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氣象局工作年報
時間:2022-06-04 04:40:00
導語:市政氣象局工作年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報告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稱《條例》)要求編制。本報告包括概述、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咨詢受理情況、復議及訴訟和申訴情況、政府信息收費及減免情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年工作安排等七個方面。
本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年1月1日起至年12月31日止。
一、概述
年,市氣象局全面貫徹市政府、省氣象局的部署和要求,嚴格按照“嚴格依法、全面真實、及時便民”的信息公開要求,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任務。成立了市氣象局局務(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責任,共同抓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落實,同時各內設機構、直屬單位指定專人承擔信息公開工作,已逐步建立起“黨政領導齊抓共管、職工群眾參與”的信息公開工作體制。先后制定了《市氣象部門深化政務公開實施細則》、《市氣象部門對違反政務公開規定行為實施責任追究的辦法》等規章制度,用制度保證“六到位”,即:組織領導到位,工作責任到位,制度措施到位,監督考核到位,責任追究到位,宣傳教育到位。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年,市氣象局采取各種措施,突出重點,主動公開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
1.主動公開內容豐富
市氣象局的職責和機構設置信息,氣象法律法規信息,行政許可事項信息,工作報告信息,局務公開信息及其他有關信息。
2.主動公開途徑多樣
——市門戶網站。包括市氣象局機構與職責、政策法規、行政許可、依法行政、行政處罰、收費事項、局務公開等信息,以方便社會公眾查閱。
——辦公場所、辦公大樓門廳。局領導分工、科室職責、辦公地點、電話、負責人信息,樹立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部門形象。
——甘肅省氣象局門戶網站。在甘肅省氣象局門戶網站氣象業務、服務、科研、防災減災等信息70多條。
——進駐政務大廳。作為全市首批19個進駐市政務大廳進行辦公的單位,主要對防雷工作進行政務公開。
——重大氣象專報。全年向市委、市政府、市抗旱防汛辦公室上報各類決策氣象服務材料330期,共《重大氣象專報》30期。
——手機短信、“12121”電話。年,市縣臺站利用手機短信、電子顯示屏、村村通大喇叭等方式及時向社會公眾暴雨、雷電災害預警信息,總計接收人數360多萬人(次),充分發揮了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成果的作用。全年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112次,“12121”語音電話累計撥打量達到10萬次。
——電視、網絡等媒體。12月份甘肅氣象頻道落地工作,每天滾動播出時長達15小時。
——氣象科普宣傳活動。利用“3.23”世界氣象日、防災減災日、科技周等重大活動,面向社會主動公開氣象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現代氣象業務等信息。
3.主動公開重點突出
——拓寬信息公開領域。氣象信息公開以天氣預報準確率、公共氣象服務等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事項作為重點,涵蓋電力、水利、能源、林業、農牧、通信、媒體等十幾個領域。
——細化信息公開內容。按照全過程細化、實化氣象信息公開的具體要求,今年新增8種服務產品,針對不同用戶氣象信息產品。
——擴展信息公開形式。進一步發揮電視、網絡、手機、電子顯示屏等公開載體的公開作用,完善多渠道信息公開體系。
三、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年,未發生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向市氣象局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的情況。
四、咨詢受理情況
年,市氣象局共受理政府信息咨詢700人次,其中電話咨詢500次,現場咨詢200人次。
五、復議、訴訟和申訴情況
年度未發生針對市氣象局有關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行政復議案、行政訴訟案以及申訴案(包括信訪、舉報)。
六、政府信息收費及減免情況
本年度未產生政府信息公開事務訴訟相關的費用支出,沒有向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人收任何費用。
七、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年工作安排
年,市氣象局信息公開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公開形式不夠規范等問題,與中央的要求相比,與職工群眾的期待相比,還有不少不小差距。年,市氣象局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健全信息公開的各項制度機制,全面推動信息公開工作邁上新臺階。
1.與局(政)務公開相結合。政府信息公開是局(政)務公開的重要內容,要切實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力度。一要認真抓好主動公開。堅持“公開是原則,不公開是例外”,圍繞社會廣泛關注、事關職工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擴大主動公開信息量。二是加強政務公開平臺建設。推進單位門戶網站、電子政務、電子監察建設水平,積極構建規范權力運行、方便職工群眾知情、便于職工群眾監督的政務公開平臺,努力擴大覆蓋面、增強時效性、提高影響力,逐步實現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
2.與廉政建設相結合。要圍繞容易滋生腐敗的重點部位和環節,認真查找政府采購、基建工程、科技服務等公共資源交易和權力運行過程中的風險點,把局(政)務公開的要求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局(政)務公開、政府信息公開、縣局“局務會議”和“三人決策”等制度,充分發揮基層臺站廉政監察員的作用,增加工作透明度,使得領導干部行使權力的行為置于職工群眾的監督之下,把黨的組織監督、上級部門的行政監督和本單位職工群眾的民主監督有機的結合起來,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
3.與部門行風相結合。一是大力強化政務公開載體的社會服務功能,把公開與氣象服務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改進公眾對氣象服務的滿意度。二是通過清理并向社會公開行政許可、行政執法等事項,明確權力來源、行使權限、責任追究等內容,推動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轉變施政方式、管理方法和辦事作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三是嚴格控制樓堂館所建設、公款出國、公車使用、津補貼發放等支出,嚴格控制會議、文件、慶典和評比達標表彰活動。
- 上一篇:我市復墾土地重復開發指導意見
- 下一篇:縣民政政務工作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