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落實“三真”要求切實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的意見
時間:2022-02-27 11:44:00
導語:認真落實“三真”要求切實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的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認真落實“對基層干部要做到真正重視、真情關懷、真心愛護”的要求,夯實黨的執政基礎,根據《中共浙江省委辦公廳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認真落實“三真”要求,切實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的意見》(浙委辦[2005]40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落實“三真”要求、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意義
基層是我們黨的執政基礎,基層干部是推動基層工作的骨干力量,基層干部隊伍建設是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方面。改革開放以來,我市廣大基層干部長期奮戰在改革發展穩定的第一線,為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加強黨與群眾的血肉聯系發揮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突出貢獻。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重視基層工作,關心愛護基層干部,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實現黨的執政使命的重要保證;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增強基層黨組織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的迫切要求。特別是當前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基本結束后,基層干部隊伍建設面臨著不少新情況、新問題,因此,關愛基層干部、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建設就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各單位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切實把加強基層干部隊伍建設擺上重要位置。
二、認真解決村級組織辦公場所問題
村級辦公場所是農村基層組織的重要載體,也是農村基層干部群眾參與村務管理的重要場所。解決集體經濟薄弱村村級組織辦公場所問題,是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的客觀需要,也是廣大群眾和基層干部的迫切愿望。
1、總體要求。從今年7月開始到年底,集中半年時間,重點解決村級組織無辦公場所問題;對辦公場所面積不到100平方米的其他村級組織,各鄉鎮也要想方設法,努力達到100平方米的標準。確保到2006年6月底前,全市所有村的村級組織辦公場所面積都在100平方米以上。
2、經費來源。根據浙委辦發[2005]33號文件精神,解決辦公場所問題要堅持因村制宜、統籌規劃,量力而行、節儉實用。經費以鄉鎮(街道)財政為主,采取市里補一點、結對部門幫一點、村自籌一點的辦法統籌安排解決,市財政補助主要面向欠發達鄉鎮的經濟薄弱村,鄉鎮、村不得向農民籌資和攤派。
3、解決方式。可采取新建、購買、改建等多種辦法,充分利用村集體的閑置房屋、學校布局調整的閑置校舍、鄉鎮(街道)及有關站所等單位的棄用公房等,也可以通過相互調劑、贈送等辦法加以解決。土地由所在村負責解決。需新建辦公場所的,要充分利用村集體閑置土地。
4、責任落實。鄉鎮(街道)黨(工)委、政府(辦事處)是解決所轄區域內村級組織辦公場所的責任單位,全面負責這項工作的實施。市委組織部要加強協調,農辦、財稅、國土、建設、規劃、民政、農業、教育等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在國家法律規定許可的范圍內,在立項、審批、稅費、產權置換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簡化審批手續,減免相關費用,減輕基層負擔,加強資金使用的管理和監督,把解決集體經濟薄弱村村級組織辦公場所辦成“廉政工程”。
三、切實加強對基層干部的培養鍛煉
1、加強培訓工作。按照基層干部每屆任期內輪訓一遍的要求,分級負責,有計劃地組織培訓。按照浙委辦[2005]40號文件的要求,鄉鎮(街道)黨政正職參加杭州市組織的培訓,集中培訓時間不少于1個月;其他班子成員由杭州市和我市共同負責培訓,集中培訓時間不少于15天;鄉鎮(街道)一般干部和村(居)“兩委”負責人由市級和鄉鎮(街道)負責培訓,集中培訓時間不少于7天;村(居)“兩委”班子成員由鄉鎮(街道)負責培訓,累計集中培訓時間不少于5天。在確保上述集中培訓的同時,根據工作需要,應及時組織基層干部參加省、杭州市和我市以及相關業務部門舉辦的其他培訓活動。
2、加強學歷教育。凡40周歲以下的鄉鎮(街道)領導班子成員未達到大學文化程度的,要求積極參加學歷教育,在2008年底前取得大學學歷。大力鼓勵和支持35周歲以下的年輕干部攻讀碩士研究生或參加在職研究生學歷教育。村(居)“兩委”主要負責人未達到高中(中專)文化程度的,要求積極參加學歷教育。加強對村(居)后備干部的教育培養,并把他們納入統一的培訓教育計劃。通過遠程教育等多種手段,加強對農村黨員干部適用技術培訓,市財政要加大對村(居)干部學歷培訓的支持力度。
3、加強崗位鍛煉。繼續加強后備干部實踐鍛煉基地建設并堅持完善后備干部上掛下派工作,有針對性地組織后備干部在鄉鎮(街道)、部門間的雙向掛職,有計劃地組織后備干部到重點工程、綜合部門以及市長公開電話受理中心等崗位掛職鍛煉。繼續抽調部分后備干部擔任農村工作指導員,繼續抽調部分新提拔領導干部到市信訪局擔任督查員,幫助他們進一步提高實際工作能力。
4、加強干部交流。加大鄉鎮(街道)干部的交流力度,尤其要注重經濟發達鄉鎮(街道)與欠發達鄉鎮(街道)之間、鄉鎮(街道)與市級部門之間的干部交流。
四、加大對優秀基層干部的選拔使用
1、選拔優秀基層干部擔任領導職務。要樹立關心愛護基層干部的用人導向,加大對安心基層工作、經過基層工作鍛煉的優秀干部的選拔任用力度。對長期在基層工作尤其在艱苦環境下取得突出成績的干部,要優先提拔使用,特別優秀的,可經上級組織部門批準破格提拔。對工作能力強、工作成績突出、群眾滿意度高的優秀村(居)黨組織書記、村(居)委會主任,可以按照《浙江省鄉鎮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實施辦法》規定,選拔為鄉鎮領導干部。
2、選拔優秀村干部擔任鄉鎮機關工作人員。要按照省市的統一部署,定期選拔錄用部分優秀村干部到鄉鎮機關工作。對長期在村干部崗位上工作、實績突出并受到縣級以上黨委和政府獎勵表彰的優秀村干部,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拔錄用。事業單位在招錄(聘用)人員時,對優秀村(居)干部在同等條件下也要優先予以錄用(聘用)。
五、切實解決村干部的誤工補貼和養老保險問題
1、解決村干部的誤工補貼問題。在繼續實施村黨組織書記規范化管理辦法的基礎上,各鄉鎮(街道)要根據本地實際,研究提出解決村干部誤工補貼的指導意見,經村兩委會討論提出方案、村民代表會議表決同意,從村集體經濟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作為村干部的補貼,并通過建立村干部工作實績考核制度,根據考核結果實行誤工補貼與考核實績捆綁兌現,確保村干部的年收入不低于該村村民人均年收入。
2、解決村干部的養老保險問題。在繼續實施村“兩委”會主要干部養老保險辦法的基礎上,有條件的鄉鎮(街道)、村,可通過多種辦法,為其他在職村干部辦理社會養老保險,擴大村干部參加養老保險的覆蓋面。
3、解決農村困難黨員和老黨員老干部的生活補助問題。健全和完善農村困難黨員老黨員幫扶機制,通過多種途徑不斷充實幫扶基金,加大幫扶力度。根據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改革成果共享的要求,各鄉鎮(街道)要逐年提高對從村主要干部崗位上退下來的無養老保險的老同志的生活補助標準;同時,市財政要給予適當補助。
六、關心基層干部的思想、工作和生活
1、建立健全談心談話制度。要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傾聽基層干部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市級部門在制定涉及基層工作的政策前,要認真聽取基層干部的意見。各級領導干部要經常性深入基層,按照干部管理權限,經常與基層干部開展談心談話活動。建立健全市委領導談心談話制度,市委領導按分工每年至少與鄉鎮(街道)主要領導談心一次;堅持并完善部長訪談制度,市委組織部領導每兩年至少與鄉鎮(街道)班子成員談心一次;鄉鎮(街道)黨(工)委領導要按照分工每年至少與一般干部和村(居)“兩委”主要負責人談心一次,并逐步形成制度。
2、完善鄉鎮機關非領導職務設置。鄉鎮機關科級非領導職數按鄉鎮行政編制的10%確定。根據非領導職務設置的有關規定,對《關于縣(市、區)和鄉(鎮)機關非領導職務設置問題的補充通知》(浙人獎[1996]105號)中規定的五種情況下被確定為副主任科員和主任科員非領導職務的,不受規定的比例限制。對長期在鄉鎮工作的干部在職級待遇上要給予一定的傾斜,凡參加工作滿30年(或滿25年并在鄉鎮工作時間累計滿10年)、大專以上文化程度(1985年以前參加工作的學歷可放寬到高中、中專文化程度)、近五年來年度考核均在稱職以上等次且未受黨紀、政紀處分的在編在職鄉鎮副主任科員,經民主測評,組織考核,可確定為主任科員,并不受規定的比例限制。
3、關心基層干部的生活。要深入了解關心鄉鎮(街道)干部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基層干部家庭,要給予具體幫扶。要關心基層干部的健康,每兩年安排鄉鎮(街道)干部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各鄉鎮(街道)要積極創造條件每兩年安排村(居)“兩委”主要負責人進行一次健康體檢。
4、加強對基層工作的具體指導。要支持基層干部大膽開展工作,及時幫助基層干部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并注意總結推廣基層干部在工作中創造的好經驗、好做法。要減輕基層干部的工作負擔,各市級部門要嚴格控制和規范各種針對基層的檢查、評比、達標活動,大力精減會議文件,切實改進會風文風,實實在在為基層干部減負,讓他們集中精力為群眾辦實事。
5、弘揚正氣,形成全社會關愛基層干部的良好氛圍。全市廣大新聞工作者和文藝工作者,要深入基層采訪寫作,創作出更多弘揚主旋律,謳歌基層干部的好作品。通過電視、報紙、廣播,組織宣講團、事跡巡回報告團等多種方式,弘揚基層干部先進典型的時代精神和高尚情操,大力宣傳基層干部艱苦創業、一心為民、敬業愛崗、甘于奉獻的精神風貌,營造關愛基層干部的輿論氛圍。
七、切實把關心愛護和加強管理結合起來
各單位要在關心愛護基層干部的同時,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基層干部的管理和監督。認真總結加強基層干部管理監督的成功經驗,努力推進基層干部管理監督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建立健全基層干部績效考評體系,建立完善和推廣鄉鎮(街道)干部立體考評制度、村(居)干部創業服務承諾制、目標責任制、績效公示制,完善鄉鎮(街道)主要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切實加強對基層干部的監督。廣大基層干部要把黨和政府的關愛,化為精神上的激勵、工作上的動力,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努力提高執行政策的能力、加快發展的能力、服務群眾的能力、構建和諧社會的能力和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為全市在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方面走在前列作出新的貢獻。
精品范文
1認真學習