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農業工作總結
時間:2022-07-13 11:47:21
導語:地方農業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農業局:
年我站在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按照上級業務部門的安排認真開展了以服務“三農”為主要內容的創業行動。根據縣人民政府發《年農業試驗、示范推廣總體方案》的要求,結合本鄉的實際情況,做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基本情況
鄉轄8個行政村21個村民小組,有796戶3426人。平均海拔在2600—3500米之間,年均氣溫攝氏1度,年均降雨量在160毫米--400毫米之間。全鄉總面積152.9平方公里,有耕地6659畝,人均占有耕地1.85畝,屬淺山半干旱土地。有林地14.75萬畝,草原10.88萬畝。全鄉有大小畜10350頭(只)(大畜1471頭,小畜8879只),2006年人均純收入1100元。
旱作農業種植情況
(一)、農業種植結構
全鄉播種面積6461畝,其中小麥2043畝、豌豆1700畝、洋芋350畝(酸茨溝村微型脫毒馬鈴薯30畝)、油籽118畝,青飼草2190畝,中藥材60畝。
(二)、試驗示范項目
年,根據業務部門的安排,完成農業試驗示范3項次。1、建立脫毒馬鈴薯生產基地兩個
一級良種繁育基地50畝,示范品種大西洋、隴薯3號。鄉上積極協調馬鈴薯原種場,引進優質微型脫毒馬鈴薯原種大西洋30畝,全部安排在有澆灌條件的酸茨溝村進行試驗,年底采收后統一收購,30畝微型脫毒馬鈴薯原種大西洋共計3.5萬公斤,總產值3.15萬元,畝產達2300斤,畝產值1050元;華郎村大灘口組示范種植大西洋20畝(其中馬鈴薯標準化生產技術示范4畝)。
二級良種繁育基地300畝,示范品種大西洋、隴薯3號。其中村50畝、圈灣村40畝、華郎村120畝(覆膜脫毒馬鈴薯訂單70畝)、上圈灣村50畝,邊坡溝20畝、水泉溝、下四村各10畝。
2、中草(藏)藥材示范基地
今年鄉上在華郎村的大灘口組、村包家隊組試驗種植柴胡、防風、板蘭根共60畝,該項試驗由鄉農科站聯系縣農業局技術人員共同提供技術服務。
3、飼草料示范種植
為了進一步發展壯大草產業,鄉上結合畜牧舍飼養殖走種草養畜的發展方向和本鄉自然環境條件,年內擴大種植了紫花苜蓿、永久444、美國甜脆燕麥等優質飼草料品種面積,牧業戶戶均種植2畝,在上圈灣和華郎兩個牧業比重大的村,集中連片種植了800畝優質飼草料。
設施農業情況
根據市縣關于石羊河流域源頭綜合治理工作的總體安排部署,鄉上采取召開動員會,發放宣傳材料,組織群眾外出參觀學習,邀請農技人員現身說法等形式,動員全鄉50戶群眾積極搭建紅提葡萄日光溫室,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提高土地有效產出,增加群眾收入。截止目前,全鄉已建成日光溫室26座,并都已完成了葡萄苗木栽植工作,其余24座因土質、水源、采光等因素被迫停建。
種子管理工作
1、結合農業技術推廣和科技培訓,對全鄉農牧民進行了8場(次)的種子法規宣傳。
2、對農藥專賣和種子出售的商店,進行了“兩證、一照”檢查。
3、對農牧民在春耕時自兌的籽種進行了調查,沒有發現違規生產和經營種子。
重點推廣技術
1、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技術
在抓好小麥條銹病、小麥吸漿蟲、麥蚜、油菜小菜蛾等常規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的同時,針對全鄉示范品種進行菜蚜、馬鈴薯環腐病、黑莖病、病毒病等病蟲害防治,年內全鄉藥劑土壤處理及播種面積5000畝,藥劑防治農田草害面積5000畝(其中闊葉草2500畝、燕麥草2500畝),農田滅鼠3000畝。
2、平衡施肥技術
在抓好N.P.K配方施肥的基礎上,重視有機肥的施用,全鄉積施農肥7000立方米,平衡施肥面積3000畝,其中優化施肥2000畝,微肥施用3000畝,并加大油菜專用肥、馬鈴薯專用肥的推廣應用力度。
3、旱作業技術
在抓好深翻滅茬,耙耱收墑,碾壓保墑,頂凌耙耱,精細整地,中耕蓄墑等傳統旱農耕作措施的同時,推廣農肥、磷肥秋施技術,平衡施肥技術,年內全鄉深耕滅茬4000畝,鎮壓保墑4000畝,輪作倒茬率達到80%以上。
農作物受災情況及采取的措施
年內災情不斷,6、7月份農作物遭受大雨冰雹災害,8到10月份遭受陰雨、凍雪災害。據詳細統計,全鄉有6200畝農作物受災,占總播面積的96%,農作物平均減產5成,糧食減產量在50萬公斤以上,直接經濟損失達75萬元。鄉上積極采取補救措施,使群眾受災程度降到最低。1、積極動員、引導和組織閑散勞力外出務工,多渠道聯系非農產業就業渠道(已輸出勞務1200多人次),并加大移民的搬遷力度(已遷出移民150人),實現農業受損副業補或異地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2、積極爭取幫扶單位對“百組千戶”暖棚建設中的支持力度,發展牧業,實現以牧補農,同時爭取更多生活、生產資料的捐贈和補貼。3、加大救濟救災力度,年內累計撥付現金及實物共5.8萬元為340戶特困(斷頓)農戶解決口糧問題。4、爭取整村推進扶貧項目,盡力改善生產、生活環境,夯實發展基礎,使項目輻射帶動貧困戶,做到抗災自救。目前基本完成了村整村推進扶貧項目。5、全面落實機關干部幫帶聯系貧困戶工作,嚴格考評,獎罰分明。
存在的問題
1、農牧民科技意識淡薄,科技水平低;
2、農業基礎設施條件差,農業投入不足,經濟效益低;
3、特色農業規模小,沒有充分發揮比較優勢。
今后的打算
針對存在的問題,鄉上將著力開展科技知識培訓,加快人才培養步伐,提高科技人員素質。積極爭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完善渠系配套工程。引進、實驗、示范、推廣抗旱高產農作物,充分發揮地域優勢,發展特色農業。下年度鄉上計劃大力發展日光溫棚建設項目,爭取規模種植大西洋訂單農業,擴大種植美國甜脆燕麥品種,繼續試驗種植柴胡、防風等中藥材,著力優化種植結構,提高良種化程度,從而提高旱作農業經濟效益。
- 上一篇:計劃生育村民自治情況報告
- 下一篇:惠農政策整改落實情況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