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貿局對全年情況大總結
時間:2022-03-20 05:46:00
導語:經貿局對全年情況大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是我國加入WTO的第一年,是實施“*”計劃的第二年,同時也是*“五年大變樣”的決戰之年。在這不平凡的一年中,機關廣大干部職工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撤縣設區”為動力,緊緊圍繞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經濟效益這個中心,大力實施“工業立區、工業強區”戰略,加大招商引資,推進結構調整,深化企業改革,狠抓科技投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搶抓機遇,扎實工作,有力地推動了全區工業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各項工作取得了好于往年的成績。
一、*年各項工作基本情況
(一)工業生產持續增長,發展態勢良好。*年,在區委、區政府的關心支持下,通過擇優扶強,抓骨干重點企業,加強對工業生產的調度指揮,全區工業生產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全區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5.8億元,同比增長27%;完成銷售收入41.2億元,同比增長33.6%;實現利稅4.18億元,同比增長28.6%。工業品產銷率達到97.9%。山水工業園、魯能工業園、三九益民制藥公司、花崗石集團、濼源集團、北辰集團、宏達公司、長虹鑄管公司、陸通公司等一大批企業生產形勢好于往年。全區重點調度的水泥、水泥制品、五金塑料制品、大輸液、花崗石板材、中央空調、壓力容器、特種鑄管、油漆等產品的產量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農藥廠、鋼窗廠、燈泡廠、印刷廠等困難企業也都不同程度的啟動和恢復了生產,出現了新的轉機。
(二)協調服務力度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實現新突破。去年以來,我局作為全區工業經濟的主管部門,深入開展“引進開放年”活動,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牢牢抓在手上。同時借助我區撤縣設區和建設*“西輔城”的良好機遇,全員動員,積極出擊,外商內商一起招,資金、項目、人才、品牌一起引,招商引資實現了新突破。今年共引進項目11項,計劃總投資7.87億元,到位資金3億元,其中投產運營項目6項,在建項目2項,合同協議項目3項。在項目的引進和建設過程中,我們專門成立招商引資協調服務領導小組,從項目的接觸洽談、征地建房、用水用電、通訊修路、竣工投產等各方面,明確專人負責,跟蹤服務,進行全方位協調,靠上做工作,主動幫助解決各種困難和問題,促其盡快投產、達產,早見效益。旭日飲料、山水四號旋窯生產線、史坦富新型建材、金珠粉末、水泥機械等項目,都是在我們的幫助和支持下,實現了當年投入,當年建設,當年見效。預計,以上五個項目投產后可新增銷售收入5.28億元,新增利稅1.15億元。佳寶工業園、明發科技園、旭日升二期、巨能二期、澳利工業園正在加快建設,納米金剛石、環保設備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部分資金已經到位,落戶我區已成定局,我們的招商引資工作又上了一個大臺階。
(三)技術進步進展順利,形成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在“科技興企,工業興區”思想的指導下,我局結合國家有關產業政策,引導督促各企業不斷加強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力度,盡快調整結構提高上檔,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培植出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技術改造方面,在建技改項目14項(不包括市屬重點企業集團),當年計劃投資50280萬元,累計完成投資37700萬元,提前1個月完成了市政府年初下達的37000萬元的目標任務。旭日升飲料生產一期工程、山水金珠粉末注射成型項目、山水水泥機械項目、山水鋼套砼二期、山水四號旋窯生產線、斯瑞美公司的H型鋼及環保設備改造、*宏達供熱設備公司的智能高效節能換熱器項目、第二水泥廠新上水泥磨項目、銘山公司的成衣車間改造等九個項目已竣工投產,可新增產值4.9億元,新增利稅9120萬元。捷邁工業園的數控光切割機生產線項目、*柴油機廠、佳寶工業園一期工程、北辰集團的電子除塵脫硫項目等都正在積極的建設之中。新產品開發方面,今年開發的新產品有三九益民制藥廠的胞磷膽堿氯化鈉、水龍王集團的新型等離子體改性冷凝器、濼源集團的納米環保水性漆等10項,可實現新產品銷售收入1.98億元,利稅3975萬元。技術改造、新產品開發為企業的發展壯大增添了后勁。
(四)企業改革步伐加快,企業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在深化企業改革方面,我們本著積極穩妥和“三個有利于”的原則,以產權制度改革為中心,采取整體購買、兼并、聯合、承包、租賃等多種形式,努力盤活閑置有效資產,投資主體多元化步伐逐步加快。今年我們通過招商引資引進旭日升后,旭日升集團采取整體收購的方式買斷原長清酒廠,投資6000萬元,成立了*華東飲料總廠,同時原長清酒廠通過資產重組,分別成立了*張夏釀酒有限公司和*白鶴泉酒業有限公司,形成了三個新的經濟增長點,為區財政增加了新的稅源。山水集團兼并原長清水泥廠后,利用山水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生產技術對其進行了全面改造,使水泥廠由虧損大戶轉變為盈利大戶,面貌煥然一新,今年完成銷售收入9000萬元,利稅2600萬元。化肥廠、汽改廠、鋼窗廠的改組改造工作也正在積極的運作之中。在企業管理方面,我們積極組織各企業深入開展“管理效益年”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三九益民制藥公司根據自身實際,在內部實行競爭上崗和末位淘汰制度,在外部及時調整銷售戰略,進一步調動廣大干部職工工作的積極性,銷售收入、利稅大幅度提高,今年完成銷售收入8300萬元,利稅1346萬元。山水工業園在管理上積極推行比價采購,從報價、比價到考查,招標實行嚴格的分工負責制,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完成銷售收入1.55億元,利稅3110萬元。第二水泥廠大力推行企業信息化管理,采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實現了人、財、物和信息資源的優化,完成銷售收入2100萬元,利稅240萬元。通過加強管理理念,強化企業管理,各企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今年全區工業實現管理效益2200萬元,同比增長10%。
(五)聚集效應充分發揮,園區建設成效顯著。*年,我們高舉“工業立區、工業強區”的大旗,牢牢抓住加快發展的機遇,扎扎實實搭建工業發展平臺。按照“集約布局、規模發展”的原則,抓規劃、上項目、抓建設、上規模、抓服務,上檔次,大力提高工業園區的承載能力,創新招商引資環境,引導支持大企業,大集團參與工業園區建設。在園區定位上,堅持把園區建設與主導產業相結合,與市場開拓相結合,與現有基礎相結合,科學論證,合理規劃,避免重復建設。在規劃建設上,堅持高標準、高起點、園林式、生態式的總體思路,努力把工業園區建設成為起點高、特色明,現代化的產業科技聚集區。在運作機制上,用經營的理念建園區,用市場的辦法籌資金,促使工業園區快速膨脹。在環境創新上,大力實施“提速工程”,全面推行“扎口式”管理和“一站式”服務,壓縮審批事項,提高辦事效率。今年全區工業園區新投入建設資金過億元,累計達到10億多元,新上外來項目100多個,區內“六通一平”建設全部完成。水龍王、長清、平安、崮山、張夏、歸德、孝里、萬德8個鄉鎮工業園區建設初具規模,其中歸德鎮工業園和萬德鎮工業園被*省中小企業局和*省建設廳命名為省級鄉鎮企業示范園區。水龍王、崮山、長清、青北民族等4個工業園被列為全市重點工業園區。山水工業園、魯能工業園、佳寶工業園、晶恒電子工業園、捷邁工業園、明發工業園等工業園正在以高速度加快建設,逐步組成推動我區經濟快速發展的大型“航空母艦”。
(六)民營經濟發展迅猛,財政貢獻率逐步提高。我們堅持“政策引導,服務促進,創造環境,加強監管”的原則,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新亮點,進一步放手、放膽、放開、放活,逐步壯大民營經濟實力,民營經濟在我區呈異軍突起之勢,成為富民興區的一支重要力量。全區新發展個體工商戶1681戶,民營企業178家,累計分別達到8449戶、834家,新增從業人員2.3萬人,注冊資金8000萬元,累計分別達到8萬人、7.2億元。全年民營經濟產值達到32億元,實現營業收入35億元,分別增長13%和14%。培植起了長清、張夏、萬德、崮山等四個民營經濟產業鎮和孫莊、葉莊、青北、大劉等八個專業村,重點扶持了北辰、宏達、鳳凰、鈞達、濼源、斯瑞美等一批骨干民營企業。目前,全區注冊資金過百萬元的民營企業達168家,過千萬元的24家,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達76家,民營經濟對財政的貢獻率達到40%,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
(七)安全生產形勢穩定,經濟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去年,我們認真貫徹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文件精神,圍繞實現“安全生產年”目標,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突出“關口前移,重心下移”,加大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加強交通、非煤礦山、建筑、危險化學品等行業的專項整治;廣泛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和培訓活動,努力提高廣大干部群眾的安全生產意識和安全防范意識。通過對重點行業、重點部位、重點排查、重點治理,今年消除各類事故隱患370余件,火災起數同比降低20%,挽回經濟損失800多萬元,為全區工業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八)企業解困和綜合治理力度加大,社會穩定進一步增強。為了保持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減少不安定因素,我局在企業解困,職工再就業和綜合治理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積極開展企業下崗職工解困工作,為下崗職工排憂解難。籌集救助金11萬元,救助困難職工1200多人,辦理自謀職業優惠證92個和特困證80個,發放生活保障金6萬多元,幫助2戶特困職工子女解決了“升學難”的問題,救濟學費4000多元。繼續實行局領導“接訪日”制度,及時化解矛盾,對群眾提出的合理要求,實事求是地解決,對一些不合理要求,耐心細致地做說服教育工作,把不安定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廣開門路,多渠道安置下崗職工再就業。通過招商引資,擴大生產,舉辦銷售公司、辦飯店、開商店多種形式安置下崗職工再就業。目前,工業系統有3200多人走上了新的工作崗位,實現了再就業,為社會穩定做出了貢獻。
(九)堅持兩手抓,兩大文明取得雙豐收。深入開展民主集中制教育,組織黨員干部認真學習“*”和*精神,強化為黨立公,廉潔從政意識,提高拒腐防變的能力。嚴把黨員入口關,不斷提高新黨員質量。經貿局黨委全年培養入黨積極分子49名,發展新黨員13名,轉正10名,為黨組織增添了新鮮血液。查辦各種違法違紀案件,狠剎吃喝風,干部多占住房和違規使用車輛等不正之風,查處各種違法違紀案件2件,立案2件,結案2件,挽回經濟損失3.5萬元,有力地促進了黨風廉政建設的開展。在系統內開展優質服務、優美環境、優良秩序的“三優”創建活動,加強“窗口”建設,轉變工作作風,樹立良好形象。加強工、青、婦和宣傳報道等工作,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工會和老干部室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救助特困職工22人次。團組織工作有新進展,團員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計劃生育工作進展順利,確保了計生五率100%。宣傳工作力度加大,為企業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十)適應新時期發展要求,機關建設進一步加強。按照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和經貿局工作的需要,我們狠抓了機關建設。一是建立科學、規范、嚴格的內部約束機制,健全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在財務管理、車輛使用、電話管理、辦公用品發放等方面都出臺了具體而詳細的規定,設立財務公開欄、水電費公開欄、住房公開欄,增加政務公開的透明度。同時設立監督電話和意見箱,自覺接受各方面的監督,誠心接納群眾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樹立政府部門的良好的形象。二是大力開展增收節支、減少各種不必要應酬,壓縮各種不必要開支,月節支上萬元。深入開展美化、優化、亮化環境活動,整修辦公樓,安裝現代化辦公設備,開通寬帶網,實行網上辦公,努力建設花園式機關單位。三是簡化審批程序,減少審批環節,全面實施“提速”工程。按照“合情、合理、效能、責任和監督”的五項原則和WTO規則的要求,我局取消行政審批事項56項,精簡比例達57.5%,行政效率大大提高,真正使黨政機關工作全面提速成為“直達快車”。四是圍繞中心工作,加大協調服務,為經濟建設服好務。經貿局投資20多萬元,幫助化肥廠職工改造線路,使職工用上了放心電、明白電。積極協調旭日升與供電、土管等部門的關系,使旭日升從項目引進到竣工投產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幫助黃金集團解決征地、辦理過戶手續等問題,使項目引進得以順利進行。
二、存在的問題
1、部分企業改革不規范不到位,困難企業存在問題向多樣化發展。
2、企業融資渠道不暢,資金仍為嚴重制約企業發展的大問題。
3、對入世,部分企業發展規劃還沒有定好位,觀念有待進一步更新。
4、對外來企業協調服務、管理有待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的大環境有待于進一步優化。
三、2003年工業經濟運行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及主要工作措施
指導思想:以黨的*精神為指導,以“工業立區、工業強區”為總抓手,以招商引資、培植骨干重點企業、園區建設為重點,強化管理,推進技術進步,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確保全區工業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主要目標任務:
——全區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22.5億元,增長42%;區屬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3.15億元,增長131.6%;鄉鎮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7.78億元,增長29.6%。
——全區工業完成銷售收入60億元,增長46%;區屬工業完成銷售收入10.7億元,增長123%;鄉鎮工業完成銷售收入42.8億元,增長31%。
——全區工業實現工業利稅6億元,增長42.9%;區屬工業實現工業利稅1.28億元,增長120.7%;鄉鎮工業實現工業利稅4.29億元,增長31%。
——技術改造項目完成25項,完成工作量7億元,技術創新項目12項,新產品銷售收入36000萬元,利稅5000萬元,投產率85%。
——全區工業實現管理效益2400萬元,增長10%。
——企業安全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實現全年控制目標。
完成今年各項任務目標的科學依據,主要有以下21個經濟增長點:
1、納米金剛石項目投資3000萬元,以納米金剛石為主導產品,年產納米金剛石4噸,新增產值1.6億元,利稅8000萬元。
2、三九益民制藥公司的中藥大輸液車間二期改造,投入7600萬元,明今年上半年投產,可新增銷售收入18000萬元,新增利稅1800萬元。
3、環保設備項目,總投資2000萬元,投產后可新增銷售收入4000萬元,利稅500萬元。
4、旭日升茶飲料項目,一期工程投資1億元,建成四條生線,可新增銷售收入2億元,利稅3000萬元。
5、世紀創新水泥(即山水四號旋窯生產線)總投資1.7億元,日產水泥熟料2500噸,年產水泥100萬噸,已于去年8月28日投產,可新增銷售收入2億元,利稅5000萬元。
6、山水集團金珠粉末項目一期工程,總投資2500萬元,占地4800平方米,生產金屬粉末,去年6月份投產,可實現年銷售收入5000萬元,利稅520萬元。
7、山水集團水泥機械項目,總投資1100萬元,去年7月份投產,可實現年銷售收入3000萬元,利稅530萬元。
8、山水集團鋼套砼二期工程,總投資2200萬元,去年5月份已投產,可新增年銷售收入4500萬元,利稅400萬元。
9、斯瑞美公司的H型鋼及環保設備項目,總投資1400萬元,現已投產,可實現年銷售收入8000萬元,利稅740萬元。
10、銘峰毛紡公司的成衣車間改造項目,總投資2000萬元,改造成衣車間現已投產,可新增年銷售收入1.2億元,利稅1200萬元。
11、巨能食品二期工程,總投資1000萬元,預計今年4月份全部完工,可新增銷售收入4000萬元,新增利稅400萬元,同時帶動長清面粉加工業和運輸業的發展。
12、北辰集團的電子脫塵除硫項目,被國家列入“863計劃”,總投資3000萬元,新增銷售收入1億元,新增利稅1800萬元。
13、宏達設備有限公司的智能高效節能換熱器生產線項目,投資3000萬元,可新增銷售收入5000萬元,新增利稅500萬元。
14、*柴油機廠搬遷改造項目,總投資5億元,占地800畝,預計今年投產,新增銷售收入5億元,新增利稅1.5億元。
15、佳寶工業園項目,總投資5億元,一期投資2億元,占地1000畝,引進15條世界先進生產線,預計今年4月份竣工投產,可新增銷售收入6億元,新增利稅1.1億元。
16、捷邁工業園項目,總投資7000萬元,占地130畝,生產制造機械成套設備及自動化生產線,預計今年3月份投產,新增銷售收入1.5億元,利稅1500萬元。
17、明發科技園,計劃總投資4000萬元,一期投資2000萬元,規劃占地100畝,預計今年5月份投產,可新增銷售收入2億元,利稅1000萬元。
18、奧宇鋼化玻璃項目,總投資1000萬元,占地20畝,年產鋼化玻璃30萬平方米,投產后,可新增銷售收入2000萬元,利稅200萬元。
19、巨鑫包裝項目,總投資1000萬元,主體廠房正在建設中,投產后,可新增銷售收入2000萬元,利稅300萬元。
20、計算機項目,由韓國釜山金河株式會社投資360萬美元,建設計算機遠程結算系統,建成后年出口創匯可達300萬美元。
21、晶恒山田電子工業園項目,一期工程基本完成,投資2000萬元,生產集成電路引線框架,去年已投產,可新增銷售收入1億元,利稅1000萬元。
從以上21個經濟增長點來看,明年可新增銷售收入28.85億元,新增利稅5.439億元,各項經濟指標增長20%,是完全可以實現的,也是十分有把握的。
主要工作措施
基本工作思路是:圍繞一個中心,把握兩個重點,抓好六項工作,促進全區工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努力實現“工業立區、工業強區”的戰略目標。
一個中心就是:圍繞擴大企業規模,膨脹經濟總量,增加財政收入,全面提高工業經濟運行質量和經濟效益。
兩個重點是:抓好招商引資和培植骨干重點企業。
在招商引資方面,把三大優勢(一是我區撤縣設區建設*“西輔城”的優勢。二是我區的區位、交通、資源優勢。三是經貿局作為經濟主管部門渠道正、信息廣、知識專的優勢)轉化為招商引資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和對外輻射力度,跑省進京,主動出去,廣引多聯,多渠道、創造性、全方位地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同時要避免亂鋪攤子、亂搭架子,要把工作重點放在引大項目、引大資金、引高技術、引拔尖人才上,通過招商引資來嫁接改造我區傳統工業,爭取引進更多具有科技含量高、產業關聯度大,帶動能力強的現代化工業項目,力爭今年完成招商引資項目15個,引進資金10個億,努力在招商引資上實現新突破。
在培植骨干重點企業方面,積極支持規模大、效益好、主導產品突出、技術創新能力強、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骨干重點企業,做大做強50家骨干重點企業。在扶持資金、貸款擔保、信息咨詢、人才項目引進等方面實行重點扶持、重點服務,鼓勵和扶持骨干重點企業加速規模膨脹,爭取用二至三年的時間,使山水工業園、佳寶工業園、魯能工業園、晶恒電子工業園、重汽工業園銷售收入過10億元,利稅過億元;三九益民制藥公司、黃金集團納米金剛石公司、明發科技園、澳利工業園、旭日升-華東飲料總廠銷售收入過5億元,利稅過5000萬元;花崗石集團、陽光集團環保工程公司、巨能鈣、水龍王集團、北辰集團、宏達換熱設備公司、長虹鑄管公司銷售收入過億元,利稅過千萬元。同時抓好渤海熱電廠、福祿水泥公司、濼源集團、德瑪公司、聚豐公司、陸通公司等一批銷售收入過5000萬元,利稅過500萬元的骨干重點企業,使我區工業企業真正成為我區財政收入的重要支柱,經濟發展的主力軍。
抓好的六項工作:
一、加強工業生產指揮調度,強化企業管理。根據當前工業生產的情況,適時召開生產調度會、工業分析會、現場辦公會,發現問題,及時幫助解決,要把問題解決在生產一線。繼續開展“管理效益年”
活動,推廣海爾、山水、亞星先進的管理經驗,樹立“高標準、嚴要求、創一流”的思想,切實抓好企業管理。
二、加快技術進步和新產品開發步伐。狠抓企業技術開發中心建設,大力加強產學研聯合,加快開發,能夠推動傳統產業升級的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和配套技術,加快推進傳統產業技術升級,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三、抓好園區建設,搭建經濟發展平臺。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的要求,切實加強工業園區的規范和管理,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配套功能,創造良好的軟硬環境,吸引更多的企業落戶工業園區。對重點工業園區實行監管,重點扶持,帶動區域工業園區的整體發展。
四、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培植區域經濟發展的新亮點。鼓勵支持民營企業通過購買、參股、承包、兼并等多種形式,積極參與公用制企業改革,引導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實現決策、用人和分配等機制創新,進一步放膽、放開、放活發展民營經濟。
五、做好穩定工作,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積極開展節日期間的送溫暖活動,走訪退離休老干部、老職工。千方百計籌集資金,開展困難企業的救助活動,幫助解決低保、遺屬補助、傷殘等問題,為他們排擾解難。加大信訪調解力度,做好綜合治理工作,確保社會安定團結的良好局面。
六、加強機關建設。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會議精神,加強思想建設、政治建設和作風建設。努力學習業務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建章立制,嚴格依法辦事。進一步增加辦公設備,開通寬代網,全面實現辦公自動化。
- 上一篇:推進西部大開發若干意見
- 下一篇: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