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區鄉工作總結

時間:2022-05-26 03:32:00

導語:關于區鄉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區鄉工作總結

年,我鎮廣大干群按照區委、區府的工作要求,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及市、區會議精神,積極探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城鄉統籌發展的新路子,堅持“穩農強工興旅游”的發展思路,團結一心、開拓進取、克難攻堅、加快發展,強力推進三個文明建設,各項社會事業呈現持續、健康、協調發展的可喜局面。

全年,實現地區內生產總值4.3億元;實現工農業總產值61222萬元,其中農林牧業總產值24297萬元,工業生產總產值36925萬元;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54萬元;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4274元,較去年增長28.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到5595萬元,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新增城鎮常住人口620人,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923人,新增城鎮就業崗位104個;符合政策生育率82.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4‰以內,全鎮轄區社會穩定,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去年工作回顧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突出農業基礎地位,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加快現代農業建設

1.穩定糧油生產,發展優勢產業

今年,我鎮充分利用有限土地資源,因地制宜,在穩定全鎮糧油生產的基礎上,大力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發展特色產業,全年,糧食總播種面積4371公頃,較去年增長8.3%,實現糧食總產量22277噸,較去年增長10.1%。發展了一批市場前景好、效益高且農民群眾易接受、好掌握的新特優產業,走以“協會+大戶”的路子,己初步形成柑橘、榨菜、白脅煙、中藥材、蠶桑、蓮藕等優勢主導產業和糧油、畜禽、果蔬等傳統產業并有的產業結構模式。依托甘寧果品協會、匯源集團等產業化龍頭,完成貫峰村500畝桑樹種植任務;全年發種1000張;開展了3000畝柑橘產業的基礎工作;種植蓮藕4800畝、發展榨菜6500畝,其中在廟溝村新發展1500畝;在黑馬、高橋種植中藥材500畝;在永勝村發展花卉100畝;發展白肋煙310畝;新增專業戶75戶,其中養殖業40戶,種植業35戶。重大動物疫病春防普查率達100%,免疫率達98%;秋防普查率達100%,免疫率達98.5%,全年無重大動物疫病發生。

2.完善基礎設施,優化農村環境

利用去冬今春農閑時節,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方針,突出“治水、興林、修路”重點,搞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全年,新修公路9公里,整治村級公路35公里,整治水庫4座、山坪塘136口,新修人行便道5公里,新建集中人飲池2口,提灌站2座,新建沼氣1450口,農村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改善。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多方協調,開展了瀼渡河小流域水土保持世行貸款項目的宣傳發動和前期基礎性工作,正在實施石坎梯田整治170畝,完成了首次報賬三個項目的基礎資料,向區世行辦申報了首次報賬資料,申請報賬資金1251579.38元,其中世行貸款1022854.38元,歐盟贈款228720元。啟動了亞行貸款項目工作,概算總投資8114.94萬元,其中申請亞行貸款4057.47萬元,占總投資的50%,申報材料時折合527萬美元;地方配套4057.47萬元,占靜態總投資的50%。

3.開展農民工技能培訓,擴寬農民工就業渠道,加大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工作

今年,我鎮在做好土地流轉,解決外出務工人員后顧之憂的基礎上,加大對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和培訓力度,擴寬農民工就業渠道,全年新增轉移勞動力923人,實現勞務總收入11790萬元,引導農民工回鄉創業12人,組織培訓生源500人,開展外出務工人員慰問3次,建立務工基地2個。

4.新農村建設成效明顯

全年,我鎮新農村建設突出五個方面內容,一是產業發展,新植柑桔1000畝、花卉100畝,新發展種養銷等專業大戶5戶,土地集約經營新增500畝;二是基礎設施建設,硬化公路3公里、人行便道23公里、整治渠堰10公里、山平塘20口、修建人飲池3口,自來水入戶率達90%,全面完成農電改造,永勝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三是農村環境整治,完成房屋風貌改造550戶,整治院壩14個,新建沼氣池190口,沼氣推廣率達90%以上,村級道路綠化率達到60%;四是農民素質培訓,舉辦培訓班4期,培訓1000人次,鞏固已開設的農民中專班,村級干部重專戶化率達到100%;五是農民新村建設,完成2-3個農民新村的規劃選址工作。

5.加大各項扶貧開發工作力度

全年,加強了二屯、廟溝村灰天鵝養殖項目聯系工作;完成姜家村級公路扶貧項目建設、資料整理和驗收工作;作好了二屯村扶貧開發整村推進村級公路的建設規劃、方案審批工作,目前正積極實施。開展以生豬養殖、柑桔技術為主的扶貧培訓100余人次。積極爭取區扶貧辦三峽辦定點幫扶項目。完成牌樓、桐坪以工代賑項目資料整理和驗收工作;完成仙云油桃基地以工代賑項目建設、資料整理和驗收工作;完成牌樓村級公路整治、資料整理和迎檢工作;完善了中型水庫后期扶持工作,增報扶持人口11人。

(二)保持非公經濟發展勢頭,商貿旅游業健康發展

今年,我鎮非公經濟發展勢頭良好,興源工藝毯產業扶持項目已開始實施,天宇熱風能發電項目正在進行中試,積極申報了涼風農貿市場等一批產業化項目。截止目前,全鎮非公經濟總數達1033家,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達5671萬元,增速為14.8%,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3105萬元;完成全口徑工業增加值3764萬元,增速達49.1%,完成限額以下批發和零售商品銷售總額10377萬元,增速達15.1%。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595萬元,增速達50.1%。

抓住青龍瀑布深度開發和整體布局機遇,積極配合青龍瀑布旅游公司加大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進一步完善民俗文化特色街的建設。加大對青龍瀑布景區周邊環境的監管工作。堅持旅游帶動戰略,促進服務業全面發展。加強對景區周圍的農家樂、飯店等旅游服務行業的監督和管理,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及旅游服務意識,增強旅游服務水平,以高質量的服務和高檔次的享受全面打造旅游品牌。以旅游為龍頭,帶動和加快餐飲、住宿、商品流通等產業的全面發展,擴大景區的受益面。

(三)完善場鎮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小城鎮建設規模

今年,我鎮小城鎮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逐步完善。全年引導城鎮建設總投資639萬元,新增場鎮居民建房56戶、10306平方米,擴大鎮區面積近5000平方米,新增場鎮人口620人,道路綠化1200米,修理更換路燈68盞,新增燃氣用戶60戶;對黑馬垃圾場實行委托管理,開展涼風場集中整治,社區管理進一步加強;啟動了東山二期規劃,并逐步推進二期開發,投資12萬元完成了涼風場、河口場污水管網建設;對全鎮23個村進行了新村規劃設計,依托鄉村自然風貌,突出民族文化特色,進行風貌改良160戶,修建人行大道、院落小道1.5公里,建成康居示范農戶56戶。

(四)全面完成三峽庫區移民安置任務,啟動移民后期扶持工作

今年,我鎮完成農村移民生活安置27戶78人,生產安置99人(其中市內外遷永川區30人),至此,甘寧鎮農村移民安置任務全部完成,累計完成生活安置606人,生產安置560人。12月,完成了外遷壁山、永川移民的價差補助兌現工作。清理、拆除四期庫底建筑物2897平方米,牲畜欄62個、糞池62個、沼氣池2個、墳墓50座,四期蓄水庫底清理各項工作一次性通過區級、市級及國家終驗。組織鎮、村、社干部及群眾開展對沿江庫岸進行巡查監督,并迅速啟動緊急預案,對圍燈、姜家處在危巖滑坡地帶的17戶移民戶進行了緊急搬遷避讓,對河溪電站的臨水設備進行搶救性處置,確保了三峽庫區175米試蓄水的安全穩定。積極爭取河口移民街基礎設施配套資金34萬元,用于集鎮排污治理、環衛設備添置、路燈整修及綠化;投資28萬元完成鎮移民培訓中心建設;爭取資金65萬元解決廟壩河居民點道路及引水項目和姜家村人畜飲水困難等;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對移民安穩致富起到了積極作用。移民資金管理規化、規范化,順利通過各級審計。健全和完善移民信訪工作機制,全年共接待移民信訪人員121人次,未出現集體越級上訪事件,保證了轄區移民穩定。

(五)關注民生,統籌兼顧,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1.科教文體衛事業發展有序

今年,我鎮從抓好制度建設、宣傳教育、督導檢查等方面工作入手切實抓好學校安全工作;認真做好普九軟件資料的歸檔整理,進一步加強控流保學,確保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全部入學;全年,參加年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達47764人,占應參合農民52410人的91.1%,超額完成上級下達參合任務;認真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積極開展場鎮衛生綜合治理,扎實開展愛國衛生及衛生先進單位創建活動;積極推進“甘寧鼓樂”的市場化運作;不斷加強文物保護工作;加大對轄區內文化市場的監管力度,在萬州區內率先對文化市場進行了規范;廣泛、深入開展群眾性體育健身活動,堅持“群眾體育與奧運同行”。

2.堅持基本國策,狠抓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

今年,我鎮人口出生率為6‰,死亡率為5.6‰,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4‰,當年出生人口319人,違法生育51人,政策性生育率82.2%,當年違法生育查處率為90%。創新社會撫養費征收機制,改以往只由單個計生部門征收的方法,調動各級干部積極性,全年收取社會撫養費超百萬元。認真落實計生獎勵扶助政策,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村民自治工作,覆蓋面達100%,優質服務工作加強。

3.關注弱勢群體,進一步加強民政優撫及社會保障工作

今年,我鎮發放春荒冬令37.6萬元,放救災糧6.75噸;投入18余萬元完成災民倒房重建96戶;對全鎮302名五保戶做到了應保盡保;按時發放優撫金,落實復員軍人重大醫療救助;抓好殘疾工作,為精神病患免費提供了藥物,為白內障患者提供免費檢查活動,并為合符條件人員做了免費復明手術。全年,新增城鎮就業人員104人,完成農民工養老保險7人,完成農民工意外傷害險475人,辦理個人養老保險99人,對全鎮720戶、1643人農村低保人員足額發放低保金92萬多元,對275戶460人城鎮低保人員發放低保金67萬多元。

(六)環保工作成效明顯

今年,我鎮著力完善社區環境、生態環境、美化場鎮,切實營造舒適、優美、亮麗的人居環境。利用“4.22”地球日、“6.5”世界環境日,開展了2次集中宣傳教育活動,發放宣傳資料3000余份,制作永久標語2幅。完善場鎮基礎設施,重點加強對環衛、綠化等設施的建設,栽植各類綠化樹木500多株,綠化鎮區面積1000余平方米、綠化道路0.5千米,對涼風、甘寧、河口三個場鎮衛生做到了垃圾入箱、廢水入廠,保證了場鎮的整潔、舒適。加強農業生態環境整治,搞好了以“建沼氣,改廚、改圈、改廁”為重點的“一建三改”生態富民工程,全年,共有1000余戶村民完成了“一建三改”。組織相關人員對轄區飲用水源保護區域的污染源進行不定期檢查、清理和整治。重點對飲用水源保護區周邊的農業面源污染和畜禽養殖、供水設施、水質處理運行流程進行認真檢查,對存在的問題采取了有效措施,控制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的農業面源污染。先后在桐坪、新農等村查處了三起因規模養殖而引起的環境污染事件,督促養殖大戶完善了污染治理措施,達到環保要求,切實維護群眾利益。按時按質完成了甘寧鎮轄區“全國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并一次性通過上級驗收。

(七)開源節源,加強管理,財政運行基本正常

今年,我鎮采取積極培植新稅源、強化稅收征管、多渠道收稅等措施,做到應收盡收,不漏征漏統,全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54萬元。加強財政管理,對全鎮25個村和涼風居委會的賬務實行了雙代管,并對鎮機關內設部門財務實行零基管理。同時,主動出擊,通過多方協調,積極爭取財政資金,基本確保了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資、退休人員生活費和基本福利待遇的按時足額發放;確保了政府重點項目和公共支出,政府運轉較為正常。

(八)加強基層組織和干部作風建設,開展黨的建設工作

1.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加強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和陣地建設,完成帥家、楠橋、永勝3個村的村級活動陣地建設。積極開展永勝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示范點創建工作,為河口、石廟、欄橋等村配備遠程教育設備,組織黨員觀看電教片20多期,通過教育和培訓,使農村黨員干部成為有覺悟,懂科技、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帶動者和管理者。以提高農村黨員干部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為重點,進一步抓好四個“培養工程”,把好黨員入口關,加大對致富帶頭人和“兩新”組織中的先進分子的培養力度,全年共發展預備黨員19名。切實增強黨員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著力解決黨組織在“兩新”組織中覆蓋面不寬的問題。目前,我鎮共建兩新組織65個,員工總數483個,黨員總數39個,黨員業主數9個,派出黨建工作指導員15個;個體工商戶15個編入屬地黨組織,1個編入協會黨組織,把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更廣泛地團結和凝聚在黨和政府的周圍。

2.加強干部作風建設

積極開展以“創新服務,促進發展”專項學習教育活動為重點的作風活動。堅持以全鎮機關干部為重點,利用中心組、干部學習日,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大及十七屆三中全會、市委三屆四次全委會、區委三屆五次、六次全會等會議精神和書記來萬州調研時的重要講話、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萬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及吳政隆書記在全區干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等,切實增強干部職工“創新服務,促進發展”的思想建設,進一步增強以人為本,發展是第一要務的思想觀念。通過學習,強化“五大觀念”和“五種意識”,確立大局觀念,強化責任意識,確立效率觀念,強化創新意識,確立服務觀念,強化誠信意識,確立法制觀念,強化公仆意識,確立群眾觀念,強化民本意識。同時,激發干部職工想干事、肯干事、會干事的內動力。認真開展“干部群眾面對面”趕場便民服務活動。自今年8月份正式啟動來,在河口、甘寧、涼風三個場點共趕場10余場次,接待群眾328人,面對面服務98人次,發放宣傳資料3258份,現場政策咨詢服務解答78人次。認真開展以“清廉服務、優化發展環境”為主題的反腐倡廉活動月活動,組織黨員干部觀看《為欲所累向深淵》等警示教育片,警示黨員領導干部從中汲取教訓、遵紀守法、引以為戒,告誡廣大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

(九)大力支持群團工作,開展精神文明建設

一是健全精神文明建設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機構,成立了由工會、共青團、婦聯等部門負責人組成的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領導小組,并聘請鎮機關部分離休領導干部任組長,做到制度、人員、經費三落實,關工委工作被區委評為先進集體。二是組織開展“送文明進社區、創建文明家園”、“創文明、樹新風、造和諧、興甘寧”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全年共創建區級文明單位10個。三是創新工作形式,今年六一節,表彰了28名品學兼優的留守兒童,邀請中國移動等社會力量為留守兒童捐贈了部分學習用品,為完善未成年人社會教育機制作出了有益探索。四是積極參與區婦聯雙學雙比活動,永勝村被評為區級巾幗示范村,青龍花木公司被評為區級“婦女、科技、環?!笔痉饵c。

(十)武裝工作成績出色

一是抓好民兵預備役建設,組建了42支民兵應急小分隊;二是抓好新兵征募工作,全鎮共送檢兵員77人,合格32人,為部隊輸送新鮮血液10人,用優異的成績完成全年任務。

(十一)高度重視宣傳工作,努力擴大對外形象

一是健全鎮中心組學習制度,制定完備的中心組學習計劃,全年中心組成員集中學習15次,開展了科學發展觀、十七屆三中全會、市三屆四次全會、區委三屆五次全會等專題學習活動;二是認真報送學習信息,黨政主要領導全年累計作了四次形勢報告會,鎮機關還扎實開展了培育“創新服務、促進發展”的專題學習整改活動,提出在全鎮干部隊伍中樹立“心在基層、情在一線、謀在發展、功在崗位、利在有位”的五在觀,著眼解決基層干部隊伍中存在的浮躁、不安分等不良心態,為建設基層服務型政府作出了有益探索;三是積極開展“三星級學習型領導班子”創建活動,大力推進學習型機關、學習型社區、學習型村鎮、學習型組織建設。四是高度重視新聞宣傳工作,加強同新聞界的接觸,同時認真做好新聞記者來訪接待服務工作。一年內,市、區兩級新聞主要媒體記者多次到甘寧采編新聞,全方位反映了我鎮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城鎮開發中的突出成就,全年在《三峽都市報》、《新萬州》、三峽傳媒網刊發稿件35篇,重慶電視臺、萬州廣播電視臺、萬州之窗網站上刊發稿件10篇;五是組織全鎮黨員干部,深入基層宣講中央、市委、區委的重要會議精神,重點宣講了十七屆三中全會、區委三屆六次全會、500億萬州等重要內容,并提出了10億甘寧的發展目標。六是積極參加上級政府有關部門組織的“三下鄉”等群眾性宣傳活動,區林業局、區農業局、區水利局等區級部門多次到我鎮開展三下鄉活動。六是積極向區兩辦報送信息,全年共上報兩辦信息80余條,其中區委辦采用18條,區府辦采用16條,均圓滿完成上級下達任務。

(十二)扎實抓好穩定、信訪、安全及森林防火工作

開展了春節、“五一”黃金周、奧運會及殘奧會、國慶節等重點時段的安全穩定工作;落實了“誰主管、誰負責”及“一崗雙責”工作機制,與轄區村(居)、企事業單位簽定了目標責任書共92份,并納入年終考核;召開了全鎮安全穩定工作大會及安穩會成員會,加強各村(居)、各企業主主體責任心及全民安全意思,在全鎮各行各業形成“重安全,抓安全”良好氛圍,全年沒有發生較大以上安全事故,有力保障了全鎮社會經濟發展和和諧社會建設。

成功處置了黑馬、貫豐等村群體性事件及對熊德龍、郎太西等重點人員穩控工作,積極協調處理了峰8井噪聲振動事件,協調新農13組村民與石祥專業合作的土地糾紛,快速化解楠橋村民與青龍公司的糾紛,防止矛盾激化升級;依法打擊“全能神”等邪教組織,成效明顯;建立健全信訪制度,開展“領導干部大接訪,機關干部大下訪”活動,全年,接待來訪群眾480人次,其中領導干部接訪83件270人次,處理上級轉辦信訪案件21件,已化解18件,確保了轄區穩定。

時刻警惕森林防火工作,一是在林區重點防火地段書寫警示標語77幅,提高群眾防火意識;二是利用學校假期放假之際,在中小學學生中廣泛宣傳防火知識;三是構建一張火警信息監控網絡,全鎮120塊林帶落實了120名防火信息員,做到火警發生時鎮村組三級通信暢通、反饋及時;四是鎮村兩級組建28支防火應急分隊,組織應急演練28次,成員隨時聽候待命;五是在國有重點林區設置3塊“護林防火”永久標志,500塊小型宣傳標語。今年全鎮沒有發生一起森林火災。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今年,我鎮的各項工作雖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上級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望還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在村組發展上仍不平衡,部分村的經濟基礎薄弱,村與村之間的經濟社會發展差距有進一步拉大的趨勢;二是各級抓經濟工作的力度不齊,特別是在外向型經濟,特色旅游產業的發展上緩慢,在對工業的發展上缺乏有效措施和辦法;三是部分干部群眾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陳舊,亟待進一步轉變;四是鎮村干部應對新時期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有待進一步學習和提高;五是財政收支矛盾突出,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投入和鎮村(居)干部的待遇保障不足;六是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力度同人民群眾的愿望還有一定距離。

今年工作打算

年,我鎮將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學習黨的十七大及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發展現代農業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緊緊圍繞“農業穩鎮、工業強鎮、旅游富鎮、商貿活鎮、科技興鎮”的發展思路,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積極推進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

一、狠住農業基礎不放松,重點發展集約化經營,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快現代農業建設;

二、努力優化發展環境,加強培育非公經濟,借全球產業轉移東風,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三、強化市場運作,加強基礎設施改善,努力擴張涼風、河口、甘寧三個中心集鎮的聚集功能和輻射功能;

四、以青龍瀑布核心景區開發為中心,全面提速旅游產業,全力打造旅游民俗文化鎮;

五、切實關注民生,協調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六、將移民工作的重心轉向“安得穩、逐步能致富”,積極向上爭取新的后扶項目,確保移民安穩致富;

七、加大財政工作力度,加大民生項目資金投入,突出公共財政服務功能;

八、加強自身建設,全力打造服務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