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發展年終工作報告

時間:2022-06-02 04:45:00

導語:政府發展年終工作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府發展年終工作報告

20*年是*發展進程中極不尋常的一年。我們圓滿完成建省辦經濟特區20周年慶典任務,精心組織世界關注的奧運火炬傳遞活動,全力支援四川汶川地震災區,積極抗擊特大洪澇災害。特別是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總書記視察海南重要講話、省委*三次、四次全會和市委*三次、四次全會精神,搶抓機遇,奮力拼搏,全市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勢頭。

經濟實力進一步提升。全市實現生產總值443.2億元,增長10.4%;財政總收入100.02億元、增長21.2%,地方一般預算收入31.03億元、增長19.1%。

投資與消費進一步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19.1億元,增長20.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34.8億元,增長24%。投資和消費拉動GDP增長8.94個百分點。

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城鎮新增就業3.1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1290人。物價自去年5月逐月回落,12月份CPI已降至2.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15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215元,分別增長15.1%和13.8%,城鄉居民收入增幅再創新高。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沉著應對各種挑戰,積極搶抓發展機遇。面對國內外復雜多變的形勢,我們審時度勢,主動作為。早著手早準備,積極與開行及其他商業銀行溝通合作,完成政府投資50億元,帶動社會投資較快增長。針對去年年初我國南方發生的雨雪冰凍災害,積極組織農民搶種瓜菜3.89萬畝,既支援了災區,又促進了農民增收。針對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害,第一時間派出救援隊抵達災區,組織社會捐款8000多萬元,充分展示了椰城人民的精神風貌和社會責任。針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及時召開旅游、工業、醫藥、房地產等行業的企業座談會,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快工業發展的若干規定》,修訂《關于鼓勵發展醫藥產業的若干規定》和《關于扶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若干規定》,擴大航空、旅行社的獎勵范圍,積極落實省政府出臺的關于扶持房地產、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等9個方面的政策措施,千方百計加大產業培育力度。認真落實中央擴大內需的政策,緊密結合*發展規劃,編制新增投資計劃和今后三年滾動投資計劃,爭取中央擴大內需新增投資2.97億元,目前已落實今年的政府投資項目資金42億元,為政府投資項目建設提供了有效的資金保障。

(二)努力壯大優勢產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堅持“一產做優、二產做大、三產做強”,統籌三次產業發展。一是著力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加大支農惠農力度,全市財政安排農林水支出2.74億元,增長32.4%,落實農業生產補貼6235.*萬元。積極發展設施農業,畜牧業、漁業、花卉、水果、瓜菜等特色優勢產業產值全面增長。其中畜牧業增幅達到14.1%,水產品出口創匯增長70%。積極發展生態循環農業,與省農業廳聯合創辦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新建大中型沼氣工程70處,服務站13個,新增循環農業基地1.5萬畝。

實現農業增加值31.4億元,增長8.6%。二是積極夯實工業基礎。完成獅子嶺一期、海馬二期、藥谷二期的基礎設施建設,為企業入園創造了良好條件。支持海宇二期、雙成藥業、海靈制藥等企業的技術改造和擴建,新引進15家企業入園。創建全國知識產權示范市,積極培育發展高新技術企業,新增市級重點實驗室5個、創新示范企業5個和工程研發中心5個。除汽車制造業產值下滑外,醫藥制造、機電制造、食品飲料等行業分別實現25.6%、16.7%、10.2%的快速增長。三是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認真落實《關于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意見》,加大現代物流和旅游業的扶持力度。建成海南花卉交易市場,積極推進馬村港一期、*港二期工程,加快*中商農產品中心市場前期工作。加大旅游促銷力度,積極構建瓊北湛江旅游經濟圈,成功舉辦《城市之間》中國區總決賽、中國鐵人賽、熱氣球挑戰賽、世界女子高爾夫職業賽等大型賽事活動,組織冬交會、旅游商品交易會、汽車交易會等51場大型會展,旅游經濟穩健增長。全年接待過夜游客637.9萬人次,增長8.5%,實現旅游總收入60.02億元,增長8.4%。交通運輸、通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服務業快速發展。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298.5億元,增長14.4%。

(三)加大投資力度,重點項目建設取得突出成效。努力創造條件,積極落實貸款融資規模,確保重點續建項目和新開工項目的資金閉合;強化重點項目協調服務和資金調節力度,實行重點項目聯席會議、市長辦公會和專項督查制度,保續建、保完工,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繞城高速公路按時實現功能性通車,*港二期建成試運行,完成東環鐵路*段征地拆遷,海甸島環島路、濱江西路等49個續建項目建設進度明顯加快,其中22個項目基本完工。20萬噸鍍錫薄板、30萬輛汽車等項目開工建設,燈塔酒店圍填海工程、羊山路網工程等一批重點項目完成前期工作。

(四)不斷深化重點領域改革,體制活力進一步釋放。抓住影響我市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攻堅克難、強力推進。經過各方配合,積極落實,*綜合保稅區獲國務院批準設立,成為國內開放程度最高、政策最優惠、功能最齊全、手續最簡便的特殊監管區域之一。強區擴權取得重大突破,65項行政權項下放各區管理并順利運作;調整和完善市區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規范市區政府分配關系,調動區級發展的積極性。省政府下放的197項行政管理事項對接迅速,運轉正常。認真開展機關效能建設,規范辦事行為,簡化辦事程序,144個行政審批和服務項目進駐政府服務中心,有54項行政事項縮短辦事時限。創新公共服務方式,信訪、椰城糾風熱線、“12345”政府服務熱線和“963333”效能投訴熱線等工作成效明顯,機關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明顯提高。加強國有資產監管,繼續深入推進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投融資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修訂《政府投資項目管理暫行規定》,簡化投資項目審批流程。創新城市經營方式,舉辦新浪樂居*地產項目推介會,新港、玉沙村、司馬坡島等地塊成功出讓。

(五)加快對外開放步伐,經濟活力明顯增強。堅持把擴大開放作為保持經濟持續發展、推進產業升級的重要舉措。利用我市被確定為全國第二批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的機會,組團到珠三角地區主動與企業洽談、與當地政府對接。整合招商資源,創新招商方式,推出招商項目87個,簽約項目45個,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5.6億美元,增長11.2%。積極參加海南(香港)經貿周活動,簽約項目12個,其中鴻洲新城、垃圾焚燒發電等項目已開工建設。調整出口產品結構,強化出口服務,全年外貿出口總值13.1億美元,增長15.6%。利用國內外媒體,廣泛宣傳20年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成立海外智囊團,舉辦*-東盟對話會,成為世界城市與地方政府聯合組織亞太地區理事成員,*的知名度進一步提升。

(六)扎實推進城市化進程,城鄉面貌明顯改觀。圍繞建設全國最精最美省會城市目標,堅持科學規劃、集約建設和精細化管理,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躍上新臺階。一是著力提升城市品質。完成*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五條老街保護與改造規劃、*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總體規劃、西海岸新區、江東組團等控規的編制。加快推進美麗沙、新埠島、世紀海港城、*灣、西海岸等片區開發。堅持政府主導,讓利于民,玉沙村、海甸溪北岸改造取得重大突破。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完成主要街道的街景立面改造、小街小巷路面硬化和主要建筑、橋梁的美化亮化。認真開展交通專項整治年活動,加強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市300多輛舊式中巴車全部置換成空調大巴。推行文明施工、緊湊施工、規范施工,項目施工管理得到進一步加強。二是加快新農村建設。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向農村延伸,農村公路暢通工程提前兩年完成“十一五”目標,全市行政村道路基本實現硬化。新建226個農村飲水項目,解決5.1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繼續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消除40個廣播電視“盲點村”。加強農村社會服務體系建設,農業科技110和電子農務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全市專業合作社發展到217家,其中3家被評為“全省十佳農民專業合作社”。新建文明生態村170個,累計建成1069個,占自然村總數的50.3%。三是強化生態環境建設。加快推進白沙門污水處理廠二期、長流污水處理廠建設,繼續推進中心區截流并網和府城管網改造工程,新建垃圾轉運站6座。完成造林面積4.2萬畝,超額完成退塘還林任務;新增城市綠化面積150萬平方米,城市人均公共綠地達9.5平方米。我市入圍全國最具幸福感城市50強,被評為環境最佳城市,榮獲“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稱號。

(七)強化民生保障,群眾得到更多實惠。制定《關于大力改善民生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實施意見》,堅持以人為本,著力改善民生。全年財政投入23億元,增長22.4%;市本級一般預算新增財力的60.5%投向民生,辦成了一批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實事。投入6.13億元,全面完成25項為民辦實事事項。教育事業進一步發展,教育支出達9.9億元,增長19.5%,新建擴建學校10所,新增義務教育學位1萬個;繼續落實“兩免一補”政策,免除學雜費、課本費和發放補助共5391萬元;加快市旅游職業學校和高級技工學校建設,組建旅游教育集團,職業教育辦學水平明顯提高;積極支持海南大學“211工程”創建,*經濟學院成功實現專升本。文體事業繁榮發展,建成中國大致坡戲劇家活動基地,并被評為“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新建鎮級綜合文化站15個,全年組織文化活動7845場。公共衛生體系基本建成,強化農村衛生院基礎設施建設,社區衛生服務覆蓋率達95%,被納入全國社區衛生服務重點聯系市;完善衛生監督體系,疾病控制和醫療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全民醫保成果進一步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8%,城鎮居民醫療參保率達97.6%。就業與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再就業1.24萬人,零就業家庭就業扶持政策落實到位;免費培訓農村勞動力1.64萬人次;對困難群眾實行動態補助,壓縮4%的市級行政經費,一次性發放給困難群眾,城鄉困難居民享受低保累計達66.1萬人次;大幅提高環衛合同工人工資,月人均工資標準達947元。破解困難群眾住房難,投入1.5億元興建廉租房2364套,投入17億元建設安置房、改造棚戶區,發放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租房補貼200萬元。

(八)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社會保持和諧穩定。主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加強與各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溝通聯系,定期向市人大、政協通報工作。辦理人大代表建議213件,政協提案330件。推行“市長接待日”常態化。進一步完善社會公示與聽證制度、新聞發言人制度。提請市人大審議法規議案4件,頒布法規2件,廢止規章1件。

深入推進“平安*”建設,社會治安形勢總體穩定,確保了重大活動的圓滿安全。積極排查調處各類矛盾糾紛,預防和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強化應急管理,公共突發事件應急機制逐步健全。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監督管理,深化隱患排查治理,安全生產工作在全省綜合考核中評為優秀。加大食品、藥品等市場監管力度,居民消費安全得到進一步保障。

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順利完成省下達的目標任務,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和對臺等工作取得新成績。人防、統計、擁軍優屬、防震減災等工作不斷加強。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紅十字會、老齡、關心下一代、殘疾人等其他社會事業健康發展。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我們經受住了嚴峻的挑戰和考驗,保持了經濟社會較快發展,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團結拼搏的結果,是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全體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各派、工商聯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市部隊和武警官兵,向所有關心支持*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經濟社會發展和政府工作中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市一些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回落,GDP、工業增長沒有達到預期目標;汽車、房地產等市場需求萎縮,企業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自主創新體系還不健全,產業轉型升級任務繁重;影響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尚未根本解決,改革攻堅任務還很艱巨;公共服務還不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社會管理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就業形勢較為嚴峻,居民增收難度加大,食品安全、教育衛生、居民住房、防災減災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還需要繼續加大力度解決,維護社會穩定的任務仍然較重;政府自身的改革和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政府執行力和效能有待進一步提高,一些政府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不強、工作作風不實、工作效率不高,腐敗現象在有些領域還比較突出。對此,我們將予以高度重視,并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