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環保局年度工作總結
時間:2022-03-19 03:08:00
導語:市區環保局年度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以來,我局在市局各業務處室的指導幫助下,以“*”重要思想為指導,圍繞貫徹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這兩個主題,突出重點,創新工作機制,通過加大監督檢查和管理力度,有效推動了我局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轄區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年1月1日至12月7日,市中區良好以上天數為304天,占總天數的89.1%,列濟南市第一名;今年我局共創建省級綠色社區2家,市級安靜居住小區5家;審查、審批各類建設項目61個,驗收各類建設項目61個,三同時合格執行率100%;對4家排污單位進行限期治理,徹底關停轄區十六里河鎮大東水泥廠,加大對轄區各排污設施的監督檢查力度,*年共查處違法排污案件17件,對檢查到的違法排污、超標排污單位依法進行了嚴肅處理,確保各排污設施正常運轉、達標排放,有效降低了污染物排放,確保了*年污染物減排任務指標順利完成;積極為轄區群眾排憂解難,全年共處理信訪案件257件,處理率和處結率均達到100%。我局先后被評為山東省文明單位,山東省“綠色社區”創建優秀組織單位,市中區“五一”勞動獎狀,市中區環境建設先進單位,市中區教育執法先進單位,市中區信訪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今年以來,我局一名同志被評為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先進個人,另有4名同志論文被評為二、三等獎。
一、夯實基礎,抓好兩個建設,為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美麗新*城做出更大的貢獻
(一)抓好班子隊伍建設,樹立市中環保良好形象
一是抓好領導班子建設。明確分工,細化責任,成立了局“*”主要污染物減排領導小組、局“*”主要污染物減排編制小組、局重點排污企業和各項污染治理設施運轉情況監管領導小組、小清河流域污染源調查工作領導小組、整治揚塵污染及治理“八亂”工作領導小組,每位分管領導任一個小組的組長,形成了局黨組總調度、每個小組各負其責的工作格局,實行嚴格考核及責任追究制度,年底完不成任務的,分管領導不得評為優秀,分管科室不得評為先進科室,有效促進了全局各項工作的開展。我局在工作中不局限于8小時上班時間,遇有重大任務全局24小時值班,在今年的秸稈禁燒工作中,我局成立了2個巡查組和1個督察組,每組有一名分管領導帶隊,24小時進行巡查、督察、抽查,局主要領導帶隊進行督察,確保了市中區秸稈禁燒工作人員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禁燒效果明顯,受到了市、區領導的高度贊揚和評價。
二是強素質、帶隊伍,著力打造一支戰斗力強的高素質隊伍。我局*年先后3次對全局干部職工進行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的學習培訓,要求全局干部職工熟讀掌握《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環境保護的“八法一條例”,提高執法人員的執法水平。局黨組采取一月一抽查、半年一考試等手段,對全局干部職工掌握法律法規情況進行督察,確保學習效果,并將所學的知識靈活運用于日常管理、監督檢查和執法工作中,保證了執法工作的嚴肅性和準確性。
三是完善制度,規范執法,打造高標準的環保執法隊伍。我局在原有的“三聲”、“四心”、“五個一”服務和“六項禁令”等規范化制度的基礎上,又先后對《環境保護服務承諾》等26項規章制度進行了修改完善,將環境標準管理規范化建設的要求貫穿到環境監察、環境管理、環境監測、排污收費、環境評價、項目審批等各項工作中。由于我局在環境標準規范化建設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我局被區委、區政府確定為標準管理規范化建設試點單位,按照更高的要求和標準大力開展標準化建設工作。我局按照ISO9000認證的標準和要求,完成了《質量手冊》和37個程序文件、58個作業指導書及271條記錄表格的編寫,于*年12月29日順利通過國家ISO9000的認證考核驗收,取得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通過開展標準化建設工作,將使全局的各項工作更加程序化、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為進一步提高我局的科學管理水平,全方面提升我局環保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形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強化自身能力建設,為適應新時期的環境保護工作夯實基礎
*年,我局自身能力建設得到較大幅度提升。市中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對我局工作給予了大力支持。區財政先后撥款180萬元用來提高我局自身能力建設。一是監測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年我局新購置64臺(套)共計122萬元的監測儀器設備,目前我局已有121臺(套)監測化驗設備,能夠對44種污染物項目進行監測,為我區的環境監察、環境管理、污染減排、突發環境事件的處理等提供了有效的保證;二是執法能力建設有很大提升。*年我局新購置8輛執法車輛,7套應急設備,5部對講機,3部照相機,2部錄像機,4個錄音筆,為環境執法提供了先進的通訊設備和取證設備。目前我局共有執法車輛18輛,為順利完成24小時環保110值班、群眾來信來訪的及時處理、執法監督檢查、秸稈禁燒、環境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及國務院環保重大專項行動監督檢查的應急任務等工作提供了保證;三是為實現辦公自動化提供保證。*年我局新購置6臺臺式電腦,4臺筆記本電腦,12臺打印機,目前我局共有27臺微機,為實現辦公自動化提供了有力保證。以上物品及設備的購置,極大的提升了我局的自身能力建設,為做好新時期的環境保護工作夯實了基礎。
二、積極主動做好節能減排工作,確保全面完成各項減排任務指標
在節能減排工作中,一是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強化“五個落實”,全力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即班子落實、隊伍落實、責任落實、措施落實、制度落實。區長與各辦鎮、責任部門和重點排污企業簽定了《市中區責任單位“*”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及《市中區責任單位“*”污染物總量削減目標責任書》。將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指標納入《濟南市市中區環境保護“*”規劃》,落實專業隊伍,將減排任務指標細化分工,確保各項減排指標落到實處;二是加強調度,定期總結。對污染減排工作一月一調度,一季一分析,半年召開一次總結分析會,通過強化監督,對因工作不利影響污染減排任務指標順利完成的,將追究相關責任單位領導的責任,以確保我區減排任務指標按時、按要求完成;三是強化監督,定期巡查、督察和抽查。對工業園區和重點污染源每周一檢查,半月一抽查,對存在問題的污染單位,督促其限期進行治理,并派專人監督指導,確保工業園區和重點污染單位污染防治設施正常運轉,達標排放。四是加大限期治理力度。對轄區較大的賓館、酒店、醫療單位和大專院校進行監督檢查,發現未上污水處理設施的,立即督促其進行限期治理,例如在檢查中發現西北假日大酒店、鐘鼎樓大酒店、濟南大學西校區和中鐵十四局興隆山莊四家單位污水超標準排放,受區政府委托,我局立即下達限期治理通知書,并在治理過程中定期督察和指導,確保按時、按標準完成限期治理任務。
三、宣傳先行,教育為本,努力創造構建和諧社會的良好氛圍
為認真落實黨的*精神,努力創造構建和諧社會的良好氛圍,我局針對不同單位、不同行業和不同分工,深入開展了“六個宣傳教育”,確保真正達到人人關心環保、人人支持環保、人人參與環保。一是充分發揮區委黨校環保教育陣地的作用,分期分批對全區各級領導干部進行環保知識培訓;二是結合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視察活動,給他們上環保知識課,增強了他們對環保工作的參與意識、監督意識和支持意識;三是堅持環境教育與環境監查執法工作相結合,采取送法上門,舉辦環保知識培訓班等形式,不斷加強對排污單位環保法律法規培訓;四是以“教育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為目標,與教育局聯合創建了環境教育基地,將環境教育列入教學大綱,滲透到教育教學的每個環節;五是環境教育進社區,將社區環境教育列入搞好環境保護、落實*精神和開展“綠色社區”、“安靜居住小區”創建的重要內容,發動社區居民參與環保、支持環保,推動環保工作深入開展;六是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積極開展“環保下鄉”活動和文明生態村創建活動,推進環境教育工作向農村延伸。圍繞提高轄區居民群眾的環境保護意識這一主題,我們在全區深入開展了“十項綠色創建”活動。即創建綠色社區、安靜居住小區、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企業、綠色酒店、綠色醫院、綠色工地、綠色機關和綠色鄉村。截至目前,我局共創建國家級綠色社區1個、省級綠色社區7個、市級綠色社區25個;省級安靜居住小區2個、市級安靜居住小區24個;國家級綠色學校2個、省級綠色學校3個、市級綠色學校25個。
四、*年工作打算
一是進一步做好標準化建設。在確保通過ISO9000認證的基礎上,繼續做好標準化建設工作,使全局各項規章制度更加健全,工作標準更加明確,工作程序更加規范,不斷提升環保隊伍整體素質和形象,確保全局干部職工的執法和工作更加程序化、制度化、規范化,從而進一步提高我局的科學管理水平。
二是繼續做好污染減排工作。按照國家確定的污染減排任務指標新的考核辦法,大力開展結構減排、工程減排和管理減排,積極落實濟南市下達給我區的污染減排指標任務;對轄區重點排污單位各類污染防治設施不能正常運轉的進行限期治理;全面總結關停大東水泥廠的經驗做法,對耗能高、污染重的企業堅決予以關停取締,確保污染減排任務指標順利完成。
三是全面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市中區第一次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將進一步細化分工,明確責任,加強協調配合,加大調度和督察力度,保證普查經費和普查人員按時到位,確保全面完成污染源普查工作任務。
四是根據迎全運會城市建設和環境整治的任務目標和計劃安排,以查處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為總抓手,大力開展環境綜合整治。采取明察與暗訪相結合、拉網式檢查與抽查相結合、晝查與夜查相結合等方式,對轄區群眾關心的重點、難點環境問題進行全面整治,有效提升轄區環境質量。
五是進一步做好環境宣傳教育及信訪處理工作。在轄區繼續開展“六個宣傳教育”,不斷提升轄區居民群眾的環境保護意識;以環境信訪及市環保局12369轉辦件處理為途徑,充分依靠轄區群眾的力量,利用人大政協視察機會,不斷拓寬環境保護工作思路,努力形成全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環境保護、共同創造美麗家園的工作格局,積極為轄區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居民群眾創造良好的生存、生活和工作環境,為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美麗新*城貢獻更大的力量。
- 上一篇:民營資證券研究論文
- 下一篇:防偽稅控一機多票推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