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局思想教育年終總結

時間:2022-12-21 04:59:00

導語:園林局思想教育年終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園林局思想教育年終總結

以創建為抓手,全面提高城市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斷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是我縣縣委、縣政府推進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建設堅定不移的工作方針。自20*年以來,*縣委、縣政府提出創建省級、國家級園林城市目標,我縣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美化城市環境,改善居住質量,優化投資結構,高起點、大手筆地進行城市園林建設。20*年,我縣進一步提出了“五大聯創”活動,把創建省級園林城市工作作為全縣的一項重要的中心工作來抓。根據*地理位置的特點,以建設“綠色*”、“人居*”、“海濱新城”為目標,推動創建工作扎實深入地開展,推進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形成了齊抓共建、合力共創的良好局面。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創建機制,體現“四個到位”

(一)思想認識到位。全縣上下充分認識到創建園林城市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增強城市競爭力,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基礎工程”,也是我縣打造“一城三地”,造福全縣人民的“民心工程”??h委、縣政府連續多年把創建省級園林城市列入年度的重要工作任務,并先后兩次召開創建工作動員大會,舉全縣之力抓創建。

(二)組織機構到位。為了切實加強對創建工作的組織領導,我縣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分管副縣長為副組長、縣有關部門的主要領導任成員的創建省級園林城市工作領導小組。同時,還成立了五個專項工作小組,具體負責創建工作的日常組織、協調指導、監督檢查等工作,定期開展督查、考核,及時協調解決創建工作中的矛盾和問題。

(三)責任分解到位。根據創建工作目標,將創建工作任務逐條逐項分解到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各部門也都將創建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層層建立創建工作目標責任制,按照相互配合、密切協調的工作要求,做到責任明確、任務清晰、措施落實,形成了創建工作的強大合力,促進了各項創建工作任務的落實。今年,縣委常委會專題聽取創建工作匯報,縣人大、縣政協都把創園工作作為監督、協商的重要內容列入人大、政協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

(四)宣傳發動到位。我們強化宣傳,廣泛發動,形成了全社會力量參與創建園林城市工作的良好格局。一是開展多層面宣傳。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和各類宣傳載體的輿論導向作用,分別在報紙、電臺、電視、政府網站等開設專版、專欄,重點宣傳創建園林城市的重大意義,宣傳園林綠化方面的法律法規,宣傳市民和社會各界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宣傳相關部門創建進展情況和動態。二是實施多途徑引導。將今年的3月定為“全民植樹月”,以“營造綠色空間、裝扮美好家園”為主題,開展種植各類紀念林、專題林活動,舉辦廣場宣傳咨詢,開展“綠色*·美麗家園”少兒墻畫比賽、“花旗杯”攝影比賽和“我心目中的園林城市”征文活動。同時開展“綠色家庭”、“綠色進社區”、樹木綠地認建認種認養活動和綠化宣傳語短信征集大賽等一系列宣傳活動,極大地擴大了創建活動的影響力,使得創建活動深入人心、家喻戶曉。

二、立足科學規劃,加強文化保護,注重“兩個協調”

(一)編制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力求與城市發展總體規劃相協調。20*年,我縣開始組織編制了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在編制的過程中,我們確立了城市綠地規劃與城市總體規劃相統籌,綠地系統與水系、道路系統相統籌,現有景觀與未來發展景觀相統籌的“三統籌”原則。新規劃以縣域生態資源為基礎,既著重突出*歷史悠久、人杰地靈的濃厚文化底蘊,又綜合考慮縣城水系較多的環境風貌、城市格局和發展空間,賦予縣城和諧開放的現代城市特色,展示了不遠的將來*“碧水藍天、綠色環保”的嶄新形象。形成了“一片、一區、四園、八帶”的城市生態綠化結構和“三區、三心、七軸”的城市空間景觀格局。同時,又出臺了《*縣生物(植物)多樣性保護規劃》和《*縣城市綠線管理辦法》,為城市的綠化建設、管理提供了科學依據,形成了科學完善的城市規劃體系。

(二)實施園林城市科學規劃力求與我縣人文景觀歷史風貌相協調。*是崧澤文化、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有著豐富的人文景觀和歷史風貌。在創建省級園林城市的過程中,我縣注重歷史人文景觀的保護。一方面,我們認真落實城市總體規劃和綠地系統規劃的要求,不斷加快我縣特色化園林城市建設步伐。對縣城主次干道、街景及新建小區的綠化規劃設計,我們都組織專家進行反復論證修改,力求出精品。注重講究城市人文景觀、自然景觀與城市風光相互交融,力求彰顯生態自然、寧靜雅致的古城魅力。目前整個城區初步形成了“綠樹成蔭,小區有景,城園相融,綠水相間,綠與城市協調相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城市生態環境。另一方面,我縣在推進城市規劃和建設中,充分挖掘、保護和合理利用歷史文化遺存,對云岫庵、天寧寺、千佛閣、鎮海塔、綺園等一批歷史遺存進行了積極保護,并對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的*滾燈、*腔、騷子歌等進行了搶救性挖掘。并編制了《綺園文化區保護規劃》和《綺園保護整修方案》,對綺園切實進行保護。同時,采取措施,加強對古樹名木的保護,共有古樹名木81株,后備古樹名木10株,所有古樹名木全部建檔掛牌,落實了專人管理,成為*悠久歷史的生動見證。

三、堅持以人為本,落實創建任務,突出“三個重點”

近年來,我縣以園林綠化重點工程為重點,以道路景觀綠化為突破口,大力實施城市建綠、增綠工程。到目前為止,縣城建成區新增綠地154.29萬平方米,綠地率達34.77%,綠化覆蓋率達39.64%,人均公園綠地率達9.*平方米。20*年,我縣計劃投入項目5000萬元,實施了南門廣場擴建、古城墻風景林地新建、新橋南路、百尺北路改造等工程,完成生態公益林建設27萬平方米,新增道路(濱河)綠化面積7.3萬平方米,改造綠化面積5萬平方米??h城區現共有24個居住小區被授予“園林式小區”,占居住區總數的61.54%,新建居住區平均綠地率達36.82%,有四分之三的舊居住區綠地率達到了25%以上。共有92個單位被授予“園林式單位”稱號,占總單位數的61.74%。按照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劃定了各類綠化。城市綠化建設的主要指標均已達到省級園林城市標準。具體工作中,我們著力突出三個重點:

(一)加大投入,加快綠化重點工程建設

一是在投入上保障園林綠化建設。我縣以創建為載體,進一步加大綠化建設投入力度。通過政府投入、市場運作的方式,不斷吸引資金投入綠化建設。20*至20*年,政府累計投入綠化建設資金1.2億元,養護資金902萬元,為城市園林綠化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提供了有力的財力保障,綠化成效開始顯現,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二是在結構上提升園林綠化建設。我縣在園林綠化建設中,堅持體現特色、以人為本的思路。幾年來,通過調整綠化結構,少種草、多種樹,推廣種植香樟、合歡、銀杏等鄉土樹種,先后實施了海濱公園觀海園、新橋路五個景觀節點、*垃圾填埋場、三個入城口等公共綠化建設重點工程,實施了新橋路、環城南路、勤儉路、百尺路、桑德蘭路等道路綠化和南排河、環城河等濱河綠化及沿路沿河片林建設,完成了海濱路景觀綠化帶等的改造,城市道路綠化普及率為100%,達標率為81.25%。

三是在空間上拓展園林綠化建設。我縣積極借鑒外地做法,選擇重點地段,加強垂直綠化、水面綠化、屋頂綠化等城市立體綠化工作,拓展主體綠化范圍,增加城市綠量和改善景觀效果等手段,形成“碧水環城、水映綠蔭、房在林中、人在景中”的景觀格局,既提升了城市綠化各項指標,又營造了城市良好的綠化景觀。近三年來,我縣采取政府投入和政府扶持、社會投入兩種方式,征地植綠、拆房建綠、租地栽綠等手段,全方位推進綠化建設,加強城市生產綠地的建設,全縣范圍內共建成專業苗圃18個,面積97.16萬平方米,建成區內生產綠地占地面積64.*萬平方米,其中專業苗圃10個,占縣城建成區面積的5.77%,極大地提高了城市生產綠地面積和苗木自給率。

(二)注重發展,強化生態大環境建設

一是載體帶動。*歷來重視生態大環境建設,先后開展了綠色小城鎮、浙江省高標準平原綠化、創建國家級生態縣城、發揚義務植樹等活動。

二是延伸推動。通過道路、水系、生態林、公園綠地、基本農田防護林等途徑,我縣的綠化建設向農村延伸,朝著生態大環境方面發展。啟動建設濱海綠廊、濱海明珠生態園等總面積15萬平方米的城郊生態綠地,沿河、沿路防護綠地建設,成為*園林綠化的一大亮點。

三是工程聯動。我縣以列入全國100個開展農田防護林更新改造試點縣和全國60個實施全國林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縣為契機,重點實施農田林網更新改造建設工程、沿海防護林基干林帶建設工程、通道綠化建設工程、河道綠化建設工程等七大工程。在城鄉接合部,還大力營造近郊片林和防護林帶,達到城市森林化、郊區生態化,逐漸形成我縣城鄉一體化的綠化格局。

(三)打造精品,彰顯*地域特色

一是做好“親水”文章。*傍山依海,縣城水系眾多。結合濱海灘涂和環城河進行園林綠化建設,是打造海風河韻、綠色*的關鍵所在。*在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注重依據濱海、水系合理布局,凸顯特色,建成了環城南路、新橋路、百尺路、桑德蘭路等骨干道路綠化景觀工程,建成了南排河、鹽嘉塘等濱河綠化景觀工程。這些濱河景觀帶已成為*市民主要的休閑場所。特別是海濱路濱河景觀帶突出江南水鄉的特點,融綠化景觀、廊橋、地雕等為一體,兼備休閑、觀賞等功能,為市民休閑好場所。

二是做好“親海”文章。海是*的特色,依海勢而建的觀海園是*目前規模最大的綠地公園。公園充分運用原有地貌的優勢,以海為主題,突出生態、自然,以山水造景,地形起伏,取意“山、水、島”。

三是做好“親山”文章。山又是*的一大特色,集山、海、湖為一體的南北湖是我縣綠化最密集的地方。南北湖原有的森林大多是五六十年代營造起來的,幾乎都是馬尾松林(少量黑松林),這些森林除了郁閉度低,樹種單調,結構簡單外,種植密度也過大,又曾被當地群眾視作薪炭林,被過度砍伐過,造成樹桿纖細、彎曲,林分質量較差,森林的功能大大下降。將這些山林改造成生態公益林,工作量較大。*縣按照造林計劃,逐年分批進行,其中對一部分基礎較好的進行補植造林,對一些郁閉度太低、質量太差的林分,則重新造林。同時,針對森林結構簡單、樹種單調的狀況,在造林時,及時調整結構,增加樹種,特別是增加闊葉樹種,大力營造針、闊混交林,結合風景區的特點,發展一批風景林,大大提高了其觀賞性。

四是做好“親文”文章。在創園建設中,*以綠化為本,文化為魂,將城市綠化景觀與歷史、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城市文化脈絡有機融合,通過“文化建綠”的創新之舉,打造“人文*”。啟動綺園文化區建設;實施環城南路景觀綠化帶改造工程;擴建南門廣場,新建勤儉路休閑廣場等一大批“生態、景觀、文化”效益俱佳的公共綠地和游園廣場。所有園林綠化景觀均以*的人文為特點,淡、雅、盛、濃搭配得當,凸顯*地域特色。

四、落實長效機制,鞏固創建成果,打好“四個基礎”

(一)加大投入,完善城市整體功能,打好硬件基礎?;A設施是否完善,是城市發展的重要保證。幾年來,我縣以創建省級園林城市為契機,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園林、供水、市政、公交、燃氣、環衛的城鄉一體化工作,尤其在城鄉一體化供水、公交、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方面取得了明顯的突破,投資1.95億元、日供水規模達30萬噸的城鄉供水一體化一期工程已經啟動,該工程的供水范圍將覆蓋全縣各鎮(區);污水處理工程已建成污水管網66.44公里,建成污水提升泵站10座,完成投資1.61億元。同時,結合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生態縣的創建以及實施“水清、岸綠、河暢、景美”四大工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成效顯著。20*年,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城區生活污水處理率65.*%,城市二級以上空氣質量全年達到329天。城市人均道路面積達24.57平方米,萬人擁有公交車10.1輛,燃氣普及率達100%以上,管道燃氣普及率達46.25%,用水普及率達100%,水質綜合合格率99.8%。

(二)嚴格執法,強化綠化建設管理,打好管理基礎?!叭纸?,七分養”。為鞏固園林綠化建設成果,進一步提高園林綠化質量,我縣轉變了以往“重建輕養”的觀念,加大綠化養護管理力度。從2000年開始,*在嘉興市率先推行了市場化管理的養護機制,通過招投標產生綠地養護責任單位,一改過去傳統的建設、管理一體化的養護體制,收到了明顯成效。同時,按照《城市綠化條例》和《浙江省城市綠化管理辦法》的規定,先后制定了《*縣城市綠化管理實施辦法》、《*縣城市綠線管理辦法》、《*縣古樹名木管理辦法》等規范性文件,加大執法力度,嚴肅查處各類違法侵占綠地、破壞綠化的事件。堅持依法治綠,建立了居住區及單位綠化方案會審和綠化項目竣工驗收、砍伐修剪城市樹木審批等制度,進一步建立健全巡查、監督力度,增加檢查密度。每年組織15萬盆鮮花在節日期間妝扮街容,制作植物造型小景點。通過加強城市綠化管理,增強了市民的愛綠、護綠意識,涌現了一批園林式單位和居住區,帶動了全縣園林綠化建設水平。

(三)綜合整治,提升城市市容市貌,打好形象基礎

在創園工作中,我縣堅持以“美化、亮化、凈化、有序”為標準,以“科學、嚴格、精細、長效”為指導,以集中整治為手段,以綜合整治為目標,強化市容與環境衛生管理,以良好的市容環境爭創省級園林城市。

今年以來,我縣分別開展了新橋路綜合整治,開發區工業園區專項整治及縣城入城口、戶外洗車場及廢舊物品回收網點等多項專項整治。通過對破墻開店經營、違章亂搭亂建、戶外排污洗車、損綠占道堆放、馬路菜場攤販、越店經營設攤、亂設店招廣告等等“雜、濫、亂、差”現象的專項整治,并對重要道路、重要節點整體規劃,專項設計,通過路邊建筑立面改造,城政設施完善配套,市區空地插綠補綠等進行環境綜合整治,不斷鞏固,逐步完善,同時加強環衛保潔力量,提高環衛保潔質量,擴大保潔區域至城中村城鄉結合部,種種措施的有效實施,使縣城市容面貌煥然一新,城市道路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大幅提

(四)全民參與,鞏固社會創園意識,打好群眾基礎。為了全面提高廣大市民“植綠、護綠、愛綠”的意識,進一步加強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的制度化、規范化建設,提升全員義務植樹造林的積極性、主動性,縣政府每年都專門提供場所,供市民前來種綠、護綠。特別是近幾年來,正值我縣全面開展創建省級園林城市活動,我縣更是早部署、早準備,縣四套班子等領導帶頭參加義務植樹活動,為城市植綠、添綠、補綠,各部門、學校及社區也紛紛響應,有組織、有計劃的開展義務植樹活動。我縣還先后開展了“共青林”、“同心林”、“親子林”的認種認養,使全縣廣大群眾普遍重視、支持和配合創建工作,齊心協力為園林城市創建作貢獻??h城全民義務植樹盡責率達84.7%以上,植樹成活率、保存率達92.5%和89.3%。此外,通過大力推廣城市垂直綠化、屋頂綠化、庭院綠化、和室內擺花養草,構建立體型、復合型的綠色空間,真正做到全民參與,全方位拓展城市綠色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