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局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小結

時間:2022-12-18 10:23:00

導語:畜牧局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小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畜牧局文明單位創建工作小結

2009年與2010年,是災后恢復重建的攻堅年和決勝年,是綿竹市委、市政府提出“兩年重返、三年再造”宏偉目標的關鍵之年,兩年中,我們先后開展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創先爭優活動和“四好”班子的創建活動;開展了轟轟烈烈的畜牧業災后恢復重建和現代畜牧業發展工作;積極搞好環境建設,認真參與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和“五十百千示范”活動以及綿遠河畜禽養殖污染整治工作。兩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的關心、指導、幫助下,在市級有關部門的密切配合下,我局成為地震后全市率先搬進永久性辦公樓的單位之一,以99分的成績通過了“五五”普法驗收,機關檔案成為全市震后首個升級的單位,畜牧業產業重建已全面完成,服務體系重建也即將完成?,F將我局兩年來文明單位創建工作情況總結于下:

一、單位基本情況

我局現有職工48人,其中局機關工作人員12人,專業技術干部25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20人),工人11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4人),黨員25人。局內設辦公室、基層管理科、行政審批科(掛政策法規科牌子)3個行政科室,有綿竹市畜牧站、綿竹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綿竹市動物衛生監督所3個直屬事業單位。在全市20個鎮鄉設有畜牧獸醫站,有工作人員134人(均為專業技術人員)。

我局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創建文明單位以來,在文明單位創建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并于2000年建成了德陽市級文明單位。

二、創建文明單位的工作情況

(一)加強領導、健全機構、落實責任。

在文明單位建設活動中,我局始終注重組織領導,把文明單位創建活動納入黨政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與各項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做到了年初有計劃、年中有檢查、年終有總結有考核,實行了目標管理。

我局文明單位創建工作領導班子健全,創建領導小組組長由黨政一把手擔任,副組長由副局長擔任,成員由各科室站所負責人擔任,并明確了分管領導,落實由辦公室主任及一名具體工作人員負責日常工作。在領導班子調整后,我們及時調整了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確保工作的連續性。目前該領導小組的組成是:

組長:陳旭斌(黨組副書記、局長)、彭進先(黨組書記);副組長:黃光明(副局長、機關工會主席)、詹元福(副局長)、唐清焰(紀檢組長);成員:高杰華(黨組成員、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劉廷福(辦公室主任)、張世英(基層管理科副科長)、張忠斌(政策法規科副科長)、盧尚坤(市畜牧站站長)、向迪華(市動物衛生監督所副所長)、辛向福(機關工會副主席)、李曉艷(婦委會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分管領導黃光明兼任辦公室主任,局辦公室主任劉廷福、辦公室干部王孝冬為辦公室工作人員。

(二)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建設一支適應“四化”建設的“四有”干部職工隊伍。

在創建文明單位活動中,我們把思想道德建設作為基礎,把培養“四有”職工隊伍作為目標,在全系統中廣泛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的教育,切實加強責任意識、宗旨意識、危機意識、服務意識教育,使廣大干部職工樹立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大力倡導“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以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為主體,結合全國“公民道德宣傳日”,深入開展公民道德宣傳教育;繼2009年開展了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取得成果后,2010年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在領導班子中開展了“四好”班子的創建活動,增強了干部職工的科學發展意識,全面加強全局的組織建設、領導班子建設、干部隊伍建設;建立了團隊學習制度、學法制度、中心組學習制度,打造學習型機關,堅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教育干部職工,提高干部職工的政治思想素質;繼續開展“創建文明機關、促進政風建設,堅持執政為民、爭做人民滿意公務員”活動,大力推進創建文明高效機關;把學習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十七大文獻同貫徹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結合起來,用“堅定、堅強、堅忍不拔,敢想、敢拼、敢為人先”的新時期綿竹精神來統一全體黨員、干部職工的思想。在宣傳教育方式上,我們采取每周一的定期會議學習教育、管事與管人結合、重大節日期間宣傳教育、重大會議文件精神宣傳、宣傳標語、宣傳櫥窗等多種形式,增強了宣傳教育的效果,提高了干部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愛崗敬業、創先爭優、勇于奉獻的良好風尚蔚然成風。

切實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除“六一”節、教師節我局積極與有關學校聯系、參加學校組織的有關活動外,我局在“三八”節、“六一”節分別組織單位女職工開展慶?;顒印Ρ揪?4歲以下的職工子女進行慰問,形成了全社會關心下一代的良好氛圍,每年征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0份發放到學校供加強未成年人教育使用。

在青海玉樹發生地震后,我局全體干部職工弘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踴躍為災區捐款4800元;在我市發生“8.13”特大泥石流災害后,全系統干部職工積極為清平鄉捐款共12950元。

(三)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建立一支知法守法的干部職工隊伍。

我們把搞好民主法制建設作為搞好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局領導班子在實際工作中,堅持集體領導,堅持走群眾路線,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發揮了表率作用。為了提高職工的法制意識,樹立學法、知法、守法的觀念,我們一是認真開展“五五”普法,制定學法計劃,組織職工定期或不定期地學習有關法律、法規,特別是宣傳和學習畜牧行業的有關法律法規。2010年是“五五”普法的驗收年,我局結合實際,通過制定方案,完善制度,采取措施,認真開展,有效地推進了我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向縱深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完成了工作任務,實現了預定目標,并以99分的高分通過全市“五五”普法驗收;二是實行依法治理和部門負責制,認真搞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與局內各站室負責人簽訂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責任書》,落實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責任;三是加強執法人員的教育,舉辦了全市行政執法人員的集中培訓,全系統所有執法人員均考取了《執法證》,執法人員的業務水平和文明素質得到了通過,形成了嚴格執法、文明執法的良好執法風貌;四是積極參加市綜治委、法建辦組織的“綜治”宣傳月和“12.4”法制宣傳日活動,廣泛宣傳了有關法律法規,增強了公民的民主法制意識,增加了公民的法律知識;五是認真開展了法治機關的創建活動,建立健全了法治機關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和辦事機構,健全了機關管理、依法決策、行政執法等制度,規范了行政許可、行政執法、行政管理行為,深化了政務公開制度,使我局法治機關創建活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兩年來,我局無違法違紀現象、無違規執法現象、無社會治安和刑事犯罪案件發生。

(四)切實搞好業務工作,履行部門職責,促進畜牧業健康發展。

我們緊緊抓住畜牧業生產發展、動物防疫、畜產品安全這個部門職責的關鍵環節,一是制定了我市畜牧業發展規劃,起草并以綿竹市人民政府的名義印發了《關于發展現代畜牧業的意見》、《關于加快生豬生產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確定了我市現代畜牧業發展的思路和目標;二是加強災后畜禽圈舍重建,狠抓養殖大戶發展,積極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起草并以市委辦和市政府辦的名義先后印發了《綿竹市扶持生豬生產發展的具體辦法》和《綿竹市扶持生豬生產發展的實施細則》,并以竹畜發【2010】102號文件對市政府辦的文件精神進行了補充,且在扶持政策的執行中做到提前防范維穩隱患、搞好政策宣傳、嚴格申報、審批條件與程序,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廣大養殖戶的養殖信心,促進了我市畜牧業的恢復和發展;三是堅持生豬閹割免疫制度,開展春秋兩季動物集中免疫,搞好日常補充免疫,加強規模養殖場防疫管理,搞好狂犬病的防制工作,有效地控制了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生,確保了畜牧業健康發展和人民生命安全;四是搞好飼料獸藥等畜牧業投入品的質量監管,加強“瘦肉精”和三聚氰胺的查處,加強生鮮乳生產收購的質量監管專項整治行動,狠抓無公害畜產品生產基地建設,搞好上市畜禽及其產品的檢疫檢驗,確保了畜產品質量安全。

通過這些措施,我市畜牧業迅速得到了恢復發展,全市1—3季度出欄生豬47.3萬頭,同比增長5.8%;出欄肉牛4129頭,同比增長1.6%;出欄肉羊5131只,同比增長11.8%;出欄小家畜禽694萬只,同比增長9.3%;肉類總產量41651噸,同比增長7.1%,禽蛋產量8059噸,同比增長27.1%。預計全年可實現出欄生豬70萬頭,出欄肉牛6000頭,出欄肉羊7000只,出欄小家禽畜1600萬只,禽蛋產量1.1萬噸,畜牧業產值13.78億元。全面完成了綿竹市政府和德陽市畜牧食品局下達的工作任務,同時,兩年來,我市無重大動物疫病流行,未發生一起畜產品安全事故。

(五)開展各種科教文化活動,加強文化陣地建設。

加強文化建設,用先進的文化武裝鼓舞全局職工。我們一是加強本局的文化建設,在地震前單位有文化娛樂室和相關設施,在市家畜品種改良站的重建工程中我們也將之列入了計劃;二是積極組織職工參加市委、市政府、市文體局、市總工會和市婦聯等組織的各種文體活動、各種文明勸導活動,并在8月8日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日”活動;三是國慶60周年前夕組織開展了全系統100余人參加的“歌唱祖國—愛國歌曲大家唱”歌詠比賽,共有10支參賽隊伍獲得獎勵;今年9月全局組織了全市“感恩、奮進—大家唱”歌詠比賽;今年5月在全系統內深入開展了“我身邊的好人”征文活動,共收到征文33篇,經過匯總評定選出了15篇優秀文章并給予了獎勵;四是積極訂閱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專刊》和《精神文明報》;五是積極參加市科技局、科協等單位組織的科普宣傳月活動、“三下鄉”活動,兩年共參加活動4次,印發宣傳資料5000余份,在宣傳活動中充分發揮了本部門應有的作用;六是認真開展“科技助農增收”活動,通過科技人員聯系養殖戶,舉辦科技培訓班,傳授生產技術,提高科技意識,幫助農民增收,兩年共培訓農戶5萬余人次。

另外,我們還認真抓好職工在職教育、鼓勵職工參加學歷培訓,組織全市91人參加了全國執業獸醫師資格考試。

豐富的文化體育活動,使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得以倡導,精神文明風貌得以展示,整個畜牧戰線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六)努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我們在全系統認真開展細胞文明單位建設活動,使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人心,指導幫助鎮鄉畜牧獸醫站創建文明單位,目前,有3個鎮鄉畜牧獸醫站成為綿竹市級文明單位,局機關的“遵紀守法戶”、“五好家庭”、“文明戶”、“文明科室”等得到鞏固和發展,同時在全局黨員干部中開展了黨員先鋒崗和黨員示范窗口活動。

認真開展“捐資助學工程”,積極組織動員干部職工幫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如我局職工楊靜一直資助什邡市一名地震孤兒,每年資助學費、生活費共10000余元,同時每年還為其購置好四季的衣服,讓她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認真開展計劃生育宣傳教育,落實有關節育措施,全局多年來無超計劃生育現象;認真開展計生“三結合”活動,聯系、幫扶九龍鎮58戶計劃生育家庭發展生產,為他們提供了必要的農資和生產技術,促進了他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同時,我們搞好聯系鎮鄉——遵道鎮的幫扶工作,成立了幫扶領導小組,確定了分管領導,落實了專門隊伍,制定了《2010年的幫扶計劃和2010——2012年的幫扶規劃》,在遵道鎮開展農房重建的宣傳、動員、指導,對貧困戶給予必要的資金、物資幫助,局領導班子成員與貧困戶結對幫扶,共聯系幫扶貧困戶6戶,投入幫扶資金3.07萬元。

(七)切實搞好環境建設,努力改善工作生活環境。

今年三月,我局搬進了加固好的辦公樓,一樓為出租門面,為了改善環境,我們進一步健全了機關《環境管理制度》,落實了公共區域環境衛生責任制和“門前三包”責任制,明確了辦公室衛生要求和職責,對辦公區周圍環境尤其是一樓出租門面安排專人進行整治,并定期于每周五進行檢查評比,確保了我局環境的改善。

在全省開展的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活動中,我局成立了領導班子,落實了工作人員,積極參加市上組織的大型環境整治活動,對我局所負責的片區進行了定期和不定期的整治,清除了數噸積存垃圾,消除了城市衛生死角。同時,我們制定了市場環境整治方案并協助落實,制定了農村畜禽養殖環境整治方案并搞好落實,確定了一名副局長和一名工作人員負責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督查,對我市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貢獻了應有的力量。

在“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和綿遠河畜禽養殖污染整治工程中,我局成立了畜禽養殖面源污染治理工程領導小組,制定了專項整治方案,確定了工作目標,對涉及鎮鄉的整治工作落實了專人負責,實行了各基層站每周報告工作情況,市局不定期督查,將環境整治工作深入推進。

三、災后重建。

兩年來,我們積極投身到災后重建工作,成立了重建工作領導小組,加強了對災后重建工作的領導;設立了重建辦公室,落實了重建工作人員;加強了項目管理,保障項目進度和質量;自力更生與政府扶持相結合,促進畜禽圈舍重建;努力推進了畜牧業服務體系、畜牧業基礎設施的恢復和畜牧業的發展。

(一)2010年3月即完成了局機關辦公樓維修加固項目,在全市機關單位中率先進入永久性辦公樓辦公。

(二)畜牧業服務體系重建全面開工,將于年底全面完工。包括重建綿竹市家畜品種改良站辦公及業務用房,三層框架結構,建筑面積為1914.36平方米;重建興隆、拱星、綿遠、土門、遵道、清道、新市、齊福、齊天、什地、東北、西南、九龍、玉泉、板橋15個鎮鄉畜牧獸醫站辦公及業務用房,每個站建筑面積282平方米;原老畜牧局以及孝德、觀魚、五福畜牧獸醫站四處震損辦公及業務用房加固修復;富新、漢旺兩鎮畜牧獸醫站購置辦公及業務用房;設備設施購置;輔助及配套工程項目。

(三)由農民和養殖戶自籌資金進行的畜禽圈舍重建于今年8月即全面完成了任務,完成投資123591萬元,完成計劃投資的100.02%,重建畜禽圈舍422萬平方米,完成任務的101.01%。

(四)由養殖場自籌資金開展的良種繁育體系重建于今年8月即完成了任務,共建設12個良種繁育場,已建設13319.9平方米,投資1991萬元,完成計劃投資的102.3%。

通過努力,我市畜牧業生產得到了迅速恢復發展。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雖然兩年來我局在文明單位創建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足,我們下一步要在德陽市和綿竹市文明辦的指導、幫助下,進一步加強組織建設、思想道德建設、民主法制建設、文化建設、環境建設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狠抓業務工作,認真履行部門職責,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在鞏固、提高德陽市級文明單位的基礎上,爭取用1-2年的時間把我局建設成德陽市最佳文明單位。為此,我們還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下更大功夫:

(一)進一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提高干部職工素質,改善人居環境。

(二)進一步加強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增加細胞文明單位的數量,提高細胞文明單位的質量。

(三)努力發展現代畜牧業,為我市農民增收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四)進一步加強對文明單位創建工作有關資料的系統整理。公務員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