親情聚一堂,歡聲笑語品粽子”活動,粽子,是端陽節的傳統食品。包粽子活動也是我社區傳統的民俗文化活動之一。社區包粽子高手們會聚一堂,切磋技藝,交流包法,增進鄰里親情。所包的百只棕子送給了社區孤寡老人以及志愿者代表。八是社區辦起了小小“殘奧會”。每年的5月份第三周的周末是全國助殘日,“牽手殘疾人走進殘奧會”是今年第十七個全國助殘日的主題。為迎接5月18日全國助殘日的到來,讓社區殘疾人為“‘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北京20*殘奧會加油,與殘奧會同行,弘揚殘奧精神,推廣“超越、融合、共享”的北京殘奧會理念,進一步激發社區殘疾人關注、參與、支持20*年北京殘奧會的熱情。社區舉辦了殘疾人運動會,二十名選手參加了套圈、飛鏢、定點拍球、原地踏步等四個項目的比賽。九是社區文藝特色團隊頻頻亮相于社區內外,不僅參加了“生活奧運也瘋狂”、“蓋多幫健康媽媽評選活動*站”等活動,而且參加了惠山廟會的演出以及*市社區退休人員迎奧運鼓樂大賽南長區分站的等比賽。

2.成立全市笫一家社區工會職工讀書站暨職工之家。轄區內共有十七家企業,271戶個體戶,職工達500多人,工余之間,企業職工十分盼望有一個活動場地,有一些喜愛的文體活動項目,能夠參加一些文體活動.而社區工會了解到轄區單位與職工的需求后,為了更好地豐富的社區工會工作內涵,增添轄區職工業余活動的空間,特利用居委會文體設施資源開設職工之家。職工之家主要有電子閱覽室、圖書室、健身房、乒乓室、書報雜志閱覽室、棋牌室、多媒體教室等組成.社區今年在*社區網站上開設網上工會,開展工會法律法規、職工維權方面的宣傳。

另外,今年我社區還完成了笫二次全國經濟普查等街道下達的臨時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