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促進本市林業建設的若干意見

時間:2022-11-24 03:35:00

導語:關于促進本市林業建設的若干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促進本市林業建設的若干意見

為了適應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要求,上海要結合郊區農業結構調整,加大郊區林業建設力度,力爭全市綠化在總量上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在質量上有明顯的提高。為此,特提出促進本市郊區林業建設若干意見如下:

一、總體設想

(一)基本原則

本市郊區林業建設要堅持服從、服務于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要,走城鄉一體、城郊聯動發展之路;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協調統一,把林業建設同提升大都市形象、改善城市環境質量、調整農業結構有機結合起來;堅持以人為本,把林地建成人們休憩與娛樂的重要場所、動植物的保護地與棲息地。

(二)目標任務

本市郊區林業建設要符合上海自然地理條件和生態環境建設需求,遵循生態系統的原則,努力建設喬木、灌木、草本植物合理配置,林木樹種豐富多彩,具有高度自適性和生物多樣性的林業生態系統,基本形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居在綠中”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生態環境。根據《上海市綠化系統規劃》提出的目標,“十五”期間要以農業結構調整為契機,加快郊區林業建設,力爭使上海森林覆蓋率由2000年的9.4%,提高到2005年的20%左右;到2020年,力爭森林覆蓋率達到30%、綠化覆蓋率達到35%。

“十五”期間,本市將大力推進生態公益林,大型片林,道路、河道兩側林帶,以及生態保護區林地的建設。

二、建設機制

(一)加快生態公益林建設

“十五”期間生態公益林建設重點是:沿海防護林、黃浦江水源涵養林及工業區防護林。

生態公益林建設按照一次規劃、分期實施的原則,實行政府引導、市場多元化投資建設。

(二)積極探索大型片林建設新模式“十五”期間大型片林建設的重點是:浦江、橫沙、佘山、南匯、嘉定—寶山、崇明等六大片林。

結合上海農業結構調整,大型片林建設可采取三種投融資模式:

一是以林養林。鼓勵農戶和單位從事速生林、果林、苗木等經濟林建設。政府給予資金扶持和實施統一訂單等政策,加快經濟林建設。

二是以房建林。經市林業主管部門批準,允許企業或個人在大型片林專項建設規劃范圍內的一定區域,進行低密度生態住宅開發建設,并通過項目贏利,保證林業建設、養護與管理的資金需求。

三是以項目促林。經市林業主管部門批準,允許企業或個人在大型片林專項建設規劃范圍內的一定區域,進行體育、休閑項目開發建設,并通過項目贏利,保證林業建設、養護與管理的資金需求。

(三)加大道路、河道兩側林帶建設力度“十五”期間道路、河道兩側林帶建設重點是:外環線外側、郊區環線兩側和高速公路兩側,主要骨干河道兩側的林帶,以及為城市通風的縱向林帶。

道路、河道兩側林帶的建設在劃定綠線的基礎上,與紅線內的道路、藍線內的河道一并納入到建設招標范圍,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和統一管理。

(四)加快城鎮鎮區林地建設

試點城鎮鎮區林業建設要納入試點城鎮土地一級開發市場,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招投標和統一建設。

三、政策措施

(一)明確林業建設投資主體

生態公益林建設,按市、區縣分工,由市、區縣政府負責實施,并廣泛吸收其它社會資金參與建設。

大型片林建設,按照市場化運作模式,由區縣政府或開發商負責實施。

經濟林建設,由農戶或單位負責實施,作為農業結構調整的內容,政府給予適當補貼。

道路、河道兩側林帶建設,按市、區縣分工,由市、區縣政府的道路、河道主管部門負責實施。

城鎮鎮區林業建設,由試點城鎮建設開發單位負責實施。

(二)給予從事經濟林建設的農戶或單位資金扶持凡是在市綠化系統規劃范圍內開發經營速生林、果林、苗木等經營性林地的農戶或單位,市財政給予平均每年每畝300元的補貼資金,連續扶持三年;區縣財政相應提供扶持資金。

(三)建立土地開發的特許制度凡是在市綠化系統發展規劃范圍內從事大型片林建設,且經規劃批準先行試點的,可適度進行低密度生態住宅等項目的開發建設。

試點建設的大型片林在完成林地建設總面積70%,并經市林業主管部門批準后,允許在大型片林建設范圍內的一定區域進行低密度生態住宅開發,或體育、休閑等項目建設,項目建設應在大型片林總用地的30%范圍內相對集中布局。市規劃管理部門要做好大型片林內低密度生態住宅開發或體育、休閑等項目建設的規劃審批工作,市土地主管部門要負責辦理好建設用地的相關手續。

(四)鼓勵采取土地流轉辦法保證林業建設用地根據市政府辦公廳轉發的《上海市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試點意見》(滬府辦〔2001〕54號),凡在市綠化系統規劃范圍內從事林業建設的企業和個人,可采取土地流轉辦法,集中造林,每年向農民支付土地使用費,并優先吸納造林土地上的農民為養、護林人員。

(五)建立土地儲備制度

對大型片林規劃建設將帶來明顯升值的土地,所在地區可采取多種方式進行土地儲備,確保土地升值變現后為林業發展提供建設、養護與管理資金。土地儲備可由政府建立土地儲備機構來完成,也可由政府委托開發商進行,兩者都必須保證土地升值后,變現資金能按照一定比例返還給政府,以統一安排用于林業開發建設、養護和管理。

(六)建立本市林業生態效益補償基金根據《森林法》的有關規定,本市將通過財政撥款、市場化籌資等多種途徑,建立林業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專門用于林業建設、養護和管理。林業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由市農林部門負責。

(七)加快組織制訂相關實施辦法為了更好地落實林業建設的有關政策,市計劃、農林、建設、規劃、土地管理等部門要抓緊組織制訂明確林業建設投資主體、實行經濟林建設補貼、進行林業建設土地特許開發和建立林業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等相關實施辦法。

(八)開展片林建設先行試點工作要重點抓好大型片林建設的啟動工作,選擇浦江、橫沙兩地進行大型片林開發建設的先行試點。市規劃、農林、土地管理等部門要協助區、鎮兩級政府重點做好大型片林規劃的國際招標和建設工作。

上海市發展計劃委員會

上海市農業委員會

上海市農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